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腊梅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腊梅花挥发油,GC-MS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并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离鉴定了其中65个组分,其主要成分为α-法呢烯(9.833%),大香叶烯D(9.693%),石竹烯(8.757%),和β-揽香烯(7.252%)。  相似文献   

2.
以总还原力、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金属离子螯合能力为指标评价2%柳叶蜡梅叶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挥发油总还原力和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182.58、89.66、53.42μL。挥发油总还原力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低于1mg/mL维生素C,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明显高于1mg/mL维生素C和0.5mg/mLEDTA。柳叶蜡梅叶挥发油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木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木香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木香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出53种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2个组分,占挥发油组分总量的60.38%。主要成分是(9Z,12Z,15Z)-9,12,15-十八烷基三亚乙基四胺-1-醇,反式石竹烯、α-紫罗酮、香叶基丙酮、石竹素、B-瑟林烯、A-姜黄烯。  相似文献   

4.
利用乙醚抽提东北苍耳子挥发油,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离出89个组分,鉴定了其中74个组分,占总挥发油量的85.63%.东北苍耳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3-甲基丁酸(16.421%)、3-甲基-戊酸(15.882%)、苯乙醛(11.281%)、已酸(5.051%)、糠醛(4.716%)、苯甲醇(2.358%)、苯乙醇(2.282%)等.  相似文献   

5.
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川芎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出53种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4个组分,占挥发油组分总量的64.42%。  相似文献   

6.
颜秋萍  郑杰  郑扬  赵肃清  张焜 《光谱实验室》2012,29(5):2739-2742
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车前草60%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的总多酚含量,应用DPPH法、ABTS法和邻苯三酚法,研究上述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车前草正丁醇相的总多酚的含量最高,正丁醇相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显示了较强的清除能力,其各相的抗氧化活性大小与总多酚的含量高低顺序一致;而乙酸乙酯相对O2-·的清除能力最强.实验结果表明,车前草60%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其活性部位为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  相似文献   

7.
柚子皮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柚子皮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柚子皮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62种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1种组分,占挥发油组分总量的50.0%。主要成分是β-蒎烯、4,4A,5,6,7,8-六氢-4,4A-二甲基-6-(1-甲基亚乙基)-(4R-顺)-2(3H)-萘酮、氧化芳樟醇、(E,E)-3,7,11,15-四甲基-1,6,10,14-十六碳四烯-3-醇。  相似文献   

8.
刺梨是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其果实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药食用价值。采用近红外、紫外-可见、激发发射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系统性表征刺梨鲜果提取物化学组成,探讨不同产地的301个批次刺梨果中总酚、总黄酮、总三萜类物质的含量与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刺梨果中具有高含量的酚类、黄酮类、三萜类物质,分别为9.23~37.45, 8.80~27.96和6.91~22.62mg·g-1 FW(新鲜刺梨果的重量)。刺梨果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为14.39%~83.19%、 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清除率18.50%~68.45%、对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0.08~0.44 mmol·L-1 TE·g-1 FW。这些物质含量与活性指标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表明实验用的多批次刺梨样本具有多样性、代表性、随机性,并且不同产地的样本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索氏提取法(SE)及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提取羌活种子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采用DPPH法和FRAP法对SFE-CO2法所提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与典型的合成抗氧化剂BH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所提挥发油在外观、得率、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采用SD法、SE法、SFE-CO2法所提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2.3%、12.9%、7.6%,分别鉴定出35、50、55种成分,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比例分别为94.64%、99.93%、99.98%.SFE-CO2法所提挥发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约为1.9mg/mL;其FRAP值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线性回归方程为y=0.1958x-0.0128(R2=0.9973).羌活种子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但较合成抗氧剂BHT弱.SFE-CO2法所提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0.
采用普通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蕤核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共鉴定出33种化学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8.038%.主要含有斯巴醇(10.265%),亚油酸(8.075%),β-石竹烯(7.278%),7-辛烯-4-醇(6.572%),枯茗醛(4.435%),α-非兰烯醇(4.093%)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蒙青绢蒿中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11%。主要成分: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醇(67.83%),2,3,6-三甲基-1,4-庚二烯-6-醇(8.70%),桉树脑(2.37%),银香菊(2.12%),柠檬醇(1.91%),1-甲醇基-2,2-二甲基-3-异丁烯基-环丙烷(1.62%),乙酸-3,7-二甲基-2,6-辛二烯酯(1.14%)等。本实验首次采用GC-MS对蒙青绢蒿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可为该植物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SPME/GC/MS分析小一点红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小一点红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共鉴定出25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91.99%。小一点红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是β-月桂烯(51.18%),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1-醇(21.55%),β-水芹烯(8.42%),n-十六酸(2.48%)等。  相似文献   

13.
梁山慈竹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抑菌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曦  岳永德  汤锋 《光谱实验室》2013,30(5):2344-235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梁山慈竹竹秆及竹叶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梁山慈竹竹秆及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面积归-化法测定了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利用抑菌圈法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番茄青枯菌、大肠杆菌进行抑菌性研究.结果显示,从竹秆和竹叶水蒸气蒸馏所得挥发油中分别检测出40种和76种化合物,其中竹秆中主要成分为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20.83%),8,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20.23%),棕榈酸(15.27%),亚麻酸甲酯(12.07%),棕榈酸乙酯(4.87%),叶绿醇(3.78%);竹叶中主要成分为:2-乙基呋喃((4.51%)、(E)-2-己烯醛(5.73%)、植酮(4.29%)、棕榈酸乙酯(11.5%)、叶绿醇(4.81%).其中竹秆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着很强的抑制能力,竹叶精油对水稻白叶枯菌抑制能力明显.  相似文献   

14.
余正文  杨占南  乙引 《光谱实验室》2011,28(4):1672-167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宽叶缬草精油,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组成。从栽培宽叶缬草的精油成分中鉴定出6个化合物,共占精油总量的94.92%。它们分别是乙酸龙胆酯(60.19%)、(-)乙-酸桃金娘烯醇酯(3.87%)、α-乙酸松油酯(1.55%)、乙酰基蒈烯(1.68%)、α-芹子烯(26.07%)和(Z,E)α--法呢烯(1.56%)。结果表明乙酸龙胆酯和α-芹子烯是栽培缬草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5.
蛇百子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蛇百子全草中挥发油部分进行分析,研究其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获得总挥发油(Ⅰ),乙醚萃取得到挥发油(Ⅱ),再用乙酸乙酯进一步提取得到挥发油(Ⅲ),通过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化学成分48种,其中挥发油(Ⅰ)鉴定出36种化合物、挥发油(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挥发油(Ⅲ)鉴定出10种化合物。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反式石竹烯、1,8-桉树脑、侧柏烯、α-香柑油烯、β-榄香烯、桉树脑、γ-古芸烯等。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荷花玉兰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共鉴定出48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85.76%。荷花玉兰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是反式-香叶醇(38.11%),苯甲醇(4.99%),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4.33%),松香芹酮(3.24%)等。  相似文献   

17.
新疆温郁金块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新萍  马君刚 《光谱实验室》2010,27(5):1757-175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新疆产温郁金块根的挥发油,经气相-质谱联用仪分析其成分,得到52种组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确定了其中45种化合物的结构。确定了新疆温郁金块根挥发油中主要含新莪术二酮(13.29%)、莪术二酮(10.05%)、β-榄香烯(2.54%)等抗肿瘤活性成分,为进一步全面研究开发温郁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浙产山胡椒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浙产山胡椒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山胡椒根的挥发油中,分析并鉴定出17种化合物。主要含1,2,3,3a,4,5,6,7-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奥艹、4,6,6-三甲基-2-(3-甲基-1,3-丁二烯基)-3-氧杂环-辛烷、愈创木醇、1,2,3,5,6,7,8,8a-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奥艹,它们占挥发油总量的84.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