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顺式 -1 -甲氧羰基 -2 -芳基 -6 ,6 -二甲基 -5 ,7-二氧螺环 [2 ,5 ]-4 ,8-辛二酮与联苯二胺 ( 0 )或 4 ,4′-亚甲基二苯胺 ( 1 )在二氯甲烷中 ,4 0℃搅拌反应合成得到化合物 0和 1 ,干燥后进一步在二甲苯中回流即可得到N,N′-取代 -双 -(反式 -β,γ-二取代 -γ-丁内酰胺 ) ( 0或 1 ) ,得率高 ,立体选择性好 ,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两个N,N′-亚乙基双(1-苯基-3-亚氨基-1-丁酮)(简写为H2bzacen)的锰配合物Mn(bzacen).(NO2)EtOH)(1)和Mn(bzacen)(NO2)MeOH)(2)。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晶胞参数a=2.8173(6)nm,b=2.1946(4)nm,c=0.7683(6)nm,V=4.750(5)nm^3,Z=8, μ=5.71cm^-1,R=0.0540.配合物2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君Pbca晶胞参数a=27641(6)nm,b=2,1832(4)jnm,c=0.7705(2)nm,V=4.650(3)nm^3,Z-8, μ=5.81cm^-1,R=0.0564。在这两个配合物中,Mn( Ⅲ)原子均具有畸变的N2O4八面体配位构型,整个晶体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维的无限链, 红外光谱表明,配体在形成配合物后,VC=N和VC=O和VC-=C谱带移向低频,NO^-2以一个O原子与Mn(Ⅲ)配位,电子光谱表明存在d-d^*,π-π^*和d-π的跃迁。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3种4-酰基-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1,5-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4′-基)-1,5-戊二酮;1,6-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4′-基)-1,6-己二酮和1,10-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4′-基)-1,10-癸二酮,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组成进行了表征,合成了它们的Tb(Ⅲ)二元和三元[1,10-二氮杂菲(Phen)或2,2′-联吡啶(Dipy)]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发射Tb(Ⅲ)的特征荧光,4-酰基0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配体的三重态能级与Tb(Ⅲ)的最低激发态(5D4)能级匹配较好,配合物荧光强度随4-酰基-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配体2个吡唑环间碳链的增长而减弱,第2配体Phen和Dipy具有荧光增强作用,且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用2-(1H-1,2,4-三唑-1-基)-2-丙烯-1-R1-1-酮与取代硫酚或含杂环的巯基化合物进行1,4-亲核加成得到化合物Ⅲ,将Ⅲ用NaBH4还原得目标产物Ⅳ,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确证,Ⅳ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R1=Me3C的活性要高于R1=Ar的活性,但大都比Ⅲ的活性差。  相似文献   

5.
对1,4-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西尼地平进行了结构修饰。以双乙烯酮和乙二醇单甲醚为原料,经酯化、缩合、氨化和Hantzsch环化等反应合成了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羟酸二(2-甲氧基乙基)酯,总收率71%。目标产物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6.
总结和归属了N,N′-二乙酰基丁二酰二肼,N,N′-二乙酰基癸二酰 二肼以及4种N,N′-二酰基戊二酰二肼和4种N,N′-二酰基己二酰二肼共10个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电离质谱(EIMS)中的主要裂解方式和特征,指明了主要碎片离子的来源和结构;这10种化合物质谱图中的主要碎片峰均来自于羧基的α-裂解和重排α-裂解,由其裂解产生的基峰离子H2NNHCO(CH2)nC≡0^ 以及RCONHNHCO(CH)nC≡0,RCONHN^ H3等离子是该类化合物共同的特征离子。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并以元素分析、IR、^1H NMR和质谱进行表征,实现中发现铕(Ⅲ)与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和1,10二氮杂菲形成的配合物具有光致变色的性质。在铕变色物种里,铕离子与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中的羧基,1,10-二氮杂菲中的氮原子相结合,同时也可能与水分子和羟基基团结合。  相似文献   

8.
陈文彬  金桂玉 《应用化学》2002,19(6):527-530
利用1,3-二芳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2-丙烯-1-酮7与取代硫酚进行1,4-亲核加成,经重排得到化合物4,将化合物4用NaBH4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5,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和红外光谱所确证,并测试化合物5对小麦锈病的活性,结果发现大部分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均较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4-[(N-甲基-N-羟乙基)氨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HL)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核磁共振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组成为ML2(M=Ni(Ⅱ)、Cu(Ⅱ)、Zn(Ⅱ)、Cd(Ⅱ)、Pd(Ⅱ)。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体分子中除了羟乙基偏离平面外,其余各原子几乎在一个平面上。晶体结构中存在N-H…O(N1…O1)和O-H…S氢键,形成一个二维网状结构。在与金属离子配合时,配体由硫酮式转变为硫醇式作为负一价二齿配体通过S和β-N与金属离子螯合,形成稳定的中性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在四取代双酰胺类萃取剂萃取铀(Ⅳ)、钍(Ⅳ)的性能研究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对核废料中共存稀土元素的萃取研究较少。本文合成了N,N,N’,N’-四丁基丁二酰胺(TBSA),详细研究了其萃取Tb(Ⅲ)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郭忠先 《分析化学》1996,24(1):65-68
研究了2-羟基-3-羧基-5-磺酸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HCSDAA)与汞(Ⅱ)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存在下和pH10.0~10.5的缓冲介质中,汞(Ⅱ)与HCSDAA形成1:2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是522nm,对比度为91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3×105L·mol-1·cm-1。汞(Ⅱ)在0~0.55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较好,直接用于头发和废水的分析,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和27%,平均值与双硫腙法一致,回收率分别是94.8%~101.6%和98.7%~103.0%。  相似文献   

12.
黄丽莎  曾志  曾和平 《合成化学》2002,10(3):249-250
以2,3-二(溴甲基)喹喔啉为原料,以N-溴琥珀酰亚胺为溴化试剂合成了2-溴甲基-3-(二溴甲基)喹喔啉(1),1是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中形成含杂原子环的C60衍生物的一种重要中间体。通过IR,^1H NMR,^13C NMR,DEPT谱和M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3-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与6-/8-取代-4-羟基喹啉-3-酸在三氯氧磷催化下的反应,制得16个的3-芳基-6-(6-/8-取代-4-氯喹啉-3-基)1,2-4,-三唑[3,4-b)-1,3,4-噻二唑,新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定,讨论了其波谱性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还原、溴代、氰化、Wittig反应等七步反应设计合成了一新二元电子给体-受体(D-A)化合物:4-[2-(9,10-二氰蒽)乙烯基]-N-甲基-N-十六烷基苯胺(DCACMA,反式)并初步研究了其吸收光谱行为。研究表明,基态下DCACMA分子中电子给体与电子受体(CMA与DCA)间存在显著的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在LB膜及簇集态(DMSO-H2O二元体系中)下,DCACMA分子呈H-型簇集排列。  相似文献   

15.
N-甲基吗啉对5-(l-薄荷烷氧基)-2(5H)-呋喃酮的光催化不对称共轭加生成了4-(S)-[2-(N-甲基)吗啉基]-5-(R)-(l-薄荷烷氧基)-丁内酯,在四氢呋喃(THF)对比实验、参比物^13CNMR对照及不同溶剂^13CNMR测定的基础上,该新化合物的结构用高分辨率的子核磁共振谱、碳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旋光度等数据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6.
以VD2为原料制备了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的重要中间体(1S,6R)-1-羟基-6-(1,3-苯并二硫-2-氧)-3,5-环维生素D2。其中BDT(1,3-苯并二硫-2-氧)基团的引入有利于共轭三烯系统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3-(3-吡啶基)-4-氨基-5-芳胺基-1,2,4-三唑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力学  张安将  徐志雄  张自义 《合成化学》2002,10(5):415-418,421
以烟酸与芳胺为基本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1-烟酰基-4-芳基氨基硫脲;后者在水合肼存在下关环,合成了一系列新化合物3-(3-吡啶基)-4-氨基-5-芳胺基-1,2,4-三唑。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8.
流动注射-荧光光纤传感器测定盐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江宏  胡娟  刘万卉 《分析化学》2002,30(11):1383-1386
将3-羟基-4‘-N,N-二甲氨基黄酮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共聚,制备了含荧光基团的高聚物(PFMB),以PFMB为敏感膜研制了一种荧光猝灭型的盐酸光纤传感器。在Fe(Ⅲ)存在下,猝灭效率大大增加,猝灭机制主要包括Fe(Ⅲ)与Cl^-形成络合物的初级内滤效应和该络合物与PFMB形成非荧光复合物两种作用。该传感器可直接用于0.1-6.0mol/L盐酸的测量。与流动注射联用可测量0.1-12.0mol/L的盐酸。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逆性,响应和恢复时间均小于40s,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冯志强  尹承烈 《合成化学》2001,9(4):341-344
以L-谷氨酸为手性原料,经过环化、酯化、N-甲基化和格氏加成反应合成了11个(S)-α,α-二烃基-5-氧代-1-甲基-2吡咯烷甲醇,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以2-氨基对苯二甲酸(1)为起始原料,与乙酸酐缩合生成7-羧基乙酰苯邻 甲内酰胺(2);2和芳胺缩合产生7-羧基-2-甲基-3-芳基-4(3H)-喹唑啉 酮(3);3和N,N-双环己基碳双亚胺(DCC)加成得到中间体4,4在4-二甲氨基 吡啶(DMAP)催化下和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5)缩合得到目标产物2- 甲基-3-芳基-7-(5,5-二甲基-3-酮-1-环己烯-1-基)甲酸酯-4( 3H)-喹唑啉酮(6)。所得15个新型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元素分析确证, 部分化合物经IC/MSD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