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萘胺的荧光增强效应及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利中  陆州舜 《分析化学》1997,25(8):944-946
研究了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丙基-β-环糊精、叔胺-β-环糊精对萘胺荧光强度的影响,发现HP-β-CD、TA-β-CD对萘胺的荧光增强作用比β-CD大。  相似文献   

2.
1-萘胺(NA)的基态与激发态电离已有诸多报道,但主要集中于低pH介质中1-萘铵离子的酸碱电离过程,并已在NA的酸性水溶液中观察到了分别对应于萘铵离子和中性萘胺分子的双重荧光^[1]。萘胺本身作为“酸”的酸碱电离研究则未见报道。已知苯胺的基态pKa。高达25^[2],这可能是难于观察到NA基态酸式电离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对认识光合作用原初过程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有关诱导激发态质子转移和电子转移偶合的研究备受关注^[3-5],并且已经注意到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在激发态NA分子中,由于分子内发生电荷转移(ICT)过程 ^[6,7],氨氮原子上电荷密度下降,氨基的酸性将可能大幅度提高^[8],从而有可能在高pH介质中观察到萘胺的激发态酸碱电离过程。因此,我们设计合成了NA的系列衍生物1-萘胺乙酸(NAA)和1-萘胺二乙酸(NADA),研究了NA,NAA,NADA和1-二甲氨基萘(DMAN)(图1)在高pH水溶液中的荧光光谱,首次观察到了NA和NAA在高pH介质中的双重荧光,揭示了1-萘胺中氨基的激发态酸式电离性质。  相似文献   

3.
导数同步荧光法同时测定1-萘胺和2-萘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同时测定2种萘胺异构体的含量,研究了1-萘胺和2-萘胺的同步荧光光谱及其一阶导数同步荧光光谱,利用零交点法避免了它们之间的干扰。在pH=7.5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波长差为120 nm的条件下,测定了1-萘胺和2-萘胺的同步荧光。进一步对2种萘胺的同步光谱做一阶导数处理,分别在1-萘胺和2-萘胺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为零的259和290 nm处读取另一种异构体的信号值。该值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均在4.0×10-7~2.0×10-5 mol/L;1-萘胺和2-萘胺的检出限分别是4.0×10-8和2.9×10-8 mol/L;RSD均在5%以下。该方法用于产品中2种萘胺的同时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寡糖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常理文  腰锐锋 《分析化学》1994,22(10):975-979
多种寡糖经α-萘胺衍生化后,用硼砂作为电泳介质,实现了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比较了毛细管区带电泳和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分离寡糖α-萘胺衍生物的电泳行为,对影响分离度的诸因素进行了考察,选择了最佳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5.
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的α-萘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H2SO4介质中,α-萘胺能减弱碘对亚砷酸与硫酸铈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研究了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α-萘胺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荧光法探索了曲拉通X-100(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β-环糊精(β-CD)、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5种有序介质,及反应时间、pH条件对草萘胺荧光光谱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有序介质中CT-MAB对草萘胺荧光增敏效果最好,在λex/λem=292/338 nm处有强荧光峰.据此,建立了用CTMAB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草萘胺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7~1.0×10-4 mol/L,相关系数R=0.9986,检出限为5.3×10-8 mol/L,对1.0×10-4mol/L草萘胺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54%.该法已用于西红柿、芹菜、油菜、菠菜、绿尖椒、圆白菜、水萝卜、长茄子、豆角、黄瓜中草萘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疏水性多糖的合成及荧光法研究其在水中的自聚集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胆固醇与1,6-已二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6-已二异氰酸酯胆固醇单脂(I),然后通过葡聚糖与(I)反应合成了具有自聚集性质的葡聚糖,测得葡聚糖主链上每100个糖环含有3-5个胆固醇。我们采用探针式超声波来制得胆固醇修饰葡聚糖「CHD」的水溶液,同时用N-苯基-α-萘胺「PNA」作为荧光探针来研究CHD自聚集过程。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每一种葡聚糖溶液,都存在着一个临界浓度。在此浓度之上,PNA的荧光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甲萘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中甲萘胺的新方法,甲萘胺与对硝基重氮盐偶合成黄色的染料,在475nm处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甲萘胺的浓度在1.0~20.0mg/L时呈线性,检出限为1mg/L,回收率在95.4%~105.2%,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对甲萘胺有较好的选择性等特点,用于水中痕量甲萘胺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丙酮双水相萃取预富集荧光法测定痕量1-萘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丙酮水溶液在适当电解质作用下能形成双水相及1-萘胺能发射荧光的特点,建立了一种丙酮-电解质-水体系双水相萃取、蠕动泵进样荧光法测定1-萘胺的新方法.研究了电解质的种类和用量、丙酮体积、1-萘胺浓度、温度、酸度和共存物等的影响.发现在最佳萃取体系丙酮-K3PO4-H2O中,1-萘胺的一次性萃取率82.7%~89.9%,测定1-萘胺的线性范围7.2×10-8~6.0×10-1 mol/L,检出限2.6×10-9 mol/L.方法用于强化水样和豆芽样品中痕量1-萘胺的测定,回收率96%~106%,相对标准偏差2.8%~5.8%.  相似文献   

10.
以1,1'-联萘-2,2'-二胺为手性源合成了8对16种光活性铜络合物,考察了它们对1,1-二苯乙烯、苯乙烯和2,5-二甲基-2,4-己二烯等3种烯烃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的光学诱导活,,诱旋光活性联萘胺同水杨醛及2-羟基萘甲醛缩合而得到的chiff碱为配体的铜络合物的催化效果最佳,催化剂对2,5-二甲基-2,4-己二烯的催化效果优于其它两种烯烃。  相似文献   

11.
模拟实际使用条件,对ВНИИНП-50-1-4Φ航空润滑油进行热氧化试验,应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气相色谱仪(GC)评价抗氧剂N-苯基-α萘胺(NPAN)的热氧化衰变程度;结果发现在50-1-4Φ润滑油热氧化衰变过程中,抗氧剂NPAN质量分数(w)的对数值与PDSC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氧化诱导期torr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表明PDSC是研究润滑油热氧化衰变程度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2.
模拟实际使用条件,对ВНИИНП-50-1-4Φ航空润滑油(以下简称50-1-4Φ润滑油)进行热氧化模拟试验,应用GC分析抗氧剂N-苯基-α萘胺(NPAN)的热氧化衰变程度。在50-1-4Φ润滑油热氧化衰变过程中,NPAN的热氧化反应表现为拟一级反应。补油可大大延缓NPAN的热氧化反应速率,不同的补油方式对NPAN的热氧化动力学也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粘度和总酸值不能有效反映润滑油的热氧化衰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溶剂萃取和柱色谱分离,从黑眉锦蛇蛇鞭中分离得到5个油状物及混合脂肪酸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鉴定了油状物中的5,8,11,14-花生四烯酸乙酯、9-十八碳烯-1-醇、4-丙基-苯酚、N-苯基-2-萘胺、3-烯基-2-己酮等18种化学成分。并鉴定了23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0种,不饱和脂肪酸12种,芳香酸1种;发现存在着多种自然界少见的奇数碳脂肪酸和支链酸。  相似文献   

14.
姜玮  王磊 《分析试验室》1997,16(4):28-31
本文详细研究了二苯并-18冠-6对Sm-TTA荧光体系的增敏作用和稀土离子Dy^3+对Sm-TTA-冠醚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在冠醚存在下,Sm-TTA二元配合物荧光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加了280倍,Sm-TTA-二苯并-18-冠-6体系中引入适量的Dy^3+后,使体系的荧光强度提高26倍,对Sm-TTA-冠醚和Sm-Dy-TTA-冠醚体系,Sm的浓度分别在2.0×10^-7~1.0×10^-5mol/  相似文献   

15.
通过溶剂萃取和柱色谱分离,从黑眉锦蛇蛇鞭中分离得到5个油状物及混合脂肪酸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鉴定了油状物中的5,8,11,14-花生四烯酸乙酯、9-十八碳烯-1-醇、4-丙基-苯酚、N-苯基-2-萘胺、3-烯基-2-己酮等18种化学成分。并鉴定了23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0种,不饱和脂肪酸12种,芳香酸1种;发现存在着多种自然界少见的奇数碳脂肪酸和支链酸。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1,1′-联萘-2,2′-二胺(联萘胺)化合物的制备,讨论了它们作 为手性辅助基或配体在烯烃、酮、亚胺的不对称氢化及在烯烃的不对称环丙烷化、 醛的烷基化反应、醛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不对称烯丙位取代反应和不对称 Diels-Alder反应等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单糖的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定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体中常见的9种单糖经α-萘胺衍生化后,用50mmol/L硼砂作为电泳介质,实现了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并以β-吲哚乙酸为内标,研究了9种单糖毛细管电泳的定量方法,结果表明浓度在0.2~4.0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6次进样的标准偏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8.
系统研究了聚萘胺膜与Ag、Hg(2+)等十余种金属离子的络合特性。以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分析等方法研究了Ag-PNA电极对抗坏血酸(H2A)氧化的催化作用,提出了电极反应的可能机理。Ag-PNA电极可用于测定试样中的H2A含量。  相似文献   

19.
二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线性、非线性光谱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一系列二噻吩衍生物类有机合物:5,5'-二(对-N,N-二甲胺基苯乙 烯基)-2,2'-二噻吩(BMSBT)与5,5'-二(对-N,N-二乙胺基苯乙烯基)- 2,2'-二噻吩(BESBT),5,5'-二(对N-环丁胺基苯乙烯基)-2,2'-二噻吩( BBSBT),5,5-二(对-N-咔唑基苯乙烯基)2-2'-二噻吩(BCSBT),并测定了 其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和双光子荧光光谱。BMSBT,BESBT和BBSBT的单光子 荧光参数存在的很强的、规则的溶剂效应,表明其激发态的分子可能有较大的极性 。在800nm fs激光下测得BMSBT与BESBT在560nm附近(与单光子荧光发射峰波长接 近的位置)有较强的上转换荧光发射,上转换荧光强度与激发能量之间较好的平方 关系表明了双光子激发的机理,这种上转换荧光被称为双光子荧光。用以光子荧光 法测得BMSBT和BESBT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分别为54*10~(-50)(cm~4·s)/photon和 102*10~(-50)(cm~4·s)/photon。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气质联用单离子监测法(SIM)测定纺织品中1-萘胺和2-萘胺,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保留时间和全扫描质谱图定性,特征离子m/z143为监测离子,以其峰面积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