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邻菲罗啉—水杨基荧光酮荧光熄灭新体系测定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乙烯醇存在下Ag(Ⅰ)与水杨基荧光酮及邻菲罗啉形成异酸位体配合物使水杨基荧光酮的荧光熄灭。方法用于阳极泥中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侯明  张静 《分析试验室》2003,22(Z1):238-238
探讨了荧光红与曙红Y之间的荧光能量转移,研究了Cu(Ⅱ)-荧光红-曙红Y-邻菲罗啉能量转移荧光猝灭体系的最佳条件,建立了荧光分析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λex/λem=404.7 nm/545 nm,乳化剂0P存在下,荧光红的荧光光谱(λem=524 nm)和曙红Y的吸收光谱(λmax=520 nm)能有效重叠.当荧光红和曙红Y单独存在时,其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24 nm和545 nm;当荧光红和曙红Y同时存在时,曙红Y的最大发射波长不变,但其荧光强度明显增大,可见,荧光红和曙红Y分别作为能量给予体和能量接受体发生能量转移,使曙红Y荧光光谱灵敏度增大.在pH 6.5~7.6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Cu(Ⅱ)与曙红Y和邻菲罗啉形成配合物使曙红Y的荧光猝灭,加入荧光红后,体系的荧光猝灭值大大增加.利用荧光红-曙红Y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铜,提高了测定铜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铜含量在0~250μg/L范围内与曙红Y的荧光猝灭程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82μg/L;测定100μg/L铜溶液,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1%~107.7%.方法已应用于人发、茶叶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用对-苯二甲酸铵和邻菲罗啉与氯化铕和氯化镧在乙醇-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对-苯二甲酸邻菲罗啉铕镧异核稀土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C,H,N和稀土元素的含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羧基氧和邻菲罗啉氮原子均与稀土离子配位,桥联配体对-苯二甲酸根可有效的传送能量,不发光的镧离子对铕离子的发光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银-1.10-菲罗啉-曙红萃取光度法和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微量银已有报导,但尚未见银-1.10非罗啉-荧光桃红B胶束增溶双波长光度法测定微量银的报导。  相似文献   

5.
邻菲罗啉-水杨基荧光酮荧光熄灭新体系测定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Ag(I)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及邻菲罗啉(o-phen)形成异配位体配合物使水杨基荧光酮的荧光熄灭。在pH6.4~7.3,HAc-NH_4Ac或NH_3·H_2O-NH_4Ac的介质中,λ_(ex)=400nm,λ_(em)=510nm,体系的荧光熄灭程度最大,线性范围为0~0.6mg/L,检出限为0.009mg/L。方法用于阳极泥中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比较研究了β-环糊精和Triton X-100对Ag~+-邻菲啰啉-曙红和Ag~+-邻菲啰啉-溴邻苯三酚红两体系的协同作用,并探讨了作用机理。较详细地研究了后一体系的反应条件和光度特性,用于光度法测定银,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新显色剂二甲氧基羟基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利用2,3,7-三羟基荧光酮类试剂与钼形成配合物的显色反应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因此该类试剂是光度法测定钼的一类重要显色剂。目前已报道有水杨基荧光酮、苯基荧光酮、二溴苯基荧光酮、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邻羟基萘基荧光酮等。为进一步研究这类试剂并提高其分析性能,本文合成了荧光酮试剂——二甲氧基羟基苯基荧光酮(DMH-PF),学名是2,3,7-三羟基-9-(3,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荧光酮,其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8.
刘兴旺  王娜  高赛生态  高俊芳 《有机化学》2009,29(10):1676-1681
合成了一个新的β-二酮配体1-(2-噻吩基)-3-(对苯乙炔基苯基)-1,3-丙二酮(HTPP), 并用HTPP、邻菲罗啉(phen) 分别与Eu(III)和Tb(III)反应, 生成了两个新的三元稀土配合物Eu(TPP)3phen和Tb(TPP)3phen, 用红外光谱、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室温下, 在紫外光激发下Eu(III)和Tb(III)的配合物表现出中心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 发现β-二酮配体对配合物的荧光有较大影响,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荧光熄灭法研究了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体系的显色反应和测定条件。在0.02-0.10mol/L硫酸介质中,钨与显色剂形成1:3的桔红色配合物,检出限为0.08μg/25mL范围内具人有线性关系。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不经分离可直接测定合金钢中钨,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刘兴旺  王娜  索全伶 《有机化学》2009,29(2):292-296
为了寻找新的发光材料并研究β-二酮对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我们合成了一个新的β-二酮配体: 1-苯 基-3-(对苯乙炔苯基)-1,3-丙二酮(HPPP), 并用HPPP、邻菲罗啉(phen)分别与Eu(III)和Tb(III)反应, 合成了两个新的三元稀土配合物: Eu(PPP)3phen和Tb(PPP)3phen, 通过红外光谱、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对三元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发现β-二酮配体对配合物的发光有较大影响,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侯明  张静 《分析科学学报》2004,20(6):619-621
在λex/λem=404.7/550nm,乳化剂OP存在下,荧光红-曙红Y能够发生有效能量转移,使曙红Y荧光强度大大提高;在pH6.5~7.6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Cu(Ⅱ)与曙红Y和邻菲罗啉形成配合物,使曙红Y的荧光猝灭,从而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荧光分析新方法。铜含量在0~250μg/L范围内与曙红Y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82μg/L;测定100μg/L铜溶液,其RSD为4.6%(n=1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2.1%~105%。本法用于人发、茶叶和大米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陈荣悌  林华宽 《化学学报》1986,44(5):449-454
在25.0±0.2℃,I=0.1mol.dm^-^3NaClO~4存在下,用pH法测定了铜(II)-α,α'-联吡啶-N-(对取代苯基)氨基乙酸(ρ-RPhG;R=CH~3O,CH~3,H,Cl)、铜(II)-邻菲罗啉-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在30%(ν/ν)乙醇中]、铜(II)-α,α'-联吡啶-α氨基酸、铜(II)-邻菲罗啉-α-氨基酸[在水溶液中]等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发现这四个体系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别与其第二配位体的碱性强度之间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应用ΔlogK~M、logX值讨论了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在铜(II)-邻菲罗啉-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三元配位体系中再次发现ΔlogK~m,logX值与pK~2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三元络合物测定银的方法已有报道,其中文献详细研究了1,10-菲罗啉-2,4,5,7-四溴代荧光黄(TBF,曙红)三元络合物测定银的方法。笔者观察到在银与1,10-菲罗啉及曙红形成的玫瑰色的三元络合物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曲通X-305后,灵敏度提高2倍以上,所得克分子吸收系数达7.6×10~4。本文在资料的基础上做了较为详细的条件试验,同时应用于铜铅锌矿、铅阳极泥和工业污水等物料中银的测定,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将配体(L=4b,5,7,7a-四氢-4b,7a-环亚胺甲烷亚氨基-6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6,13-二酮)与ZnCl_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Zn(L)(H2O)2ZnCl_4]n。并用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每个Zn(Ⅱ)离子为扭曲八面体的配位构型,分别与来自一个配体上菲咯啉的两个氮原子、另一配体上的羰基氧原子、两个水分子和一个ZnCl_4的氯原子配位,每个配体L用一个羰基氧原子和菲咯啉的两个氮原子分别与两个Zn(Ⅱ)离子配位桥联形成一维螺旋链状结构。同时,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5.
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银与邻氯苯基荧光酮及邻菲啰啉形成离子缔合型异配位体络合物使邻氯苯基荧光酮的荧光熄灭。在pH6.4~7.2的HAc-NH4Ac或NH3·H2O-NH4Ac介质中,λex=400nm,λem=550nm,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最大,线性范围为0~500μg/L,检出限为0.013mg/L,方法用于阳极泥中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用 p H法在 (2 5.0± 0 .1 )℃ ,I=0 .1 mol· dm-3 KNO3 条件下 ,测定 Cu( ) - 4 - (喹啉 - 8′-甲基 ) - 1 ,4,7,1 0 -四氮杂环十三烷 - 1 1 ,1 3-二酮 -α-氨基酸或 5-取代邻菲罗啉两类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研究了带甲基喹啉侧基大环多胺配体与 Cu( )离子的配位能力、配位方式 ;发现这两类三元体系配合物有特殊的稳定性 ;而且它们的稳定性与配体α-氨基酸及 5-取代邻菲罗啉酸碱强度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的变化趋势相反 ;探讨了 Cu( )和 5-取代邻菲罗啉之间的 d- p反馈π键及其取代基 Hammett诱导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25.0±0.2°C,I=0.1mol·dm~(-3)。NaClO_4存在下,用pH法测定了铜(II)—α,α’-联吡啶-N-(对取代苯基)氨基乙酸(p-RPhG;R=CH_2O,CH_3,H,Cl)、铜(II)-邻菲罗啉-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在30%(v/v)乙醇中]、铜(II)—α,α’-联吡啶—α-氨基酸、铜(II)-邻菲罗啉—α-氨基酸[在水溶液中]等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发现这四个体系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别与其第二配位体的碱性强度之间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应用△logK_M、logX值讨论了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在铜(II)—邻菲罗啉—N-(间取代苯基)氨基乙酸三元配位体系中再次发现△logK_M,log_X值与pK_2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献均认为在钽与苯基荧光酮、CTMAB组成的络合物中,酒石酸作为第二配位体参加,组成四元混配络合物体系。本文研究了以二溴苯基荧光酮(DBPF)为显色剂测定钽的条件。证实必须有酒石酸或其它配位原子是氧的络合剂、或有F~-存在,才有显色反应,其中以酒石酸参加组成  相似文献   

19.
以1,10-邻菲罗啉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制得5,6-二胺-1,10-邻菲罗啉(2);2与3,5-二溴水杨醛缩合,合成了新化合物2-(2,4-二溴苯酚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4),其结构经1H NMR,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利用UV-Vis和荧光光谱研究了4在DMSO中对六种阴离子(X-=F-,Cl-,Br-,I-,H2PO2-4及AcO-)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4对F-,H2PO2-4和AcO-具有选择性的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铌—二溴苯基萤光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元体系的荧光特性,提出了以二溴苯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荧光熄灭法测定铌的新方法。该方法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好,采用适当的掩蔽剂,测定了铁矿中的微量铌,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