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启源 《大学化学》1987,2(4):40-42
二组分完全互溶的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是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之一,通常是用沸点仪在常压条件下测定双液系在不同组成时的沸点和气、液两相呈平衡时的组成,从而作出沸点-组成相图。外界压力不同时,同一双液系的相图也不尽相同,所以恒沸点和恒沸混合物组成与外压有关。因此,通常情况下,用标准数据去衡量学生实验所得的恒沸点和恒沸混合物的数据就不够精确。本文是用自制的简易恒压沸点仪,在不同的压力下,对丙酮-氯仿和异丙醇-环己烷体系的恒沸点,恒沸混合物组成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2.
在AutoChem II 2920化学吸附仪上,探索以环己烷、苯、甲苯、正庚烷和甲基环戊烷为新有机探针分子表征重整催化剂中Pt的可接近度.通过脉冲实验表明,单铂催化剂在合适条件下可以用环己烷、苯和正庚烷表征出全部金属活性中心;双金属催化剂用苯为探针分子在350℃可以表征全部的金属活性中心,用环己烷作为探针分子在100℃或者正庚烷作为探针分子在170℃可以表征双金属催化剂中的非合金Pt.  相似文献   

3.
基于COSMO-RS理论模型,以乙醇的选择性系数和容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离子液体萃取剂在强化分离环己烷-乙醇共沸体系中的应用。首先,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预测环己烷-乙醇体系汽液相平衡行为的可靠性。其次,从由27种阳离子和26种阴离子组合设计出的702种离子液体中筛选出性能优良的萃取剂C5A20,并考察了其对环己烷-乙醇体系汽液相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5A20的摩尔含量仅为0.03时,即可打破该体系的共沸,用于环己烷-乙醇体系的强化分离。在此基础上,从微观分子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萃取剂对乙醇选择性作用机理,为进一步设计性能优异的离子液体萃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王高原  韩庆奎 《化学教育》2016,37(24):33-35
在单分子膜法测阿伏伽德罗常数实验中,为了克服扩散剂苯毒性大且实验误差大等缺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环己烷、正己烷的物理性质符合在实验中作扩散剂的要求,并且毒性较苯低,所以选用环己烷、正己烷与苯做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用环己烷作扩散剂测得的NA最接近理论值。故在用单分子膜法测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实验中,环己烷可以代替苯作扩散剂。既能减小实验误差,又可以降低实验过程中有毒药品对实验者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UNIFAC基团贡献法预测加压下的二元共沸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测了乙醇-环己烷,乙醇-乙酸乙酯、乙醇-丁酮,异丙醇-正己烷,丙酮-环己守五组二元体系在101.3-911.0kPa压力下的加压共沸数据。研究了二元共混点随压力变化的规律。并和UNIFAC基团法预测了这五组二元体系在相应压力下的共沸数据,与实测值作了比较,两者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亚硝基苯与甲醛的反应机理和溶剂效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安勇  郑天龙  苗树青 《化学学报》2008,66(13):1529-153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RB3LYP/6-311++G(d,p)研究了亚硝基苯与甲醛在单重态势能面上分别在气相和溶剂中的反应机理. 找到两条反应通道: 协同机理和分步机理, 均生成实验产物N-苯基氧肟酸C6H5NOHCHO. 计算结果表明: 亚硝基苯与甲醛在气相中分步机理为主要通道. 采用导电极化连续介质模型研究了反应体系在水、乙醇、乙腈、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环己烷溶液中反应的溶剂化效应, 这些溶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但反应对溶剂的极性不敏感. 无论在气相还是溶剂中, 亚硝基苯与甲醛的分步机理为优势通道.  相似文献   

7.
我们以四氯化碳为稀释剂,用~1H NMR研究了水分子及其聚合物与氯仿的氢键作用.实验用氯仿.四氯化碳以及四甲基硅烷(TMS)均为北京化工厂分析纯试剂,其中氯仿经纯化后,取用60℃馏份.测试用亚沸蒸馏水.溶液在配好后平衡24小时,以TMS为内标,在日本电子FX-90Q NMR仪上测化学位移.溶液的水浓度用三菱CA-05型测水仪测定,精度为1%,实验温度24±℃.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用泡沫浮选法测定水中铬时,发现铬(Ⅵ)与二苯碳酰二肼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离子缔合物而被浮选,因此联想到这种离子缔合物有可能被有机溶剂所萃取,从而达到提高灵敏度之目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点,将此法用于水中微量铬的测定,获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法取100ml水样测定,测定下限为1μg/L。 1.主要仪器与试剂: 72型分光光度计。 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SLS),1%二苯碳酰二肼丙酮溶液,临用时配制; 铬标准溶液;用经过105℃烘至恒重的重铬酸钾制成1ml含1.0μg Cr(Ⅵ)的标准溶液。 2.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乙醇二元体系共沸混合物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全自动低温绝热量热计测定了水、乙醇以及水和乙醇组成的共沸混合物在不同温区的摩尔热容Cp,m. 建立了共沸混合物Cp,m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水和乙醇组成的共沸混合物在98.496 K发生玻璃态转化,在158.939 K 和270.95 K发生固-液相变.获得了其相应的相变焓和相变熵.计算了以298.15 K为基准的该共沸混合物的热力学函数和超额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一套等温稀释型量热计, 该量热计可用于吸热型体系过量焓的测定,量热计灵敏度为2μV.J^-^1, 恒温精度为±8*10^-^3K。经环己烷-苯体系和环己烷-正己烷体系在298.15K时标定, 精确度在15%以内, 测定了缔合体系在乙醇 -苯体系303.15K时溶液的过量焓。  相似文献   

11.
 针对乙醇汽油制备过程中乙醇原料的除水问题,提出了用反应法除去近共沸浓度乙醇中水的新技术路线,着重进行了近共沸乙醇-水混合物与异丁烯水合醚化反应的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 实验以β分子筛为催化剂,在2.0 MPa和313~363 K的条件下考察了搅拌速度、乙醇中初始水含量、烯水比和温度等因素对水的转化率和叔丁醇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乙醇对异丁烯水合反应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而水对异丁烯醚化反应影响较小; 水的转化率随烯水比的增大而增大,随乙醇中初始水含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叔丁醇的选择性随初始水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基于实验结果和Langmuir-Hinshelwood-Hougen-Watson理论,充分考虑反应体系的高度非理想性,以活度代替浓度建立了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 采用混合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可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2.
在前一工作中我们将巩县风化煤黄腐酸和湛江泥炭黄腐酸溶于共沸的乙醇水溶液或共沸的四氢呋喃水溶液,然后用经典的沸点升高法(BPE)测定其数均分子量((?)_n),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可是分子量较大的与某些来源的黄腐酸(FA)不能完全溶于上面两种溶剂中,因而需要寻找一种适用性更为广泛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13.
以新戊二醇、三氯化磷和乙醇为原料制得中间体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烷-2-氧(DPDO),用DPDO)与由芳醛和对苯二胺缩合制得的席夫碱SBⅠ~SBⅢ加成,合成了膨胀型阻燃剂5,5-二甲基-2-氧代-2-(N,N′-对苯二胺基-二苄基)-二-1,3,2-氧磷杂环己烷(DPPO Ⅰ~DPPOⅢ),通过元素分析,IR,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在醇酸清漆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提出测量三元——假二元系(1-x)[(1-y)A+yC]+z[(1-y)B+yC]的过量热力学函数的方法, 测量了在298.15 K下两种假二元系: A=环己烷, B=苯, C=甲苯, 甲基环己烷的过量体积V~E, 用van der Waals单流体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2-(2-巯苯基)苯并噁唑分子内质子转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B3LYP/6-31G(d,p)水平上研究了2-(2-巯苯基)苯并噁唑气态中五种异构体(E1, E2, E3, E4和K)在气态中的稳定性及其在基态下的质子转移, 同时结合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研究了水、二甲亚砜、乙腈、乙醇、苯胺和环己烷等对2-(2-巯苯基)苯并噁唑溶剂化作用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醇式异构体E1为2-(2-巯苯基)苯并噁唑的优势构型; 在E1向K(酮式异构体)转变过程中, 存在一个较小的能垒; 当考虑零点振动能(ZPVE)后, 逆向能垒消失. 在溶液中, 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 醇式异构体E1与K之间的反应平衡向K方向移动, 在非极性溶剂环己烷中, E1为优势构型, 而在强极性水溶液中, K为优势构型.  相似文献   

16.
无砷锌还原测定饮用水中砷的新银盐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简称DDC-Ag)法测定饮用水中微量砷是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但该法灵敏度较低,吸收液试剂易挥发且毒性大。笔者参考文献[2]改用硝酸银-硝酸-聚乙烯醇-乙醇混合液作吸收液的新银盐法,可免用有毒试剂,且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 1 试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硝酸银溶液:称取AgNO_3(AR)4.07g于100ml烧杯中,加去离子水50ml,搅拌溶解后,加入浓硝酸15ml,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0ml。 聚乙烯醇(PVA)溶液:0.12%,称取聚乙烯醇0.6g于1000ml烧杯中,加水500ml,在不断搅拌下加热至完全溶解,盖表皿,继续保持微沸10min,冷却至室温。  相似文献   

17.
密度法测定了298.15K下乙醇、环己烷、三氯甲烷、甲苯、丙酮、四氯化碳、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在甲醇或苯及两者混合物中的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密度测定所用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范围是0.2一1.5m;甲醇和苯混合物是全组成比范围.溶质偏摩尔体积随甲醇-苯组成比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几种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果即三种分子间物理型分子间相互作用;溶质与甲醇分子氢键缔合相互作用;溶质同甲醇或苯的弱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密度法测定了298.15 K下乙醇、环己烷、三氯甲烷、甲苯、丙酮、四氯化碳、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在甲醇或苯及两者混合物中的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 密度测定所用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范围是0.2一1.5 m; 甲醇和苯混合物是全组成比范围. 溶质偏摩尔体积随甲醇-苯组成比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几种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果即三种分子间物理型分子间相互作用; 溶质与甲醇分子氢键缔合相互作用; 溶质同甲醇或苯的弱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落滴法测定重水样品中的D含量,是以样品需量很小为其优点。当用此法分析高浓重水吋,除须避免样品的稀释外,重要的是选择适宜的介质。等提出用二苯甲烷和α-氯萘的混合介质,Kellomaki等用二苯甲烷和溴苯的混合介质,而黄爱伦等则建议用柴油馏份和。α-氯萘的混合介质。鉴于二苯甲烷当室温为固体,而窄沸程的柴油馏份制取费劲,我们在实验中采用苯甲酸正丁酯为轻组份,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小沸点仪测定了马来酸酐和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丁酯二元系统在不同配料组成条件下的温度与压力数据,并通过内插法得到不同压力下的温度与配料组成的数据.进一步采用单纯形法优化NRTL方程参数,推算了平衡气液相组成,发现该二元系统具有最高压力恒沸点,且该恒沸点随压力的变化显著.当压力降低至20 kPa时, 由温度随气相组成的变化趋势知该恒沸点将趋于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