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了湖北宜昌几种茶叶中的氟含量及氟的浸出率。结果表明,这几种茶叶氟含量在46.8—357.1μg/g之间,茶叶氟的浸出率在72.9%-80.1%之间,宜昌茶叶可作为一种安全的氟来源。  相似文献   

2.
氟中毒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宝平 《化学教育》2005,26(10):3-5
“氟魔”严重威胁着我国西南和西北等地人民的身体健康。氟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超量则会导致氟中毒:氟斑牙或氟骨症。本文概述了氟制取的悲壮历史和氟性质的特殊性,探讨了氟与人体健康的辩证关系和氟中毒的机理及表现,介绍了西南地区氟中毒的原因,提出了消除氟中毒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三氟甲基化反应的近年进展看有机氟化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卿凤翎 《有机化学》2012,32(5):815-824
由于含三氟甲基的化合物在医药、农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发展向有机分子引入三氟甲基的方法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课题.分别总结了国外和我国学者近年(主要是2009~2011年)在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从近年三氟甲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作者提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有机氟化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机氟化学研究40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金涛 《化学通报》2001,64(1):60-62
我国的有机氟化学研究始于 5 0年代后期 ,当时是为了满足国防建设的需求。经过 40年几代人的努力 ,如今我国已经能够生产许多含氟产品 ,如氟塑料、氟橡胶、氟里昂、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油脂、含氟医药和农药、氟碳代血液等 ,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氟化学工业基础 ,并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有机氟化学研究队伍 ,在国际氟化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回顾我国氟化学发展的历史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主要集中力量建立氟技术 ,合成单体及聚合物和制冷剂 ,并进行小批量生产。其后与化工部门一起扩大产量 ,并扩展至其它领域 ,如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医药…  相似文献   

5.
含有三氟甲基的有机分子在功能材料、农业化学品、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发展三氟甲基化的新方法是有机化学中的热点.通过产生三氟甲基自由基形成碳碳键是三氟甲基化的重要策略.本文依据三氟甲基自由基产生的不同方式,分3部分介绍三氟甲基自由基经由的碳碳键形成反应.  相似文献   

6.
改水除氟效果三年动态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及时,准确地了解湖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效果,于1993~1995年连续三年对丹江口,枣阳,通城和罗田等四县市已改水的四个氟病区监测进行了改水工程的落实和降氟效果的监测,结果表明,四县市管理措施落实较好的改水工程占整个改水工程的80%以上,8~12岁儿童氟斑牙,尿氟和水氟逐年下降或维持正常水平,防治效果显著(P〈0.05)。因此饮用低氟水,改水降氟是预防饮水型氟中毒的根本措施,而改水后保证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草烟在大蒜、玉米中的残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氟草烟(ISO通用名称fluroxypyr),又称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治莠灵,是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开发的一种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在我国一些地区广泛使用。有人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氟草烟在植物中的残留进行分析.但样品需首先经甲酯化衍生处理。也有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氟草烟,但操作繁杂。我们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体系中建  相似文献   

8.
大鼠饲料分别加入2×10-6、4×10-6硒.饮用7.5×10-6、15×10-6氟水.1个月后,随尿硒粪硒排量增加,尿氟排量也增高,以2×10-6硒饲料排氟效果最佳.血浆中ALP、GOT、GPT及LDH等酶活性加硒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后两次增高氟水量重复试验,给以2×10-6硒饲料,仍观察到尿氟排量增高.血中含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升高趋势,脑及肾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明显减少,病区患者服硒后,尿氟含量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提示;1)硒能促使体内氟由尿中排出;2)降低某些组织LPO含量;3)减少体内氟含量;4)预防和改善氟中毒某些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分解对氟聚苯乙烯聚合体的条件,建立了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对氟聚苯乙烯聚合体中氟含量的方法,对氟苯甲酸加标回收率为99.9%,对氟聚苯乙烯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0.
过渡金属参与的氟烷基化反应是当前有机氟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过去的五年里, 由于新试剂新方法的发展, 过渡金属促进的全氟烷基化反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与全氟烷基化相比, 二氟和一氟烷基化反应不但可以方便地向分子中引入一个或几个氟原子, 还可以同时引入其它官能团, 因此在合成的步骤经济性上具有比直接氟化更大的优势. 尽管过渡金属促进的二氟和一氟烷基化反应是伴随着全氟烷基化反应而发展起来的, 在反应形式上与后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二氟和一氟烷基化反应发展相对缓慢, 仍然存在发展空间. 在这篇综述里面, 我们首次全面地总结了过渡金属促进的二氟和一氟烷基化反应在过去近三十年时间里的发展进程. 全文包括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 从总体上介绍了二氟和一氟烷基化在氟化学中的地位; 第二、三两部分着重把官能团化的二氟烷基化反应和一氟烷基化反应按照反应的种类(即: 不饱和卤代烃的氟烷基化、不饱和体系碳-氢键氟烷基化、有机硼以及金属试剂的氟烷基化、不饱和碳-碳键的加成)进行了梳理; 第四部分为了强调二氟和一氟甲基化在氟烷基化中的重要地位, 将其单独介绍; 最后一部分是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耐高温室温硫化氟硅橡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硅酸乙酯和硅氮聚合物(KH CL) 为交联剂制备了两种室温硫化氟硅橡胶,通过TG、IGA 以及测定溶胶量等方法研究了两种氟硅橡胶在氮气下的降解动力学,并分别求出了降解速率和活化能.通过对比两种氟硅橡胶的热稳定性,阐述了硅氮交联剂对于提高氟硅橡胶热稳定性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浅论绿茶与乌龙茶氟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重蒸水和自来水,通过蒸煮法和浸泡法制出不同浓度的绿茶液和乌龙茶液,对比测定研究茶液中氟含量,结果表明,茶液中的氟含量随茶叶浓度增加而增加,且乌龙茶高于绿茶,当茶叶浓度超过10.0g/L时,茶液中的氟含量即超过国家饮水卫生标准,提示人们饮用水茶液浓度在5.0g/L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3.
高氟地下水的除氟是保证居民远离氟地方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利用新型封闭除氟装置探究电促灰岩动态除氟的化学驱动力、主控因素及稳定除氟能力。结果表明,在电场强化条件下,与灰岩接触的高氟水会形成局部萤石过饱和,可有效去除水中过量的氟。整个反应过程可分为启动阶段与稳定阶段。电压梯度是除氟反应主控因素,当电压梯度大于4. 8V·cm~(-1)时,除氟效果较好。反应过程中阳极附近F-富集高于初始浓度,而阴极附近更易生成CaF_2沉淀,表明阴极除氟效果更优。灰岩固体颗粒表面形态变化巨大,存在明显的腐蚀现象。当两极电压差为24V、极板间距3cm时,阴极附近氟浓度能迅速地由10mg·L~(-1)降低至国家饮用水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14.
二氟卡宾在有机氟化物的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前的发现,二氟卡宾能与硫单质反应产生硫代氟光气,这对二氟卡宾化学的新发现以及硫代氟光气的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利用这一路径已经实现了端基炔烃和烷基卤化物的三氟甲硫基化.在此,继续深入研究这一路径在合成上的应用,并实现了芳基和烯基碘化物的三氟甲硫基化.三氟甲硫基化是有机氟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常用方法一般需要使用含CF3S基团的昂贵试剂.在该方法中, CF3S基团是由二氟卡宾、硫单质和氟离子现场产生的,所用试剂都廉价易得.  相似文献   

15.
自由基氟烷基化是向有机分子中引入氟烷基的一类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目前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广泛的官能团兼容性和温和的反应条件等优点,可见光促进的氧化还原催化反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化学键的构建和活化的有力工具.因此,光氧化还原催化的自由基氟烷基化反应,作为向有机化合物中引入氟烷基的有效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报道了我们发展的氟烷基砜作为一类方便易得的新型氟烷基自由基前体,在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下实现对烯烃的自由基氟烷基化反应.该反应可以高效地向芳基烯烃中引入三氟甲基、二氟甲基、1,1-二氟乙基、苯基二氟甲基等各种含氟烷基基团,并实现对芳基烯烃的双官能团化转化.  相似文献   

16.
煤中氟化物分布与赋存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氟是煤中微量有害元素之一 ,烟煤中含量一般为 1 0 0~ 30 0 μg g[1 ] 。煤在燃烧时 ,煤中的氟化物将发生分解 ,大部分以HF、SiF4等气态污染物形式排入大气 ,不仅严重腐蚀锅炉和烟气净化设备 ,而且造成大气氟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2~ 4] 。燃煤污染物中 ,氟化物对动、植物的危害严重 ,给农牧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4,5]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大国 ,煤的主要利用形式是燃烧。燃煤引起的氟排放是大气氟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我国已将煤烟型大气氟污染列入气体检测对象 ,并制定了排放标准。因此 ,对煤中氟的赋存特性、燃…  相似文献   

17.
三氟甲硫基由于具有较强的吸电子性和极高的亲脂性,使得含三氟甲硫基的化合物在医药、农药以及材料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有机氟化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三氟甲硫基化反应是继三氟甲基化反应后的又一重要研究课题,受到化学家的广泛关注.重点论述了近5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直接三氟甲硫基化反应的研究成果,并讨论了三氟甲硫基化反应所面临的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18.
长光路萃取光度法测定痕量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廖远敏  王卫 《分析化学》1997,25(2):201-204
以新型氟树脂长光纤作吸收池,用二甲苯胺的异戊醇作萃取剂,氟、硝酸镧与茜素络合剂形成三元络合物。为保持有机相的清澈,加入0.10mL无水乙醇代替HAc-NaAc缓冲溶液洗涤有机相,并以乙醇稀释有机相后测定。用110cm长的毛细管580nm处测定吸收,氟的线性范围在0-32μg/L服从比尔定律。该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等优点,于天然水中氟,对含氟0.10mg/L-0.13mg/L的水样,其回收率在9  相似文献   

19.
高氟铝和铝引起低龄鸡骨发育不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高氟铝和铝对低龄鸡骨损害的实验。57日龄鸡96只随机分为8组,毒物加进饲料,实验期3个月。结果表明,各高氟、高氟铝组骨氟均数倍于对照组,低铝组骨氟显著升高;单饲NaF组骨铝增高近3倍,高氟铝组骨氟比NaF组和病区玉米组低1/3以上,骨铝低约50%;单饲铝达对照4~21倍的骨铝与对照组接近。饲氟与骨氟r=0.77,与骨铝r=0.65;饲铝与骨铝r=-0.46,与骨氟r=-0.53;骨氟与骨铝r  相似文献   

20.
三氟甲基的选择性碳氟键活化是获得偕二氟类化合物的重要途径.鉴于三氟甲基烯烃在合成上的重要性以及反应选择性的多样性,近年来利用这类化合物的选择性碳氟键活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综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亲核加成/脱氟反应(SN2’类型)、酸促进的脱氟傅克芳基化反应、(形式)原位脱氟官能团化反应以及过渡金属催化的迁移插入/脱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