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钛-硅沸石的结构表征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RD,IR,29SiMASNMR,UV-VIS及XPS能谱表征证实钛原子进入了钛-硅五元环沸石的骨架晶格位(不含铝).TG-DTA结果表明,钛原子进入沸石骨架导致沸石骨架的热稳定性提高,超过1473K.氯丙烯与H2O2(30%)的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钛-硅沸石具有优异的氧化性能,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钛原子位于沸石骨架晶格位.  相似文献   

2.
钛-硅沸石的结构表征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XRD,IR,^29siMASNMR,UV-VIS及XPS能谱表征证实钛原子进入了钛-硅五元环沸石的骨加格位(不含铝)。TG-DTA结果表明,钛原子进入沸石骨架导致沸石骨架的热稳定性提高,超过1473K。氯丙烯与H2O2(30%)的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钛-硅沸石具有优异的氧化性能,这也从另一个侧证实了钛原子位于沸石骨架晶格位。  相似文献   

3.
基于脱铝多级孔BEA沸石与二氯二茂钛的固相反应,开展了钛掺杂量可调的多级孔Ti-beta后处理工艺制备研究.对制备的多级孔Ti-beta样品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包括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测试、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紫外拉曼光谱等.结果表明,多级孔BEA沸石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脱铝-钛化的后处理过程未对样品多级孔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以环己烯和十二烯的烯烃环氧化为探针反应表征了合成多级孔Ti-beta与纯相微孔Ti-beta沸石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小分子环己烯的环氧化反应中,多级孔Ti-beta沸石的催化活性(转化率59.4%)与微孔Ti-beta相当(转化率57.9%);但是在较大分子十二烯的催化反应中,多级孔结构Ti-beta材料的催化性能(转化率11.1%)明显优于纯相微孔材料(转化率6.8%),且产物中环氧化物选择性更高(分别为60.3%和37.8%).  相似文献   

4.
详细研究了Ti─Si沸石在H_2O_2存在下对氯丙烯的环氧化、苯乙烯的氧化和环己烯的氧化等反应的催化作用.发现上述三种结构的烯烃其主要定向产物并不一致:氯丙烯氧化产物主要为环氧氯丙烷,苯乙烯氧化主要产物为苯乙醛、环己烯氧化主要产物为环己二酮.说明烯烃氧化的主要定向产物的结构依赖于有机底物的结构,并不全都给出环氧产物.在三个反应中,Ti─Si沸石均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活性,这可能与沸石骨架中钛的存在有关.发现在氯丙烯环氧化反应中,只有TS-1及TS-2表现出环氧化活性.推测沸石骨架位中存在的钛在氧化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脱铝深度稀土超稳Y沸石的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正庚烷、正十六烷、环己烯和α-甲基萘作为探针分子考察了四种脱铝深度的稀土超稳Y沸石对短链烃、长链烃、单环烯烃和多环芳烃的催化性能,同时将催化性能与稀土超稳Y沸石的酸性关联起来。结果表明:四种沸石对各种探针分子的裂解活性依次为正十六烷>正庚烷>α-甲基萘>环己烯。对单个探针反应,除REUSY-38外,其余样品的裂解活性和选择性均与骨架铝有关而与非骨架铝无关;裂解活性随(N_(AI))_E的减少,酸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即REUSY-2>REUSY-2m>REUSY-1。反应温度的升高和脱铝深度的加深,都会导致探针反应的裂解深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基于脱铝多级孔BEA沸石与二氯二茂钛的固相反应,开展了钛掺杂量可调的多级孔Ti-beta后处理工艺制备研究.对制备的多级孔Ti-beta样品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包括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测试、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紫外拉曼光谱等.结果表明,多级孔BEA沸石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脱铝-钛化的后处理过程未对样品多级孔结构产生明显影响.以环己烯和十二烯的烯烃环氧化为探针反应表征了合成多级孔Ti-beta与纯相微孔Ti-beta沸石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小分子环己烯的环氧化反应中,多级孔Ti-beta沸石的催化活性(转化率59.4%)与微孔Ti-beta相当(转化率57.9%);但是在较大分子十二烯的催化反应中,多级孔结构Ti-beta材料的催化性能(转化率11.1%)明显优于纯相微孔材料(转化率6.8%),且产物中环氧化物选择性更高(分别为60.3%和37.8%).  相似文献   

7.
秦颖  乐英红 《应用化学》1997,14(3):9-11
采用不同的脱铝方法得到Si/Al比为15~112的丝光沸石,用IR方法测定了样品的脱铝空穴含量,并考察样品的热稳定性和疏水性,实验结果表明,脱铝后形成的大量末端硅羟基仍有亲水性,因而单纯酸脱铝疏水化效果有限,用水蒸汽处理或(NH4)2SiF6补硅的方法使沸石表面硅羟基转变成≡Si-O-Si≡键,能显著地提高沸石疏水性。  相似文献   

8.
BEA/MOR两相共生分子筛的酸性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NH3-TPD方法研究了相同硅铝比不同相组成的BEA/MOR (β沸石与丝光沸石两相共生分子筛)样品的酸性,并考察了其对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不同相组成的共生分子筛样品的NH3-TPD谱中均出现两个NH3脱附峰,分别对应于NH3在沸石骨架中弱酸中心和强酸中心上的脱附. BEA/MOR的高温脱附峰温与其丝光沸石含量呈火山形曲线关系,而β沸石与丝光沸石机械混合物的高温脱附峰温与丝光沸石含量呈线性关系; 当丝光沸石相含量超过50%时, BEA/MOR强酸强度明显高于机械混合物,含丝光沸石65%的BEA/MOR样品的强酸强度最强,这表明共生分子筛与机械混合物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用于催化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反应时, BEA/MOR样品上甲醇转化率与丝光沸石含量也呈火山形曲线关系,而机械混合物上甲醇的转化率与丝光沸石含量呈线性关系. 丝光沸石含量超过40%的BEA/MOR样品的催化活性都高于HM, 含丝光沸石65%的BEA/MOR样品活性最高. 硅铝比为11的HM虽然初活性高,但反应60 h后即很快失活,而硅铝比为53的HBEA/MOR初活性稍低,但其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气固相同晶取代法制备Ti-ZSM-5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B-ZSM-5沸石为母体,经过盐酸洗涤脱硼后,采用气固相同晶取代法制备了Ti-ZSM-5沸石.考察了制备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载气流速等对产品沸石中钛物种的配位状态和含量的影响.发现进入Ti-ZSM-5骨架中的钛含量存在一个极限值.FT-IR、UV-Vis表征技术和丙烯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气固相反应条件下制备的Ti-ZSM-5沸石具有不同的物化性质.骨架钛含量高而非骨架钛含量低的钛沸石具有较高的丙烯环氧化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优选的天然丝光沸石为原料, 采用多步脱铝-钛化法合成钛硅分子筛, 利用 X 射线粉末衍射、紫外-可见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N2 吸附-脱附法以及氨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它在苯乙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成功地将 Ti 同晶取代到天然丝光沸石的骨架中, 其 Si/Ti 达到 79, 且能稳定地保持天然丝光沸石的结构. 该钛硅分子筛在以 H2O2 水溶液为氧化剂的苯乙烯氧化反应中表现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是商业 TS-1 催化剂的 75%, 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XRD、SEM、FT-IR、MAS NMR等表征手段, 对以氟离子为结构导向剂无胺法合成的高硅丝光沸石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高硅丝光沸石结构属立方晶系, 晶胞参数小于传统低硅丝光沸石, 但b、c值要比相近硅铝比非氟体系合成的丝光沸石样品的大; 样品形貌及粒径与其硅铝比有关, 表明晶化条件对产物形貌及粒径均有影响; 随硅铝比的增大, FT-IR光谱中450、544、1053 cm-1谱带向高频移动, 720 cm-1谱带强度减弱, 表明骨架中铝减少而硅增多; 采用含氟无胺体系合成高硅丝光沸石时基本上不会产生非骨架铝.  相似文献   

12.
丝光沸石是优良的吸附剂和工业生产对二甲苯的实用催化剂。脱铝是使丝光沸石改性的有效方法。Chen报道了脱铝丝光沸石对环己烷的吸附量在硅铝比为15~50范围内随硅铝比增加而减少,而在50~90范围内变化很小。张红浪等用高温水蒸气处理结合酸洗的方法脱铝,得到不同硅铝比的丝光沸石,并研究了脱铝对其结构、酸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本  相似文献   

13.
新型液固相同晶取代法制备Ti-β沸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以Ti(SO4)2液固相同晶取代H-β沸石的后合成新路线制备Ti-β沸石,并对制得的样品进行了XRD,IR,Raman,UV-Vis,XPS和正己烷吸附等表征以及催化活性的测定.发现经过质量分数为30%的Ti(SO4)2水溶液适当改性后得到的Ti-β沸石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Raman和UV-Vis光谱及正己烷吸附的结果表明,后合成路线制得的Ti-β样品仅存在很少量的骨架外的Ti物种.UV-Vis光谱在220nm处的强吸收峰和骨架在960cm-1处的红外吸收峰均证明在沸石骨架中存在四配位Ti原子.通过液固相同晶取代法得到的Ti-β沸石对环己烯与30%H2O2的环氧化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由于样品中仍存在酸性位,因此其反应产物主要是环己烯环氧化后的醇解及水解产物.  相似文献   

14.
脱铝丝光沸石的制备和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温水蒸气结合酸洗的方法制备了SiO_2/Al_2O_3为16~186的脱铝丝光沸石。用X光衍射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它们的结构持征。随丝光沸石脱铝,晶格参数呈非线性和各向不同步收缩。由于α方向发生明显收缩,使椭园形主孔道的长轴方向缩小。其骨架振动频率自600~1300cm~(-1)随着脱铝明显向高频方向漂移。当Al/u.c.自4脱至3时,丝光沸石的结构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能与骨架上2位铝的脱除有关。当Al/u.c.≤3时,有新的Si—O—Si骨架生成,同时晶体重排为均匀有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吡啶饱和中毒、NH3-TPD、静态吸附、IR、XRD和分子探针反应等方法,研究了用于甲醇胺化反应的改性丝光沸石催化剂性质.结果发现,丝光沸石水汽处理脱铝后的孔道结构基本不变,晶胞的收缩和非骨架铝在孔道内的沉积,不足以严重限制甲醇胺化产物三甲胺在孔道内的进出;且在改性后,由于非骨架铝在孔道内的沉积,分子筛内表面的微环境发生了变化,致使有些活性位不利于三甲胺的吸附和生成,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目的产物二甲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用从头计算Hartree Fock方法研究了B、Al、Ga等同晶取代进入丝光沸石骨架后可能存在的位置,确定了与电荷平衡质子结合的氧位置,考察了B、Ga等杂原子进入骨架对丝光沸石Brnsted酸性的影响.能量分析表明B、Al、Ga在丝光沸石骨架中最容易进入T3和T4位;当Al、Ga在T4位时,质子与O10结合为能量最低即最稳定结构,而当B在T4位时,质子与O2或O10结合比较稳定.质子亲合势分析表明与硅铝丝光沸石相比, B和Ga进入骨架导致丝光沸石分子筛的Brnsted酸性有所减弱,其酸性依次为:B ZSM 5Ga ZSM 5< Al ZSM 5.  相似文献   

17.
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r)为模板剂,在水热体系对水蒸气处理后的超稳Y型(USY)沸石进行晶化处理,获得高酸量和高水热稳定性的USY-c-w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固态核磁共振、N2吸附-脱附、NH3-程序升温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吡啶红外对所制备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详细表征。选用1,3,5-三异丙苯(TIPB)催化裂化作为探针反应,研究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与工业USY沸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再次水热晶化后,样品的硅铝骨架局部重构,非骨架铝重新进入沸石骨架,合成样品的硅铝比(nSi/nAl)由10降至3.0;再晶化后的USY沸石,不仅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并且具有更多的弱酸和中强酸位点。在TIPB裂解反应中,再晶化后的USY沸石表现出比原样品更优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r)为模板剂,在水热体系对水蒸气处理后的超稳Y型(USY)沸石进行晶化处理,获得高酸量和高水热稳定性的USY-c-w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固态核磁共振、N2吸附-脱附、NH3-程序升温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吡啶红外对所制备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详细表征。选用1,3,5-三异丙苯(TIPB)催化裂化作为探针反应,研究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与工业USY沸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再次水热晶化后,样品的硅铝骨架局部重构,非骨架铝重新进入沸石骨架,合成样品的硅铝比(nSiO2/nAl2O3)由10降至3.0;再晶化后的USY沸石,不仅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并且具有更多的弱酸和中强酸位点。在TIPB裂解反应中,再晶化后的USY沸石表现出比原样品更优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柯于勇  张盈珍 《分子催化》1997,11(2):121-126
采用哟饱和中毒,NH3-TPD、静态吸附、IR、XRD和分子探针反应等方法,研究了用于甲醇胺化反应的改性丝光沸石催化剂性质,结果发现,丝光沸石水汽处理脱吕后的孔道结构基本不变,晶胞的收缩和非骨架铝在孔道内的沉积,不足以严重限制甲醇胺化产物三甲胺在孔道内的进出;且在改性后,由于非骨架非孔道内的沉积,分子筛内表面的微环境发生了变化,致使有些活性位不利于三 的吸附和生成,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目的产物二甲  相似文献   

20.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Ti-Co-β沸石表面进行修饰,制得了两亲性CTAB-Ti-Co-β沸石。通过XRD、IR、DRS-UV-Vis、TG-DTA、SEM和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CTAB-Ti-Co-β沸石具有BEA拓扑结构,很高的结晶度,Ti和Co两种杂原子已进入沸石骨架。CTAB-Ti-Co-β沸石同时具有亲水和亲油性,对环己烯水合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环己烯的转化率和环己醇的选择性分别高达20.6%和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