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文科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前提下,大学数学课程“工具”的作用是相对次要的,“了解数学文化,培养理性思维”的作用则是更加重要的.南开大学在加强和改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挥文科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优势,将数学文化融入文科数学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主要论述了数学文化教育对文科学生的意义、数学文化融入《文科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教学实践,讨论了数学文化融入《文科高等数学》的一些尝试;最后提出了数学文化融入《文科高等数学》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李红霞 《中学数学》2012,(15):77-78
新课标上明确指出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拥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奠基石.为此我觉得我们要想培养好文科学生的个性品质,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数学文化教育及其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我国数学教育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特别是数学文化进入数学课程标准(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已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列入)后,数学文化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几乎达到了一说数学教育则言必称数学文化,然而,学术界对数学文化的研究大多仍停留在学术性层面,对在数学教学中到底如何实施数学文化的教育,即数学文化如何走进数学课堂研究明显不足,导致一线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数学文化教育心中无数,感到茫然,以为"数学文化教育"就是在教学中讲点数学史、数学故事就行了.  相似文献   

5.
前文中我们已论述 ,数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中介 ,是自然科学的工具 ,是思想方法体系 ;数学是思维的工具 ,数学活动是一种创造与发现活动 ;数学同时是一种艺术 .因而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创造、保存、传递、交流、发展人类文化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数学促进人类文化不断进步 ,促进人类文明不断迈向更高阶段 ,数学精神是人类文化精神的最高代表 .1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 ,我们随机取一个片段 ,都可以发现数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希腊、东方中国至今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中 …  相似文献   

6.
数学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什么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 高等学校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大潜院士让我谈数学教学,今年11月在福州召开的一个会议上,我就"谈谈数学的基本思想"为题做了一个报告.作为一个数学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了解数学思想很重要.我今天讲的基础就是这个报告.先谈谈数学思想与数学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中即将实施的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之中,课堂是课程的落脚点,数学文化融入课程首先要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数学文化是以数学学科为核心,不仅包括数学知识、方法、思想,还包括数学精神、数学史、数学审美与数学应用价值,教师不可将数学文化狭隘成数学史.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性和它的文化性逐渐被重视起来,数学文化成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数学文化作为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发展,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宣讲’等专题”可见数学文化已经逐步从理论走进了课堂.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化呢?  相似文献   

10.
高中即将实施的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之中,课堂是课程的落脚点,数学文化融入课程首先要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数学文化是以数学学科为核心,不仅包括数学知识、方法、思想,还包括数学精神、数学史、数学审美与数学应用  相似文献   

11.
解读数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云 《大学数学》2006,22(2):163-166
按照White L的文化结构性定义,比较诠释数学文化的概念将更能深刻具体地向人们昭示数学的文化本质.然而认识和褒扬数学文化的目的是期望数学教育在丰富人类精神、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中全面充分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从数学文化视角对《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进行了"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方法"、"数学家的相关故事"、"数学美"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案例的研究与设计,并将教学案例融入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关注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而是包括数学知识在内的整个数学文化,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最终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具有深厚底蕴的数学文化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数学文化是指在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过程中,数学体现出的对于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价值主要在于数学对人们观念、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所具有的重要影响.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数学不只是数字、符号、公式的简单组合,而应透过它们来感受数学丰富的方法、深邃的思想、严谨的思维方式,领略数学发展进程中的艰难和辉煌,分享数学前行足迹中的创造、超越及其折射出的人类的智慧.数学文化现在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它以文化为视角,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审视和理解数学,为人类认识数学开辟了全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林克涌 《数学通报》2007,46(12):28-2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可见,数学文化已逐渐从理念走进数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数学文化,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15.
卢高东 《数学通报》2008,47(2):40-41,46
注重"数学探究"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文化历来在数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将数学文化充分渗透到数学课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中蕴涵的数学文化,了解“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探索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策略,以期得出有效途径,更好地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推动数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验"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是: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或理论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活动.数学实验是指在数学理论的指导和数学思维的参与下,借助实验仪器、实物、三角板、几何模型或几何画板等操作,让学生通过模拟、分析、归纳、概括、交流、总结、推理等实践活动,理解抽象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猜想或解决数学问题.相比于传统教学,数学实验可有效地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在"做"与"思考"中获得知识、积淀经验和体悟方法,从而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及对数学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8.
张小平 《数学通报》2012,51(6):1-8,10
数学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思维的智慧结晶,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思想瑰宝.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类对科学真理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过程.人类对数学本质的认识随着数学的发展与时俱进.数学作为人类心灵最崇高和独特的作品,永恒矗立在人类理性发展的巅峰.关于数学的定义,最为引人注目的有两个,  相似文献   

19.
试论数学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素质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乃是数学科学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严格的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的、融于身心中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数学素质涵盖了创新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文化、应用意识和欣赏水平五大要素.  相似文献   

20.
释数学文化     
代钦 《数学通报》2013,52(4):1-4
1数学文化研究热的缘起德国人最初使用"文化"这个词,之后英国人泰勒1871年首次给文化下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杂丛结之全体.这种复杂丛结的全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任何其他的人所获得的才能和习惯.这里所说的人,是指社会的一个分子而言的."[1]自从泰勒给文化下这种定义以后至1951年,文化的定义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