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波  姜焕清 《中国物理 C》1994,18(2):180-185
用程函近似分析在高能核碰撞中次级作用对K++比的影响.计算表明,在K++比中次级碰撞效应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参加者-旁观者模型,用Monte Carlo方法分析了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中各种次级碰撞对K++比值上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认仅考虑次级碰撞不足以解释实验观测的K++比值上升.  相似文献   

3.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K++比例的显著升高被认为是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形成的一个可能信号.基于参加者核子模型和次级粒子形成时间的概念,本文对Si(14.5A GeV/c)与Au的中心碰撞进行了Monte Carlo模拟计算.在计算中考虑了如下次级碰撞过程:πN→K+Y、ππ→KK以及πN的单电荷交换反应.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由这些次级碰撞过程导致的末态的K++比例的升高不足以解释BNL的E802组观测到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个研究相对论性核碰撞中K++增强的简单的强子输运模型,指出了核子热运动和多次再散射效应的重要性.考虑了多次再散射,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T~150MeV),可得到与实验相符合的K+/π+比值(~0.20).  相似文献   

5.
The branching ratio of the following three modes of K+-meaon decay K+→μ+0+ν K+→e+0+ν K+→μ++ν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theory of the universal Fermi weak interaction proposed by Feymann and others. Perturbation method with cut-off is used. The ratio obtained is 1:1.5:12, which is in fair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 1:1:15. It is shown, other conbinations of Fermi interactions can not give result in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6.
K+核散射与非线性密度相关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计及K+N二体振幅的非线性密度相关修正,对入射动量为800MeV/c的K+介子与原子核4He,12C,40Ca和120Sn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进行了微观计算,考察了不同质量数原子核的非线性密度相关修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庆峰  李祝霞 《中国物理 C》1998,22(12):1119-1127
用自洽的相对论BUU模型研究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K+产生及流,研究结果表明K+集体流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对核态方程(EOS)和K–N标量吸引项(∑KN)是敏感的,在对K+流中心度依赖的研究中发现在大碰撞参数时有反向流出现,可为确定∑KN值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对K+产生的总产额及各个不同道的贡献与EOS和∑KN关系进行了细致分析,表明N△道对K+产生的贡献和影响都是最显著的; 不同道的贡献对∑KN的灵敏程度不同,其中∑KN对N△道的影响要比对πB道的大.  相似文献   

8.
用RBUU方法研究了中高能重离子碰撞中K介子产额及谱的情况.我们发现K+/K产额比是与核系统大小相关的,这种相关性与K介子在核介质中所受的吸收效应有关.还研究了在三种不同核系统中的K平均吸收路程,发现K平均吸收路程在轻核系统中与在中、重核系统中存在较大的差别,从而定量地解释了这种K+/K比与核系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给出了核介质对K介子的吸收程度还与不同反应道的贡献有关,这是导致Bπ→KX道在核系统,特别是在轻、中量核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用含再散射效应的简单的强子输运模型,研究了AGS能量(14.6AGeV/c)下p+p、p+Au和Si+Au反应的K++比值,再现了该比值由P十P到Si十Au不断增长的实验事实.CERN能量(200AGeV/c)和AGS能量下,K++比值相近的实验事实也得到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翁瑶  胡海明  王骏 《中国物理 C》2007,31(5):419-422
基于BABAR实验组对e+e→π+ππ+π的反应截面的测量结果, 用VMD模型给出的理论截面拟合实验数据, 首次从单一反应道得到π+ππ+π末态形状因子的所有参数值.  相似文献   

11.
阮同泽  陈时 《物理学报》1965,21(4):779-786
本文利用色散关系方法,假设普适V-A弱相互作用和奇异矢量流不守恒,从而对形状因子f0,f1的色散关系进行一次减去,计算了Kμ3+、Ke3+衰变中的π0能谱,Kμ3+衰变中的μ+能谱和μ+的纵向极化。计算中只考虑了K1*(m*=888MeV)中间态对色散积分的贡献。参数σ取为+2.1的结果和实验在误差范围内相符合。放弃奇异矢量流部分守恒假设与实验符合的程度比保持这一假设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12.
章迺森 《物理学报》1965,21(1):121-131
在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同步稳相加速器上,研究了高能π+、K+介子和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利用角度式气体契连科夫速度选择器,选择出纯度约达99%的K+介子束。测量了C,Al,Cu,Sn,Pb等原子核对动量为2.72,3.70,4.75Бэв/с的π+介子的吸收截面;C,Al,Cu等原子核对动量为4.75Бэв/с的K+介子的吸收截面;C,Sn,Pb等原子核对动量为2.72Бэв/с的质子的吸收截面。利用光学模型,对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根据π+介子数据得到的原子核半径公式,与T.Bowen根据π-介子的测量数据所得结果不同,而和由低能中子散射工作所得结果(R=1.37A1/3×10-13厘米)相符。根据K+介子数据得到,高能K+介子与核子相互作用全截面的平均值应为σKN=16.5毫巴。  相似文献   

13.
谭玉红  宁平治  蔡崇海 《中国物理 C》1998,22(12):1136-1142
采用包含库仑场影响的一级修正的eikonal相移研究了入射动量为715MeV/C的K+介子与6Li、12C核散射及入射动量为800MeV/c的K+介子与(12)C、40Ca核散射的微分截面,通过理论微分截面与相应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最佳光学势参数,为K+核散射的微观研究提供一定依据.用得到的光学势计算了相应散射过程的总截面,并与实验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陈炎发  宋燠 《物理学报》1960,16(5):247-251
本文应用标准微扰方法计算π介子衰变过程中π+→e++v+r对π+→μ++v的分枝比。文中应用了V-A型普适费米弱作用及沙拉姆提出的强作用,计算结果与目前实验结果没有矛盾。  相似文献   

15.
刘波  姜焕清 《中国物理 C》1988,12(5):622-626
本文用自由的单胶子湮没机制和Hybrid中间态机制分别计算了π+,K+-K,K+和K+之间的短程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对于π+散射,用hybrid中间态模型计算的结果能定性地符合实验,而对于K+-K,K+或K+相互作用,有待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KK的强相互作用单介子交换势, 发现当考虑动量平方项时, 仅由单介子(ρ,ω,φ)交换势, 不足以构成束缚态. K+K在库仑势的作用下可以形成束缚态, 我们进一步计算了单介子交换势对K+K库仑势束缚态能级的影响以及K+K束缚态衰变到ππ和ηπ的宽度.  相似文献   

17.
推广了原来的RVUU模型,进一步分离了粒子的同位旋自由度. 并用它模拟了每核子1GeV入射能量的Au+Au碰撞,得到了与实验符合很好的p.π+和K+动量谱,K+与π+多重数及其比值K++随参加粒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K++产额比曲线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J/ψ→π+π-π0来研究ρω干涉.利用描述J/ψ衰变的一般的唯象模型对PDG-2002关于J/ψ衰变到PP和PV的实验数据做了拟合(P表示赝标介子,V表示矢量介子) ,得到ρ0→π+π-π0反常大的分支比~10-3—10-2.理论的分析结果也与这一反常大的分支比相符合.同时,得到了合理的ηη′混合角和组分夸克质量比:θ=-19.68°±1.49°,mu/ms≈0.6 .  相似文献   

19.
用BESⅠ的7.8×106J/ψ数据更为精确地测定了J/ψ→π03(π+π)和J/ψ→ω2+π)的分支比(Br(J/ψ→π03(π+π))=(2.52±0.06±0.43)%,Br(J/ψ→π03(π+π))=(1.31±0.09±0.21)%.同时对4π不变质量谱和ωππ不变质量谱进行研究分析,试图观察是否存在有兴趣的信号.  相似文献   

20.
何祚庥  黄涛 《物理学报》1976,25(5):409-414
本文应用由复合场场论或场代数导出的轴矢流的场流恒等式计算了π介子的辐射衰变π+→e++ν+γ过程。计算结果与目前的实验大致相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