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从有理数到实数实际是数的范围的扩充 ,学习有理数到无理数的过程 ,实质上是学习实数的过程 ,是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扩充到无限不循环小数 (即无理数 )的过程 .因此在学习实数时要充分认识实数的真正含义及实数的一些非概念的因素 :1 .实数a的相反数是 -a,符号相反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 ;注意不要忽略 0的相反数也在其中 .0虽然没有正负符号之分 ,但它仍然存在相反数 .因此 ,求实数的倒数时应除 0外 .2 .数轴上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相反 ,任何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一个点表示 (可以是有理数或无理…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实数要么是有理数,要么是无理数,两者必居其一而且只居其一,我们将实数集合的这一性质简称为有理数≠无理数。许多和实数有关的证明题,乍一看似乎感到难于下手,但若利用上述性质来证,常可使问题迎刃而解。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怎样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无理数的存在,加深对无理数的理解是学习实数的一个难点,下面我们介绍利用几何画板作圆的展开,在数轴上找到无理数π.如图1,向右拖动圆心,圆就会逐渐展开,当点N′落到数轴上时,在数轴上与之重  相似文献   

4.
学习了无理数,把数的范围扩充到了整个实数.由于有些同学对无理数的概念没有完全掌握,导致认识模糊,理解片面,常会走入误区.本文列举无理数的几个误区,请同学们注意.误区一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无理数又分为代数数和超越数。这是实数的一种划分法。实数集还可以分成代数数集和超越数集。如果一个实数是整系数的某个代数方程a_0x~n+a_1x~(n-1)+…+a(n-1)x+a~m=0的根,那么这个数叫做代数数。反之,不是任何整系数代数方程的根的实数称为超越数。因为全体有理数n/m是一次代数方程mx-n=0的根,所以有理数集是代数数集一个子数,因此超越数都是无理数。证明一个数a是无理数,统编高中《代数》课本用了反证法,但用反证法需要一定的技巧,学生往往不会使用。本文打算介绍证明代数数中无理数的一种一般方法、供教师们参考。这种方法要用到下列定理。这个定理在一般代数课本中都有、我们就不作证明了。定理:整系数代数方程a_0x~n+a_1~(n-1)+…+a(n-1)x+a_n=0有有理数根m/n(m、n互质)的必要条件是m是a_n的约数、r是a_0的约数。我们先举例说明如何用这个定理证明代数数中的无理数、然后总结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超越数1744年,瑞士数学家欧拉首先提出超越数的概念并给出了它的定义;1794年,法国数学家勒让德猜测π可能不是有理数方程的根。这就导致超越数从无理数中分裂出来:凡是能满足某个整数系数代数方程的实数叫代数数,如2~(1/2),-3;不是代数数的实数叫超越数,如π,e。超越数必然是无理数,但无理数不一定是超越数。法国数学家刘维尔1844年在一篇论文中首先证明了超越数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扩张与因袭     
中学数学教师們領着学生走一条康庄大道:“由整数走向分数,由正数走向負数,由有理数走向无理数,由实数走向虛数”。这是在那里扩张数系。同时又希望“整数的性貭分数也有,正数的性貭負数也有,有理数的性质无理数也有,实数的性貭虛数也有”。这是在那里因袭数性。  相似文献   

8.
我的名字叫"无理数",是实数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我和我的好兄弟"有理数"精诚合作,团结一心,共同构建了我们实数家族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著名的欧拉公式:eπi+1=0,实现了有理数、无理数、超越数、实数、虚数完美统一,获得"最美的数学定理"称号.……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初中代数的教学大纲中,在“有理数”之后,引进无理数之前,包括了许多内容:整式和分式及其运算、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因式分解等.然后从数的开方问题引起,说明了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在1993年的教材中,无理数的引进是这样开始...  相似文献   

11.
李伟平 《数学研究》2005,38(4):361-366
证明了:如果λ1,…,λ11,μ是非零实数,并且不同一符号,至少有一个λi/λj是无理数,那么对任意实数η和ε>0,不等式λ1x14 … λ11x141 μy2 η<ε有无穷多正整数解x1,…,x11,y.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举例论证了有理数集不存在确界原理.先给出了正有理数系无限集确界不存在的严格证明,进而论述了有理数无限集和无理数无限集确界的不存在性.由此可得有理数系是离散的,无理数系也是离散的,而连续性(即完备性)是实数系特有的性质,有理数系和无理数系均不具有.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建立数系的过程中,自引入无理数之后,数系就从有理数集扩展到实数集。由于无理数的引入首先是通过对2~(1/2)的研究来实现的,因此人们很容易认识到3~(1/5)、7~(1/4)、… …103~(1/n)、……都是无理数。但是,往往会造成一种错觉,即错误地认为一切无理数都是用根式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上,判断和证明一个实数是否为有理数,有时是很重要的。长期来,人们对两个重要无理数“π”和“e”的研究就是突出的例子,正由于此,国内外数學竞赛的命题者不时编拟出此方面的问题。本文,试就一些典型问题谈谈此类赛题的证明方法。一、根据定义判断和证明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有理数总可以表示成既约分数P/q的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这些定义是判断和证明“有理数、无理数”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 解方程a~2x=0(a是实数)。解∵任何实数的平方为正数,∴x=0。 (二) 什么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积是有理数? 答:因为一切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积都是无理数。沒有一个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积是有理数。中学生在邏輯思維方面有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缺陷:在研究多个对象組成的整体的性质时,常常把“很大部分是”和“常见的部分是”錯誤地当成了“都是”;或者把“很小部分是”和“常見部分不是”錯誤的断言为“不是”。上面两題的解答,正是这类錯誤的实例。这类錯誤,可名之曰:“忽視特例”。此处“特例”一詞,有双重意义,就数量言,它指个別对象的性貭;就接触情况言,它指很少接触的对象的性貭。分析一下学生“忽视特例”的原因,研究一下防止学生“忽视特例”的办法,在提高教学貭量,培养学生邏  相似文献   

16.
关于无理数的概念的引入,这一課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因为綫段长度的概念、极限的概念都建立在实数概念的基础上。在中学里沒有必要向学生介紹无理数的严格的理論,任何这方面的企图都不会得到好的效果。在中学学习无理数的要求是 (1)給学生建立明确的有关无理数的概念; (2)使学生认識到有关无理数的概念在几何和代数方面的作用。为了保証学生对无理数的概念获得正确清楚的理解,1956-1957年度数学教学大綱的說明部分規定了无理数的引入的讲解程序的标准如下: (1)証明在有理数中沒有2~(1/2);  相似文献   

17.
一、总体设计意图 “实数(1)”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的第五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将数从有理数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说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从有理数到实数,这是数的范围的又一次重要扩充,对今后学习数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数学需要全面理解概念,正确进行表述、判断和推理,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但在学习简易逻辑时,由于对命题的否定理解不深,常常出现某些模糊的认识甚至是错误.现对常见的几种错误给予澄清.错误1认为命题的否定就是否定原命题的结论.在命题的否定中,有许多是把命题的结论加以否定.如命题:a是无理数,其否定是:a不是无理数.但据此就片面的认为命题的否定就是否定原命题的结论就错了.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1)对于任意实数x,使x2=1;(2)存在一个实数x,使x2=1.错解:对于任意实数x,使x2…  相似文献   

19.
<正>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是人教社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重要考查点,主要考查无理数的取值范围、整数或小数部分以及最接近数的估算.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现举几个例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证明了:如果λ1,…,λ6是非零实数,并且不同一符号,至少有一个λi/j(1≤i,j≤3) 是无理数,那么对任意实数η和ε>0,不等式|λ1x12 λ2x22 λ3x32 λ4s44 λ5x54 λ6x64 η|<ε有无穷多正整数解x1,…,x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