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砜是天然产物和活性分子中常见的结构,也是合成反应的重要中间体.利用5-氯-8-氨基喹啉(AQ')作为双齿导向基团,以各种芳基亚磺酸钠为磺酰化试剂,通过铜催化实现了邻位C(sp~2)—H直接磺酰化.该反应具有较高的官能团兼容性和广泛的底物范围,适用于具有双取代基和稠环的底物.另外,AQ'作为双齿导向基团易于脱去,为合成砜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该反应放大至克级规模依然具有良好收率.  相似文献   

2.
C—H键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基本和最广泛的化学键.利用电化学方法实现芳香化合物C—H键的官能化和直接转化可以避免反应物的预官能化,是一种绿色可持续且更具有原子经济性的转化途径.该方法借助阳极上的氧化反应实现芳香化合物C—H键的官能化,完成C—X键(X=C、N、O、S)的构建和稠环化合物的合成,无需使用氧化剂.通过控制电极材料、电解质和溶剂等条件,也可以实现特定的化学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综述了近年来芳香化合物的电化学C—H键官能化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环丙醇C—C键活化与乃春/卡宾的迁移插入相结合,发展了 一种简单高效的铑催化环丙醇开环官能化体系,实现了环丙醇的胺化和烷基化反应,构建了 一系列重要的β-官能化的酮类化合物.该体系以易于制备的二恶唑酮和重氮化合物为乃春/卡宾前体,以水为溶剂,生成的副产物为CO2和N2.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且底物的适用范围宽泛...  相似文献   

4.
为设计一种利用廉价催化剂以达成C—H活化构建C—S的方法,本文研究了铜催化C—H活化/C—S偶联反应合成系列环烷基芳基硫醚化合物。以芳基磺酰肼与环烷烃为原料,溴化亚铜为催化剂,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为氧化剂,120℃反应24 h,经氧化脱氮C—H活化/C—S偶联串联反应过程,合成了系列环烷基芳基硫醚化合物。该反应适合环戊烷、环己烷、环庚烷、环辛烷和环十二烷等环烷烃和不同取代基团(甲氧基、硝基、氯和甲基)的芳基酰肼,合成得到了18个芳基硫醚类化合物,产率为41%~7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有机含氮化合物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分子,广泛存在于有机合成化合物、天然产物及药物中.近年来,在无过渡金属催化下,自由基引发的C—H直接官能化反应已经引起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对基于自由基引发的无过渡金属催化体系,就不同杂化类型C—H键参与的C—N构建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串联[1,n]-氢迁移/环化反应通过分子内氢负离子迁移,能够使杂原子邻位C(sp~3)—H键官能化,把C(sp~3)—H键直接转化成为C—C,C—N,C—O等键.此方法在构建五元、六元、七元杂环和全碳环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通过该反应可以高效地合成药物分子中的常见骨架.手性胺、手性路易斯酸以及手性布朗斯特酸等催化剂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这类反应的不对称催化当中.  相似文献   

7.
芳胺作为一种合成砌块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医药品及分子材料中.诸如一些亲核芳香取代、亲电硝化还原、及过渡金属促进的氨基化合物芳基化作用等作为合成策略在Caryl—N键形成领域被长期应用.本工作在无金属催化条件下通过四炔的芳炔环加成(Hexadehydro-Diels-Alder,HDDA)反应高效合成了芳胺化合物.该反应特征表现在无金属催化、无添加剂、无氧化剂、无导向基团前体,反应在温和条件下高产率地得到炔官能化二环化合物并表现了优越的区域选择性.所合成产物的结构经各种波谱手段表征确证,其中化合物3h的结构还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8.
烯丙基硅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能参与多种类型的化学转化反应,被广泛应用于C—C键构建和复杂化合物的合成反应中,探索官能化烯丙基硅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对丰富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利用有机硅取代的环丙基三级醇化合物的Julia烯烃化反应,得到了一系列新型的烷氧甲基取代的高碘代烯丙基硅化合物.相对于烷基取代的三级醇底物,芳基取代的三级醇底物能得到立体选择性更好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以N,N’-二对甲苯磺酰基-4,4’-二氨基二苯砜与二溴代烷为原料, 高度稀释条件下合成了三种新型有硫原子桥连的氮杂环蕃N,N’-二对甲苯磺酰基-1,8-二氮杂[8.1]对环蕃-15-砜(C); N,N’-二对甲苯磺酰基-1,10-二氮杂[10.1]对环蕃-17-砜(D); N,N’-二对甲苯磺酰基-1,12-二氮杂[12.1]对环蕃-19-砜(E). 提供了三种环蕃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用IR, 1H NMR和元素分析证实了新化合物结构. 分析了化合物D的单晶结构数据, 为环蕃化合物的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晶体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C—H键是有机化合物中存在最广泛的化学键之一.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活化反应具有反应效率高、原子经济性高、产生废物少等优点,因此发展新的C—H键的转化类型和方法十分重要.由于分子内经常存在高度稳定且活性相似的C—H键,所以导致传统的C—H键活化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很差,难以真正被应用于天然产物或者药物分子等的合成中.向反应体系中引入导向基团后,不仅可以大大提高C—H键官能化反应的活性,更可以提高区域选择性,实现高效合成单一目标产物的目的.因此,探索导向基导向的C—H键直接官能化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将从不同导向原子的角度介绍近十年导向基辅助的C—H键活化反应,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氮宾催化转化作为一类直接构建C—N键的高效反应得到了飞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虽然已有多种类型的氮宾前体被报道,并通过各类催化转化反应在构建结构多样性杂环化合物分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氮宾的反应类型还是局限于胺化反应、氮杂环丙烷化反应、磺化反应等有限的几类反应.基于氮宾前体、催化策略(或者催化剂)以及复杂分子合成的相关综述已有很多报道,这篇综述聚焦氮宾与炔烃的加成反应,主要是氮宾/炔烃复分解串联反应.这类反应可以快速合成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多环、稠环和螺环类含氮杂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芳基硼化合物在合成化学、材料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合成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导向基团辅助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硼化反应具有步骤经济性,底物多样性,高区域选择性的优点.其中含氮原子导向基团底物的硼化反应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因为N, C螯合的四配位有机硼化物是重要的光电材料.按照不同过渡金属(铱、铑、钯、钌)总结了近年来含氮原子导向的芳香化合物邻位C—H键硼化反应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刘伟  毕艳兰 《有机化学》2012,32(6):1041-1050
铜催化的芳环C—H键直接芳基化反应已成为一种合成联芳烃化合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一直是有机化学和催化化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按照参与反应的底物或成键模式的不同对近年来铜催化的芳环C—H键直接芳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丛航  王杞生  张建新  陶朱  薛赛凤 《有机化学》2012,32(6):1093-1100
合成了三种不同链长的1,ω-二(2-氨基吡啶)烷烃,分别为二溴化1,4-二(2-氨基吡啶)丁烷(C4)、二溴化1,6-二(2-氨基吡啶)己烷(C6)、二溴化1,8-二(2-氨基吡啶)辛烷(C8).考察了八元瓜环(Q[8])与上述三种1,ω-二取代烷烃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运用1H NMR及UV-vis证明三种客体与Q[8]的作用模式均不相同.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八元瓜环对三种底物光致环加成反应的超分子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由于三种底物与Q[8]的主客体作用模式不同,八元瓜环对它们光二聚反应的超分子催化性能也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袁成  潘长多 《有机化学》2023,(1):156-170
内在导向基团是底物中固有的官能团,同时也是产物中的核心结构单元.因此,在C—H官能化反应中,内在导向基团无需事先引入以及事后脱除.在过渡金属催化的N-芳基-7-氮杂吲哚的N-芳基C—H官能化反应中,7-氮杂吲哚往往作为内在的导向基团,借助C—H官能化的反应策略,在N-芳基的邻位引入各种官能团.对过渡金属催化7-氮杂吲哚作为内在导向基的N-芳基C—H官能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孙婧  张萌萌  锅小龙  王琪  王陆瑶 《有机化学》2023,(12):4251-4260
报道了一种以二芳基硒醚为硒基来源, K2S2O8为氧化剂,在无过渡金属条件下对N-芳基酰胺化合物的C(sp2)—H键直接官能化,合成了系列二芳基硒化合物的方法.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经过单电子转移的自由基历程,中间体的稳定性决定了反应的选择性.该反应官能团兼容性好,位点选择性强,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是一种实用的二芳基硒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宇东  游劲松 《化学进展》2020,32(11):1824-1834
稠杂芳烃的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和器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C—H键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广泛存在的化学键。利用C—H键的断裂与重组成键直接构筑稠杂芳烃具有简洁、高效的优势,能够解决传统合成方法在底物制备和产物结构类型方面的局限。本文对近六年来,本课题组在基于导向过渡金属催化(杂)芳环与(杂)芳环之间的C—H/C—H氧化交叉偶联/分子内环化反应策略构筑稠(杂)芳环方面所做的系列工作进行了评述,重点讨论了有关反应的特点、优势和催化机理,并对该策略在新型有机光电材料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最后,对该策略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张艳  冯柏年 《有机化学》2014,(12):2406-2411
C—C键的形成是药物合成过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交叉脱氢偶联直接利用不同反应底物中的C—H键在氧化条件下进行交叉偶联反应形成C—C键,反应过程中避免了反应底物的预先官能化,是构建新的碳-碳键简洁、高效的合成路径,原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综述了目前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交叉脱氢偶联反应,重点阐述过渡金属与配体在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离子液体[Bmim]BF_4为溶剂,实现了N-碘代丁二酰亚胺促进的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与二芳基二硫醚发生的氧化芳烃硫基化反应,以中等至优良产率(73%~86%)合成系列烃硫基取代的含氮环化合物.其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及HRMS确证.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环境友好等优点,可为含有烃硫基取代的天然产物及复杂药物分子的合成提供潜在的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20.
氮杂类聚合大环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书锋  花成文  杨小宝  乔泽邦 《有机化学》2008,28(11):1986-1988
以间苯二甲酰氯为原料, 分别与二(4-氨基苯基)甲烷、二(4-氨基苯基)醚及二(4-氨基苯基)砜通过一步反应合成了3种新的[3+3]氮杂类聚合大环化合物, 产率分别为41%, 40%和36%; 并通过元素分析, IR, 1H NMR,13C 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