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开设"高师化学STS教育"课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树萍  刘淑芬  王春华 《化学教育》2003,24(10):32-34,40
在高师实施STS教育是培养师范生从事STS教育、适应科学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高师实施STS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科学技术价值观”和“科学技术社会教育观”及培养师范生的STS教育能力;高师STS教育的课程由STS教育理论和STS教学基础知识、STS教学技能训练几部分组成;高师STS教育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STS教育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迎春 《化学教育》2003,24(11):14-16
STS教育重视科学 (Science)、技术 (Technique)与社会 (Society)的联系,我们要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契机,把STS教育思想贯穿于化学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跨世纪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3.
STS教育在化学新课程中已成为新的内容。科学技术价值观、科学技术伦理和科学决策能力等STS教育目标的含义都较深远。对丰富的STS教育目标已经有人建立了独特的目标群,认识这些目标将会对我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中STS教育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雪淑 《化学教育》2008,29(1):50-53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目前高中生认识和理解STS教育的情况展开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5.
中师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正元 《化学教育》1996,17(6):19-20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流行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这就是STS教育.STS即英文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科学——技术——社会)的缩写.  相似文献   

6.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方  冯彩华 《化学教育》2003,24(10):21-23
STS(科学—技术—社会 )课程通过交叉学科来促使学生理解和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是一门有相当生命力的课程。我们学校从 1998年起 ,组织部分教师学习、研究、领会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和内涵 ,并成立了STS课题研究小组 ,并于 1999年 8月在学校部分年级进行STS课程的实践。1 STS教育的实践与探索1.1 必修课渗透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科学意识课堂是渗透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的最佳场所 ,当学生看见所学知识在许多方面都有应用时 ,就会涌现出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化学学习中…  相似文献   

7.
陈世华 《化学教育》2002,23(6):42-45
STS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和Society(社会)的缩写。STS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为侧重点组织教材,实施科学教育,反映了当今世界理科教育改革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国内外STS发展状况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展STS教育的意义;通过对地方高师开展STS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反思,提出推进STS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宋怡  周志华 《化学教育》2003,24(5):46-47
1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有关探索性学习的本质   1996年 ,在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 (ScientificLiteracy)的背景下 ,美国国家研究院 (NRC)正式出版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ationalScienceEduca tionStandards,NSES)。这是美国科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准” ,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国家标准”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标准为基础的”科学教育改革方案 ,“提高所有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贯穿“国家标准”的一个首要目标 ,而“作为探究的科学 (ScienceasInquiry) ;是“科学内容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相似文献   

10.
邵志 《化学教育》1997,18(8):20
当今,环境保护已为举世瞩目的重大课题,它既需要高新科学技术与理论,又需全体公民的环境教育,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环保尤为重要,环境教育应为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一、从“环境危机”看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今天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环境保护”正唤起人类行动起来,爱护环境,保护家园。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我国西部兰州上空已出现浓重光化学烟雾;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竟已找不到一条未被污染的主要河流;重庆、贵阳等地近几年常有大量酸雨降落…。环保部门指出: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1.
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种类繁多,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刻不容缓。利用三维可视化、网络通信、多媒体、人机交互等技术,构建了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该系统把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涉及到的“典型事故案例”“隐患排查”“事故急救与逃生”等内容制作成可交互的虚拟仿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如何解决火灾、药品灼伤、气瓶泄漏、触电等安全事故。这种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演练实操的不安全和高成本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安全教育的目的,推进了三全育人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2.
正从学校教育系统内"学科分类"来看,化学教育心理学属于典型的"专门用途心理学"范畴(这一概念的产生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教育理论逻辑推演)。本质上,化学教育心理学源自于教育理论的不断细分,这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需求和必然趋势。其中,心理学是奠定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一,而"教育心理学"既可以看作是心理学在教育维度的延伸,也可以视为心理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是专门服务于化学教育领域"非智力素养培养"(如心理健康、思想品德、完善人格等)的学科。不难看出,化学教育心理学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特征,它以化学课程为媒介,为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渗透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情境创设是有效开展STS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理念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学科中心的倾向已逐渐淡化,课程和教材的多样化与综合化逐渐突出,并逐步形成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围绕化学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兴未艾。消费化学课程注重内容的生动性、探究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根据社会需要和不同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关注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魏冰 《化学教育》2004,25(10):14-17
科学素养由学科内容和“伴随含义”构成。根据这一理论模型,本文利用文本分析的方法考察了过去20余年间我国初中化学课程目的的变化。文章把这一时期的初中化学课程分为4个阶段,对每一阶段的课程目的从学科内容和“伴随含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初中化学课程目的的变化趋势,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科学素养教育在我国初中化学课程中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15.
1985年3月,原教育部委托北京大学筹建“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1985年11月11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宣布“中心”成立并指出:“教育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其研究成果将为当前正在进行的教育和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科学的依据。在理科教育和教学研究方面,化学学科建立‘中心’的做法是一种尝试,希望各有关学校加强领导,积极支持,把这件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16.
胡崇安  丁伟 《化学教育》2012,33(1):73-74
STS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不同趋势,根据培养目标以及采用教学活动形式的差异将国外STS教育分为六大流派,并对各大流派的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和纵向比较。  相似文献   

17.
乙烯控制瓠瓜性别分化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激素改变瓠瓜的性别是与其花芽分化过程中有“特定两性期”有关.ACC(乙烯前体)和STS(乙烯拮抗剂)能改变“特定两性期”的离体花芽性别分化的方向.STS是通过抑制乙烯的作用,直接促进雌花芽中的雄蕊原基发育、相应地抑制雌蕊原基发育而发挥诱雄作用,由此推论,乙烯是直接抑制雄花芽中的雄蕊原基发育、相应地促进雌蕊原基发育而发挥诱雌作用.乙烯的这种诱雌作用是通过改变同化物向雌雄蕊运转的方向,进而改变雌雄形态分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99年高考化学试卷中STS的内容和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世华 《化学教育》1999,20(12):21-21
审视1999年高考化学试卷,发现有关STS(科学、技术、社会)内容的试题量和分值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9.
王伟群  张宁云 《化学教育》2008,29(10):22-24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化学教材为例,重点介绍了环境教育内容在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演变,揭示了环境教育理念、内容和呈现方式的变化,探讨了新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彼特·费逊姆是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他的"科学大众化"和"科学教育肩负社会责任"等思想影响了全世界大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促使学校把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使STS教育在科学教育中成为现实。彼特关于科学的民主思想和对科学教育改革的促进,说明科学教育改革要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要实现科学教育的改革,必须要有人文的关怀和通过系统改革形成的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