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合成了金属异核配合物{[GdCu (NTA ) (H2 O ) 6 Cl]ClO4·H2 O}n,通过单晶衍射测定其结构。配合物的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 1 ,a =0 84 830 ( 1 0 )nm ,b =0 9642 ( 2 )nm ,c =1 2 838( 2 )nm ,α =1 1 1 1 70( 1 0 )° ,β =93 52 0 ( 1 0 )°,γ =1 0 0 890 ( 1 0 )°,V =0 9530 ( 3)nm3,Z =2 ,Dc=2 335g·cm- 3。配合物的晶体呈现锯齿状一维链状结构。铜离子是五配位 ,配位多面体是一个扭曲四棱锥。每个NTA通过其氮原子和 3个羧基的 3个氧原子与铜离子螯合 ,形成 3个五元环 ,氯离子也与铜离子配位。ClO- 4作为平衡离子位于链间。  相似文献   

2.
Eu(α NMA) 3(α HNMA)Phen (NMA =萘甲酸根 ;HNMA =萘甲酸 ;Phen =1,10 邻菲咯啉 )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 ,P1- 空间群 ,晶胞参数a =1.2 40 1( 3)nm ,b =1.30 5 6( 3)nm ,c =1.65 0 0 ( 3)nm ,α =73.0 1( 3)° ,β =82 .44( 3)° ,γ =62 .0 7( 3)° ,V =2 2 5 72 ( 8)nm3,Z =2 ,Dc=1.496g/cm3,F( 0 0 0 ) =10 2 6,R =0 .0 5 17.该配合物是双核分子 ,两个Eu(Ⅲ )离子通过 4个α 萘甲酸根的羧基桥联 .中心离子分别与五个羧基桥氧原子、一个螯合配位羧基的 2个氧原子和一个邻菲咯啉的 2个N原子配位 ,形成九配位的扭曲三帽三棱柱体 .双核分子中萘环与邻菲咯啉平面之间存在着π π相互作用 ,有利于该配位构型的稳定 .荧光光谱测定结果显示 ,标题配合物发光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Eu_2(p-CH_3C_6H_4COO)_6(C_(12)H_8N_2)_2的晶体结构和荧光光谱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标题配合物分子量M_1=1475.19,P1空间群,α=1.3349(7)nm,b=1.9790(4)nm,c=1.2784(7)nm,α=97.67(1),β=106.36(1),γ=91.71(1)°,Z=2,T=295K。最终的偏离因子R=0.051。晶体每个不对称单位中有两个晶体学上不等同的Eu(p-CH_3C_6-H_4COO)_3(C_(12)H_8N_2)结构单元,每种结构单元通过反演操作与邻近不对称单位中一个相应的结构单元结合,形成两种双核分子。前者有4个苯甲酸的羧基桥联两个中心Eu(Ⅲ)离子,后者只有两个羧基参与桥联。两者的Eu—Eu原子间距分别为0.4203和0.5298nm。在配合物的~7F_0→~5D_0激发光谱里,580.07和580.73nm处呈现两个锐峰,可以认为配合物具有两种Eu(Ⅲ)格位。选择激发配合物的~5D_0能级,得到两组完全不同的~5D_0→~7F_J(J=1—4)发光光谱,表明配合物中Eu(Ⅲ)离子有不同的化学环境。与晶体结构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以硝酸铜和对氯苯氧乙酸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u(C8H6ClO3)2(H2O)2],并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表征了其组成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晶体属三斜晶系,Pī空间群,a=0.511 46(6)nm,b=0.706 40(8)nm,c=1.326 410(15)nm,α=81.777 0(10)°,β=86.361(2)°,γ=76.397 0(10)°,F(000)=239,Z=1;最终偏离因子R=0.026 4,wR=0.067 4.在配合物中,铜离子与来自两个对氯苯氧乙酸根的两个羧基氧原子、两个醚氧原子以及来自两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形成变形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用 2 ,4,6 三硝基间苯二酚 (斯蒂芬酸 ,TNR)镍的水溶液和碳酰肼 (CHZ ,NH2 NHCONHNH2 )水溶液反应 ,制备出配合物 [Ni(CHZ) 3](TNR)·5H2 O ,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并用TG DTG ,DSC和IR技术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a =1 0 45 40 (1 0 )nm ,b =1 1 6 71 (2 )nm ,c =1 2 2 78(2 )nm ,α=1 0 9 1 90 (1 0 )°,β=1 2 1 1 6 8(1 2 )°,γ =99 70 0 (1 0 )°,V =1 2 6 1 3(3)nm3,Z =2 ,Dc=1 744 g/cm3,μ(Mo ,Kα) =0 873mm-1,F(0 0 0 ) =6 88,R =0 0 41 9,Rw=0 1 0 5 3.在该配合物分子中 ,碳酰肼为双齿配体 ,由羰基O原子和 1位N原子与Ni2 + 离子配位 ,分子中共形成 3个五元平面螯合环 ,中心离子为六配位八面体结构 .该配合物在程序升温条件下 ,分两步脱去所含结晶水 ,第一步失去 4个结晶水 ,第二步失去 1个结晶水 ,在 5 0 0℃时的最终分解产物为Ni2 O3.  相似文献   

6.
由硝酸镍水溶液和肼基甲酸甲酯 (NH2 NHCOOCH3 ,MCZ)的水溶液反应 ,制备出未见文献报道的配合物 [Ni(MCZ) 3 ] (NO3 ) 2 ·H2 O .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1/n空间群 ,晶体学参数为 :a =1.3 681(2 )nm ,b =0 .8188(1)nm ,c =1.60 2 9(4 )nm ,β =92 .16(2 )° ,V =1.7943 (6)nm3 ,Dc=1.744g·cm-3 ,Z =4,F(0 0 0 ) =976,μ(MoKα) =1.166mm-1.结构采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优化 ,除氢原子采用各向同性热参数外 ,其它非氢原子均采用各向异性热参数修正 ,最终偏离因子R1=0 .0 3 3 7,wR2 =0 .0 85 7.在该配合物分子中 ,肼基甲酸甲酯作为双齿配体 ,由羰基氧原子和端基氮原子与Ni2 + 配位 ,形成五元平面螯合环 ,配合物分子中共有三个这样的螯合环 ,中心离子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 .配合物的外界是两个硝酸根离子和一个水分子 ,通过库仑力和氢键与内界结合在一起 .采用TG DTG ,DSC ,IR等表征了标题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在程序升温条件下 ,该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是由一个弱的吸热过程和三个较强的连续的放热过程组成的 ,由TG DTG和IR分析结果证明 ,在 3 2 5℃时的最终分解产物为NiO ,得到了化合物的热分解机理 .  相似文献   

7.
魏丹毅  郑岳青  林建利 《化学学报》2002,60(7):1248-1252
在甲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经浓硝酸硝化的Ho_2O_3与1,10-邻菲啰啉反应形 成氢氧根桥联的双核钬配合物[Ho_2(phen)_4(H_2O)_4(OH)_2] (phen)_2(NO_3)_4 (phen = 1,10-邻菲啰啉)。单晶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测定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 P1-bar (no. 2)空间群,晶胞参数a = 1.1241(1) nm, b = 1.1439(1) nm, c = 1. 4058 (1) nm, α = 93.989(7)°, β = 98.173(7)°, γ = 108.19(1)°, V = 1.6874(4) nm~3, Z = 1, D_c = 1.737 g/cm~3, F(000) = 880,7752个独立衍射 点中,5702个可观测点满足F_o~2 ≥ 2σ (F_o~2),R_1 = 0.0499, wR_2 = 0. 858。标题配合物由中心对称的双核[Ho_2(phen)_4(H_2O)_4-(OH)_2]~(4+)配阳离 子,邻菲啰啉phen分子及硝酸根NO_3~-阴离子组成。敏个稀土原子与2个邻菲啰啉 配体,2相水分子和2个氢氧根配位形成配位数为8的[HoN_4O_4]四方反棱柱。配位 多面体通过两氢氧根基团形成共棱的[Ho_2N_8O_6]双四方反棱柱[d(Ho-N) = 0. 2549~0.2565 nm, d(Ho-O_(H_2O) = 0.2356, 0.2366 nm, d(Ho-O_(OH)) = 0. 2223, 0.2240 nm]。通过氢键和芳环堆积作用,配阳离子和邻菲啰啉分子排列形成 平行于(10 1-bar)的两维层结构,NO_3~-阴离子位于层之间。标题配合物为顺磁 物质,在5 ~300K区间内遵循Curie-Weiss定律X_m (T + 4.43) = 14.72 cm~3·K ·mol~(-1)(X_m为每摩尔Ho~(3+)离子磁化率),其Ho~(3+)离子的室温有效磁矩为 10.76 B. M.,与Ho~(3+)自由离子的磁矩基本相同,表明稀土离子间不存在磁交换 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得到了对称的均双核配合物Cu2(fsa)2en(H2O).5H2O,其中(fsa)2en为二(3-羧基水杨醛叉)缩1,2-乙二胺的对称双Sch iff碱配体,并用单晶X-ray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晶胞参数:a=1.608 6(3)nm,b=1.336 3(3)nm,c=2.065 0(4)nm,α=90°,β=90°,γ=90°,Z=8,R1=0.048 3,wR2=0.096 8.配合物中两个Cu(Ⅱ)通过酚氧原子桥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黄妙龄  曾炜 《化学研究》2010,21(4):23-26
合成了一维配位镨聚合物[Pr(C5H4NCOO)3(H2O)2]n,表征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970 77(12)nm,b=1.985 2(2)nm,c=1.165 82(14)nm,β=112.023(10)°,V=2.082 8(4)nm3,Z=2;每个镨离子同6个异烟酸配体的氧原子和2个配位水的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反四方棱柱体配位构型.配体异烟酸将相邻的2个镨离子相连,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
张廉奉 《化学研究》2000,11(3):34-36
室温下 ,金属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进行氧化加成反应合成了铜化合物 [Cu(C6H5COO) 2 (C5H5N) 2 (H2 O) ](1 )。通过元素分析、电导、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经X 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Cc ,a =0 .60 78(4) ,b =1 .5879(4) ,c =2 .30 91 (3)nm ,β =97.61 (2 )°,Z =4,V =2 .2 0 91nm3,R =0 .0 30 7,中心铜原子由单齿配位的苯甲酸根的氧原子和吡啶的氮原子及来自水分子的氧原子形成四方锥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K3Fe(CN) 6 ,甜菜碱和Pr(NO3) 3·6H2 O合成了一维链状氰根桥联配合物 [Pr(bet) 2 (H2 O) 3Fe(CN) 6 ] n,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利用单晶X射线四圆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晶体属正交晶系 ,P2 1 2 1 2 1 空间群 ,晶胞参数a =0 9634 ( 2 )nm ,b =1 45 5 6( 3)nm ,c =1 7798( 9)nm ,V =2 495 9( 9)nm3,Dc=1 70 6Mg·m3,Z =4,GOF =0 970 ,F( 0 0 0 ) =12 84,R1 =0 0 30 7。变温磁化率 ( 1 8~ 30 0K)表明在Pr3 和Fe3 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两个在空气中稳定的Au(Ⅰ )和Cu(Ⅰ )配合物 ,并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表征 ,[Au2 (PPh3 ) 2 (μ 4 ,4′ bpy) ](ClO4 ) 2 (1) (4 ,4′ bpy为 4,4′ 联吡啶 ) ,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c,晶胞参数a=1.2 2 5 5 (4 )nm ,b=0 .9973(3)nm ,c=1.85 0 6 (6 )nm ,β =10 1.732 (5 )°,V =2 .2 145 (11)nm3 ,Z =4,最终偏离因子R =0 .0 430 ,wR =0 .0 937.[Cu2 (PPh3 ) 4(CH3 CN) 2 (μ 4 ,4′ bpy) ](BF4 ) 2 (2 ) ,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c,晶胞参数a =1.34 6 3(3)nm ,b =1.46 81(3)nm ,c =2 .0 6 0 8(4 )nm ,β =10 0 .387(4 )° ,V =4.0 0 6 6 (13)nm3 ,Z =2 ,最终偏离因子R =0 .0 45 0 ,wR =0 .116 3.两个双核配合物都是利用 4,4′ 联吡啶桥联配体 ,形成直线结构 ,直线的两端以PPh3 或CH3 CN为端基 .Au(Ⅰ )为 2配位 ,Cu(Ⅰ )为 4配位 .两个配合物均具有光致发光特性 ,其中配合物 1发光来自MLCT激发态 ,而配合物 2则是受配位金属影响的配体内部发光 .  相似文献   

13.
邻菲罗啉、己二酸和硝酸铜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一种新颖的四核铜配合物[Cu4(phen)4(NO3)2(H2O)2-(adip)4/4(Hadip)4/2](NO3)2·2H2O(其中H2adip=己二酸),并经元素分析,IR,UV,TG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0146(2)nm,6=1.0261(2)nm,c=1.8285(4)nm,a=91.66(3)°,β=92.19(3)°,γ=112.76(3)°,V=1.7520(6)nm3,Z=1,Dc=1.639 g/cm3,c66H66Cu4N12O28,Mr=1729.47,F(000)=886,μ=1.294mm-1,R1和wR2分别为0.0447和0.1141.己二酸根通过4个羧基O将两个U形双核亚单元联接成具有一个对称中心的双U形四核结构,其中每个U型亚单元包含晶体学上不对称的2个Cu(Ⅱ)原子.每个Cu(Ⅱ)离子均处于畸变的四方锥配位环境,除与己二酸氢根(Hadip)、己二酸根(adip)和邻菲罗啉(Phen)的N,O配位形成锥底平面外,其中的1个Cu(Ⅱ)与水配位,而另一个Cu(Ⅱ)则与硝酸根配位.配合物晶体结构中存在着广泛的氢键和π…π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标题配合物晶体属Cc空间群,a=1.5955(6)nm,b=1.8508(6)nm,c=2.2595(9)nm,β=97.79(4)°,Z=4,Dx=1.52g/cm~3,T=295K.用I>3σ(I)的7316个可观察衍射数据对92个非氢原子的原子坐标和各向异性温度因子进行全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最终的偏离因子R=0.043.中心Eu(Ⅲ)离子与周围6个氧和一对氮原子配位,配位多面体属四方反棱柱体,其点对称性为C_1.以Eu(Ⅲ)离子为荧光探针,77K下测得配合物多晶样品的高分辨激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激发光谱表明配合物中Eu(Ⅲ)离子仅有一种晶格格位.~5D_0→~7F_J(J=0~2)跃迁光谱表明中心Eu(Ⅲ)离子在77K下具有C_1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亚甲基丁二酸、邻菲啰啉(phen)和硝酸铜在甲醇-水中反应合成了一种由亚甲基丁二酸根(IA)桥联的新颖双U形四核铜配合物[Cu4(IA)2(phen)4(H2O)4](NO3)4(H2O)6(1),其结构经UV,IR,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1属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2262(3)nm,b=1.282 4(3)nm,c=1.3551(3)nm,α=63.236(2)°,β=75.555(2),°γ=73.126(2)°,Z=2,F(000)=844,R=0.059 6,wR=0.166 2。IA通过8个羧基O将两个U形双核亚单元联接成具有一个对称中心的双U形四核结构,其中每个U型亚单元包含晶体学上不对称的两个Cu(Ⅱ)离子。每个Cu(Ⅱ)离子均处于畸变的四方锥配位环境,除与IA和phen的O,N配位形成锥底平面外,Cu(Ⅱ)还与水配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了标题配合物,对其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单胞参数:α=11.549(2)(?),b=14.122(3)(?),c=15.654(?),α=97.01(2)°,β=102.70(2)°,γ=105.43(2)°,V=2355.94(0.87)(?)~3,Z=2.晶体结构是采用Patterson法和差值Fourier合成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偏差因子R=0.0337,R_w=0.0364.晶体中甘氨酸与Sm原子的结合方式有三种:第一种甘氨酸的羧基离子以螯合桥式与Sm原子配位;第二种甘氨酸以羧基桥式与同一单元的两个Sm原子配位;第三种甘氨酸以酸基桥式连结两个相邻单元中的相邻Sm原子而形成一维无限长链结构.此外,每个Sm原子还与两个水分子成键,其配位数为9.  相似文献   

17.
以邻甲酰基苯磺酸钠和异烟肼为原料在乙醇/水溶液中制备了一种酰腙类Schiff碱配体(NaL),采用常规溶液挥发法合成了由该配体构筑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L)2(H2O)2]·4H2O}n。利用元素分析、IR、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6 98(4)nm,b=0.869 26(5)nm,c=1.180 44(7)nm,α=103.353(5)°,β=100.965(4)°,γ=93.123(4)°,Z=1,V=0.767 24(7)nm3,Dc=1.697 g·cm-3。每个Zn(Ⅱ)离子被2个配体L-阴离子双重桥联形成二核环状结构单元,并通过共用锌离子形成一维链配位聚合物,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扩展为具有一维开放孔道的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维分子梯状配合物{[Cu2(4,4'-bpy)3(p-Ab)2(H2O)2]·(NO3) 2·4H2O}n(4,4'-bpy=4,4'-联吡啶,p-Ab-=对氨基苯甲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0 7(5) nm,b=1.550 4(3) nm,c=1.450 9(3) nm,β=104.81(3)°,V=2.415 5(12) nm3,Z=2.铜离子周围有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与之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由对氨基苯甲酸的螯合氧原子提供,另一个氧原子由配位水提供,3个氮原子分别由三个4,4'-联吡啶提供.这六个原子在铜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体对氨基苯甲酸只有一种配位形式--双齿螯合,第二配体4,4'-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均参与配位,将配合物组装成一维分子梯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用呋喃甲酸、4,4′-联吡啶和碳酸钴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Co(α-Furoic ac id)2(4,4-′b ipy)2(H2O)2]。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 1,晶胞参数:a=1.138 4(4),b=1.138 4(4),c=1.302 9(9)nm;γ=120.0°,V=1.462 3(12)nm3,Dc=1.612 g/cm3,Z=3,F(000)=729。最终偏离因子R1=0.049 0,wR2=0.143 6。晶体中钴原子与2个b ipy的2个N原子及2个呋喃甲酸根的2个氧原子配位及2个水分子的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结构,结合晶体结构进行了电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电极反应中电子转移是准可逆的,配合物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种新的双核倒反中心的稀土镧配合物{La[o-C6H4(NO2)(CO2)]3.(DMF)2}2.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镧配合物{La[o-C6H4(NO2)(CO2)]3.(DMF)2}2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902(2)nm,b=1.245 0(2)nm,c=1.298 7(2)nm,α=64.555(2),°β=66.348(2),°γ=71.920(2)°,V=1.569 5(5)nm3,Dc=1.658 Mg/m3,Z=2,μ=1.437 mm-1,F(000)=784.配合物中有2个La(Ⅲ)被4个邻硝基苯甲酸的羧酸根的负氧离子桥联,每个La(Ⅲ)的中心离子配位数为9,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7个邻硝基苯甲酸的羧酸根的负氧离子和2个DMF的羰基氧原子.化合物中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其成为三维立体结构.同时发现了标题化合物固体具有光致发光现象,发光性能测试表明,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