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需求拉动型供应链突发风险传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突发事件风险在需求拉动型供应链中传递的效应和规律。以博弈论思想为指导,分析了突发事件风险在需求拉动型供应链中传递的过程,建立了相应的风险传递模型,计算了供应链双方利润的需求风险弹性系数。研究表明:供应链双方利润与市场容量呈正相关,与价格敏感系数呈负相关;突发事件引起的市场容量变化对供应链双方利润的影响要远大于价格弹性系数变化对供应链双方利润的影响;无论供应链成本如何变化,供应链各方利润对需求总量和需求倾向的各风险弹性系数恒大于1,说明下游需求的小幅变动可能引起上游利润的大幅变动,证明了牛鞭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刘超  高凤凤  陈维国 《运筹与管理》2022,31(12):143-149
银行体系稳健运行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7~2017年中国14个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利用债务矩阵构建银行网络,运用无残差完全分解模型将其分解为网络结构和资本缓冲两个因素,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结构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复杂的关联性,而资本缓冲与银行系统性风险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在金融危机期间,网络结构是诱导银行系统性风险波动的决定性因素,资本缓冲对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有重要作用。此外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债务关系更为紧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贡献较大,中国银行处于网络结构中重要位置,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处于次重要位置。该结果为资本监管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揭示高声誉企业组织蜕化过程中声誉效应缺陷的作用机理,对完善声誉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独特的内含型设计,在神户制钢门前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质量数据失真风险输出模型,进行动态演化博弈分析并验证.结果表明:组织蜕化过程分为试探、默许、暴露和内控4个阶段;声誉效应依次发挥声誉激励正向效应、声誉激励负向效应、声誉惩罚效应和声誉惩罚与外部监管的叠加效应.在默许阶段,企业声誉随质量数据失真风险输出水平的增大而增大,声誉激励负向作用下低风险、高声誉企业转变为高风险类型.在内控阶段,声誉惩罚与外部监管的叠加作用下,高声誉企业的隐患损失分配系数远大于最优分配系数,促使其蜕化为具有适应性的质量数据造假者.基于理论模型计算信任拐点、不信任拐点和隐患损失最优分配系数,可确定企业的过程能力上限、质量数据失真风险输出水平及隐患损失承担份额,为企业声誉的量化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汪婧  郭楚晴 《运筹与管理》2023,32(1):159-168
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公众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感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行为选择从而影响事件风险的传播。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突发事件风险信息、风险感知和风险传播的路径关系,在风险传播过程中引入传染病传播机制,构建基于微分方程的风险传播模型。综合考虑风险传播阈值、媒体报道力度、群体风险感知度、个人风险知识水平四类因素并结合仿真实验分析对风险感知和风险传播行为的影响。最后,通过实例研究表明模型结论的有效性。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为相关职能部门调节公众风险感知,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  相似文献   

5.
金融机构的尾部风险关联模式及结构在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形成演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CoVaR指标及分位数回归方法,衡量金融机构之间的尾部风险传染强度,进而建立金融机构尾部风险动态网络。分析全连接网络及阈值法下过滤网络的全局和局部拓扑结构特征及其动态演化规律。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全连接网络的节点强度,能有效地衡量金融机构尾部风险传染强度及承受强度,并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各机构的尾部风险传染强度及承受强度排序匹配性存在差异;随着时间推进,各金融机构间的平均尾部风险传染路径缩短、系统性风险更易迅速累积和爆发;滞后一期的节点出度、节点入度及聚集系数越大,相应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越小;滞后一期的节点介数和节点接近中心度越大,相应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越大。研究结果对于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及系统性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基于金融机构尾部风险网络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董珊珊  冯芸 《运筹与管理》2017,26(3):148-156
本文基于日内和日度数据使用双变量CAViaR模型估计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标的指数的风险价值,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日内交易行为角度分析了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间日内与日间风险传导作用的差异。结果发现,期货市场日内风险的自相关特征显著高于现货市场,而两个市场的日间自相关性相差甚小,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的单向风险溢出效应仅体现在日内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与现货市场相比,期货交易的杠杆性以及当日回转交易便利了日内投机、套利交易,因而期货市场日内信息传递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李睿  张云华 《运筹与管理》2022,31(6):133-138
为有效激励或规制社会资本的合作行为,在分析PPP项目控制权配置问题时,考虑社会资本风险偏好进而构建有限理性期望效用函数,得出不同风险偏好组合下社会资本的控制权动态调整原则。研究表明,在政府为风险中性的前提下,风险规避的社会资本的控制权比例有最低激励阈值且与其风险规避系数呈负增长关系,体现控制权在激励的环境下实现规制的作用;风险趋向的社会资本的控制权比例有最高规制阈值且与其风险趋向系数呈正增长关系,体现控制权在规制的环境下实现激励的作用;政府产出随社会资本的风险规避系数、控制权比例呈负增长,而随社会资本风险趋向系数呈正增长。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在不同风险偏好组合下社会资本的控制权份额对其合作行为的激励规制效应及其对政府产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创新性地从风险组合视角集成企业综合风险,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综合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降低企业综合风险;通过调节效应分析发现,高创新企业、高竞争行业和无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综合风险的减缓效应更显著;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进程领先于制造业,东部地区数字化转型程度高且风险减缓作用大;(2)在综合风险基础上添加技术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集成新型综合风险,发现数字化转型虽能降低新型企业综合风险,但两者之间的线性拟合效果差;数字化转型与各类单一风险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呈现异质性特点;通过引入机器学习模型,发现数字化转型与新型综合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关系,且基于堆叠法的机器学习集成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该研究成果能优化公司风险治理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能源互联网呈现物理信息深度融合的趋势,为电力系统管理研究定义了新的研究框架。作为一个先进的复杂系统,能源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Energy Internet Cyber-Physical System,ECPS)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其中一个就是耦合结构下的风险管理。本文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和风险传递理论,着重在拓扑层面分析了ECPS跨空间交互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交互路径和交互系数;接着建立了ECPS跨空间风险传递模型,量化描述了风险的传递和演化过程,并进行了风险影响评估;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三种不同交互系数节点故障的风险传递过程和不同攻击模式下系统的崩溃过程。对仿真结果的讨论阐述了能源互联网风险跨空间传递的特点,为更深入地研究ECPS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含协整残差的双变量EGARCH模型,研究上海SHFE和伦敦LME铜期货市场的动态整合关系.统计结果显示两个市场的收益及其风险存在对称的溢出效应,全球铜市供求因素驱动最新收益和风险信息在两者之间传递。沪铜期货有突出的国际定价影响.在全球24小时交易中,LME和SHFE交替成为国际铜价的主要信息来源.SHFE和LME市场的收益变化均以对方市场的影响为主;市场风险则以本市场的影响为主.影响两个市场动态整合度的因素有滞后一期的市场风险、沪铜成交量、伦铜的超额收益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设计变更对项目实施的影响,本文将影响施工项目的设计变更原因称为项目的设计风险元,基于广义项目风险元传递理论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研究设计风险元传递过程。通过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时间、不同程度的设计风险元对项目工期和项目费用影响程度,当设计风险元发生后,设计审批及设计过程将影响项目工期;受施工工序影响设计风险元造成实际施工速度不饱和,使得施工效率低下形成窝工;由于设计风险元导致的返工造成施工项目的工期延误和成本超支。此模型为风险管理者或项目管理者在设计风险管理方面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工程项目的目标风险包括工期风险、费用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研究已经表明,同一风险因素会同时对不同的目标产生影响.另外,工程项目管理各方在进行目标管理过程中的合作性也会对目标的最终完成产生影响.因此,将同一风险因素对不同目标的影响以不同的权重表示,并将项目管理各方的合作性作为目标风险的影响因素引入到风险评价中,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合作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提出了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工程项目主体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主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相互之间构成了一定的经济伙伴关系.由于项目主体之间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项目各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相互之间形成了博弈关系.在分析项目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一般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主体三方之间的行为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最后从建立完善的建设管理制度、建立事先监督机制与事后惩罚机制、建立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规范项目主体行为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光凤  周直  许茂增 《运筹与管理》2018,27(10):139-145
针对具有信息灰性、模糊性及语言描述性的工程项目风险问题,定义区间灰色区间直觉不确定语言集用于表达这些特征,结合多属性群决策理论和C-OWA算子,构建工程项目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模型,以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为例验证所建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利用区间灰度、区间隶属度和区间非隶属度以及不确定语言变量,更全面、更真实地表达工程项目的实际信息,得到更符合工程实际的风险辨识和评价结果,帮助项目管理者更准确地预知主要风险因素和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15.
系统动力学在建设工程风险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根据建设工程建设程序,提出了建设工程建设阶段的风险管理.简单综述了系统动力学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然后选取在项目实施期间,以项目承包商的视角,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由于篇幅所限,仅以工期风险为例,详细识别了造成工期风险的原因和风险发生后引起的后果,以及风险发生后通过系统内部调节后对自身的影响,证明了系统动力学在风险识别阶段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在项目调度鲁棒性研究中,当活动出现延期风险时,由于各活动性质不同,其延期风险权重也不同,权重越大的活动越有可能影响项目的完工时间。针对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提出一个基于活动延期风险加权时差的鲁棒性度量新指标。在出现不确定因素干扰时,该指标不仅考虑了活动延期风险权重的影响,同时为实现时差在多个任务之间的共享,还考虑了紧前任务数量的影响。建立一个以加权时差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鲁棒优化模型,并针对模型特点,设计了基于禁忌搜索的模拟退火算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度量方式和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指标优于现有的度量指标,较好地满足了项目调度质量鲁棒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项目风险评价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投标决策和作出项目选择的重要依据.基于理想化与主客观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确定风险评价指标综合权重的方法;采用梯形模糊数处理模糊性信息,并将其与粗集理论和TOPSIS(a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方法相融合,建立了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Fuzzy-Rough-TOPSIS模型.实例运行表明,模型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多个项目的风险分析和比较,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以往模型存在的主观性强、应用条件限制严格等不足.  相似文献   

18.
跨界创新联盟是企业创新过程中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一种有效形式,但在带来企业创新资源共享效益的同时,联盟中复杂的关联关系也构成了联盟关联信用风险传染的新渠道。本文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传染病模型,根据跨界创新联盟特点,在原有资产关联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行业关联、资产关联和创新合作关联三种关联关系,改进了风险传播的传染病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行业关联、资产关联和创新合作关联对跨界创新联盟关联信用风险传染阈值具有综合性影响,增加行业关联和创新合作关联因素,有利于提高关联信用风险传染阈值的精度。此外,资产关联度越高则感染成员密度越大;行业关联度越低,创新合作关联度越高则感染成员密度越小。  相似文献   

19.
保险公司作为负债经营的特殊企业,其偿付能力受到监管部门的约束,本文以公司负债经营为前提研究其各种首次时.考虑MAP风险过程,即存在一随机背景Markov过程,索赔到达与索赔大小同时受这一背景过程影响,索赔到达为Markov到达点过程(MAP),索赔大小对于不同的背景状态具有不同的分布.本文给出首达时满足的积分-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带边界条件的积分-微分方程,给出了盈余过程从初始盈余水平到达某一给定盈余水平的首达时的Laplace变换的矩阵表示式,并由此推得了盈余过程到达指定水平的若干首达事件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