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合成了磷钼类杂多酸,采用电化学方法首次在导电基体玻碳电极上研制了磷钼钒类杂多酸-聚吡咯薄膜修饰电极,该电极性能稳定,经久耐用,对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膜修饰电极酸性水溶液中的氯酸根、溴酸根,、磺酸根,亚硝酸根,三阶铁离子,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导电基体玻碳电极上制备出磷钼钒杂多酸-聚吡咯膜修饰电极,研究了NO-2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磷钼钒杂多酸-聚吡咯膜修饰电极对酸性水溶液中的N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与空白玻碳电极相比。降低过电位1000mV以上,而且N0-2的浓度在5.0×10-6~1.0×10-2mol·L-1范围内,催化峰电流与NO-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1.0×10-6mol·L-1,用于环境水中NO-2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用电化学方法将磷钼杂多酸催化剂固定在导电聚吡咯膜电极上,从而制得具有表面功能的磷钼杂多酸掺杂的聚吡咯膜修饰碳纤维微电极。该电极既保持了磷钼杂多酸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催化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酸性水溶液中不仅能催化还原ClO3而且对NO6-2离子有有更显著的电催化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磷钼三元杂多酸类化合物,采用电化学聚合法研制了该类杂多酸-聚吡咯薄膜修饰电极,该电极制备过程简便,快速,研究了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发明掺杂膜电极性能稳定,对酸性水溶液中的H2O2,NO2,ClO3,BrO^-3,IO3等物质具有较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初步探讨了电催化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掺磷钼杂多酸的聚吡咯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伏安行为及其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效应,该膜电极性能稳定,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效果好,抗坏血酸浓度在5×10^-7-1.0×10^-4范围内与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测定和蔬菜和水果中抗坏血酸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金利通  刘彤 《分析化学》1993,21(10):1117-1121
本文介绍了1:12磷钼杂多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IO^-3、BrO^-3的催化还原作用。本文还研究了在涂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C18键合固定相上IO^-3与BrO^-3的分离方法,并采用修饰电极色谱电化学的方法对IO^-3与BrO^-3进行定量测定。IO^-3、BrO^-3的量分别在8.0×10^-10~1.0×10^-1mol和1.6×10^-9~3.0×10^-7mol范围内与峰高呈良好的线  相似文献   

7.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制备掺杂磷钼根离子聚吡咯化学修饰电极的条件,对其性能进行了电化学表征,电极对磷钼酸根(PMo12O^3-40)离子具有选择性电位响应,线性范围为1.0×10^-6~1.0×10^-3mol/L。斜率约为50mV,测定了电极的有关性能参数。电极可用于无机磷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将1,4-二(萘「2,1-d」并恶唑-2‘)苯包埋在增塑的聚氯乙烯膜中,基于甲硝唑对BNOB的可逆猝灭,研制了一种甲硝唑荧光光纤传感器,传感器可逆性好,响应时间小于40s,响应线性范围为8.0×10^-6-1.0×10^-3mol.L^-1,检出限为4.0×10^-6mol.L^-1,常见的无机离子,药物不干扰甲硝唑的测定,传感器用于药品制剂中甲硝唑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法一致。  相似文献   

9.
通过缺位填充法合成了分子式为α2-K7P2W17O61(La· OH2)的镧(Ⅲ)取代十八钨磷酸盐。在玻碳电极(GC)上,用电化学方法将单取代Dawson型杂多酸盐α2-K7P2W17O61(La·OH2)的阴离子(P2W17La)掺杂到聚吡咯(PPY)薄膜中制成P2W17La/PPY/GC化学修饰电极,既保持该杂多酸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催化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敏度。研究表明, 0. 50 mol/L HCI溶液中,聚吡咯薄膜中 P2W17La的第一对氧化还原峰对 NO2的电还原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其催化电流与 NO2浓度在 6.0 × 10-5- 1.0 × 10-2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合成的显色剂N-壬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与Cu^2+显色反应的研究,确定了光度测定铜,在pH6.2 ̄7.0的KH2PO4^-Na2B4O7缓冲溶液中,Cu^2+和NPT形成1:3的水溶性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343.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43.2=4.87×10^4L·mol^-1·cm^-1。Cu^2+含量在2 ̄55·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相关系数0.9999。  相似文献   

11.
将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卟啉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一同吸附在汞膜玻炭电极上,制得卟啉修饰电极。该电极对Pb^2+的测定在响应区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电极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易清洗、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对Pb^2+的检出限可达1×10^-10mol·L^-1数量级,可不用富集直接测定自来水中Pb^2+。  相似文献   

12.
本报导了以玻碳电极为基体的1∶12硅钼杂多阴离子薄膜化学修,铈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并应用于导数伏安法测定。在4.0×10^-3mol/L9NH4)6Mo7O24-66.8×10^-2mol/LNa3Cit-0.48mol/L NHO3体系中,硅浓度在8.3×10^-7~1.7×10^-3mol/L。对可溶性硅(以SiO2计)为245.05mg/L的黑液,稀释10倍后,取2.00mL平行测定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了以玻碳电极为基体的1:12硅钼杂多酸根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将12-MSA电极应用于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天然水中可溶性硅酸盐,结果满意,硅浓度在8.0×10^-7-1.7×10^-3mol/L,相对标准偏差(n=7)为1.85%,加标回收率为98.2%-103.6%,SiMo12电极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流动注射示差动力学化学发光法测定微量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海龙  杨敏丽 《分析化学》1997,25(2):149-152
根据硅钼杂多酸氧化Luminol产生化学发光的性质,以及硅钼杂多酸与磷钼杂多酸形成速度的差异,采用停流技术,在硅磷共存时,不经分离,实现了对和钢样中硅的选择性测定。该法检出限为2.0×10^-8g/mL,线性范围1.0×10^-7-1.0×10^-5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8%。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N,N-双水杨醛乙二胺合钴[polyCo(Salen)]修饰超微电极,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质及其在一氧化氮(NO)测定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polyCo(Salen)修饰超微电极对NO的测定有高的灵敏度,NO的浓度在2.0×10-8~2.8×10-6mol/L范围内,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1.0×10-8mol/L;该电极进一步修饰Nafion后,生物体中常见的物质如抗坏血酸、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物、NO的氧化产物NO-2等不干扰测定.本传感器可以满足NO在体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聚吡咯水杨酸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水杨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春光  崔刚 《分析化学》1994,22(9):922-924
本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聚吡咯-水杨酸修饰电极;并进行了电化学行为的研究,经电化学处理该是电极对水杨酸根具有选择性响应,响应线性范围在1.0×10^-^5-1.0×10^-^3mol/L之间。电极斜率为40mV/pC,该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响应时间在180-300s之间;电极寿命可达60d。  相似文献   

17.
用电位扫描方法将混配型杂多阴离子α- SiMo3 W9O404- ( 简写为α- SiMo3W9) 催化剂固定在导电聚吡咯膜电极上,从而制得具有表面功能的α- SiMo3W9 掺杂的聚吡咯膜修饰玻碳电极.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并对NO2- 的还原起电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α- SiMo3W9 在膜中的还原过程由溶液中的三步单电子还原转化为一步双电子和一步单电子还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研制了磷钼杂多酸-碱性染料离子缔合物掺杂聚吡咯薄膜修饰石墨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杂多化合物—聚吡咯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为青  刘柏峰 《电化学》1996,2(4):397-401
报道四元杂多化合物K10H3「Nd(SiMo7w4o39)2」.xH2O-聚吡咯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该电极保持了四元杂多化合物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催化性能,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酸性水溶液中对NO^-2具有明显的催化任用。  相似文献   

20.
王升富  杜丹  邹其超 《分析化学》2002,30(2):178-182
制备了磷钼杂多酸-L-半胱氨酸自组装超分子膜电极(P2Mo18-L-Cys/Au)。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ATR-FTIR)光谱表征了膜的组成。研究了该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发现它在1.0 mol/L H2SO4溶液中,于0.0~0.7V(vs.SCE)间CV扫描出现两对稳定、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中峰电位分别为Em1=0.334 V,Em2=0.188V,对应着P2Mo18O_(62)~(6-)的两步2电子-2质子反应;计时库仑法计算了薄膜内的电子传递系数D为5.01 × 10~(-8)cm2·s~(-1)。该膜电极对酸性溶液中的NO_2~-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初步探讨了电催化机理。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其还原峰电流与NO_2~-的浓度在2.0 ×10~(-6)~2.0 × 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3,检测限5.0×10~(-7)mol/L。该电极用于模拟水样中NO_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