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铽激活的镧、钇、钆硫氧化物二元体系的发光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找新的发光体基质材料,本文研究了(Y1-xLax)2O2S:Tb、(Y1-xGdx)2O2S:Tb和(Gd1-xLax)2O2S:Tb三个二元稀土硫氧化物固溶体的发光。用稀土氧化物高温硫化法合成了试样。研究了这三个二元体系的发光亮度、发射光谱、发光颜色和余辉时间等发光特性随组成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快淬、热处理工艺制备了A2B7型La1.3Ce0.5Y4.2Ni20-xMnxAl(x=0,0.2,0.5,0.7)储氢合金,通过XRD,SEM,XPS,气相PCT曲线和低温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系统研究了B侧关键Mn元素部分替代Ni对合金微观组织、平台特性、低温电化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电极反应前后表面的腐蚀/氧化形貌和产物。结果表明:合金主要由Ce2Ni7相和Gd2Co7相构成。随Mn元素的增加,Ce2Ni7相逐渐增多使电极的常温最大放电容量提高到380.1 mAh·g-1;而Gd2Co7相的减少使合金的低温(-30℃)放电容量由286.6下降至64.7 mAh·g-1。Mn掺杂对合金的双平...  相似文献   

3.
新型镁基储氢合金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用扩散法成功地合成了Mg1.5Al0.5-xNiVx(x=0,0.1,0.2,0.3,0.4)系列合金。XRD结构分析表明,合金中出现一个新的物相,其化学式为Mg3AlNi2,属立方晶系,Fd3m空间群,新相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钒的添加使合金的容量进一步提高。未经任何预处理的Mg1.5Al0.3V0.2Ni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达到333mA·h·g-1(50mA·g-1,-0.5Vvs.Hg/HgO).Al对六方晶系Mg2Ni合金结构中Mg的部分取代对于延长合金的循环寿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稀土元素对超点阵结构RE-Mg(Y)-Ni系AB3.0-4.0型合金的储氢和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制备了新型A5B19型La-Y-Ni系退火合金La0.4-xNdxY0.6Ni3.52Mn0.18Al0.1(x=0~0.4),利用XRD,SEM,XPS,气-固反应储氢及电化学方法系统研究了Nd对合金相组成、储氢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并观察分析了电极表面的腐蚀形貌与产物组成。结果表明:随Nd元素增加,合金中A5B19型主相丰度逐渐提高,其中3R-Ce5Co19型相丰度达到70%。该合金具有良好的气体吸氢动力学和储氢PCT曲线平台特性。随Nd元素增加,合金最大储氢量达到1.38%~1.46%(质量分数),吸氢平台压从0.02 MPa逐渐升高至0.064 MPa。电化学分析表明:含Nd合金电极具...  相似文献   

5.
作为无机新材料的开发,近年来,我们系统地研究了Ln-Sb-S三元体系,先后合成了Ln8Sb8S21(Ln=La,Ce)、Ln3Sb3S10(Ln=La,Ce)、Ln3-xSbxS4(Ln=La,Ce,Sm)、Ln1-xSbxS2(Ln=Nd)和Ln3SbS6(Ln=Pr,Nd)等十余种新化合物的单晶。同时也注意到法国M.Pardo等人在报导LnOBiS2(Ln=La,Ce,Pr)型化合物时,曾提及LnOSbS2型化合物的存在,并给出了NdOSbS2的部分数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不同稀土成分对新型无钴含锌储氢合金MmxMl1-xNi4.14Cu0.5Al0.3Zn0.06性能的影响.随着混合稀土成分中Ce含量的增加,储氢合金的晶胞体积减小,吸放氢平衡压力升高.当x=0.2时该系列合金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使用多齿席夫碱配体,通过溶剂热法,设计与合成了3例新的稀土配合物[Ln2(L)2(acac)2(CH3OH)2]·2CH3OH(Ln=Sm(1)、Gd(2)、Ho(3),H2L=吡啶?2?羧酸?(1?甲基?3?氧代丁烯基)?酰肼),并对配合物1~3的结构与磁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单晶结构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3为同构,每个中心稀土Ln(Ⅲ)离子为八配位,其配位几何构型为扭曲的四方反棱柱;相邻的中心稀土Ln??离子通过2个μ2?O连接形成了平行四边形的[Ln2O2]核心。磁性测试揭示配合物2具有磁制冷性质,其最大磁熵变(-ΔSmax)为31.9 J·K-1·kg-1(T=2.0 K,ΔH=70 kOe);配合物3表现出了慢磁驰豫行为。  相似文献   

8.
采用真空烧结方式制备了AB3.5型La0.7-xNdxMg0.3Ni3.4Al0.1(x=0,0.1,0.2,0.3和0.4)储氢合金.XRD分析表明,所有合金均由LaNi5,La2Ni7和LaNi3三相组成.当Nd含量增加时,合金中的LaNi5和La2Ni7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LaNi3相相应减少.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添加适量的Nd能改善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其中La0.6Nd0.1Mg0.3Ni3.4Al0.1合金具有相对较好的综合性能,其最大放电容量达到322.4 mAh·g-1,循环50周的容量保持率(S50)达到89.98%.  相似文献   

9.
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研究了Li2O-CaO-Gd2O3-SiO2:Eu,Bi发光体系的物相组成随Gd2O3含量的变化,探讨了不同硅酸盐物种和结构对Eu3+和Bi3+发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Gd2O3组分时发光体是β-CaSiO4多晶体,当Gd2O3/SiO2比超过2.5%时,Ca2Gd8(SiO4)6O2和LiGd9(SiO4)6O2物相逐渐增加,当其成为主要物相时,EU3+发光呈数倍增强,这2种含钆物相的结构既利于EU3+的红光发射又利于敏化剂向激活剂传输能量,所形成的固熔体是优良的发光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系统研究了La2-xMgNi9-5x (x=0~1.0)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XRD及Rietveld全谱拟合方法分析表明, x=1.0时合金由单一相的LaMgNi4相组成, 其余合金均由LaMgNi4与 (La, Mg)Ni3相组成. 随x的减小, 合金中LaMgNi4相丰度递减, x=0.5时合金中主相变为PuNi3型 (La,Mg)Ni3. 在LaMgNi4相中, Mg占据4c位置, 而在(La, Mg)Ni3相中Mg占据6c位置. 电化学实验表明, 合金氢化物电极放电容量随x的减小而增加, 由x=1.0时的170 mAh*g-1增加至x=0.0时的392 mAh*g-1.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电弧熔炼制备了无镁La-Y-Ni系A2B7型Y0.7La0.3Ni3.25Al0.1Mn0.15合金, 并在高纯0.2 MPa Ar气氛下分别对合金进行850~1050 ℃真空24 h退火热处理. 通过X射线衍射(XRD)、 中子衍射(ND)、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分散谱(SEM/EDS)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结构分析表明, 铸态合金由CaCu5, Ce5Co19, Gd2Co7, Ce2Ni7多相构成, 随着退火温度升高, CaCu5, Ce5Co19, Gd2Co7相逐步减少直至消失, Ce2Ni7主相相丰度逐步增加. 900~950 ℃退火时, 合金为单相Ce2Ni7结构. 退火温度继续升高, 合金中出现少量PuNi3相. 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 从铸态的307.6 mA·h/g增加到900 ℃退火时的最大值393.1 mA·h/g, 后又降到1050 ℃退火时的366.4 mA·h/g. 合金电极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循环100次后电化学容量保持率(S100)从铸态的66%上升到1050 ℃退火后的88.5%, 900~950 ℃退火时, 合金电极具有较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新型Raney-Ni制备过程中的XRD,SEM和EDAX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急冷法及预处理制备Raney-Ni原始合金,以XRD,SEM和EDAX手段研究了其活化过程.此方法制备的Raney-Ni原始合金与传统方法制备的相比,晶粒变小,Ni2Al3相增多,从而使其具有中心为大量Ni2Al3,外围为少量NiAl3包裹的独特结构,使活化始终以铝向表面迁移为控制步骤,活化后残留较多的Ni2Al3相,催化剂中活性Ni均匀分布在残留的Ni2Al3上.  相似文献   

13.
以Na2CO3, (CH3CO2)2Mn·4H2O, Al2O3, Na3PO4·12H2O和CH3COOLi·2H2O为原料, 通过2次高温固相法和一步水热离子交换法得到一系列铝和磷掺杂的LiMn0.97Al0.03O2, LiMnO1.99(PO4)0.01和LiMn0.97Al0.03O2-x(PO4)x(x=0.01, 0.03, 0.05)化合物. 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前驱体及交换产物的晶体结构, 用扫描电镜(SEM) 测定了晶体的形貌.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研究了掺杂离子对合成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Al-PO4复合掺杂综合了Al3+掺杂提高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和减低材料的电化学反应阻抗以及PO43-掺杂增大材料的晶胞体积的特点, 提高材料中Li+的扩散能力, 有效地抑制了材料由于Jahn-Teller效应引起的结构畸变, 改性后的LiMnO2正极材料既保持了较高的容量又获得了良好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4.
化合物Al2Mo3-xWxO12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化合物Al2Mo3-xWxO12 x=0,0.5,1.0,1.5和2.0的化合物是以单斜晶系Al2(MoO4)3为基质的化合物和固溶体,空间群为P21/a;x=2.5和3.0的标题化合物是以正交晶系Al2(WO4)3为基质的固溶体和化合物,空间群为Pbcn.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全谱拟合的方法精修了x=0,0.5,1.0,1.5,2.0的标题化合物的结构,讨论其相变机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以NaF作助熔剂,在1000 ℃的温度下合成了锕系元素Pu的模拟固化体(Gd1-xCex)2Zr2O7+x (0 ≤ x ≤ 0.7).研究了模拟固化体的物相、热膨胀系数(TEC)、热导率(TC)随温度及组成的变化规律.粉末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 Gd2Zr2O7基质本身呈弱有序烧绿石结构,而用Ce4+取代Gd3+的模拟固化体都呈缺陷萤石结构. (Gd1-xCex)2Zr2O7+x的Ce(3d)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有六个峰,结合能分别位于881.7, 888.1, 897.8, 900.4, 907.1, 916.1 eV处,与CeO2的XPS图谱非常相似,说明Ce为四价.随着温度的升高,所有样品的热膨胀系数总体上呈增大趋势.在室温至750 ℃附近,大部分样品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之后热导率又呈小幅上升.在相同温度下,固化体(Gd1-xCex)2Zr2O7+x (0 ≤ x ≤ 0.7)的热膨胀系数及热导率随组成变化呈相同趋势:在0 ≤ x ≤ 0.1范围内随x的增大而增大,随后在x = 0.1-0.7时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甩带快淬法制备三元合金(Fe0.81Ga0.19100-xBx (Fe-Ga-B)和(Fe0.81Ga0.19100-xInx (Fe-Ga-In)薄带样品,并对Fe-Ga-B合金样品进行热处理。通过高分辨X射线衍射(HRXRD)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EXAFS)技术表征薄带的微观结构,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和标准电阻应变仪测量了样品的磁性及饱和磁致伸缩系数。研究表明,有序的L12相降低了(Fe0.81Ga0.1998B2样品的磁致伸缩系数。B原子添加形成的Fe2B相和modified-DO3相有利于提高Fe-Ga合金的磁致伸缩系数。但Fe2B相的饱和磁化强度小于A2相,饱和磁场却远大于A2相,因此随着B含量的增加,Fe-Ga-B薄带的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减小,矫顽力逐渐增加。合金中形成的非磁性富In相使得In掺杂Fe-Ga-In合金的磁致伸缩系数和饱和磁化强度均减小。非磁性富In相使晶格产生畸变,减弱了磁弹性效应,并且抑制了磁畴的运动,从而明显地减小了Fe-Ga带材样品的磁致伸缩系数以及饱和磁化强度,提高了Fe-Ga合金的矫顽力。  相似文献   

17.
La1-xLixMnO3体系的输运特性及E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掺杂锂的La1-xLixMnO3(x=0,0.10,0.15,0.20,0.25,0.30)钙钛矿氧化物.XRD测试表明,所有样品均为菱方结构.除x=0,0.3外,其它样品均随温度的降低在液氮温区可观察到从绝缘态到金属态的转变,其中x=0.15样品的转变温度最高为167K.在H=1T的磁场下,出现了负磁阻现象.EPR谱上的g=2.00信号与Mn3+和Mn4+组成的复合团簇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以水热法一步合成的C/ZnO微球为基材,通过煅烧处理得到ZnO中空多孔微球,随后利用尿素均相沉积方法及煅烧处理成功制备了ZnO/Gd2O3复合吸波材料。通过对样品的形貌、组成、磁性能与电磁特性的表征,讨论了调控尿素的加入量对产物吸波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该复合体系的吸波机理。结果显示,将磁性Gd2O3与介电损耗型ZnO相结合设计异质结构,磁损耗的引入能改善阻抗匹配特性。由于双重损耗机制、异质结构和中空多孔结构的协同作用,ZnO/Gd2O3展示了高效的电磁波吸收能力。磁导率和匹配特性随着Gd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高介电常数和衰减特性随着Gd2O3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尿素的加入量为0.5 g时,所得ZnO/Gd2O3-2展示出优良的宽带、高吸收特性,当匹配厚度为3.5 mm时,对应有效吸收带宽为7.08 GHz,其最大吸收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求La系磁熵变材料的短时退火工艺,利用两种方法制备了磁制冷材料La0.8Ce0.2Fe11.4Si1.6合金,其一为将电弧熔炼合金退火5天(样品A),其二为将合金利用铜模铸造方法得到快淬样品,再退火2 h(样品B)。X射线衍射表明,样品A和B主相为NaZn13相结构。通过对比发现,尽管样品A的最大磁熵变值大于样品B的,但样品B在制冷温区和制冷能力方面优于样品A。因此,快淬加短时间热处理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能量,是一种制备La0.8Ce0.2Fe11.4Si1.6磁制冷材料的高效且性能优越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反相微乳液-金属醇盐水解法制备了K作为镜面阳离子,锰离子作为活性组分的一系列六铝酸盐催化剂K2MnxAl12-xO19-δ(x=0、1.0、1.5、2.0、2.5、3.0) 。通过X射线衍射、差热 热重和程序升温还原等实验技术及甲烷燃烧,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考察。主要考察了不同Mn离子的掺杂量对催化剂结构及对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作为镜面阳离子,不但可以形成完整的六铝酸盐,而且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不同的Mn离子掺杂对于催化剂的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当Mn的掺杂量在六铝酸盐K2MnxAl12-xO19-δ结构式中为x=1时,制备的催化剂K2MnAl11O19-δ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起燃温度Tl0%为458℃,至676℃甲烷完全转化,Mn掺杂量增多导致晶体结构中出现钙钛矿杂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