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9篇
物理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法和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吗啉单体的光电离、解离及随后的裂解反应.实验测得吗啉单体的垂直电离能为8.37 eV(±0.05),与理论计算值8.41 eV相当吻合.实验观察到荷质比为86、57和29的吗啉碎片离子.实验和理论结果表明:荷质比为86的碎片是通过失去氢原子而产生的,而荷质比为57的碎片是通过开环消除CH_2O而形成的;荷质比为29的碎片是通过消除C_2H_4从碎片离子(C_3H_7N)~+(m/z=57)进一步解离而产生的.这一发现为研究脂肪族化合物的光损伤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可能被转化为活细胞和其他生物系统.  相似文献   
2.
获得了不同浓度下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溶液在银溶胶中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分子与银纳米粒子高浓度下物理吸附为主,低浓度下化学吸附为主;不同浓度下存在不同的吸附取向,即高浓度下为"直立"取向,低浓度为"平躺"取向。通过观察低浓度下MB在银胶中吸附时间对谱图的影响,得知低浓度下吸附取向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应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在B3LYP/6-31+G~*和LANL2DZ基组水平上对亚甲基蓝阳离子(MB~+)及MB~+与Ag原子形成的不同构型体系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MB~+有可能通过N—Ag和S—Ag与Ag原子形成两种较强的吸附构型。电荷布居分析表明,与S原子相比,芳香环上的N原子更易与Ag发生相互作用。还对实验观察到的部分谱峰及它们的振动模式作出了初步归属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王红磊  邹昊  胡勇军 《结构化学》2011,30(11):1656-1671
Microsolvation of glycine in methanol clusters is explored by the use of DFT calculation method. The lowest energy conformations within 16.72 kJ·mol-1 of the glycine clustering with one to six methanol molecules, which are obtained at the B3LYP/6-31+G(d) level of theory, are reoptimized at PBE1PBE/6-311+G(d,p).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gree with our previous results with B3LYP (Chin. J. Chem. Phys. 22 (2009) 577) that the clusters of two forms (Z-and N-form) tend to be isoenergetic when the number of the solvate molecules reaches six. Furthermore, this result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of the tryptophan-methanol clusters, implying that the present treatments are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nine methanol molecules are not enough to fully solvate a glycine molecule, and a tentative estimation is obtained that ten methanol molecules may fully solvate a glycine molecule, which consists with the experiment results.  相似文献   
4.
用直射式和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氨分子团簇体系在 355 nm激光下的多光子电离,得到一系列的质子化团簇离子 (NH3)nH+,同时还观察到超价氨团簇离子 (NH3)n H2+。在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中观测到质子化氨团簇离子在自由飞行过程中的解离现象,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的质子化氨团簇离子是一些亚稳态团簇离子。对子离子产率的分析,得到质子化团簇离子解离速率常数,从而可以估计亚稳态团簇离子的寿命。团簇尺寸从 n=3增大到 20,其寿命从 21 ms减小到 120 μs,大约小了两个数量级。解离速率在 n=5到 6有一个阶跃式上升,这是由于 5个氨组成的质子化团簇离子(NH3)4NH4+ 的结构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真空紫外光电离结合红外光解离以及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获得超声分子束中吡咯烷单体在中性态和离子态的红外光谱. 研究发现,吡咯烷在中性态和离子态的CH伸缩振动均有不同程度的红移现象. 在中性态吡咯烷中,由于NH的电偶极矩较小,没有观察到NH伸缩振动峰. 而电离后的吡咯烷NH伸缩振动峰有很大的增强,并与其他实验相比出现红移现象. 通过理论计算发现中性态和离子态的CH伸缩振动的红移分别是由反超共轭和正超共轭现象引起的. 而NH峰的增强和红移则是由于N原子上的电子被电离所引起的. 通过计算分子的气态酸碱度发现,在离子态中,CH的酸性比NH的酸性略强.  相似文献   
6.
在355和532nm激光波长下用TOF质谱仪研究了C4H5N-(NH3)n系列氢键团簇体系的多光子电离.实验发现,两波长下除了得到一系列团簇离子外,还观测到一系列质子化产物C4H5N-(NH3)n-H+.这些质子化产物来自于光电离过程中团簇内部的质子转移反应;系列离子出现反常强度变化,即离子强度较离子明显减小;从头计算结果表明,上述现象是由于中性团簇稳定性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分子束中的生物分子有助于探讨生物分子的固有性质和由于生物环境而引起的其他性质之间的区别。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可将生物分子在气相中"孤立"的实验技术,即激光解吸并分子束冷却技术,同时还介绍了与该研究方向相关的光谱方法,即UV/UV和IR/UV烧孔光谱等。并回顾了近年来人们应用这些实验技术对分子束中的氨基酸和短肽、核酸碱基、糖类和神经递质类分子以及它们的团簇最新研究进展。文中还简要介绍了一种新的应用于构象异构动力学研究的光谱方法,即激励辐射泵浦-注孔(SEP-HF)和激励辐射泵浦-布居转移(SEP-PT)。最后,综述了短肽离子光解离动力学和短肽离子中发生的电荷快速转移动力学过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C4H5N-(H2O)n氢键团簇的多光子电离与从头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55、532nm激光波长下用TOF质谱研究了C4H5N-(H2O)n氢键团簇体系的多光子电离。二波长下均得到一系列C4H5N-(H2O)n+及质子化产物C4H5N-(H2O)nH+。355nm下可能存在双光子共振电离过程,使得该波长下吡咯母体及团簇离子信号较532nm有明显增强。从头计算结果表明质子化产物的质子更可能连接于吡咯环的α-C原子,而不是N原子上,即光电离过程诱发了一个簇内的质子转移反应。在532nm下质子化产物的生成主要来自于一个发生于团簇内部的Penning电离或电荷转移过程。团簇的形成对吡咯光解产物的稳定化作用使得团簇系列C4H4N-(H2O)n+出现反常强度变化。  相似文献   
9.
应用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氨团簇离子解离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直射式和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氨分子团簇体系在355nm激光下的多光子电离,得到一系列的质子化团簇离子(NH3)nH^+,同时还观察到超价氨团簇离子(NH3)nH^+2。在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中观测到质子化氨团簇离子在自由飞行过程中的解离现象,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的质子化氨团簇离子是一些亚稳态团簇离子。对子离子产率的分析,得到质子化团簇离子解离速率常数,从而可以估计亚稳态团簇离子的寿命。团  相似文献   
10.
在355、532nm激光波长下用TOF质谱研究了C4H5N-(H2O)n氢键团簇体系的多光子电离。二波长下均得到一系列C4H5N-(H2O)n^+及质子化产物C4H5N-(H2O)nH^+。355nm下可能存在双光子共振电离过程,使得该波长下吡咯母体及团簇离子信号较532nm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