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将3种蕨类植物代表为新疆天山蕨类植物,进行其总黄铜含量的定性定量试验.使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试验,利用黄铜类化合物与三氯化铝作用后,生成黄色络合物的性质来进行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试验,计算黄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经反复试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3种蕨类中黄铜类化合物普遍存,其中磷毛蕨所含的量最高,即占1.79%.它们的营养叶,孢子叶和茎三部分都所含黄铜类化合物,其中孢子叶所含的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11种柑橘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柑橘品种果汁中的总酚、总黄酮、Vc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性,探讨抗氧化主导作用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血橙的总酚、Vc含量最高,分别为0.76 mg·m L-1和65.48 mg·100g-1,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效果最好,分别为45.87%和89.51%.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柑橘果汁中总酚、总黄酮、Vc含量均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其中Vc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柑橘果汁的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Vc直接正效应表现,而总酚、总黄酮均通过Vc的间接效应表现.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生境夏蜡梅营养器官的总黄酮和总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夏蜡梅不同营养器官的总黄酮含量叶片最高,其它器官的含量很低;总绿原酸含量叶、根中的含量较高,其它器官也有一定的含量.3个不同海拔高度夏蜡梅叶片的总黄酮与总绿原酸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2)夏蜡梅7个居群叶片总黄酮含量在3.4979%~5.1779%,其中大雷山2个居群的含量高于临安居群,差异极显著;7个居群叶片总绿原酸含量变化范围为2.6991%~4.5873%,大雷山2个居群的含量也高于临安居群.不同居群叶片的总黄酮和总绿原酸含量具有显著性正相关.(3)通径分析显示,影响夏蜡梅叶片总黄酮和总绿原酸含量的主要因子为氮、有机质和C/N.(4)聚类分析结果为大雷山是夏蜡梅叶片高总黄酮和总绿原酸含量的适生区域.  相似文献   

4.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几种蕨类植物的能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类植物广泛分布于浙江省的不同森林生态系统中,是林下草本层中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马尾松林和木荷+栲树林内主要蕨类植物里白(Diplopterygium glaucum)、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紫萁(Osmunda japonica)和乌蕨(Sphenomeris chinensis)的地上部分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等能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蕨类植物中,里白、狗脊、芒萁和乌蕨在木荷+栲树林中的去灰分热值高于马尾松林,而紫萁在马尾松林中的较高;蕨类植物叶片热值高于叶轴的热值,叶片的去灰分热值与叶片年龄有关,较老叶片中贮存能量较多.狗脊含孢子的叶片热值高于不含孢子的叶片.里白、狗脊、芒萁等广布于该地草本层中,与其较高的热值有关.同其它4种蕨类植物相比,里白在该地的分布更加广泛,在林下占绝对优势,通过热值分析发现,里白的热值高于狗脊的,说明里白在能量利用和贮存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2012年对江西省云居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总共记录该地区蕨类植物29科54属102种。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中优势科、属十分明显,其中优势科包括:鳞毛蕨科(15种,14.71%)、水龙骨科(14种,13.73%)、金星蕨科(13种,12.75%)和蹄盖蕨科(13种,12.75%);(2)从蕨类植物地理成分分析可见,属的热带成分多于温带成分,具有一定的热带亲缘,世界广布属为16个;但蕨类植物种的区系成分温带性明显高于热带性,且以东亚分布为主,热带成份中以泛热带成份为主,热带亚洲成份次之;(3)中国特有属缺乏,但中国特有种丰富;(4)云居山蕨类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是江西蕨类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分化和保存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6.
比较研究了羊栖菜新品系“浙海1号”与本地传统栽培种的复水率与膨胀率的差异. 采用自然风干与不同温度下的干热鼓风干燥的方法. 获得“浙海1号”较适宜的干燥温度为50~60℃, “浙海1号”复水率、气囊直径、主枝直径分别高于本地传统栽培种21.7%、40.1%~45.9%、89.3%. 通过不同部位的复水率比较, 气囊是复水率最高的部分. “浙海1号”与本地传统栽培种相比, “浙海1号”膨胀率高出约为33%, 差异显著; 叶具有较高膨胀率且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利用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浆宿萼总黄酮含量,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9 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经过比较,认为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腺点金丝桃中总黄酮的含量,根据黄酮的不同提取方法:1、醇提法.2、碱提酸沉法.3醇粗提后碱提酸沉法[1].确定了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方法,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碱性条件下黄酮与Al3 生成粉红色络合物在可见光区510 nm处有最大吸收的特性,以芦丁为标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并与HPLC标准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各平行样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最大偏差为268.38 mg/100 g,最小偏差为52.77 mg/100 g.该法简便快捷,结果相对准确,可作为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快速评估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两种不同颜色小扁豆豆壳为研究对象,通过凯氏定氮法、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氨基酸分析仪、化学比色法和超高效液相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ESI-QTOF-MS2)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多酚类物质组成及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豆壳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红色和绿色小扁豆豆壳总游离酚含量(TPC)分别为(8.32±0.24)和(12.75±0.12) mg GAE/g DW,总黄酮(TFC)含量分别为(5.28±0.49)和(8.44±0.23) mg CAE/g DW,总结合酚含量分别为(3.68±0.05)和(4.30±0.10) mg GAE/g DW,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87±0.05)和(3.62±0.13) mg CAE/g DW,豆壳中总酚总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2=0.969~0.999);豆壳中含有12种游离酚,包括羟基苯甲酸、羟基肉桂酸、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糖苷化合物,含有9种结合酚,包括羟基苯甲酸、二羟基苯甲酸、黄酮及其糖苷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银杏黄酮苷的不同提取精制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溶剂萃取和树脂吸附精制银杏黄酮苷的机理,比较了溶剂萃取法和树脂吸附法提取精制银杏叶中黄酮苷的方法.结果表明,树脂吸附精制银杏黄酮苷优于溶剂萃取精制.溶剂萃取和树脂吸附精制的提取物,其总黄酮苷含量分别为28.14%和35.11%,产率分别为1.90%和1.67%.  相似文献   

12.
用代表顶点原子化学特征的矩阵L、代表顶点原子与键联结关系的矩阵W、代表相邻原子键连情况的矩阵X,它们相乘定义结构参数F,并用F对98个稀土元素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拟合,相关系数为0.9582.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氢化-1,3,5-均三嗪-2,4-二酮衍生物抗病毒活性QSAR计算,预测标题化合物具有较好抗病毒活性,由氢化-1,3,5-均三嗪-2,4-二酮、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衍生物经三步反应合成这些化合物,新化合物经^1H NMR,IR,MS确认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长、短碳链表面活性剂总量恒定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研究了其对水中苯胺,对硝基苯酚2,4-二氯酚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有机物的分配系数(Kd)与有机碳含量(f∝)、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成线性正相关,与溶解度(lgS)成线性负相关,通过数学模拟,首次描述了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两种吸附机制的相对贡献率和改性表面活性剂配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水中有机物两种吸附机制的主导地位与有机物本身性质有关,其主导作用发生变化的拐点与长碳链表面活性剂所占比重相关。  相似文献   

15.
鉴于噻唑丙烯腈和吡啶两类化合物的优点,本文以丙二腈、2,6-二氟苯乙酮、2-氯吡啶酸为起始原料,经五步反应,设计合成了3个新的3-(2氯吡啶-3-基)-2EE4(2,6-二氟苯基)噻唑-2-基]3取代丙烯腈类化合物;并利用^1HNMR、IR、MS,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均具有一定杀菌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程序升温一气相色谱法研究以MgO,SiO_2及γ-Al_2O_3作载休的负载型稀土醋酸盐及其相应纯盐在氢气中的热分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稀土醋酸盐在H_2中的热分解反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释放出丙酮;2.释放出丙酮,二氧化碳,并形成Ln_2O_3及Ln_2O_3·CO_2;3.生成CO。 在载体作用下,稀土醋酸盐的分解温度降低,其中性载体SiO_2的影响较小,MgO载体使稀土醋酸盐分解温度明显降低。从Y,La到Pr随着稀土离子离子势增加载体的作用反而减小,但从Pr到Nd、Sm、Er随着稀土离子势的增加载体的作用又增强,所有三种载体对醋酸谱的影响均小。  相似文献   

17.
络合滴定法测定有机砷化合物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氧瓶或消化分解LaCl_3-EDTA和YCl_3-EDTA法测定有机砷化合物中砷的新方法。LACl_3-EDTA法适用于氧瓶分解,样品含硫有干扰;YCl_3-EDTA法不受SO_4~(2-)干扰,因而还适用于以硫酸为主要消化剂的消化分解和测定。测定误差<±0.30%。  相似文献   

18.
使用抗HPV E7蛋白的小鼠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杂交,发现3种人类宫颈癌细胞系CaSki、Hela S3和SiHa均表达一定量的HPV E7病毒蛋白,表达量由高至低依次为CaSki,Hela S3,SiHa.选取CaSki为代表,用荧光免疫标记法检测抗E7抗体分子与活体癌细胞中HPV E7蛋白结合的情况.结果发现,仅衰亡细胞、0.3%Triton X-100处理30min后的活细胞以及^137 Cs辐射处理后的活细胞显示荧光,暗示只有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后抗E7小鼠单克隆抗体分子才能进入细胞与HPV E7蛋白特异地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与同型IgG抗体mAbS26相比,抗E7抗体分子与CaSki细胞作用时荧光标记细胞的净增百分率为16.5%,说明抗E7小鼠单克隆抗体分子与CaSki细胞结合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伏安法考察了3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四环素(TC)和甲状腺素(T4)的电氧化行为.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是通过非极性亲油的碳氢链吸附在电极表面的.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可以与带相反电荷的物质发生静电作用,增加该物质的扩散系数和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可使物质与电极之间的电子转移更加畅通,从而对其电氧化有明显增敏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因与这两种带电荷的物质作用较小而不能促进它们的电氧化.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2,4-二氧六氢-1,3,5-三嗪(DHT)的N-芳基取代反应,找到了3种合成标题化合物的方法,测定了所得到化合物抑制TMV的活性,最高者达到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