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伟  高翔  郭娟  余向阳 《波谱学杂志》2016,33(2):353-359
应用~1H NMR、~(13)C NMR、DEPT135、~1H-~(13)C HMBC、~1H-~(13)C HSQC、~1H-~1H COSY和~1H-~1H NOESY等多种NMR技术,对文献报道的洛莫司汀(Lomustine)~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修正与补充;特别是应用2D NMR对重叠程度较高的环己烷区进行了指认归属,并确定了其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2.
周志  林中祥 《波谱学杂志》2016,33(2):345-352
C_(60)与脱氢枞胺发生环加成反应可生成多种功能性富勒烯衍生物.该论文测定了目标化合物N,N-四氯邻苯二甲酰基-13-硝基-7,7-C_(60)-脱异丙基脱氢枞胺的~1H NMR和~(13)C NMR谱图,并利用~1H-~1H COSY、~1H-~1H ROESY、~1H-~(13)C HSQC和~1H-~(13)C HMBC等2D NMR技术,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归属,为表征类似化合物的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剑川乌头(Aconitum handelianum)的根中分离得到两个C_(19)-二萜生物碱:高展花乌头宁(homochasmanine,化合物1)和14-去苯甲酰大渡乌碱(14-debenzoylfranchetine,化合物2).采用1D和2D核磁共振(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HMBC和NOESY)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完整归属了这两个化合物的~1H和~(13)C NMR信号.  相似文献   

4.
C_(19)-二萜生物碱结构复杂多样,核磁共振(NMR)结构鉴定困难.本文从独龙乌头中分离得到三个C_(19)-二萜生物碱:taronenine E(1)、chasmaconitine(2)和vilmorisine(3),综合运用多种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和HMBC),对其NMR数据进行了完整归属和部分修正,为该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肽RGD是一类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序列的短肽,该文对新型环状拟肽cyclo[-RGD-ψ(triazole)-GD-]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FT-IR)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核磁共振(NMR)波谱(包括~1H NMR、~1H-~1H COSY、~(13C) NMR、DEPT、~1H-~(13)C HSQC和~1H-~(13)C HMBC)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6.
瑞芬太尼是一类新型、理想、手术中常用的一种麻醉镇痛药,具有起效迅速、半衰期短、易于控制、术后苏醒快等优点,进入人体后以肾脏代谢为主,经脱脂代谢后,形成羧酸代谢物,即瑞芬太尼酸,因此对瑞芬太尼及其代谢物瑞芬太尼酸的结构研究很有必要。目前文献只有对原型药物的结构研究,而其代谢物瑞芬太尼酸的结构研究未见报道。建立了紫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包含~1H NMR,~(13)C NMR,~1H-~1H COSY,~1H-~(13)C HSQC,~1H-~(13)C HMBC和DEPT)以及质谱方法对瑞芬太尼酸的结构信息进行了鉴别研究。其中紫外吸收光谱显示瑞芬太尼酸的芳香结构和共轭体系信息,在紫外末端附近与254.0 nm附近有最大吸收,分别与该物质E_2和B带相对应,说明分子中存在苯环特征结构。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制备瑞芬太尼酸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测试,红外吸收光谱显示各个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均与瑞芬太尼酸结构中的主要官能团相一致。利用NMR波谱法(包含~1H NMR,~(13)C NMR,~1H-~1H COSY,~1H-~(13)C HSQC,~1H-~(13)C HMBC和DEPT)对瑞芬太尼酸所有的~1H NMR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面归属。通过正离子检测模式进行质谱分析,检测到质荷比(m/z)为362.98, 331.02, 303.10和259.09等碎片离子峰,此检测结果与瑞芬太尼酸的分子量相一致,且与瑞芬太尼酸的结构特征相对应。结合光谱法等多种谱学技术可有效解析瑞芬太尼酸的波谱学数据,并确证其结构。结果表明:多种谱学数据显示与瑞芬太尼酸的结构相一致,可用于瑞芬太尼酸的结构研究,并为其质量及纯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液体核磁共振(NMR)技术(包括~1H NMR、DEPT135、~(13)C qNMR、~1H-~1H COSY、~1H-~(13)C HSQC、~1H-~(13)C HMBC、~(29)Si qNMR和~1H-~(29)Si HMBC)对两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化学结构表征,对所得波谱数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指认.结果表明一维~1H NMR、~(13)C NMR和~(29)Si NMR,与二维NMR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准确区分这两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样品A和样品B均为聚乙二醇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机硅表面活性剂;A具有线型ABA结构,平均分子量约为1 967;B具有梳型BAB结构,平均分子量约为7 191.  相似文献   

8.
对3′″-羰基-2″-β-L-奎诺糖基淫羊藿次苷Ⅱ(3′″-carbonyl-2″-β-L-quinovosy licarisideⅡ),进行了1H和13C MNR检测,参考2″-O-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2″-O-rhamnosy licarisid Ⅱ)、淫羊藿次苷Ⅱ(icarisid Ⅱ)和淫羊藿苷(icariin)的1H、13C NMR数据,通过DEPT和1H-1H COSY、HSQC、HMBC等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9.
对3"'-羰基-2"-β-L-奎诺糖基淫羊藿次苷Ⅱ(3"'-carbonyl-2"-β-L-quinovosyl icariside Ⅱ),进行了1H和13CMNR检测,参考2"-O-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2"-O-rhamnosyl icarisid Ⅱ)、淫羊藿次苷Ⅱ(icarisid Ⅱ)和淫羊藿苷(icariin)的1H、13 C NMR 数据,通过DEPT和1 H-1H COSY、HSQC、HMBC 等 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 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吡虫啉生产过程中吗啉精馏后的副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二维扩散排序谱(2D DOSY)表明该产物由两种化合物组成.对样品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二维扩散排序谱(2D DOSY)、碳谱(13C NMR)、DEPT、氢-氢相关谱(1H-1H COSY)、碳氢相关谱(HSQC)与碳氢远程相关谱(HMBC)进行了解析,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确定样品所含的两种主要组份为双吗啉和烯胺.最后采用定量13C NMR技术得到了该精馏副产物中双吗啉和烯胺组成的摩尔比例为1∶4.  相似文献   

11.
环氟菌胺是一种具有新型母核结构的优秀杀菌剂,该文采用~1H NMR、~(13)C NMR、~(19)F NMR、~1H-~(13)C HSQC、~1H-~(13)C HMBC和~1H-~(15)N HMBC等多种核磁共振(NMR)技术,并结合质谱(MS)、紫外光谱(UV)和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环氟菌胺进行了解析,同时对一维核磁共振(1D NMR)波谱数据进行全归属,讨论了UV和IR的吸收峰与该化合物各官能团的对应关系、~(19)F对其~1H和~(13)C NMR谱峰的影响,以及MS主要离子碎片的归属和化合物裂解规律.  相似文献   

12.
检测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技术是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科技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检测技术的配合,尤其是极端条件下的检测技术,已成为深化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弱物理量(如弱光、弱电、弱磁、弱声、小位移、微温差、微电导、微振动等)的测量有了长足的发展,其检测方法大都是通过各种传感器作电量转换,使测量对象转换成电量,基本方法有:相干测量法,重复信号的时域平均法,离散信号的统计平均法及计算机处理法等,但由于弱信号本身的涨落、传感器本身及测量仪噪声等的影响,检测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利用核四极矩共振技术探测炸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核四极矩共振的原理进行爆炸危险物品检测的方法及实验测试系统. 该系统运用特殊的激励信号来激发被检测样品中所含的特殊元素14N(炸药的主要成分),使其产生核四极矩共振,并产生辐射,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由于该辐射信号的能量非常小(10 nV量级),在通常的环境中很难检测该信号, 这就对此弱信号的检测和提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测试系统使用了一系列有效的组合激励信号及弱信号采集、处理技术,在通常环境中成功地检测到了RDX(黑索金)信号.  相似文献   

14.
基于随机共振进行弱信号探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光起  丁珂  张宇  赵远 《物理学报》2010,59(5):3001-3006
非线性随机共振系统可利用噪声增强微弱信号检测的能力,为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开创了新方法.基于随机共振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硬件电路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检测单频和多频微弱信号;通过输入模拟工程实际的带噪信号,采样所得的输出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随机共振技术可从强噪声背景下有效地提取出单频和多频弱信号.多频弱信号的有效提取拓展了基于随机共振原理的弱信号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结合数字滤波处理技术有效地消除了低频噪声对信号识别的影响.基于随机共振的弱信号检测技术在信息识别与信息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超声波辅助下,以大豆苷元、正丁胺和37%的甲醛水溶液为原料,通过一锅煮的方法区域选择性合成了2种新型1,3-大豆苷元并噁嗪衍生物.通过DEPT、~1H-~1H COSY、~1H-~(13)C HSQC、~1H-~(13)C HMBC等二维核磁共振(2D NMR)技术,分别对二种新化合物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化合物的波谱学分析确证了大豆苷元特定的反应位点.  相似文献   

16.
对美托拉宗进行了1H和13C MNR检测,通过DEPT和HMQC、HMBC等2D NMR技术对其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的解析,并指出其NMR数据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刘岩  姚志成  程俊仁  张辉 《应用声学》2014,22(6):1842-1845
弱GNSS信号跟踪技术是卫星导航接收机关键技术之一,跟踪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卫星导航接收机在弱信号条件下的跟踪性能;在动态环境和先验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由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固定设计使其不能满足要求,针对此不足引入一种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AEKF)的信号跟踪算法;该自适应滤波算法能够实时监测残差或滤波器新息的动态变化,来修正观测噪声方差和状态噪声方差,以此调整滤波器增益,观测值和控制预测值在滤波结果中的权重;理论分析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观测信号的统计特性,克服了传统EKF算法不足,获得更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讲座的第三讲介绍了锁相放大器利用相关检测原理实现对周期信号振幅的检测.然而,在实际的信号检测中,往往还希望从噪声中恢复信号的波形.它通常是一个很复杂的宽带函数.这时,利用锁相放大器已不再有效,需要借助其它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和仪器来恢复原始信号波形.假如被噪声混杂而变得模糊的信号是在已知时刻重复出现的,则可利用信号平均技术使它清晰地复现.BOXCAR平均器、数字多点平均器和数字BOXCAR平均器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种弱信号检测仪器. 一、恢复噪声中的信号波形 利用锁相放大器进行测量时,信噪比的改善等于输入噪声带…  相似文献   

19.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HMBC),确定了苯醚甲环唑的2种非对映异构体的结构,准确归属了它们的1H、13C信号,为其非对映异构体的结构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胆碱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小分子代谢物,可部分在人体合成,但是更重要的来源是饮食.胆碱被认为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常存在于牛奶、豆类等日常饮食中,也是一种重要的婴儿食品添加剂.饮食中胆碱的长期缺乏与器官功能障碍等疾病有关,因此胆碱衍生物的快速检测分析对食品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核磁共振(NMR)技术无需样品分离就可完成相关物质的检测,是理想的食品中胆碱衍生物检测工具.但由于相关分子结构类似,化学位移接近,利用常规NMR技术检测胆碱及其衍生物较为困难.本文采用1H-14N SOFAST-HMQC技术对乳制品中的不同胆碱衍生物进行了快速分析检测,结果发现:与1D 1H NMR谱检测相比,该技术对胆碱衍生物的检测具有高选择性,可消除这些复杂混合体系中其它背景分子干扰;与1H-14N HSQC谱检测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在单位时间内信号增强可达1.5~2.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