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约从公元前2世纪或1世纪起,罗马上层阶级的人数迅速减少,每一代人也许只有前一代人的四分之一,大部分上层家庭只养育极少的孩子,有钱人几乎全部没有自己生育的子女。社会学家兰德里( 1 93 6年)在查阅古书时找到了两份可供统计的调查资料,这就是罗马特洛伊贵族区和爱尔兰区的人口资料,这两个地区都在罗马人占领的希腊。这些资料表明,在古罗马时代,孩子的出生率或存活率是极低的,而且独身者很多。关于古罗马人的低生存率,还可以举出许多典型例子。著名诗人及讽刺文学家霍勒斯(公元前65年~公元8年)是独身汉。著名诗人奥维德(公元前43年~公…  相似文献   

2.
罗马上层贵族和有钱人的妻子或主妇大量饮用混合酒、葡萄糖浆、密饯和各种饮料 ,这些妇女所摄入的铅足以导致她们不育、流产、死产或早产 ,早产儿往往精神发育迟滞 ,其他婴儿也极易在出生后不久死亡。幸存的幼儿对铅毒特别敏感 ,早年的铅暴露总会造成永久性的生理或精神损伤。相反 ,古罗马的贫苦人没有受到严重的铅污染 ,他们既没有太多的酒、葡萄糖浆、密饯或蜂蜜制品 ,也没有奢侈的化妆品和含铅颜料或油漆。他们饮用的水也与贵族或富人不同 ,因为在农村很少使用铅质水管。平民的饮食主要是大麦和其他谷类 ,烹调比富人少 ,而且使用的炊具和…  相似文献   

3.
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代是全球铅生产的第一个高峰期,此时,古罗马对铅的应用也达到了顶峰。罗马文化直接继承了古希腊文化和伊特鲁里亚文化,其建筑成就达到了欧洲奴隶制时代建筑的最高峰。工程奇迹之一是输水道工程,这是古罗马为供应城市生活用水而建造的送水渡槽。公元前3 1 2年建造了一条长1 6公里的地下输水道,公元前2世纪时又开始架设地上引水道,第一条地上引水道全长达86 6公里。至公元2 2 6年,罗马先后修建了1 1条大型输水道,有些水道高达49米,这些输水道都修建得十分豪华,有些输水道由铅管或陶器和隧道组成。据报道,仅建造里昂的一…  相似文献   

4.
罗马人用铅盖屋顶,还用铅保护船的龙骨。在2 0世纪60年代打捞出海的一艘约于公元前1 5 0年建造的希腊酒船上,船底板上就堆放着2 0 0吨铸铅护套,在船仓里还有1 2 0 0吨铅。随着对基督教信仰的扩大,铅还被用来制造棺材。在古罗马,铅还被大量用以制作各种玩具、铸像、纪念品、佛珠、戒指、钱币、筛子、焊剂、盒子、标记物、书板、油漆、化妆品、药品和各种颜料。各种餐具、厨具或器皿也大量使用铅质材料。大部分镀料则用铅和锡两种金属的混合物制成。罗马人以铅为荣,铅质水管、含铅食物以及与食品和水接触的各种餐具、厨具和容器就成为古罗马人…  相似文献   

5.
采用元素分析-同位素比值质谱法(EA-IRMS)对纯正葡萄汁掺假情况进行研究。通过测定152个不同产区纯正葡萄汁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值),初步建立了纯正葡萄汁的同位素数据库。检测结果表明,纯正葡萄汁中糖的δ~(13)C值(δ~(13)CS)范围为-26.92‰~-24.16‰,而有机酸的δ~(13)C值(δ~(13)CO)范围为-27.56‰~-24.99‰。根据上述两个参数,提出了纯正葡萄汁应满足的δ~(13)C值要求:有机酸和糖的差值(Δδ~(13)C_(O-S))在-1.63‰~0.72‰范围内。采用该法对85个市售葡萄汁进行检测,检出31个掺入碳-4植物糖和有机酸的阳性样品。糖浆添加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8%以上碳-4植物糖的掺假,能有效鉴别葡萄汁的掺假,在葡萄汁的品质保证方面有很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公元1世纪到公元3世纪是古罗马的最繁荣时期,也是古罗马衰亡的最关键时期,粗略看一下这一时期罗马皇帝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就可想象出当时痛风病及与其相关的铅中毒的流行情景。据加拿大学者恩呈亚哥( 1 983 )的研究,从公元1 4年克劳狄王朝开始到公元2 2 2年安东尼王朝结束的2 0 0年间,3 0位统治罗马帝国的皇帝中就有1 9位(占三分之二)皇帝嗜好严重铅污染的罗马美食家菜肴和科罗梅拉酒精混合物。泰比里厄斯(公元1 4~3 7年在位) ,是一位积重难返的嗜酒者,也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极度爱酒而得到“毕皮里厄斯·卡尔迪厄斯·梅禄”的绰…  相似文献   

7.
罗马人用葡萄糖浆制备各种水果蜜饯和饮料,例如橄榄、李子、草莓、苹果、梨、桃子蜜饯等。制作这些食品也都在铅质容器中熬煮。饮料中有一种被称为adynamon的清淡饮料由葡萄糖浆和海水熬煮而成,它适合于久病体虚的患者,高等妓女也把它当作嗜好品。葡萄糖浆与没药可制成妇女适用的特殊饮料,与洋葱可制成流产药物,与茵陈制作的酒则适用于宿醉。生蜂蜜是一种良好的缓泻剂,但与葡萄糖浆烹调后则抗腹泻。此外,还有三种与蜂蜜有关的饮料。一种被称为蜜酒或蜜水,由蜂蜜与两倍体积的矿泉水混合而成;一种带酸味的蜂蜜制品被称为醋蜜,用蜂蜜与1 0倍海…  相似文献   

8.
李茂盛  邵令娴  金鑫荣 《色谱》1987,5(6):359-362
国外对酿酒葡萄及葡萄酒的风味作了大量研究,Rapp等研究了10种不同葡萄中的香味组分,发现无论是组成,还是含量都存在显著差异。J.Schimizu等对日本生产的葡萄汁及对应酒中的挥发组分作了大量研究,分析出约100多种组分。国内对葡萄汁和葡萄酒中挥发组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中国酿酒厂的“北醇”和“苏58”两种葡萄汁和“北醇”红葡萄酒中的挥发性组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可供制糖果及饮料,在医药上供病人服用和针药注射亦很重要。销路很广。过去认为要在设备较完善的工厂才能生产,但最近我县在大办工业的高潮当中,政治掛师,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磐岭公社用小土群方法建成了一个土法葡萄糖厂,现已正式投入生产。至本年1月22日已生产葡萄糖浆成品8,000多斤,生产能力达到日产1,000斤以上。待改进和增加设备后更不止此数。成本每百斤仅21—22元,销售价每百斤48—53元。收益大。由于该厂能用简单设备如:铁锅、陶缸、陶罎(旧酒甕)等,生产所用原料来源无困难,技术也易掌握,故容易推广,可供各公社建厂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袁翰青 《化学教育》1984,5(1):58-59
公元前有些哲学家,曾经提出过类似原子论的学说,认为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从中国的墨子、印度的呔陀到希腊的一些学者,都有过这类的著作,尤以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为最有名。  相似文献   

11.
酒是人类知道火食以后,最早制造的嗜好品饮料。所以,未开化的国家。也往往有酒。但酒的制法,各国各地不同。古今的酒的制法和气味,也不能一致。我国的酒,依史籍上考证,孟子说:“禹恶旨酒”。战国策是战国时人著的,它也记载说:“仪狄(人名)作酒,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可见,夏禹时候已有了酒。而旨酒是美酒,仪狄做的特别美。禹怕给他做的美酒耽误事,所以不愿喝他的酒,和他疏远了。想在仪狄以前,也许早有做酒的,不过史书上没有记载。有人因黄帝素问和神农本草经已载了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古罗马人的铅中毒,人们还可以举出下列证据:( 1 )罗马贵族的铅摄入量。据加拿大国立水资源研究所恩里亚哥( 1 983 )估计,罗马贵族每人每日所吸收的铅平均为2 5 0微克,而平民和奴隶则分别为3 5微克和1 5微克,后者与2 0世纪80年代美、欧城市居民的铅摄入量( 3 0~5 0微克/天)相当,也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大允许摄入量( 4 5微克/天)一致,可见,罗马贵族每日摄入的铅至少要比平民和奴隶高出7~1 7倍,这样的量势必使大多数有钱人处于铅中毒危险之中。( 2 )考古学证据。1 90 6年,罗森布莱特分析了2 2名古代人的骨骼,结果发现2名罗马迦太基人…  相似文献   

13.
也许您不知道,一个小小的铅元素就毁灭了一个国家,它就是古罗马帝国。公元前146年,罗马人以铅为荣,铅成为罗马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品,例如葡萄酿酒加铅后,不但可以去掉酸味,而且色彩鲜艳,酒味香甜;  相似文献   

14.
五千多年前,人类就已掌握从硫化矿冶炼铅 银合金以及从合金中提取银的古老技术(烤钵法)。早期的铅主要是冶炼银的副产物,每生产一份银约可生产40 0份铅。从四千年前到二千七百年前的1 3 0 0年间,全球平均每年约生产1 60吨铅,自二千七百年前发明了银币铸炼术后,铅的年产量上升到1 0 0 0 0吨左右,到二千年前的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代,铅产量又迅速上升。当时,全球的铅产品大部分来自英国矿区。在罗马入侵以前,在英国仅是小规模开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建设扩大了它对铅的需求,于是在昆布兰、诺森伯兰、约克夏、德贝尔、什罗浦夏,在索美塞得的…  相似文献   

15.
材料历来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里程碑,史前时期为石器时代,到了公元前三千多年,开始了铜器和青铜时代,公元前七、八世纪又进入了铁器时代,人类进入钢铁时代也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目前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除了金属  相似文献   

16.
烧酒史料的搜集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酒指的是蒸馏酒,就是现代的汾酒、茅台、洋河大曲之类含高含率乙醇的酒。这种饮料,在元代以前,文献上的确少见。元代以后,特别是明代以后,中国各地都有,是常见、常饮的东西了。李时珍(1518—1593)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元初忽思慧《饮膳正要》(是一本叙述元朝宫廷饮食的书)称为阿拉吉酒;元,朱德润《轧赖吉酒赋》(以赋的体裁,叙述用蒸馏法以制烧酒)也用外来语来称这种酒,这无疑在元朝是新奇的东西了。阿拉  相似文献   

17.
尼禄(公元5 4~68年在位)是有名的暴君和吸血鬼,他放荡不羁、挥霍无度、缺德和残忍,被称为疯子。加尔伯(公元68~69年在位)是位贪食者,他的四肢因患痛风而畸变,以致不能穿鞋和拿书。维泰利厄斯(公元69年在位)被人描绘为“躯体和味觉的奴隶”,生活奢侈而残忍,大腹便便,脸色晕红,靠服催吐药而得以幸存。多米香(公元81~96年在位)专制妄为,赏赐告密,诛除显贵,在生活上每夜都要用从喷泉(贮存器)喷出的酒流冲身,最后在政变中被杀。纳夫(公元96~98年在位)是大酒豪。图拉真(公元98~1 1 7年在位)是大酒豪和好色者。黑德里恩(公元1 1 7~1 3 8年在…  相似文献   

18.
矾类在我国古代的金石类本草、外丹黄白术及染色业中都占重要地位;在“制糖饯及染画纸红纸时”也需要它。其使用的历史渊源也很久,至少在公元前5—3世纪的战国时代已开始利用矾染色。《山海·北山经》(卷三)中就记  相似文献   

19.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计三百余篇。它收集了主要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六世纪)的诗歌作品。据《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五百四十四年)记载:吴公子季札过鲁国观乐,鲁国的乐师们为他表演《风》、《雅》、《颂》,其内容和今天传下来的《诗经》基本相同。可见这部诗集  相似文献   

20.
最早出现的酸乃是醋,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利用空气将发酵的水果汁液(实际上就是酒)氧化来制造醋。古代所知道的另一种酸是硫酸,因为初始制备的硫酸是用蒸馏硫酸铁(矾)以获得的一种油状物,所以硫酸又称矾油(oil of vitriol)。而硝酸的产生则直等到中世纪,炼金术士们将明矾、硫酸铁和硝酸钾的混合物进行加热蒸馏而得到硝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