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铁架台上,用铁夹把一个倒立的烧瓶夹住,并用一个有孔胶塞塞住瓶口,塞内插一玻璃管和一胶管相连,如上图所示,即成一简单的膨胀云雾室。二、实验演示实验L 降低温度,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这里降低温度是用汽或气膨胀时的冷却效应来完成的。其方法,先取下烧瓶,去掉胶塞,在瓶内滴液体乙醚数滴,立见乙醚完全汽化,此时瓶中即有未饱和乙醚蒸汽存在(如空气的相对湿度大,可以不用乙醚滴人瓶内,效果亦好)。其次,放入少许烟粒于瓶内,即行紧塞烧瓶,如前将烧瓶倒立夹于铁架台上。用打气筒(打足球用的)和胶管相连,向瓶内打气三、四下,  相似文献   

2.
利用乙醚做气体的液化温度与压强有关的演示实验,效果很好。乙醚是一种易挥发液体,它的沸点是35℃。我们的做法(如图所示):将数滴乙醚放入烧瓶中,用手握住烧瓶使乙醚汽化。然后用气筒打气,这时就可看到烧瓶壁上有乙醚的小液滴出现,从而说明增大压强,能够使气体的液化温度升高。如果这时换用抽气端从烧瓶中抽气,减小瓶内压强可以看到小液滴从瓶壁上消失。  相似文献   

3.
初三物理热学部分第五章第四节《改变物体热能的方法》中,有一个压缩气体热能增加的演示实验。我们都用“压缩空气引火仪”来做演示。这个实验书本上介绍的方法是将浸过乙醚的棉花放入引火仪内,迅速压缩空气使乙醚燃烧。但实际上这样做演示不很可靠,因它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乙醚多了,只能看到气化现象,不能燃烧;乙醚少了,连气化现象也看不明显;即使刚好适度,也要压缩好几次才能成功。而且当教到  相似文献   

4.
一、实验器材调节好的投影仪一台,直径为15厘米的大培养皿一个,6厘米的小培养皿二个(甲、乙).浓氨水和水各15毫升左右,酚酞试液少许.二、实验步骤1.把水倒入小培养皿甲,将其放在已打开的投影仪上的一侧,并滴人1至2滴酚酞试液,观察得到酚酞试液遇水不变色.2.把浓氨水倒入小培养皿乙,将其放在投影仪上的另一侧,并滴入1至2滴酚酞试液.观察得到酚酞试波遇浓氨水立即变成红色.3.将大培养罩住甲、乙两小培养皿·观察到只隔少许时间后甲培养血中的含酚酞水也逐渐变成红色.三、实验的优点本实验是对传统实验的改进,它取材容易,…  相似文献   

5.
树华 《物理》2008,37(3):164
近来发现了几种新的重同位素,至少其中之一超出了中子滴线.在以核内的中子数为横坐标,以质子数为纵坐标的核素图上,在原子核的丰质子一侧和丰中子一侧,各有一条边界线,分别称为质子滴线和中子滴线,超出滴线外的原子核中的核子是不能束缚在一起的.然而,目前人们对核力的了解还不足以用理论准确计算出滴线的位置.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来寻找可能存在的原子核.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微重力落塔实验研究了Bond数改变时,PTFE和铝板表面上正滴和倒滴接触角的动态变化。实验发现液滴接触角与Bond数的大小有关,当Bond数趋于0时,还与其放置状态有关。本文采用VOF方法对Bond数变化引起的液滴形状及内部流动变化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液滴内部的流动控制着液滴的外形和接触角。  相似文献   

7.
通常演示气体绝热膨胀的实验是按图1所示进行的。先用打气筒将空气压进盛有少量乙醚的密封玻璃瓶里,稍等片刻,打开活栓K,使瓶里被压缩的气体迅速膨胀,随之瓶里的剩余气体温度下降,致使乙醚蒸汽凝固成雾,借此显示气体的体积作绝热膨胀时温度下降的现象。用此实验装置时,存在着下面几个缺点:1.现象的发生太快,难以使学生观察到全部过程;2.重复实验时,操作过繁;3.不能演示绝热压缩过程;4.每打开一次活栓,不可避免地要损失一些乙醚。  相似文献   

8.
曹则贤 《物理》2008,37(2):120-122
扩散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物理过程.将一滴牛奶滴入咖啡,看牛奶慢慢散开,就是液体中的扩散过程.隔壁花园飘过来一缕花香,加热硼覆盖层使之进人硅材料以改变后者的电导率,凭借的则分别是气体和固体中的扩散过程.扩散这样的常见物理过程,自然很早就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那么,科学家是如何描述扩散的呢?  相似文献   

9.
华东版初三物理教材 117页的演示实验 ,如图 1所图 1 实验装置图示 ,在一个厚壁筒里放一块浸透乙醚的棉花球 ,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 ,棉花球就会立即燃烧 .教师在做实验时 ,往往会出现活塞迅速下压后 ,棉花球并不燃烧的现象 ,同时还可看到筒中弥漫着大量的乙醚“白雾”.究其原因 ,是由于厚壁玻璃管内空气少 ,含氧气更少 ,当迅速压下活塞时 ,筒中产生大量的乙醚蒸气 ,混合气体中乙醚的浓度高于其燃烧的极限浓度 ,故乙醚不会燃烧 ,此时如马上再压第二次 ,第三次 ,则乙醚浓度将更高而无法燃烧 .这时须将活塞抽出 ,设法排出筒中气体 ,更换空气后 …  相似文献   

10.
水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天天会遇到,了解一些与水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原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在声学中,水可以作为声源也可以作为传声介质,如在水中摇铃可以在空气中听到铃声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即水为传声介质,让水滴滴入水中可以听到滴水声,这声音是由水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此时的水为声源.  相似文献   

11.
磁场描绘实验中使用的探测线圈常常因为使用频繁,而探测线圈的线径又太细,手又常常触摸它,很容易将线圈的引线弄断,该线圈的引线一断,焊接很困难。为了解决上述困难,可利用医院打滴流用过的废旧滴流管。经过清洗处理后,将滴流管中最粗的一段管子剪下来,剪去一端管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可视化方法对水的降膜流动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两异形管(蛋形管和滴形管)管间流型及其转变、降膜波长随Re数和管型的分布规律,并与圆管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各管的管间流型均随Re数的增大依次呈现滴状流、滴柱状流、柱状流、柱片状流和片状流;相较于圆管,两异形管的各流型更易在较低的Re数下获得,且流型较稳定。随着Re数增加和管间距S的降低,降膜波长呈减小趋势。两异形管的降膜波长较圆管的低,且蛋形管的流型转变Re数最低。  相似文献   

13.
现用初高中物理教材中都有“气体被压缩时热能增加”这个实验。该实验的做法是:迅速将活塞压下,气体的温度升高,使装于容器底部的乙醚达到燃点而燃烧。往往由于压缩时温度难以达到乙醚的燃点,实验很难成功.我用日光灯启动器改制了一个感温元  相似文献   

14.
把一大滴的花生油滴入装有普通酒精的烧杯中,花生油呈扁椭形沉在杯底。这时再用普通水缓慢地加入,直到水和酒精的混合比重等于花生油时,花生油呈悬状的球体,这个小演示能满意地说明“不浮也不沉”和“液体的表面”等物理现象。如果把油滴染成红色的,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用UV-240紫外分光光度计和SP-2558多功能光谱测量系统,通过测量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乙醚在紫外光激励下的光谱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乙醚能吸收波长小于304 nm的紫外光,产生强的荧光;乙醚的荧光峰是波长306 nm至345 nm范围的宽谱峰,峰值波长在317 nm左右.分析得出,乙醚吸收紫外光、产生荧光光谱是其分子中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跃迁所为.由此对乙醚荧光光谱的产生机理和特性作出了解释,并计算出了乙醚分子相应能级差.这些结果可为乙醚这种重要溶剂和麻醉剂的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演示改变物体内能装置的改进张宝树(长春市第二十六中学校)用做功的办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演示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实验.教材中所介绍的实验装置,是利用绳子摩擦装有乙醇的金属管子,当乙醚沸腾时,乙醚蒸气会把管口的塞子冲开.分析塞子被冲开的现象,说明“摩擦生热”.这...  相似文献   

17.
水银在物理实验中用途甚广,但是水银被抛撒的现象往往是常见的事。因此,为了贯彻勤俭节约的精神,也为了防止水银中毒,在实验之后,必须把抛撒在桌上和地上的水银(那怕是很小的一滴)全部收集起来。但是,收集水银确实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有的教师只是把掉在桌上的水银收集了,对地上的就不知怎么办;有的教师虽也用较硬的纸做成一个“小簸箕”,象扫地一样的收集水银,但这样仍然不能收集干净,尤其是对于钻到小洞里的水银。为了改变这种在收集抛撒的水银时既费时间、效果又不良的状况,我们在实验中采用了以下的收集方法。经验证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临界态演示器的改进崔凤海,王春福(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2)临界态演示实验在物理学教学中是很必要的,通常的方法是将一定量的乙醚液体封闭在玻璃管中,在加热过程中观察液气界面的演变.为使实验成功,必须建立一个均匀的温场,以保证乙醚管上下温度一致.另外...  相似文献   

19.
演示沸点跟压关系的实验,一般是在烧瓶中盛水加热沸腾数分钟后,再以橡皮塞塞紧瓶口,将烧瓶倒立于铁架上再在瓶底烧冷水,瓶内的水会再呈沸腾现象。但在实验后,由于烧瓶内的汽压大大减小,要想将橡皮塞取出就有困难,同时在实验时也不能使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再沸腾的原因是由于烧瓶内压强的减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建议这样改进这一实验。在橡皮塞上插一有尖嘴的曲玻管,玻管的末端接一橡皮管(见图1)。等烧瓶内水加热沸腾数分钟后,将上  相似文献   

20.
利用我国返回式实验卫星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进行了GaSb熔滴与GaP,BN和GaAs等材料的润湿性能的研究,分析了熔滴与基片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并与重力场下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重力因素对润湿性存在影响,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测得的GaSb熔滴与GaP及BN基片的接触角比地面测量的大.对凝固后的熔滴与基片之间的组织分析显示,重力场下,液固界面的相互作用较强,存在较宽的过渡区,这与地面浮力对流有利于物质输运密切相关.实验结果还表明,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熔体凝固的组织比重力场下要均匀. 关键词: 微重力 润湿性 液/固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