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34CrNiMo6、25Cr2MoV为对象,研究了两种材料自室温至-100℃温度范围内的力学性能及断裂机制。结果表明两种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则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则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断面收缩率、延伸率以及缺口敏感系数均未出现明显降低的现象。由于试验材料塑性很好产生缺口强化效应,使得缺口材料的抗拉强度高于光滑试样。从微观机制上看,随着温度的降低,材料的微观断口形貌由韧窝状逐步转化为准解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封装结构的可靠性, 获得组件材料的深低温力学性能十分重要. 4J36合金具有极低的膨胀系数且材料焊接性能较好, 广泛应用于封装结构中的冷平台部分. 本文在300 K~4.2 K 温度区间内对4J36 合金进行了热力学性能试验, 获得了材料随温度变化的动态热力学参数; 在300 K、77 K、4.2 K 温度下对4J36 试件进行了拉伸试验, 获得了相应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和力学性能参数; 通过扫描电镜对断口形貌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 获得了4J36 合金拉伸断口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 试验结果表明4J36 材料在300 K ~4.2 K 温度范围内平均线膨胀系数为2.08×10-6/K, 从300 K 到77 K,4J36 合金的比热容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在300 K~4.2 K 温度区间内, 随温度降低, 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显著提高, 而弹性模量断后伸长率降低; 由拉伸断口宏观和微观形貌看出在300 K、77 K 和4.2 K 下4J36 合金拉伸试件的断裂模式均为韧性断裂. 试验研究结果将对4J36 合金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的低温应用方面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p型赝三元(Sb2Te3-Bi2Te3-Sb2Se3)合金粉体,对其进行XRD分析表明Te,Bi,Sb,Se单质粉末,经100h球磨后实现了合金化;SEM分析表明所得机械合金化粉体材料颗粒均匀、细小,颗粒尺寸在10nm到100nm量级.使用这种粉体制备了冷压烧结块体样品,在室温下测量了温差电动势率(α)和电导率(σ),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于300℃的烧结温区,样品室温下的热电性能随烧结温度的升高不断提高,功率因子(α2σ)由未烧结样品的0.59μW cm-1K-2升高到在300℃下烧结样品的15.9μW cm-1K-2,这一结果对确定材料的最佳烧结温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赝三元热电材料 机械合金化 冷压 烧结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新型Bi系高温超导用银合金,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我们制备了AgMg0.05V0.05和AgMg0.10V0.075合金,研究了这两种合金经过不同条件退火处理后的室温拉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化对提高材料的强度有显著效果;由光学金相照片观察到,银合金经过空气气氛退火后,形成了氧化物析出相,使强度进一步提高.AgMg0.05V0.05合金经820℃、40h空气退火处理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高达110MPa和217MPa,克服了AgMgNi合金在较高温度退火强度下降的缺点.获得在高温长时处理后保持高强度的包套合金材料.对提高超导带材的机械强度和传输性能以及工程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比了-196℃、-163℃、-100℃、-40℃、20℃五个温度点304L和304LN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拉伸率、收缩率、线膨胀系数、材料尺寸稳定性等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304L和304LN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随着温度降低而提高,拉伸率、收缩率、线膨胀系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304LN的抗拉强度、线膨胀系数与304L相近,但其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明显高于304L。304L冲击韧性优良且稳定,304LN冲击韧性随温度降低下降明显,但仍然具有较好的冲击韧性。304L和304LN尺寸稳定性好。建议强度要求高,有重量控制要求的条件下使用304LN。  相似文献   

6.
ZnO纳米块体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连续成型方式压制了纳米ZnO素坯,考察了素坯密度、烧结时间、致密化温度等参数与 成型方式的关系.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了烧结体微观组织特征.测定了ZnO纳米块体材料中 硬度随烧结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连续成型方式可使素坯密度提高56%、烧结时 间缩短了3h、致密化温度降低200℃.场发射扫描电镜显示烧结体内部密度及颗粒尺寸分布 均匀.硬度测定结果显示ZnO纳米块体材料中显微硬度随烧结温度的变化不是单调的,而是随 烧结温度的升高显微硬度先升高后降低,拐点对应的晶粒尺寸为50—60nm. 关键词: ZnO纳米块体 连续成型 硬度  相似文献   

7.
CLAM钢冲击和拉伸性能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的冲击和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LAM钢的塑。脆转变温度在-100℃左右,低于国际上其它几种典型的低活化马氏体钢;在室温和600℃时抗拉强度分别为668和334MPa,类似于EUROFER97的性能。约8μm的晶粒尺寸是CLAM钢具有较好冲击和拉伸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The impact and tensil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China Low Activation Martensitic steels (CLAM). The results show: the Ductile-Brittl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DBTY) is about - 100 ℃, which is lower than those of some other RAFMs; The ultimate strength are 668 MPa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334 MPa at 600℃, which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EUROFER97. The finer grain size of about 8 μm was considered as one of reasons for the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LAM.  相似文献   

8.
GdVO4:Eu3+发光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波  张庆礼  施朝淑 《发光学报》2001,22(2):111-114
研究了GdVO4:Eu^3 在高压汞灯的313和365nm激发下室温以上(300-600K)发光的温度依赖关系。发现来自^5Do的发射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强,直到600K也未见饱和。其中^5Do→^7F2的619nm发射在600K温度时的强度是室温下的20多倍。我们认为Eu^3 的电荷迁移态作为中间态是造成其发光增强的根本原因。激发过程中,先激发到Eu^3 本身的^5DJ(J=1,2,3…)激发态,然后在温度的作用下上升到电荷迁移态(CTS),温度升高时传递几率显著增强,并按^5D3,^5D2,^5D1依次使被激发的电子转入CTS态,从电荷迁移态直接弛豫传递给^5Do态,由于^5Do态电子数不断增多,致使来自^5Do的发射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梁婷  赵亮  李霈  韩征和 《低温物理学报》2005,27(Z1):723-727
为开发新型Bi系高温超导用银合金,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我们制备了AgMg0.05V0.05和AgMg0.10V0.075合金,研究了这两种合金经过不同条件退火处理后的室温拉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化对提高材料的强度有显著效果;由光学金相照片观察到,银合金经过空气气氛退火后,形成了氧化物析出相,使强度进一步提高.AgMg0.05V0.05合金经820℃、40h空气退火处理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高达110MPa和217MPa,克服了AgMgNi合金在较高温度退火强度下降的缺点.获得在高温长时处理后保持高强度的包套合金材料,对提高超导带材的机械强度和传输性能以及工程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Bi7Ti4NbO21,Bi4Ti3O12及Nb掺杂Bi4Ti3O12(Nb-Bi4Ti3O12)层状结构铁电陶瓷材料.结合Nb-Bi4Ti3O12的介电温谱和退极化实验结果,研究了Bi7Ti4NbO21的晶体结构对其介电、压电性能的影响.高分辨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在Bi7Ti4NbO21中,沿着c轴方向,(Bi2Ti3O10)^2-和(BiTiNbO7)^2-。两个类钙钛矿层分别与(Bi2O2)^2 层叠加堆积而成.这种晶体结构决定了Bi7Ti4NbO21的介电温谱在668℃和845℃出现介电双峰.结合极化样品的退化实验分析,说明材料在这两个温度附近发生了铁电一铁电相变、铁电一顺电相变,分别是(Bi2Ti3O10)^2-和(BiTiNbO7)^2-层状结构发生微观结构相变的结果.在退极化过程中,由于受热时钙钛矿层内空位引起的缺陷偶极子的定向排列受到破坏,引起材料部分退极化,表现为300℃热处理后Bi7Ti4NbO21的压电活性降低了10%,显示了室温下材料的压电性能来源于自发极化的固有电偶极子和缺陷偶极子的共同贡献.  相似文献   

11.
孙毅  王春雷  王洪超  苏文斌  刘剑  彭华  梅良模 《物理学报》2012,61(16):167201-167201
利用传统固相反应方法, 分别在1440℃, 1460℃, 1480℃和1500℃烧结条件下, 制备了钙钛矿结构的La0.1Sr0.9TiO3陶瓷样品. 样品的粉末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 不同烧结温度的La0.1Sr0.9TiO3 陶瓷样品均为单相的正交结构. 从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来看, 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 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增大. 在室温至800℃的测试温区, 测试了样品的电阻率和Seebeck系数,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样品热电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样品的电阻率在测试温区内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先略微降低, 然后逐渐升高;总体来看, 样品的电阻率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降低. 在测试温区内, Seebeck系数均为负值, 表明样品的载流子为电子; 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 Seebeck系数绝对值均有所增大;随烧结温度升高, Seebeck系数绝对值逐渐增大后显著降低. 1480℃制备的样品因其相对较低的电阻率和相对较高的Seebeck系数绝对值, 在165℃时得到最大的功率因子21 μW·K-2·cm-1.  相似文献   

12.
PTFE/Al反应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应材料是一种由冲击引发的新型含能材料,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是其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室温下,利用万能试验机和改进的摆锤冲击试验机对聚四氟乙烯/铝(PTFE/Al)系列反应材料的拉伸和冲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随着Al含量的增加,反应材料的密度和燃烧热升高,拉伸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Al含量为6%左右时达到最大值36.1 MPa,与计算结果较符合。推测反应材料的损伤过程为变形、开裂和反应3步。Al含量的增加导致反应材料试样的冲击韧性先升高后降低,在Al含量为4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72.06 J/cm2。随着Al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反应难度增加,反应自持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Y3Al5O12:Eu^3+磷光体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属烷氧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1000℃下合成了Eu^3 掺杂的Y3Al5O12(YAG)磷光体。利用TG-DSC,XRD和发光光谱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YAG:Eu^3 的晶相形成温度为991℃。Eu^3 在非晶态和晶态YAG中的发射光谱有明显差异。研究了Eu^3 含量和烧结温度对Eu^3 的^5D0→^7F1和^5D0→^7F2发射峰强度的影响。随煅烧温度的升高和Eu^3 浓度的增加,Eu^3 发射峰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4.
利用传统的固相反应分别在1250℃,1300℃,1350℃.烧结条件下制备出钙钛矿结构的La0.9Sr0.1FeO3陶瓷样品.样品的XRD粉末衍射结果显示不同烧结温度的La0.9Sr0.1FeO3陶瓷样品都是单相的正交结构,同时晶胞体积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从样品的SEM结果看出,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变大,并且晶粒间的空隙逐渐减小,样品更加致密.在室温到800℃的 关键词: 铁酸镧陶瓷 热电性能 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激光沉积修复方法对TA15槽损伤试样进行了修复试验,考察了修复试样的组织和力学特点,发现激光修复试样组织是由基材的双态组织经由热影响区过渡到修复区的网篮组织。修复区组织为粗大的原始柱状β晶,晶粒内为α/β网篮组织,晶内α片层取向随机,宽0.4~0.5μm。分析了修复区和坡面存在熔合不良缺陷的原因,并给出了纠正措施。修复试样的室温静拉伸结果表明,试样的抗拉强度接近工业锻件水平,表明修复区与基材之间形成了致密冶金结合,但由于修复区粗大柱状晶组织,试样的冲击韧性比基材稍差。  相似文献   

16.
空间遥感应用中的光学有效载荷对系统偏振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常用的宽光谱反射镜,金属银(Ag)膜反射镜的偏振特性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本文设计并制备了低偏振灵敏度的Ag膜反射镜,研究了反射镜在45°和60°入射角下,从室温25℃升温到150℃时的偏振特性变化和反射光谱变化情况。随着温度的升高,Ag膜的折射率在350~1 200 nm波长范围内有所增加;Ag膜反射镜的反射光中s和p光的相位差Δ在350~600 nm波长范围内减小,在600~650 nm波长范围内基本稳定,在650~1 200 nm波长范围内增大。温度上升到125℃时,Ag膜和反射镜表面形貌发生改变,增加了表面散射和吸收,导致350~900 nm波段反射率降低,在波长350 nm附近的降低约25%。  相似文献   

17.
李颉  张怀武  李元勋  李强  秦军锋 《物理学报》2012,61(22):427-431
用固相法制备了镧掺杂M型钡铁氧体(Ba1--xLaxFel2O19,x=0.0-0.6),针对不同取代量与不同温度的烧结,研究取代量和温度对钡铁氧体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在烧结温度为1100-1175℃,当X=0.0-0.6时,样品主要有单一的六角M型钡铁氧体相构成.SEM表明,La离子的加入不会影响钡铁氧体微观形貌.在磁性能方面,随着La离子的增加,钡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加后减小,矫顽力逐渐增加.在同一取代量下,钡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烧结温度升高呈现上升趋势,矫顽力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饱和磁化强度在x=0.2,烧结温度1175℃时达到最大值62.8emu/g,矫顽力在x=0.6,烧结温度1125℃时达到最大值3911.5Oe.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Ni粉体,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出了直径10 mm、厚2 mm,致密度为96.8 %,显微硬度为4.17 GPa的纳米块体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分析了烧结块体样品的相组成、晶粒尺寸、微观形貌和显微硬度。研究表明: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块体样品的致密度和晶粒尺寸增大,当烧结温度为650 ℃时,致密度最高,晶粒尺寸为44.8 nm;显微硬度随烧结温度的增高先增大后减小,当烧结温度为550 ℃时,显微硬度最大为4.33 GPa;较高烧结温度下,断口微观形貌的纳米级韧窝出现,显示了韧性断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陈浩  彭同江  刘波  孙红娟  雷德会 《物理学报》2017,66(8):80701-080701
以氧化石墨凝胶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溶胶为前驱体,在100—350℃温度下还原获得不同还原程度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样品,并采用旋涂工艺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气敏薄膜元件.采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气敏测试等手段研究还原温度对样品结构、官能团和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热还原处理的氧化石墨烯结构向较为有序的类石墨结构转变,还原温度为200℃时,样品处于GO向rGO转变的过渡阶段,还原温度达到250℃时,则表现出还原氧化石墨烯特性;无序程度随还原温度的升高先由0.85增大至1.59,随后减小至1.41,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氧官能团随还原温度的升高逐渐热解失去,不同含氧官能团的失去温度范围不同;热还原氧化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室温H_2敏感性能,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元件灵敏度逐渐减小,响应-恢复时间逐渐增大,最佳灵敏度为88.56%,响应时间为30 s.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四端接线法测量以普通铸造(DC)和低频电磁铸造(LFEC)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7050铝合金的电阻率-温度曲线. 发现升温曲线在250℃有一斜率转变点,且LFEC样品电阻率随温度变化得要快;由室温至900℃的过程中,LFEC试样的液固相线温度均高于DC试样;而DC试样在900℃保温甚至降温至600℃电阻率都显著增大. 结合金相显微组织的观察,对上述现象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 低频电磁铸造 电阻率 铝合金 洛伦兹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