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夸克味动力学的计算中,除包含u、d、s夸克及其反夸克外,还涉及粲夸克及其反夸克(cc),采用包含夸克味动力学效应的相对论性流体力学模型,计算了碰撞能量为200GeV/u的238U+238U核碰撞时形成的膨胀QGP及其在相变过程中发射的双轻子谱,轻子对的质量范围M≤4GeV/c2.计算结果与CERNSPS的实验测量数据进行了定性的比较和分析,得到初步的结论:由于夸克碎块和味动力学效应,J/ψ→μ++μ-峰值被降低,导致低质量区(阈至1.35GeV/c2)谱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用相对论输运模型模拟了束流动能为520MeV/u的238U+238U碰撞实验. 研究了在两种极端对撞方位的UU碰撞中, 末态核子和π介子椭圆流v2与碰撞参数、快度以及横动量的依赖关系. 研究表明, 由于挤压(squeeze-out)效应, 末态核子和π具有负的椭圆流; 体-体UU中心碰撞事件具有最大初始坐标空间形变, 因而具有最大的负的椭圆流, 约12%; 在最小无偏事件样本下, 体-体和头-头碰撞, 中央快度平台上的核子椭圆流大小相当, 而前者π椭圆流略大于后者; 在中央快度平台, 低横动量核子和π主要由反应后期Δ衰变得到, 而高横动量主要是参与核子再散射生成, 因而在低横动量区它们具有相似的流, 而在较高横动量区(>0.3GeV/c)由于旁观核子的再散射和吸收效应, 它们的椭圆流有明显压低.  相似文献   

3.
陈鄂生  李明明 《中国物理 C》1991,15(11):981-990
根据电弱统一标准模型,本文研究了e+e湮没中各种味道i(i=u,d,s,c,b)的夸克喷注产生几率PiPi是能量s的函数.计算的5种夸克喷注产生的几率之比Pu:Pd:Ps:Pc:Pb当s<30GeV时为4:1:1:4:1,当s=mz=91.16GeV时为7:9:9:7:9,而当s=78与117GeV时为1:1:1:1:1.利用Pc与Pb,我们计算了s=10—178GeV的e+e湮没中粲介子与美介子的产额  相似文献   

4.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K++比例的显著升高被认为是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形成的一个可能信号.基于参加者核子模型和次级粒子形成时间的概念,本文对Si(14.5A GeV/c)与Au的中心碰撞进行了Monte Carlo模拟计算.在计算中考虑了如下次级碰撞过程:πN→K+Y、ππ→KK以及πN的单电荷交换反应.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由这些次级碰撞过程导致的末态的K++比例的升高不足以解释BNL的E802组观测到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刘波  姜焕清 《中国物理 C》1994,18(2):180-185
用程函近似分析在高能核碰撞中次级作用对K++比的影响.计算表明,在K++比中次级碰撞效应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用CR-39作为探测器和靶,研究了960A MeV238U离子和轻核(1H、12C、16O)的相互作用.测定了238U离子在CR-39中的射程;238U与轻核相互作用的电荷变化平均自由程(mfp)和截面,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238U和轻核相互作用的平均多重数v=2.03,证明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二裂变;反应产物的径迹按直径分布形成两个峰,测定了每个峰的径迹密度与两个峰总径迹密度之比.  相似文献   

7.
采用由单胶子交换产生的库仑势加上流管模型给出的双Y-型禁闭势之和的相互作用势,分别计算了正、负宇称态的Θ+的质量, 给出负宇称态Θ+的质量为1.935GeV, 正宇称态Θ+的质量为2.082GeV. 其中较低的负宇称态仍比实验给出的Θ+(1540)的共振峰高出近400MeV.  相似文献   

8.
用一种简单的模型对238U引起的准裂变反应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计算证实238U引起的准裂变反应中存在普适的质量弛豫时间,并可以从实验数据提取全熔合形成截面及不含涨落的质量函数.  相似文献   

9.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所提供的60MeV/u的18O离子束照射天然铀靶,通过多核子转移反应生成238Th.由快速放射化学分离技术从铀及其反应产物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钍.使用2台高纯锗(HPGe)探测器对样品的γ(X)活性进行测量,观测到了238Th的β衰变子体238Pa的635.0keV和1060.5keV2条γ射线峰的增长、衰变行为.利用分析递次衰变的计算机程序对其后一条进行了拟合,得到母、子体半衰期分别为(9.4±2.0)min和(2.1±0.4)min,二者分别与预言值和文献值相符.另外,在由238Pa的X射线开门的γ谱中,发现一条能量为89.0keV的新γ射线,经计算,其半衰期为(8.9±1.5)min,由跃迁能量和半衰期的关系认定该射线来源于238Th的β–衰变.从而证明本实验合成和鉴别了重丰中子新核素238Th,并测定它的半衰期为(9.4±2.0)min.  相似文献   

10.
以15.0和21.7MeV/A的28Si束轰击238U靶,测量出裂变核在反应中得到的线动量转移(LMT)分布.从LMT分布上的不同区段,将非完全熔合裂变(ICF)与跟随裂变(SF)分开;并给出SF产额与总裂变产额的比值.从裂片在围绕反应平面上下的分布宽度,讨论了粒子发射使裂片反冲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刘希明 《中国物理 C》1994,18(9):829-835
利用“夸克产生律”与“夸克组合律”计算了e+e湮没中重夸克喷注事例的带电粒子多重数,结果与实验符合.并与轻夸克喷注事例及平均夸克味道喷注事例的多重数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刘波 《中国物理 C》1993,17(5):455-461
π介子与周围核子发生次级碰撞可以改变K++比.本文用Glauber模型计算在质子-核和核-核碰撞中的K++比.计算表明,末态相互作用对K++比的效应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王韶舜  汪兆民  张杰 《中国物理 C》1997,21(11):990-994
利用400GeV/c pp碰撞多重产生的实验数据计算了粒子-粒子关联(PPC)及其不对称性(PPCA)的角度依赖性.结果与L3的e+e数据有明显的差别,但与NA22强子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领头粒子对强子碰撞的PPCA分布有很大影响.通过计算两粒子方位角差的分布观察到了方位角关联.  相似文献   

14.
中子诱发233,235,238U裂变机制的多通道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进的多通道和无规颈断裂模型,计算了能量En=0—6MeV的中子诱发233U、235U裂变和En=1.3—5.3MeV中子诱发238U裂变的碎片的质量分布、动能分布和瞬发中子数分布,理论计算在定量上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胶子喷注和夸克喷注性质的蒙特卡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昆实  陈刚  喻梅凌  刘连寿 《中国物理 C》2002,26(11):1110-1116
用蒙特卡洛方法研究了91.2GeV e+e碰撞产生的3喷注事件.用3个喷注之间的夹角来标识各个喷注,分别计算了3个喷注的能量及能量分布,并在相同能量下计算了3个喷注的多重数,横动量及其分布.通过与能量相同的2喷注事件中单夸克喷注的上述性质的比较,得到了从3喷注事件中挑选胶子喷注和夸克喷注的一种简便方法.这样挑选出来的胶子和夸克喷注在性质上与QCD的理论预言一致,并且胶子和夸克喷注的平均多重数比值的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值符合  相似文献   

16.
利用60MeV/u的18O离子束轰击天然铀靶,通过多核子转移反应生成重丰中子新核素238Th.观测到了238Th的子体238Paγ活性的生长、衰变行为,鉴别了238Th的存在,并测得它的半衰期为(9.4±2.0)min.同时,发现了一条能量为(89.0±0.3)keV、半衰期为(8.9±1.5)min的新γ射线,指定为238Th的衰变γ射线.  相似文献   

17.
按照夸克组合模型, 通过分析给出e+e→q0q0→h′s过程轻味夸克jet事例中各种粒子的产生几率以及相对比值. 给出奇异、非奇异粒子多重数比率γ与奇异抑制因子λ之间的关系, 不需要假设奇异抑制因子改变, 能够解释粒子比率增大的实验.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云母核径迹探测器测量了轰击能量从73.7—93.4MeV的16O+238U反应的裂变截面和碎片角分布.用考虑了核静态形变的Wong模型很好地重现了裂变激发函数,由此抽取了复合核的自旋分布.同时,利用裂变鞍点过渡态理论以抽取的自旋分布计算了裂变碎片角分布,表明碎片各向异性实验值大于理论值.此外实验揭示出,在低能区碎片各向异性随入射能量变化的走向不同于以前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刘希明  吴华友 《中国物理 C》1990,14(11):1001-1006
本文假定e+e湮没时产生的胶子的强子化,胶子首先劈裂成一对等效的夸克、反夸克对.夸克之间的色相互作用,碎裂成末态强子.由此计算的e+e→3jet事例中的带电粒子多重数,胶子与夸克jet中多重数比率,以及e+e三胶子事例中的重子比率,都与实验结果一致.解释了e+e→3jet末态粒子的角分布.  相似文献   

20.
韩银录 《中国物理 C》2004,28(2):177-180
根据中子与原子核U及其同位素反应的总截面,去弹性散射截面和弹性散射角分布的实验数据,获得了入射中子能量0.1—20MeV的一组普适中子与U及其同位素反应的光学模型势参数.应用光学模型,核裂变理论,耦合道理论,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宽度涨落修正的Hauser-Feshbach理论和预平衡反应的激子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中子与238U反应的所有截面、角分布、能谱和双微分截面.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