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532nm激光气化MnCl2.4H2O固体产生气相团簇,(MnCl2)nMn^+,(MnCl2)nMnCl^+(MnCl2)nCl^-(n=1~12),以及溶剂化的团簇MnCl^+(MnCl2)n(H2O)m(n=1~7,m〈6)的机理,通过用飞行时间质谱考察团簇物尺寸大小与激光能量,激光与脉冲加速电场之间延迟的等关系,认为这些团簇是通过气相化学反应逐步生长的,并提出了正负团族离子产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铁酸盐的水热氧化晶化法制备及其生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空气氧化M^2+(M=Mn、Fe、Co、Ni)和Fe^2+的碱性悬浮液制备铁酸盐MFe2O4的条件,考察了原料配比、pH值、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对生成MFe2O4的影响。利用XRD及SEM检测氧化过程中沉淀物的形态和结构表明,在343 ̄358K和R=2OH^-/(M^2+Fe^2+)=1.0、M^2/Fe^2+=0.5(摩尔比)下用300mL/h的空气氧化Mx/3Fe1-x/3(OH)2悬浮液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四氯四铜酸苯铵盐(C6H5NH3)2CuCl4单晶,Mr=187.26,由四园衍射数据确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0.7184(1),b=0.7448(2),c=1.5070(4)nm,β=100.67(2)°,V=0.7924nm^3,Z=2,Dx=1.650gcm^-3,(Mo,Ka)=0.071069nm,μ=4.056mm^-1,F(000)=389,R=0  相似文献   

4.
Dy^3+掺杂的氟锆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杰  张龙 《发光学报》1999,20(3):224-229
测量了氟锆酸盐玻璃中Dy^3+离子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根据Dy^3+离子的吸收光谱,得到氟锆酸盐玻璃中Dy^3+离子的J-O参量Ω,Ω3.29×^20cm^2,Ω4=1.56×10^20cm^2,Ω6=2.48±10^20cm^2,经计算了氟锆酸盐玻璃中y^3+离子的发射特性,计算了Dy^3+离子1.3μm发射的^6F11/2(6H9/2)→6H15/2跃迁的发射截面σ=0.62×10^-20c  相似文献   

5.
对于La0.2Ba0.8-xCax(O,CO3)其中x=0.0、0.2、0.4、0.6氧化物在973K及甲烷氧化偶联(OCM)条件下,无Ca^2+的样品可用表面BaCO3和(LaO)2CO3的Raman谱及810cm^-1附近的O2^2-特征峰来表征;含Ca^2+的样品,则表现了混合碳酸盐(Ca,Ba)CO3的特征,还有位于1135cm^-1(w)和810cm^-1(w)的O2^-、O2^2-瞬时  相似文献   

6.
氨和甲醇团簇中的质子转移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激光多光子电离质谱和分子束技术研究和氨和甲醇二元团簇,实现观测到两个系列质子化的团簇离子:(CH3OH)nH^+和(CH3OH)nNH4^+(1≤n≤14),其产生是经过二元团族内的质子转移反应。同时也研究了氘代甲醇CH3OD和氨混合团簇,结果表明OD原子团中的D转移概率比CH3原子团中的质子转移概率大几倍。在HF/STO-3G和MP2/6-31G**水平上对氨和甲醇二元团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与CH3相比OH中的质子转移更加容易,因为CH3中的质子转移过程中要克服高度约120kJ/mol的能垒。  相似文献   

7.
MAl2O4:Eu^2+,RE^3+,长余辉发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张天之  苏锵 《发光学报》1999,20(2):170-175
研究鳞石英结构碱土铝酸盐MAl2O4:Eu^2+,RE^+(M=Mg,Ca,Sr,Ba:RE=Y,La,Ce,Pr,Nd,Sm,Gd,Tb,Dy,Ho,Er,Tb,Dy,Ho,Er,Tm,Ym,Yb,Lu)的荧光及长余辉发光性质。其发光由Eu^2+的4f-5d跃迁产生。RE^3+作为辅助激离子,提供合适的陷阱能级。即使用RE^3+的特性波长激发,在MAl2O4:Eu^3+的发光中也观察不到RE^3  相似文献   

8.
在355、532nm激光波长下用TOF质谱研究了C4H5N-(H2O)n氢键团簇体系的多光子电离。二波长下均得到一系列C4H5N-(H2O)n^+及质子化产物C4H5N-(H2O)nH^+。355nm下可能存在双光子共振电离过程,使得该波长下吡咯母体及团簇离子信号较532nm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
新三氮烯类试剂之一,2-羧基-4-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在pH11.0的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及阴离子表成活性剂SDS的共同存在下,可与Ag(I)生成稳定性的2:1红色配合物,红色配合物的λmax=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40=1.10×10^5L.mol^-1.cm^-1,Ag量在0-10μg/20m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工业废水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6种取代苯胺基亚胺二茂铁类化合物R-N=CH-Fe(-Fe为二茂铁基,R为-C6H4X,(X=H,4-Br,4-OH,2-CH3,4-COOH)及4-NHC6H4NO2)的Mossbauer谱数据,其化学位移分别为(mm.s^-1):0.323,0.332,0.338,0.324,0.315和0.310。其四极矩分裂值分别为(mm.s^-1):2.263,2.285,2.287,2.21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友格-库塔法对多个方程组连续进行积分,提出了一种处理依赖于时间的Janes-Cummings模型,描述二能级原子与腔场相互作用的耦合系数依赖于时间的JCM的哈密顿量为H=1/2ω0σ3+ω^+a^+a^+g(t)(σ+a+σ-a)h=1(1)这里,g(t)选择为时间上的一个脉冲g(t)=g0exp(-(t-t0)^2/2a^2),其中t0和a分别为脉冲中心和脉冲宽度,g0是一有量纲常数,  相似文献   

12.
本采用H2O的二个^1A1态的双值多体项展式(DMBE)势能函数,用Ehrenfest模型方法研究了反应(1)O(^1D)+H2→OH和(2)O(^1D)+H2→OH(A^2∑^+)+H的非绝热碰撞动力学过程。讨论了电子非绝热跃迁对反应(1)的影响及H2振动能对反应(2)的促进作用。并求得反应(1)的室温速度常数为0.944×10^-^1^0cm^3.molecule^-^1.s^-^1。  相似文献   

13.
本用第一原理的LDF-LMTO-ASA方法,以超元胞Ba4Bi4O12,(Ba3K)BiO12,(BaK)Bi2O6,(BaK3)Bi4O12,K2Bi2O6五种“样本”计算由于Bi^+3和Bi^+5二种价态以及K掺杂引起各芯态能级化学位移的变化,“样本”的电子结构与实验相符,即Ba4Bi4O12是g=-2.0eV的半导体,(Ba3K)Bi4O12j Eg=1.6eV其价带顶有不量空穴的半导体,  相似文献   

14.
王明  张一心 《光谱实验室》1999,16(4):465-467
在pH7.0混合磷酸盐介质中,SO3^2-使I3^-与CTMAB生成离子缔合物CTMA^+,I3^-而褪色,从而建立了测定SO3^2-的新间接紫外光度法,测定波长为365nm,SO3^2-浓度在0-25μg/25mL内服从比耳定律,表观摩耳吸光系数为ε=6.04×10^4L·mol^-1·cm^-1,可用于食品中微量SO3^2-的测定,其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从掺杂晶体(Na^+,K^+Ag^+,Pb^2+)x(NH4)1-xNO3相变时,拉曼峰强与温度的变化关系着手,深入人了掺杂离子效应,揭示了其中的标度性质,本文分不下列算:(1)前言,(2)实验;(3)lnIr与In│T-Tc│之线性关系,(4)不同振动模对不同掺杂程度的反应;(5)v1振动模对不同离子掺杂的刻画;(6)反转行为,(7)dc与M^1/2的线性关系。(8)掺杂效应的标度性,(9)结语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量无机光谱烧孔系列材料MyM′1-yFClxBr1-x:Sm2+(M=Mg,Ca,Sr,Ba)中4f5d带的激发光谱随组分x和y的变化,5DJ—7F0(J=2,1,0)跃迁的荧光衰减随组分与温度的变化,对其烧孔的电子跃迁过程及其对烧孔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在此系列材料中,随着Br含量和小半径的碱土离子的增加,Sm2+的4f5d带与5DJ能级更加接近,使7F0—5DJ的电子跃迁几率增大,烧孔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用飞行时间质谱仪对激光气化KH2PO4和Cu3(PO4)2样品形成的团簇进行了质谱研究,它们都主要形成了含有磷氧四面体体键结构团簇,形成的(K(KPO3)n)^+团簇系列具有明显的幻数,它们是n=3,6,9,12,15这表明它们可能采取了环形三聚体的堆垛结构(Cu(CuPO3)n)可能采取了偏磷酸盐链式多聚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PuO2体系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PuO2分子(X^5Σg^+)的多体展式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法研究了O(^3Pg)+PuO(0,0)和Pu(^7Fg)+O2(0,0)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O(^3Pg)+PuO(0,0)碰撞生成少量稳定络合物PuO2(X^5Σg^+),该反应是无阈能反应;而Pu(^7Fg)+O2(0,0)碰撞生成稳定络合物的同时,主要还发生了Pu(^7Fg)+O2(0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5-(H-酸偶氮)-8氨基喹啉(HAQ)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4.2HAc-NaAc缓冲介质中,有乳化剂-OP存在下,HAQ与铜反应生成稳定的2:1络合物,λmax=550nm,ε=4.87*10^4L.mol^-1.cm^-1。铜含量在0-1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烟草样品中铜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束-气条件下研究了亚稳态原子He(2^3S)与CH2Cl2间的传能反应,测得了由该反应产生的CH(A^2△-X^2П),CH(B^2∑^-X^2П)CH(C^2∑^+-X^2П)和H原子(Balmer系)的化学发光光谱。通过对CH(A,B)的光谱进行计算机模拟,推测出初手的CH(A^2△,v^1=0-2)态振动分布为No:N1:N2=100:40±5:19±2,CH(A^2△,v^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