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徐正炎  杨继华 《应用化学》1993,10(4):101-103
如同顺-1,4-聚丁二烯(PBd)和聚异戊二烯(PIP),在一定的催化条件下,顺-1,4-丁二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PBI,简称丁戊无规共聚物)可生成环化顺-1,4-丁戊无规共聚物(CP-BI)。作者曾报道用裂解色谱法表征环化顺-1,4-聚丁二烯(CPBd),本文对不同组成的CPBI和PBI进行了裂解色谱比较研究。 表1所列试样由实验室合成。用CDS pyro-probe 190型裂解器,SP-2305E型气相色谱仪,FID。裂解温度700℃,裂解时间5秒,色谱柱4mm×3m不锈钢柱,填充20%SE-30固定相(101白色担体),柱温106℃,载气氮气40mL/min。试样量约30μg,放于石英管内,后者再插入  相似文献   

2.
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医疗等方面的一类塑料。人们曾经用多种方法对这类材料进行过分析和研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共聚物和均聚共混物的裂解色谱鉴别和定量测定已有报道,但这些方法比较烦琐,不易做准,有的还不完善。本文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MA)共混物(简称共混物)和MMA-BMA无规共聚物(简称共聚物)进行了裂解色谱定量研究,探讨了采用回归分析作出的工作曲线的定量方法,以及  相似文献   

3.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混合物为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四氢呋喃(THF)为极性调节剂,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应用反应挤出技术实现了聚异戊二烯(PI)质量分数高达60%左右的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S-I)的阴离子本体嵌段聚合.通过选择性氧化降解与GPC、1H-NMR、DMA和TEM结合,分析了产物的分子链结构.结果显示,SDBS和THF的加入增加了PI的3,4-结构含量,且大大限制了St的聚合,使最长聚苯乙烯(PS)嵌段的分子量大为减小,同时很难包裹大的Ip气泡,共聚物的结构主要为S-I小嵌段,两组分相容性增强,无规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杨泽东 《色谱》1989,7(1):23-25
裂解色谱多用于不挥发的合成、天然和生物高分子的分析和鉴别,裂解色谱-质谱联用也有用于气相分子裂解反应的研究,裂解色谱作为低分子有机物的定性方法则尚未见报道。 本文用气相色谱将混合物分离,再用裂解色谱将分离的组分逐个得出裂解反应产物的色谱图,与标准物裂解色谱指纹图比较,可以得到混合物各组分的定性结果。本法设  相似文献   

5.
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研究了单体克分子比近于1:1的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F23)链结构。采用了居里点裂解器和裂解探针。质谱的鉴定结果表明,两种裂解器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的F23裂解产物非常相似。根据这些裂解产物的化学结构,可以推断F23中两种单体的键接方式,并确定F23中占优势的链段排列为:(?)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GC-MS)测定食品中聚二甲基硅氧烷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1,体积比)提取,通过硅胶小柱净化,经石油醚淋洗除去油脂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5∶1)洗脱。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热裂解为小分子产物,测定裂解产物的组成,以相对分子质量相差74的系列甲基环硅氧烷作定性成分,以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基为定量指标,以m/z207作定量离子,选择离子监测法(SIM)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500 mg/L,相关系数为0.995,加标回收率为91%~103%,相对标准偏差为7.1%~8.3%,定量下限(S/N=10)为5 mg/kg。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微量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烟草中β-胡萝卜素的热裂解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伟祖  谢刚  王保兴  侯英  杨勇  徐济仓  杨燕  王玉 《色谱》2006,24(6):611-614
为了研究烟草中β-胡萝卜素的高温裂解产物对卷烟抽吸品质的影响,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不同裂解氛围(空气、氮气中含10%O2及N2)和不同温度(300,600和900 ℃)下对β-胡萝卜素进行裂解,裂解产物用固相微萃取装置进行吸附,然后将吸附到的裂解产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在不同裂解条件下主要的裂解产物是甲苯、对二甲苯、1,2,3,4-四氢-1,1,6-三甲基萘和2,7-二甲基萘等化合物,另外还生成异佛尔酮、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香味化合物,这些物质随裂解温度和裂解氛围的不同其含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
乙烯-辛烯共聚物与聚乙烯性能、价格差别很大,但无鉴别二者的检验方法。我们采用裂解气相色谱一质谱(PGC-MS)方法研究这两种聚合物的热裂解产物的组成,发现两者裂解产物的成分相同,均为不同碳数的烷烃、烯烃化合物;但含量有区别,主要区别在辛烯。乙烯-辛烯共聚物裂解产物中辛烯(C8)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聚乙烯,C8峰可作为鉴别乙烯-辛烯共聚物的特征峰,据此建立了鉴别两种聚合物的方法,并在进出口商品检验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组分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共聚物组分定量分析时,如果选择的谱带只与共聚物组分含量有关,而与序列结构无关,即可由均聚物的混合物定量分析得到校正工作曲线。共聚物在这些谱带上的吸光度相当于混合物的吸光度。 Kamiyama等人在用IR研究丙烯酸甲酯/苯乙烯(MA/St)共聚物时,发现羰基吸收峰(1730cm~(-1))的半峰高宽度与MA的含量有关;Gallo用UV研究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St/MMA)共聚物时发现263毫微米的吸光度和St.组分含量不是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红外联用技术对热裂解汽油C9馏分中的组分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实验使用了50m聚甲基硅氧烷毛细管色谱柱,EI电离源,电离能70eV和10eV,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器为MCT。通过分析确定了热裂解汽油C9馏分中52个化合物的结构。降低质谱的电离能有利于确定组分的分子量。质谱可以提供被测组分的裂解碎片离子和分子量的信息,红外在确定官能团和同分异构体时要优于质谱。两种联用技术的使用较好地解决了单一方法测定复杂混合物中组分结构所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李海静  张香文 《色谱》2017,35(8):867-874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GC-MS),通过优化程序升温和调制周期,建立了喷气燃料裂解产物中芳烃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对多环芳烃(PAH)同分异构体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利用MS检测器谱库检索结果、芳烃标准品及相关的文献报道,对喷气燃料裂解产物中常见的单环芳烃、二环芳烃、三环芳烃及四环芳烃等共27种芳烃进行了准确定性,并利用外标GC×GC-FID法对其进行定量。定量结果表明,芳烃含量均随着裂解产气率的增加而增大,当裂解产气率达到22%时,二环芳烃开始产生,且其含量随着裂解产气率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加。该方法与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相比,具有更好的分离及定性能力,可应用于复杂样品的分离及其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丁军凯  宋鸣  黄丽 《色谱》2006,24(5):451-455
采用裂解氢化气相色谱/质谱(Py-H-GC/MS)分析技术,对国内12个厂家、国外12个厂家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及乙烯和α-烯烃共聚物类塑料的47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主链中存在的甲基短支链特征组分的含量与聚乙烯的类别有关,根据裂解氢化产物C12~C13之间存在的4个甲基短支链(5-甲基十二烷(5-MC12)、4-甲基十二烷(4-MC12)、2-甲基十二烷(2-MC12)、3-甲基十二烷(3-MC12))相对含量的变化,可以将47个样品划分为8个类别。该方法的建立为法庭科学中常见的聚乙烯类塑料物证的鉴别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Py GC/MS)分析了VDF/CTFE(1∶4)链段结构和裂解机理。通过对实验条件的选择 ,找出了一套适合于VDF/CTFE(1∶4)共聚物的实验操作条件 ,且表明在此条件下所得的裂解谱图的重现性非常好。讨论了该共聚物具有无序的链段结构特征 ;确定此共聚物裂解机理为解聚断裂生成单体 ,还伴随有主链断裂形成低聚物  相似文献   

14.
用DSC、扫描电镜、雾点测量仪等手段,对不同组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无规共聚物(MS)与聚偏氟乙烯(PVF_2)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完。结果表明,随着苯乙烯在MS共聚物中含量的增多,PVF_2/MS共混体系在无定形态时由相容逐渐转变为半相容体系。测定了该体系的最低临界相容温度曲线。  相似文献   

15.
梁庆优 《广州化学》2013,38(2):57-58
<正>某PU材料的分析聚氨酯(PU)是带有酰胺特征基团的含氮杂链聚合物,全称聚氨基甲酸酯。聚氨酯可以是线形或者体形,制品隔热、耐油,应用范围包括胶粘剂、涂料、弹性体、泡沫塑料、人造革等。气相色谱―质谱(GC/MS)是一种高效的分析技术,该技术是利用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并利用质谱鉴定(定性分析),并且测定其精确含量(定量分析)。气相色谱和质谱的控制、数据的记录和分析都由计算机系统完成。气质联用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10-15g),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拥有日本岛津公司QP-5050A型气相色谱仪和QP-2010A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进行以下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以聚α,α-二甲基-β-丙内酯(PPVL)为硬段,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PPA)、聚丁二烯(PBD)及氢化聚丁二烯(HPBD)为软段的ABA型嵌段共聚物及以聚α-甲基苯乙烯(PαMS)和PPVL为硬段,PBD为软段的ABC型嵌段共聚物。发现嵌段共聚物中PPVL的1/T_m∝[软段]/[PPVL],软段含量对降低T_m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均为PPVL-PPA-PPVL>PPVL-HPBD-PPVL>PPVL-PBD-PPVL,符合软硬段相容性下降的趋势;PPVL-PBD-PαMS的力学性能低于PPVL-PBD-PPVL与PαMS-PBD-PαMS,是因结晶的PPVL与无规的PαMS互不相容。  相似文献   

17.
用Ziegler-Natta(Z-N)催化剂MgCl2/TiCl4/BMF-AlEt3(BMF代表内给电子体9,9-二甲氧基甲基芴),采用分段聚合的方法制备了PP/EPR原位共混物,通过改变乙丙共聚的时间调节聚合物中乙烯的含量.使用核磁共振(13C-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法(DSC)、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偏光显微镜(PLM)等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和形态特征.研究发现,分段聚合制备的PP/EPR共混物是一种包括丙烯均聚物、乙丙无规和嵌段共聚物在内的多组分混合物.动态力学的结果显示混合物中聚丙烯与乙丙无规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峰出现了内移现象,说明两者呈现部分相容性.扫描电镜的照片表明了聚丙烯基体与乙丙无规共聚物分散相之间的相界面模糊,两相之间的相容性较好.随着聚合物中乙烯含量的增加,分散相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同时,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也发生明显的变化,球晶的尺寸逐渐变小,同时球晶变得不完善.  相似文献   

18.
煤沥青成分极其复杂,其中含有分子量较大的多环芳烃及其氧化产物等组分。不同来源的原料煤及生产工艺得到的煤沥青在芳构化程度、组成、性质、分子结构等方面皆差别很大。该文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段,为煤沥青指纹图谱库的构建发展了普适、稳定、简单的分析方法。在GC-MS方法中采用常用的HP-5MS柱,在线性温度梯度条件下分析,得到33个组分的色谱图,方法对不同样品的稳定性良好。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研究探讨了较高温度下组分结构和组成的变化,对于沥青产品的加工以及老化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在HPLC方法建立过程中,采用最常用的C_(18)柱反相色谱分离模式,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在线性梯度条件下建立方法,针对不同样品可以得到41个组分的稳定色谱峰。基于该文的方法,可为进一步建立煤沥青的指纹谱图库,以及进一步完善煤沥青的评价方法,开发煤沥青的新用途提供理论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异丁烯在盐酸三乙胺-三氯化铁(Et3NHCl-FeCl3)室温离子液体催化作用下,选择性叠合成分子量较大的齐聚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对异丁烯齐聚液相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气相色谱毛细管色谱柱为PONA(50m×0.25mm,0.25μm),配FID检测器;质谱为EI源,离子源温度为250℃,色谱柱HP-5MS(30m×0.25mm×0.25μm),色谱条件为初始温度50℃(1.0min)8℃/min310℃,进样量0.2μL。结果表明液相产物的基本组成是异丁烯二聚体(碳八烯烃)、三聚体(碳十二烯烃)和四聚体(碳十六烯烃)的同分异构体,主要组分为短支链的异构烯烃,还有少量的烷烃和氯代烷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通过共聚方法和功能基化方法合成了芘标记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用稳态荧光光谱、裂解色谱、裂解色谱-质谱等方法对芘标记共聚物进行了详细地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芘标记单体的投料或功能基化反应时间,可以将一定量的芘基标记到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中,其荧光光谱显示了芘基的单体荧光发射和激基缔合物荧光发射;共聚物裂解色谱的甲基芘峰和苯乙烯三聚体峰反映了芘基和交联聚苯乙烯骨架的特征,据此可建立甲基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