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直接电导检测-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芳香族羧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泓  王艳  原小寓 《分析化学》2008,36(3):393-396
研究了直接电导检测-离子排斥色谱法分离测定芳香族羧酸(邻苯二甲酸、水杨酸、苯乙酸、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和邻甲苯甲酸)。以Shim-packSCR-102H色谱柱为分离柱,H2SO4为流动相,考察了流动相浓度、色谱柱温度、流速对分离和测定芳香族羧酸的影响,确定最佳色谱条件为:0.08mmol/LH2SO4作为流动相,柱温45℃,流速1.2mL/min。所测芳香族羧酸的检出限为0.07~0.98mg/L;相对标准偏差在2.6%以下(n=5);回收率为95.8%~100.1%。本方法用于酱油样品的分析,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以离子液体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分离测定对氨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水杨酸、苯甲酸、邻甲苯甲酸6种芳香族羧酸的方法。以C18反相色谱柱为分离柱,采用紫外检测方法,以离子液体作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添加剂,考察了检测波长、甲醇含量、离子液体溶液的pH值、离子液体烷基链长度以及离子液体溶液浓度等分离及测定条件。优化得到的色谱条件为:以甲醇和1.0mmol/L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水溶液(pH 3.0)(体积比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在优化条件下对6种芳香族羧酸进行梯度洗脱,约在16.5 min内分离完全;在5~120 mg/L范围内,线性系数均在0.999以上;检出限为0.026~0.082 mg/L。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3%~103.8%,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0.63%。将该方法应用于药品复方紫荆皮水杨酸溶液和足君清酊剂中芳香族羧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以铜(Ⅱ)-L-谷氨酸络合物为手性分离选择剂,对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3种非衍生芳香族氨基酸的手性对映体拆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拆分未衍生化的氨基酸对映体的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方法.在使用10 mmol/L NH4AC(pH 5.0),5 mmol/L CuSO4和10 mmol/L L-谷氨酸的条件下,成功地拆分了苯丙氨酸、酪氨酸手性对映体;色氨酸手性对映体也得到部分分离;考察了电泳缓冲液组成、pH值等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苯甲酸、水杨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和邻甲苯甲酸6种芳香族羧酸的方法.以ZORBAX ODS反相色谱柱为分离柱,采用紫外检测方法,研究了流动相组成、淋洗梯度和检测波长对芳香族羧酸分离效果的影响.在优化色谱条件下,即流动相为乙酸水溶液(50 mmol·L-1,pH 3.5) -甲醇(60 ∶ 40),紫外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1,色谱柱温度为30 ℃,6种芳香族羧酸在2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方法的检出限为0.21 ~ 0.99 mg·L-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7% ~10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60%.将方法用于足君清酊剂和水杨酸苯甲酸松油搽剂两种药品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生物样本中8种单胺类神经递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生物样品中左旋多巴(L-DOP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柯(DOPAC)、多巴胺(DA)、5-羟吲哚乙酸(5-HIAA)、高香草酸(HVA)及5-羟色胺(5-HT)8种递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方法.使8种物质在25 min于单一流动相、单流速、单通道检测器情况下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采用ESA MD-150色谱柱 (150 mm×3.2 mm, 3 μm),流动相为50 mmol/L柠檬酸、50 mmol/L无水乙酸钠、0.5 mmol/L 1-庚烷磺酸钠、0.5 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 mmol/L三乙胺,pH 3.5,在甲醇浓度为5%~10%,流速0.3~0.5 mL/min, 柱温为30 ℃时,都能使8种物质很好分离,其中在甲醇浓度8%,流速0.4 mL/min,检测到前5种物质线性范围为0.005~10 nmol/L; 后3种0.001~10 nmol/L,8种物质相关系数在0.994~0.999之间,检出限在pmol/L水平;回收率在80.3%~102.1%之间,相对偏差在1.4%~4.8%之间.且对样本处理和保存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核苷酸和β-环糊精(β-CD)及硼酸盐之间存在络合作用,可应用于核苷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在10mmol/L β-CD和20mmol/L硼酸盐存在时,实现了8种单磷酸核苷酸的分离测定;讨论了pH值、β-CD浓度、硼酸盐浓度及分离电压对分离和络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欢欢  李疆  赵珊  丁晓静  王志 《色谱》2015,33(8):816-821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间接紫外检测快速测定食品中乳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方法。以水或5 mmol/L醋酸为样品提取液,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30.2 cm(有效长度20 cm)×50 μm)为分离柱,4 mmol/L山梨酸钾+10 mmol/L磷酸钠+30 mmol/L NaOH(pH 12.56)+0.5 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分离缓冲液,在-8 kV下分离,于254 nm波长下检测,10 min内实现了食品中上述4种糖的同时分离与测定。乳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检出限(S/N=3)分别为50、75、25和25 mg/L,定量限(S/N=10)分别为150、225、75和75 mg/L,回收率在87.0%~10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4.7%之间。整个实验过程未使用有机溶剂。用该法测定了9种食品样品及1个质控样品,结果表明该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食品中乳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日常测定。  相似文献   

8.
高效阴离子交换-脉冲安培检测同时分析单糖和糖醛酸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梁立娜  张萍  蔡亚岐  牟世芬 《分析化学》2006,34(10):1371-1374
建立了高效阴离子交换-脉冲安培检测(HPAE-PAD)同时分离测定8种单糖和2种糖醛酸的分析方法。以CarboPacPA20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以2mmol/LNaOH溶液将8种单糖从分离柱上洗脱,而后用NaAc(50~200mmol/L)梯度淋洗2种糖醛酸,淋洗液流速为0.5mL/min,总分析时间为30min。在优化的分离测定条件下,8种单糖和2种糖醛酸的检出限为2.5~14.4μg/L(进样体积25μL,峰面积定量)。5mg/L的10种化合物的混合标准溶液连续7次进样,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1.5%。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多糖水解液和木材半纤维素水解液中的单糖和糖醛酸含量。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分离和测定蛇床子及其制剂中3种香豆素类活性组分的方法.系统考察了背景电解质pH、表面活性剂浓度、有机改性剂种类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缓冲液浓度为10 mmol/L、缓冲液pH为10.5、SDS浓度为20 mmol/L、甲醇浓度为10%时的优化条件下,蛇床子及其制剂中3种香豆素类活性组分得到基线分离.且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10.
徐向东  胡涌刚  李欣欣 《分析化学》2006,34(Z1):151-154
根据某些酚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能猝灭鲁米诺-铁氰化钾体系化学发光信号的特性,建立了毛细管电泳-间接化学发光分离检测苯二酚异构体和苯酚的新方法.电泳缓冲溶液选用7.5 mmol/L Na2B4O7-2.5 mmol/L Na2HPO4.在优化的化学发光和电泳条件下,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和苯酚在10 min内可直接实现分离,其检出限(S/N=3)分别为2.9×10-8 mol/L、3.7×10-7 mol/L、8.4×10-8 mol/L和4.4×10-6 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4.8%(n=5).通过对不同染发剂实际样品进行分离分析研究,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实际染发剂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