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固体反应直接生长法合成一种过渡金属氯氧化合物无机纳米 微米管.它具有特殊的四方棱柱外形.根据SEM测定,该纳米微米管外径为100~500 nm, 有的更小,内径是外径的五分之三,约60-300 nm.根据XRD、TEM 和SEM测定,这种纳米微米管晶体属于正交晶系,其晶格常数为a=0.5864(2)nm, b=0.6032(2)nm, c=2.972(2)nm.具有半导体性质. 由log(1/ρ)~1/T关系获得其能隙Eg=1.2 eV.它制备简捷,成本低廉,可做为高科技领域的微电子元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适于高效液相色谱的“Improved-PRISMA”优化系统,利用全范田二元线性梯度淋洗进行溶剂强度的优化,只需一次实验即可得知所需溶剂的最佳强度,简化了原“PRISMA”系统选择溶剂强度的过程。将此系统用于七个有机磷化合物的分离,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三棱柱配位结构稳定性理论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棱柱配位结构稳定性理论的评价刘国正(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放辐化研究室,100875)迄今为止,在已发现的络合物中,六配位结构最多,谈及六配位结构,自然地想到八面体。现代络合物化学的奠基人WernerA.提出八面体结构时,未提及其稳定存在的原因。193...  相似文献   

4.
结合活性阴离子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结构清楚的A2B型“蜈蚣形”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PS-PMMA). 合成路线包括含1, 1-二苯基乙烯(DPE)侧基的聚苯乙烯(PS)主链与活性聚苯乙烯基锂的偶联反应和产生的1, 1-二苯基甲基阴离子引发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 其中, 主链PS通过ATRP和Wittig反应制得. 通过1H NMR, IR, SEC, SLS和 DSC等方法对所得“蜈蚣形”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含氟化合物因具耐热性、耐化学性和低表面能等优异性能,在设计具有特殊功能和特定化学物理性质的功能聚合物时展现出优秀的特性。然而目前大部分含氟聚合物仍是通过传统的自由基聚合获得,难以对聚合物的聚合过程进行调控,导致具有新型结构的含氟聚合物的构建较为困难。随着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的发展,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RAFT)和开环易位聚合(ring 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ROMP)等,构建新型结构的含氟聚合物成为可能。通过对含氟聚合物的聚合过程和结构的精准控制,结合“grafting-from”、“grafting-to”和“grafting-through”三种接枝方法可得到“梳形”结构的含氟聚合物。由于含氟链段的高温自迁移性,将含氟链段作为“梳段”,使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光电、生物医药等高端...  相似文献   

6.
<正>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在室温或室温附近温度下呈液体状态的有机物质.而聚合离子液体是一类每个重复单元中带有离子液体基团的特殊的聚电解质.这种功能性的离子液体高聚物在导电材料、有机反应催化、气体吸附以及萃取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SCC-DV-Xα方法计算了Tc_6Cl_(12)~(2-)、Tc_6Cl_(14)~(3-)、Tc_6Br_(12)等三棱柱原子簇.结果表明,Tc_6Cl_(12)~(2-)与Tc_6Cl_(14)~(3-)金属键轨道大体相似,只是Tc_6Cl_(14)~(3-)较前者多一个反键轨道.Tc_8Br_(12)有22个金属键轨道,分别由2个、4个或8个Tc原子组成,形式有双中心键,多中心键或离域键.过渡金属原子簇众多的d轨道与三棱柱构型的特点,使金属键变得多种多样。文中附有部分金属键轨道图。  相似文献   

8.
“首项分裂”的进一步验证及所发现的异常峰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援  赵虹  于绍弟 《色谱》1996,14(6):500-502
采用HP-5890A气相色谱仪,HP-3392A积分仪(工作在PLOT方式),配用长30cm、内径0.5mm涂DNP的铜毛细管柱,柱温100℃,0.1μL正十四烷为样品,采用单池热导及氢焰检测器,通过改变流速再次验证了“首项分裂”现象。完成实验的关键是设法克服伴随进样过程产生的干扰。实验过程中再次发现了异常峰形。  相似文献   

9.
PSt种子与“花瓣”形PSt/PAN复合颗粒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乙醇/水的混合介质中使苯乙烯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得到了单分散亚微米级聚苯乙烯(PSt)微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和溶剂组成对PSt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上述条件能明显影响其粒径.以所得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为种子,在丙烯酸单封端聚乙二醇大分子单体存在的条件下,使丙烯腈和少量苯乙烯进行新的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在合适的条件下制得到了“花瓣”形的聚合物复合颗粒,为深入探讨这类特殊形态聚合物颗粒的形成机理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低碳烯烃(乙烯、丙烯、丁烯)是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传统工业中,主要通过石脑油,石油气和凝析油裂解得到.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C1化学的迅速发展,为缓解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急需寻找一种烯烃制备的工艺过程替代石油路线.主流的非石油路线主要是指利用煤炭、天然气、生物质等含碳资源通过合成气直接或间接制备烯烃.间接过程是由合成气转化制得甲醇,然后通过甲醇转化路线(包括甲醇制烯烃的MTO工艺和甲醇制丙烯的MTP工艺)生产烯烃产品.无疑,如能减少反应步骤,将合成气直接高选择性合成低碳烯烃,将体现出流程更短能耗更低的优势,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一直致力于制备含两种组元的双功能催化剂,试图将甲醇合成及脱水制备烯烃两步耦合在一起,合并为一步法,从而简化工业过程.由于低温下MTO反应几乎无活性,目前该类双功能复合催化剂多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鉴于传统的Cu-Zn-Al催化剂在高温下极低的甲醇选择性,而Zn与其它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如ZnZr及ZnCr)可在高温下高选择性合成甲醇,故经常被考虑作为耦合催化剂进行研究.基于上述理念,大化所包信和等提出了全新的OX-ZEO过程,OX(复合氧化物)用来活化CO分子并形成相应中间体,这些中间体可以在ZEO(分子筛)的酸性位上形成相应的烯烃.他们报道的ZnCrOx/MSAPO催化剂,在较高的CO转化率(17%)下,低碳烯烃选择性高达80%.与此同时,厦门大学王野等采用ZnZr二元氧化物与SAPO-34分子筛物理混合的双功能催化剂,也可实现很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74%).合成气经费托路线直接制烯烃(FTO)反应与费托(FT)反应类似,传统FT催化剂均可用于FTO的改性研究.由于Fe基催化剂的加氢能力相对较弱,产物中烯/烷比较高,所以被广泛用于FTO反应的研究中.de Jong研究小组采用惰性载体负载的Fe基催化剂,并浸渍Na,S元素作为助剂进行FTO反应的研究,实现了61%的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但由于反应温度较高(300–350℃),催化剂容易失活,稳定性不佳.此外,由于产物受到ASF分布的限制,甲烷选择性很高.目前FTO研究的挑战在于开发全新的催化活性位结构新方法,摆脱ASF分布的限制,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同时呈现低甲烷选择性及高烯烃选择性.一般认为,金属Co纳米颗粒是Co基费托催化剂的活性相,主要产物为C5+长链饱和烷烃,而Co2C则被视为Co基FT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在合成气转化过程中Co2C活性很低且CH4选择性很高.但是,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的钟良枢及孙予罕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暴露(020)及(101)晶面的Co2C纳米棱柱结构对合成气转化具有异乎寻常的催化性能.该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250℃和0.1–0.5 MPa)下可实现合成气高选择性直接制备烯烃,甲烷选择性可低至5%,低碳烯烃选择性能够达到60%,而总烯烃选择性高达80%以上(以上所谈到的选择性都是去除了CO2产物),同时烯/烷比大于30,产物分布完全不服从经典的ASF规律,并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反应600 h仍未出现明显失活.他们通过深入的构效关系研究并结合DFT理论计算,揭示了Co2C存在显著的晶面效应,相比于其它暴露面,(101)晶面非常有利于烯烃的生成,同时(101)和(020)晶面可有效抑制甲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具有规则外形的六方棱柱状NaNdF4纳米棒。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产物为纯六方相NaNdF4,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产物形貌为棱柱状纳米棒,长约为550 nm,棒的端部呈规则六边形,边长约为85n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D)显示所得样品为良好的单晶。NaNdF4晶体的生长动力学过程表明:螯合剂(EDTA-Na2)与稀土金属离子间的螯合作用受pH值影响,导致成核速度变化,进而影响NaNdF4纳米晶的最终尺寸和形貌。室温下的NaNdF4纳米棒的发光峰位于红外光范围(λ=892,1 058,和1 342 nm),其最强发射峰位于1 058 nm,对应于Nd3+的4F3/2→4I11/2f-f跃迁。  相似文献   

12.
采用1,4-二(1-H-苯并咪唑基)丁烷 (bbbi) 与CoSO4•7H2O反应得到一个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多聚物[Co(bbbi)1.5(SO4)]n1. 在多聚物1中,中心离子Co(II)通过配体bbbi桥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含有反三棱柱结构单元的二维层状结构. 每个反三棱柱结构单元由六个bbbi配体和六个Co(II)离子组成. 通过热分析我们发现,该化合物在147 oC以下是稳定的,若继续升温则被氧化并在787 oC时分解为 Co2O3,升温至914 oC时最终残余物为CoO。  相似文献   

13.
由5-咪唑间苯二甲酸(H_2L, C_(11)H_8O_4N_2)和稀土硝酸盐Er(NO_3)_3·5H_2O合成了一例具有单晶结构的三维稀土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并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确定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Imma,分别包含两种四核簇次级构筑单元,而其中的镧系金属离子分别呈七配位及八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14.
六棱柱状MoO3的水热合成、表征及其形貌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钼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具有不同形貌的MoO3.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硝酸加入量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新鲜溶液和经过一定陈化时间后的溶液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新鲜溶液在180℃反应40h后,可以得到形貌较好的六棱柱状MoO3,将反应溶液陈化一定的时间后再进行水热处理,得到的产物形貌为片状.同时还考察了无机盐的加入对MoO3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FeCl3、Fe(NO3)3和Ce(NO3)3抑制了MoO3六棱柱的形成,加入KBr形成了规则的六棱柱状MoO3,同时产物的截面直径也变小.产物分别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自然科学阵地,是科技战线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重要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以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里刊登的两篇学习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的短文,是四川省会东中学高七四级化学试卷的一部分。这样的答卷是旧中学所不能比拟的。因此,也是对教育界、科技界右倾翻案风一个有力的回击。  相似文献   

16.
17.
本刊一九八二年第六期45页的标题“纸色谱法分离测定金属离子”中“测定(determination)”一词欠妥。在分析化学中“测定”只用于定量,不能用于定性的工作。按该文内容是定性的——金属离子的检定。计算比移值也不能算定量分析工作,而是为了定性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人体必需元素是人体健康之“友” ,不能缺乏 ,更不能没有 ,否则就使人患病 ;另一方面 ,也不能过多(从理论上来讲 ,任何必需元素都不能过多 ,但现实生活中 ,有一些元素并不存在由于过多而致病的问题 ) ,否则会化“友”为“敌” ,使人中毒 ,这类例子是很多的。例如食盐 ,井岗山时期 ,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实行封锁 ,把食盐也列为封资物资。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给红军送盐时 ,为了逃避敌人检查 ,把盐用水溶解浸湿棉衣 ,到达后再把棉衣中的盐水挤出来熬盐 ,可见食盐对于人体是多么必要。可是 ,过多吃食盐会导致高血压已是公认的事实 ,并为…  相似文献   

19.
低碳烯烃(乙烯、丙烯、丁烯)是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传统工业中,主要通过石脑油,石油气和凝析油裂解得到.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C1化学的迅速发展,为缓解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急需寻找一种烯烃制备的工艺过程替代石油路线.主流的非石油路线主要是指利用煤炭、天然气、生物质等含碳资源通过合成气直接或间接制备烯烃.间接过程是由合成气转化制得甲醇,然后通过甲醇转化路线(包括甲醇制烯烃的MTO工艺和甲醇制丙烯的MTP工艺)生产烯烃产品.无疑,如能减少反应步骤,将合成气直接高选择性合成低碳烯烃,将体现出流程更短能耗更低的优势,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一直致力于制备含两种组元的双功能催化剂,试图将甲醇合成及脱水制备烯烃两步耦合在一起,合并为一步法,从而简化工业过程.由于低温下MTO反应几乎无活性,目前该类双功能复合催化剂多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鉴于传统的Cu-Zn-Al催化剂在高温下极低的甲醇选择性,而Zn与其它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如ZnZr及ZnCr)可在高温下高选择性合成甲醇,故经常被考虑作为耦合催化剂进行研究.基于上述理念,大化所包信和等提出了全新的OX-ZEO过程,OX(复合氧化物)用来活化CO分子并形成相应中间体,这些中间体可以在ZEO(分子筛)的酸性位上形成相应的烯烃.他们报道的ZnCrO_x/MSAPO催化剂,在较高的CO转化率(17%)下,低碳烯烃选择性高达80%.与此同时,厦门大学王野等采用ZnZr二元氧化物与SAPO-34分子筛物理混合的双功能催化剂,也可实现很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74%).合成气经费托路线直接制烯烃(FTO)反应与费托(FT)反应类似,传统FT催化剂均可用于FTO的改性研究.由于Fe基催化剂的加氢能力相对较弱,产物中烯/烷比较高,所以被广泛用于FTO反应的研究中.de Jong研究小组采用惰性载体负载的Fe基催化剂,并浸渍Na,S元素作为助剂进行FTO反应的研究,实现了61%的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但由于反应温度较高(300–350℃),催化剂容易失活,稳定性不佳.此外,由于产物受到ASF分布的限制,甲烷选择性很高.目前FTO研究的挑战在于开发全新的催化活性位结构新方法,摆脱ASF分布的限制,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同时呈现低甲烷选择性及高烯烃选择性.一般认为,金属Co纳米颗粒是Co基费托催化剂的活性相,主要产物为C_(5+)长链饱和烷烃,而Co_2C则被视为Co基FT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在合成气转化过程中Co_2C活性很低且CH_4选择性很高.但是,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的钟良枢及孙予罕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暴露(020)及(101)晶面的Co_2C纳米棱柱结构对合成气转化具有异乎寻常的催化性能.该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250℃和0.1–0.5 MPa)下可实现合成气高选择性直接制备烯烃,甲烷选择性可低至5%,低碳烯烃选择性能够达到60%,而总烯烃选择性高达80%以上(以上所谈到的选择性都是去除了CO_2产物),同时烯/烷比大于30,产物分布完全不服从经典的ASF规律,并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反应600 h仍未出现明显失活.他们通过深入的构效关系研究并结合DFT理论计算,揭示了Co_2C存在显著的晶面效应,相比于其它暴露面,(101)晶面非常有利于烯烃的生成,同时(101)和(020)晶面可有效抑制甲烷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魏青 《大学化学》2013,28(2):60-61
介绍3种热过滤用菊花形滤纸折叠方法,并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