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胆碱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抗干扰性,以纳米碳管修饰铂电极为基础电极,采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胆碱氧化酶(ChOx),构建了电流型胆碱检测生物传感器,对纳米碳管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得知纳米碳管的引入不仅使电极对H2O2的催化电流增大,同时降低了电催化所需的恒定电位。讨论了缓冲液介质、pH值、酶负载量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在pH 7.2、电位为0.15V条件下对氯化胆碱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0×10-6~1.0×10-4mol/L;检出限为5.0×10-7mol/L;灵敏度为9.48μA/mmol/L。传感器的稳定性好,经过1个月,仍可保持初始电流的85%。抗干扰能力有很大提高。用于人体血清中的胆碱浓度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以PDDA分散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得PDDA-MWCNTs悬浮液,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PDDA-MWCNTs与胆碱氧化酶(ChOx)交替组装在铂(Pt)电极上,最后滴加Nafion制备抗干扰膜,构建了电流型胆碱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复合酶膜(PDDA-MWCNTs/ChOx)n对底物胆碱的催化电流随着组装层数增多而明显增大,酶膜组装6层时最优。此传感器在5×10-6~2.5×10-4mol/L浓度范围内对胆碱有良好线性范围,响应时间为6.6s;灵敏度为21.97μA/mmol;检出限为2×10-6mol/L(S/N=3),RSD<5%,且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林立  李仁勇  王琳琳  邱云 《色谱》2018,36(11):1189-1193
建立离子色谱-抑制型电导检测牛肝菌中胆碱、腐胺和尸胺的方法。牛肝菌干片样品经7 mmol/L甲烷磺酸溶液提取,过滤膜,经反相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样分析。胆碱、腐胺、尸胺与样品中共存离子在IonPac CS17(250 mm×4 mm)阳离子交换色谱柱上可实现较好分离。以7 mmol/L甲烷磺酸为淋洗液等度淋洗,25 min可完成一次样品测定。胆碱、腐胺和尸胺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02、0.002和0.003 mg/L,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01~10 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6%~100.2%。该方法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牛肝菌中胆碱、腐胺和尸胺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离子色谱法测定饲料中氯化胆碱和三甲胺的含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丁永胜  牟世芬 《色谱》2004,22(2):174-176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饲料中氯化胆碱含量及鉴别饲料中氯化胆碱及掺假物三甲胺的方法。选用IonPac CS12阳离子交换色谱柱(250 mm×4 mm i.d.)和8.5 mmol/L H2SO4淋洗液,抑制型电导检测,在16 min内分离测定了包括胆碱和三甲胺在内的8种阳离子。胆碱和三甲胺的最小检出限分别为0.1 mg/L和0.05 mg/L。方法回收率为99.25%~102.5%。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郑瑜  林祥钦 《分析化学》2008,36(5):604-608
玻碳电极上共价修饰上单分子层胆碱(Ch)可以显著提高电极的活性。本研究利用该电极上胆碱层带有的正电荷,牢固吸附带负电荷的纳米金溶胶,继而利用纳米金颗粒良好固载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制备出了基于HRP酶直接电化学的H2O2传感器。以阻抗谱、循环伏安等方法表征了修饰电极的性质。结果显示,该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电活性HRP的表面浓度(Γ*)为1.2×10-9mol/cm2,米氏常数KMapp=1.55±0.11 mmol/L。该修饰电极在H2O2浓度1.2×10-6~3.2×10-3mol/L范围内有线性响应,检出限(S/N=3)为4.0×10-7mol/L。本修饰电极制备简单,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可以作为进一步构筑生物传感器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Mn掺杂的ZnS(Mn-ZnS)室温磷光(RTP)量子点的磷光为信号,以2-溴甲基苯硼酸与4,4ˊ-联吡啶为原料合成的硼酸基联吡啶盐(BBV)为受体,带负电的量子点与带正电BBV通过静电作用形成Mn-ZnS/BBV纳米复合材料,Mn-ZnS量子点磷光猝灭,加入果糖,BBV与果糖形成阴离子硼酸酯,降低了对量子点猝灭效率,RTP恢复.考察了时间、pH值对Mn掺杂的ZnS QDs/BBV纳米复合材料磷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此传感器检测果糖的线性范围为0.05~1.00 mmol/L,检出限为0.01 mmol/L,相关系数r为0.99.本磷光分析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有望应用于食品、医药行业中果糖含量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7.
氯化胆碱/尿素和氯化胆碱/甘油的性质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在化学和物理学科引起广泛关注.低共融溶剂,如氯化胆碱/尿素和氯化胆碱/甘油,不仅被认为是一类新型的离子液体,还具有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及合成简便等优势.为了促进氯化胆碱/尿素和氯化胆碱/甘油这两种低共融溶剂的应用,本文考察了氯化胆碱/尿素和氯化胆碱/甘油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水分对其物性的影响,并将其与传统离子液体进行了比较.此外,还分析了氯化胆碱/尿素和氯化胆碱/甘油在摩擦学及CO2分离中的潜在应用.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氯化胆碱/尿素和氯化胆碱/甘油有希望应用于摩擦学及CO2分离中,但是在大规模工业应用之前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瓶颈,还需要进一步在其纳米结构、实验测定及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栋 《分析试验室》2007,26(3):11-14
通过HPLC/HPLC-MS研究了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的测定方法,磷脂样品首先经过HPLC分离得到磷脂酰胆碱,该磷脂酰胆碱再进一步通过不同的HPLC系统分离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并通过标准样品和质谱进行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的定性.定量方法通过标准样品外标法定量,由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可知,该方法已用来测定一般磷脂样品和磷脂酰胆碱样品中的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含量.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电泳电导法快速检测饲料添加剂氯化胆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导法对饲料添加剂氯化胆碱进行了测定.实验优化了缓冲介质、分离电压、毛细管长度和内径等参数.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氯化胆碱在4 min左右可以实现分离检测,线性范围在41.8~1.20 μg/mL,检出限为0.8 μg/mL;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2.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105%.将该法用于粉剂和饲料中氯化胆碱的检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MS/MS)测定吸入雾化装置中氯化乙酰甲胆碱气溶 胶药物浓度的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2. 1 mm × 100 mm,1. 7 μm)色谱柱,以0. 1%甲酸水和乙腈作为流 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 3 mL/min,进样量为5 μL,分析时间为5 min,柱温为40 ℃,多反应监测(MRM)正离 子模式测定。同时,对专属性、线性、仪器精密度、加标回收率、提取回收率和稳定性分别进行了考察。结果 表明,氯化乙酰甲胆碱在10~1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 > 0. 999),定量下限为10 ng/mL;氯化乙 酰甲胆碱雾化气溶胶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 2%,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80%;雾化气溶胶的平均提取 回收率为95. 7%。在吸入暴露装置中雾化1 min后,气溶胶的平均药物浓度为608. 1 mg/m3 ,上、中、下位置的 RSD为1. 2%,表明雾化1 min氯化乙酰甲胆碱气溶胶浓度即达到均一。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氯 化乙酰甲胆碱雾化气溶胶的浓度测定,也可为吸入制剂雾化气溶胶供试品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碳纳米管(CNTs)和K3Fe(CN)6修饰的铂电极上吸附固定胆碱氧化酶,以鲁米诺为发光试剂,研制了胆碱电化学发光(ECL)生物传感器。CNTs可有效提高电极表面的电荷传输能力、提高电极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和对酶分子的固载能力;K3Fe(CN)6对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同时对H2O2增敏的鲁米诺ECL有增强作用,均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研究表明,将CNTs分散液与K3Fe(CN)6混合,滴涂修饰在Pt电极上,吸附固定胆碱氧化酶,制备传感器。此传感器在含有8×10-6mol/L鲁米诺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30℃条件下产生的ECL强度与胆碱浓度在1×10-7~4×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检出限为1.2×10-8 mol/L。此生物传感器应用于鼠血样中胆碱的测定,测得结果为2.68 mg/L,平均回收率为101.1%。传感器具有快速、稳定和重现性好等特点,有望应用于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BiOI纳米片为载体,毒死蜱为模板分子,对巯基苯胺为功能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电聚合法合成毒死蜱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在印迹膜表面固定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氯化乙酰硫代胆碱(ATCl)浓度、pH值进行优化,构建了双识别型光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流-时间法(I-t)对水样中毒死蜱(CPF)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1.0 mmol/L ATCl,pH 7.0)峰电流强度与毒死蜱在0.02~1.0 nmol/L和20.0~200.0 n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抑制率(%) = 49.253CCPF+9.433(r2 = 0.998 6)和抑制率(%) = 0.193CCPF+57.599(r2 = 0.999 1),检出限(S/N = 3)为0.005 nmol/L。该传感器对毒死蜱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RSD = 4.2%)和稳定性。方法用于水样中痕量毒死蜱的检测,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6.1%~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4.2%。表明该传感器在复杂样品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结合红外光谱法检验案件中氯化琥珀胆碱的分析方法。用离子色谱法使离子分离后,采用电导检测器检测,同时结合红外光谱法将检材样品挥干后与溴化钾压片用红外光谱仪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从案件检材中检出氯化琥珀胆碱成分,相似度达到96%。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灵敏,结果准确,可用于刑事案件中检材的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14.
汪辉  刘江  李晰晖  曹阳  黄小贝  李永强 《色谱》2017,35(5):558-562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乳粉和果冻中氯化胆碱的分析方法。样品在10 mL 0.02mol/L乙酸铵溶液(冰乙酸调节pH至3.0)中水解3 h后离心,上清液经DIKMA ProElut PLS固相萃取柱(60 mg/3 mL)净化后,用Agilent ZORBAX 300 SCX色谱柱(150 mm×2.1 mm,5μm)进行分离,通过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15 mg/kg和0.50 mg/kg,加标回收率为70.8%~100.2%,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6.83%(n=6)。目标化合物在0.05~8.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2.05×10~5X+3.24×10~4,相关系数(r)为0.996。对市售乳粉和果冻中的氯化胆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乳粉和果冻中氯化胆碱的含量分别为251.0~2 448 mg/kg和0.261~0.314 mg/kg。该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乳粉和果冻中氯化胆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恒电流和恒电位方法,基于含有氯化铜溶液的乙二醇-氯化胆碱或硫脲-氯化胆碱离子液体,室温下在钢阴极上进行了铜的电沉积.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电沉积的影响以及沉积层的形貌. 结果表明,室温下施加不超过-0.45 V的沉积电位和不超过-4.0 A·m-2的沉积电流密度,可以同时从氯化胆碱基乙二醇和硫脲离子液体中沉积得到非常光滑、有光泽、致密且具有良好结合力、色泽鲜艳的铜金属涂层. 铜的电沉积阴极电流效率约为97%.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物催化纳米金的生成和纳米金粒子电催化银沉积实现两次信号放大的原理,构建了一种快速、灵敏的乙酰胆碱酯酶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有机磷农药。固定在金电极表面的乙酰胆碱酯酶催化底物氯化乙酰硫代胆碱产生硫代胆碱,硫代胆碱还原氯金酸生成纳米金,将电极置于1.0 mol/L NH3-2.0×10#3mol/L AgNO3的银增强液中,由于纳米金粒子的催化作用,在#0.10 V的电压下,银只会沉积在生成的纳米金表面,沉积银的量与生成的纳米金颗粒的数目成正比,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定量检测沉积的银。在0.1~1000μg/L范围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剂马拉硫磷的浓度与银的溶出峰呈线性,线性方程为i pa=149.9-40.49lgC(r=0.9963),检出限为0.05μg/L。本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将其应用于湘江水样中马拉硫磷的检测,回收率在95.5%~102.2%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淮山药中胆碱和尿囊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胆碱和尿囊素均能增强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CE-ECL)分离检测淮山药中胆碱和尿囊素的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胆碱和尿囊素均在0.5~1000μg/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线性,检出限分别为0.02μg/L和0.04μg/L。对0.5 mg/L胆碱和0.5 mg/L尿囊素混合溶液连续6次测定,胆碱和尿囊素峰高的RSD分别为1.8%和2.0%,迁移时间的RSD分别为0.98%和1.1%。该方法已用于样品中胆碱和尿囊素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5.6%~101.1%之间,RSD≤2.5%。  相似文献   

18.
层层自组装制备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胆碱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经混酸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铂(Pt)电极,在此基础上固定(PAA/PVS)3复合膜,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高分子聚电解质PDDA与胆碱氧化酶交替组装在已修饰的电极上,构建了电流型胆碱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MWCNTs的引入使电极对H2O2的催化电流明显增大,制成的酶电极可以有效控制酶量的使用,酶膜组装层数为8时最优,对胆碱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10-7~1×10-4mol/L;灵敏度为12.53μA/mmol;响应时间为7.60s;检出限为2×10-7mol/L(S/N=3)。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30d时的响应电流值仍保持最初的89.5%。3次平行实验的RSD为3.64%。  相似文献   

19.
乙酰胆碱/胆碱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乙酰胆碱/胆碱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状况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一种快速、同时测定复杂生物样品中4种溶血磷脂酰胆碱(LPCs)的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分析方法。生物样品以甲醇-氯仿(9∶1,体积比)超声萃取3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过0.22μm滤膜,进行FTICR-MS分析。质谱分析采用250μL微量进样器直接进样,进样流速为120μL/h;电喷雾(ESI)正离子模式检测,扫描质荷比范围为m/z 50~1 000,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种LPCs在0.5~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3 0。4种LPCs的检出限为0.02~0.03μg/L,定量下限为0.07~0.1μg/L。在血液和大鼠肝脏样本中,3个加标水平下4种LPCs的平均回收率为70.8%~9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9.8%。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复杂生物样品中LPCs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