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柏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郝德君  张永慧  戴华国  王焱 《色谱》2006,24(2):185-187
采用水蒸气蒸馏技术提取了3种柏树叶的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共分离和鉴定了64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其他成分为烷烃类、醇类、酚类和酯类等。其中圆柏树叶中分离鉴定出3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萜类为桧烯(20.99%)和柠檬烯(19.78%);中山柏树叶中分离鉴定出3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α-蒎烯(10.39%)、桧烯(11.19%)和δ-3-蒈烯(8.88%);龙柏树叶中分离鉴定出3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柠檬烯(24.56%)和β-月桂烯(8.04%)。分离鉴定出3种柏树叶的共有成分14种。  相似文献   

2.
瓯柑石油醚提取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瓯柑的挥发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 采用GC-MS分析法进行分离鉴定, 并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从瓯柑果肉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1种成分, 占总提取物的97.43%, 其主要成分为(Z, Z)-9, 12-十八碳二烯酸(37.46%)、γ-谷甾醇(22.91%);从瓯柑皮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0种成分, 占总提取物的99.79%, 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86.39%).  相似文献   

3.
柠檬桉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玉红  刘雄民  周永红  郭占京 《色谱》2005,23(6):651-65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柠檬桉叶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中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柠檬桉叶挥发油油相成分的得油率为1.36%(以鲜重计),确认了其中的37种成分,占油相成分总量的97.36%,其中有12种碳氢化合物和25种含氧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香茅醛(57.00%),其后依次是香茅醇(15.89%)、乙酸香茅酯(15.33%)。水溶性成分的得油率为0.48%(以鲜重计),确认了其中的10种成分,占水溶性物质总量的82.05%,主要为醇类物质,其主要成分为顺-对烷-3,8-二醇(53.43%)和反-对烷-3,8-二醇(16.48%)。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鉴定香樟籽的挥发性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分离出76种组分,鉴定出47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7.4%。主要挥发成分为樟脑(57.89%)、柠檬烯(12.68%)、α-蒎烯(4.42%)、莰烯(2.69%)、香橙烯(2.34%)、伞花烃(2.26%)及β-蒎烯(2.12%)。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茵陈中挥发性成分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茵陈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检出52种挥发性成分,鉴定了其中31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组分为石竹素(15.27%)、(–)-斯巴醇(6.64%)、石竹烯(4.89%)等。GC–MS法适用于茵陈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杨博 《分析试验室》2008,27(Z1):481-48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罗布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40种成分,共确认了其中2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6.6%。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3-甲氧基-1,2-丙二醇(29.54%)、月桂酸(12.04%),癸酸(4.52%)、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4.15%)、棕榈酸(3.91%)、月桂酸乙酯(3.87%)、庚烷(3.74%)、肉豆蔻酸(3.69%)。  相似文献   

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鉴定莪术挥发油成分,用归一化测定其相对含量。共分离出64个组分,鉴定出57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总挥发油组分峰面积98.02%。主要挥发成分及其含量为β-榄香稀(18.73%)、β-榄烯酮(11.03%)、莪术二酮(8.47%)、γ-榄香稀(6.79%)。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罗布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40种成分,共确认了其中2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6.6%.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3-甲氧基-1,2-丙二醇(29.54%)、月桂酸(12.04%),癸酸(4.52%)、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4.15%)、棕榈酸(3.91%)、月桂酸乙酯(3.87%)、庚烷(3.74%)、肉豆蔻酸(3.69%).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结合保留指数(RI)的方法并利用膜分离技术,对两种不同来源地乙醇溶解黄腐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为黄腐酸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色谱技术支持。不同产地的两种褐煤采用同一种降解手段制备黄腐酸,通过一定的色谱技术和条件,得到峨山分子量小于500黄腐酸(FA-500)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有20种,占总成分的88.96%;得到寻甸FA-500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有24种,占总成分的91.33%。对比发现,两物质相同成分有12种且含量分别达到了总挥发性成分的76.11%和79.94%。此分析方法的应用阐明了乙醇溶解小分子黄腐酸的化学本质和主要光谱特征,为黄腐酸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低温冷冻液液萃取(LTF-LLE)/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香蕉果肉及果皮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采用低温冷冻液液萃取对香蕉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别鉴定出香蕉果肉及果皮中含有39种和32种挥发性成分,其主要成分为酯类物质。果肉果皮所含的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及相对含量上有一定差异,果肉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丙酸乙酯(11.88%)、乙酸异戊酯(9.45%)、棕榈酸(8.71%)、丁酸异戊酯(7.79%)、乙酸仲戊酯(5.29%),果皮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丁酸异戊酯(22.85%)、棕榈酸(15.91%)、硬脂酸(6.86%)、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酚(6.83%)、亚麻酸(6.34%),果肉果皮所共有的成分有异戊醇、乙酸异丁酯、丁酸、异戊酸、乙酸仲戊酯等19种物质。  相似文献   

11.
液质联用分析葛根提取物及中药片剂中异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宏哲  王华  关亚风 《色谱》2005,23(5):477-481
采用反相C18毛细管液相色谱柱,以乙腈(含0.1%(体积分数,下同)三氟乙酸)和水(含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6 min内分离了葛根异黄酮提取物以及愈风宁心片中的主要成分。采用毛细管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对葛根提取物以及片剂中的几种主要异黄酮类化合物做了结构分析,发现葛根素是主成分(提取物中其平均质量分数是13.32%;片剂中每片含量19.28~24.34 mg)。对微量未知化合物,用它们的子离子谱图与已知化合物的谱图比较,推测其成分为3′-甲氧基葛根素和3′-甲氧基大豆苷。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白马骨中提取挥发油,再通过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所提取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测定了其中的36种成分.已成功鉴定的成分占样品总量的93.39%,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占挥发油总量的74.23%,其次为烷烃化合物8.54%,酯类化合物3.96%,酮类化合物2.36%,烯烃化合物1.95%,醇类化合物1.71%,其它化合物(1个)仅占0.71%.  相似文献   

13.
以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为捕获富集手段,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芍药花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东方红、莲花托金、粉黛、冰清和粉玉装5个品种新鲜芍药花挥发性成分中分离鉴定出15种成分。不同芍药花挥发性成分组成特点各异,其中,东方红和莲花托金的主要成分均为香叶醇,分别占各自所有成分的37.19%和84.60%;粉黛主要成分为香茅醇,占其所有成分的56.06%;冰清主要成分为对苯二甲醚,占其所有成分的61.26%;粉玉装主要成分为苯乙醇,占其所有成分的67.01%。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鉴定千里光挥发油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分离出93个组分,鉴定出71种化学物,其含量占总挥发油组分峰面积的96.39%。主要挥发成分及其含量为十四烯(11.55%)、4乙烯基苯酚(10.99%)、δ-榄香烯(10.25%)、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9.75%)、莰烯(8.7%)、(E,E)-α-金合欢烯(7.1%)和三环烯(4.6%)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法对伊犁翠雀花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鉴定,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伊犁翠雀花中鉴定的挥发性成分为38个,其主要成分为(E)-2-庚烯醛(7.76%)、苯甲醛(7.62%)、正辛醇(7.16%)、3,5-辛二烯-2-酮(6.12%)、已醛(3.53%)、1,4-二甲氧基苯(3.27%)、壬醛(3.12%)、反-β-金合欢烯(2.92%)等,伊犁翠雀花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醛类、芳香族、酮类、醇和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野百里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毛油管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宁夏六盘山区野百里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色谱分离出30多个组分,质谱鉴定了29个成分。其主要成分是(牛龙)牛儿醇(26.95%)、香荆芥酚(18.40%)和百里香酚(17.72%)。挥发油的红外光谱图中有较强的羟基吸收峰,为质谱鉴定的主要成分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7.
香椿皮样品经乙醇提取后用硅胶柱净化,所得洗脱液中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鉴定,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鉴定出41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占总脂溶性成分峰面积的91.99%。主要脂溶性成分及其含量为萜烯类(36.58%)、烷烃类(31.70%)和脂肪酸类(21.95%)。  相似文献   

18.
山苍子雄花和雌花挥发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欧 《广州化学》2010,35(3):11-15
山苍子的根、叶和果实中均含有精油,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为柠檬醛。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苍子花挥发油,对雄花和雌花分别提取。并利用GC-MS气质联用仪对两组挥发油进行分析检测,确定其化学成分及相对百分含量。从雄花挥发油中鉴定出4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8.15%),从雌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5.53%)。  相似文献   

19.
柽柳实中挥发油和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研究了维药细穗柽柳(Tamarix leptostachys Bunge)实中挥发油和脂肪酸的化学成分。 分别采用药典中的挥发油提取法和索式取提法提取柽柳实中的挥发油和脂肪酸,使用气质联用技术获取总离子流图,各色谱峰相应的质谱图经过NIST2011标准谱库检索定性,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两种方法分别鉴定出48种挥发油和19种脂肪酸。 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芳香类化合物(43.71%)、芳香性醛酮类(20.58%)、脂肪酸类(13.03%)、酯类(17.36%)和醇类(4.19%)等。 脂肪酸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5.61%)、亚油酸(27.26%)和油酸(11.33%)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8.65%。 维药细穗柽柳实中富含丰富的挥发油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艾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鉴定挥发油成分,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分离出76个组分,鉴定出59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总挥发油组分峰面积的94.3%。贵州遵义产艾叶主要挥发油成分及其含量为1,8-桉叶油素(22.19%)、樟脑(10.39%)、绿花白千层醇(6.57%)、蒿醇(4.95%)、L-龙脑(4.88%)、α-松油烯(3.98%)、蒿酮(3.44%)、顺式桧烯水合物(3.36%)、4-松油醇(2.68%)、菊油环酮(2.51%)、β-崖柏酮(2.41%)、1-松油醇(2.32%)和丁香酚(2.26%)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