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晶合金力学行为与其微观结构非均匀性之间本征关联,是固体力学研究领域至今未能很好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单一力学激励形式并不能有效地描述非晶合金微观结构非均匀性,特别是结构与动力学的关联.如何探索非晶合金结构信息,须将诸多因素综合,在不同力学激励下研究非晶合金微观结构非均匀性与变形机理.本研究以La62Cu12Ni12Al14非晶合金为模型体系,利用动态力学分析仪研究非晶合金动态弛豫行为.基于准点缺陷模型,对模型合金体系α弛豫和β弛豫进行了分离.借助于拉伸应变率跳实验,探索非晶合金高温流变行为.确定非晶合金塑性流变过程中弹性、滞弹性以及塑性变形的贡献.本研究从非晶合金动态力学弛豫行为和宏观塑性流变行为出发,尝试揭示微观非均匀性对非晶合金在不同激励形式中缺陷的激活、扩展和融合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2.
在1.2m落管中对Pd43.5Ni43.5P13和Pd40Ni40P20合金进行了无容器过冷实验。通过在落管中充以不同的惰性气体,从而调节过冷液滴的散热条件,研究了冷却速率对于Pd40Ni40P20合金的玻璃形成、晶体成核和长大的影响。确定了在落管中形成玻璃的临界冷却速率。此外,液滴下落以前的初始温度也与玻璃形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非晶合金动态弛豫、变形和微观结构非均匀性之间的关联是非晶态物理领域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选取玻璃形成能力优良,热稳定性好的Zr48(Cu5/6Ag1/6)44Al8块体非晶合金作为研究载体,借助于动态力学分析及应力松弛实验探究了温度和结构弛豫对非晶合金动态弛豫和变形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晶合金动态弛豫行为对温度极其敏感,随温度升高表现为等构型、老化、玻璃转变和晶化4个阶段.基于玻璃转变温度之下等温测试,结构弛豫行为导致非平衡高能量状态非晶合金向低能量状态迁移,内耗随时间演化规律可用Kohlrausch-Williams-Watts (KWW)扩展指数方程描述.此外,基于KWW方程和激活能谱等方法分析了模型合金应力松弛过程中非均匀结构激活,该过程涉及弹性变形向非弹性变形的转变.由于非晶合金存在微观尺度的结构非均匀性与能量起伏,变形单元的激活并非为单一特征时间,而是服从一定分布.通过考虑对数时间尺度和变形单元激活的特征时间分布分别为对称Gauss分布和非对称Gumbel分布,可...  相似文献   

4.
β弛豫行为是理解非晶合金扩散、塑性变形和玻璃转变行为的重要切入口.本研究以具有显著β弛豫行为的(La0.6Ce0.4)65Al10Co25非晶合金为研究载体,利用动态力学分析仪,研究了加载频率、退火以及加载应变等因素对非晶合金β弛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频率的升高,非晶合金β弛豫峰向高温段移动.低于玻璃转变温度退火导致非晶合金β弛豫峰内耗值降低,非晶合金“缺陷”浓度降低,玻璃体系向更稳定状态迁移.随加载应变幅值增大,非晶合金β弛豫强度增大.本研究为进一步厘清非晶合金β弛豫起源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中研究了Pd40Ni40P20金属玻璃小球(直径在0.1—1.0mm的范围)在4GPa压力下的晶化过程。与常压晶化实验相比,高压下样品的晶化温度以15K/GPa的速率增加。在接近熔点进行高压退火时,获得单相过饱和固溶体。其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将铸态Pd40Ni40P20合金在高压下进行退火,同样得到了该固溶相,表明该相为一新的高压相。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磁悬浮无容器处理技术实现了液态五元Zr57Cu20Al10Ni8Ti5合金的深过冷与快速凝固,同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揭示了非晶形成的微观机制.实验发现,凝固组织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特征,核区为非晶相,壳区主要由ZrCu, Zr2Cu和Zr8Cu5晶体相组成.非晶体积分数随合金过冷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当达到实验最大过冷度300 K (0.26TL)时,非晶体积分数增至81.3%.由此导出完全非晶凝固所需临界过冷度为334 K. TEM分析显示,过冷度增大并接近临界过冷度时,合金凝固组织中晶体相主要为Zr8Cu5相,而ZrCu和Zr2Cu相的生长被抑制.在达到临界过冷度后,过冷液相的凝固路径由Zr8Cu5结晶生长转变为非晶凝固.此外,合金的晶体壳中存在少量的晶间非晶相,而非晶核中...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用X射线衍射技术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内耗测量等手段研究金属-类金属非晶态合金Pd80Si20和Pd77.5Cu6Si16.5中子辐照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在两种样品的对关联函数g(r)以及径向分布函数RDF(r)上都引起明显的变化;辐照后样品的晶化温度和晶化热有所提高,结构变得更加无序,Pd80Si20非晶态合金的内耗在T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柳义  柳林  王俊  赵辉  荣利霞  董宝中 《物理学报》2003,52(9):2219-2222
应用同步辐射x射线小角散射法在原位对块体非晶合金Zr55Cu30Al 10Ni5在等温退火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在等温退火过程中电子 密度涨落反映了晶化之前的结构弛豫过程;在一定的退火温度下、随退火时间的增加,拓扑短程序弛豫与化学短程序弛豫之间存在一个电子密度均匀化的过程;导致这两种弛豫过程转变的退火时间与退火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所需的退火时间越短. 关键词: 原位x射线小角散射 块体非晶合金 等温退火 结构弛豫  相似文献   

9.
张媛媛  林鑫  杨海欧  李加强  任永明 《物理学报》2015,64(16):166402-166402
基于金属熔体结构的遗传性, 激光熔池的快速熔凝导致粉末的晶化状态可能会对最终成形件的晶化产生重要影响, 理清其影响规律对于制备大块非晶合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等离子旋转电极法所制粉末和1000 K退火态粉末为沉积材料, 采用激光立体成形技术沉积Zr55Cu30Al10Ni5块体非晶合金, 考察了粉末中已有晶化相对熔池及热影响区晶化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 原始粉末组织由非晶相及粗大的Al5Ni3Zr2相组成; 当激光线能量较低时, 相应熔覆层的熔池和热影响区皆含有Al5Ni3Zr2相; 随着线能量的提高, 熔池中Al5Ni3Zr2相消失, 保持了非晶态, 但热影响区晶化加重, 并有大量Al5Ni3Zr2相析出; 当采用退火态粉末时, 即使线能量较小, 相应熔覆层仍主要由非晶构成, 几乎无Al5Ni3Zr2相析出. 这是由于原始粉末在退火时其微观结构发生重排, 与Al5Ni3Zr2相关的原子短程/中程有序结构减少, 导致已沉积层非晶区的热稳定性提高, 不利于Al5Ni3Zr2相析出. 可见, 提高线能量将会加剧非晶沉积体的晶化, 而粉末中的Al5Ni3Zr2团簇相状态对Zr55Cu30Al10Ni5合金沉积层的晶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压痕塑性变形诱导非晶合金的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Zr65Al7.5Ni10Cu12.5Ag5非晶合金的Vickers压痕内微观结构的变化. 结果发现,压痕塑性变形诱导非晶合金发生了晶化,在压头棱角下面的区域内有尺寸大于1 μm的晶体析出. 选区电子衍射分析表明,该析出相是稳定的CuZr2或NiZr2四方晶体,而没有析出该非晶合金在加热过程中的初生相二十面体准晶相,说明非晶合金的机械稳定性与热稳定性是有区别的. 打压痕过程中的温度升高是可以忽略的,本工作进一步证实了塑性变形诱导非晶合金晶化的主要动力是粘性流动而非局部热效应. 关键词: 非晶合金 塑性变形 粘性流动 局部热效应  相似文献   

11.
利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高温高压下Zr46.75Ti8.25Cu7.5Ni10Be27.5大块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结果发现压力降低了该大块非晶合金中的自由体积、热焓和晶化激活能.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高压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玻璃转变  相似文献   

12.
同育全  申宝成  甘玉生  闫志杰 《物理学报》2005,54(10):4556-4561
通过在真空电弧熔炼炉内对合金铸锭进行反复熔炼处理,获得到了凝固组织不同的Zr65Al7.5Cu12.5Ni10Ag5合金铸锭.在相同的制备条件下,由凝固组织不同的合金铸锭通过吸铸法制备得到了薄片非晶合金.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x射线衍射谱表明,在Zr65Al7.5Cu12.5Ni10Ag5非晶合金晶化过程中,二十面体准晶相(I相)作为初生相析出.Kissinger分析结果表明,合金铸锭的凝固组织细化,相对应的非晶合金发生晶化时,I相形成与分解的有效激活能都增大,说明非晶合金及析出的I相的热稳定性都提高.从结构的遗传性角度就合金铸锭凝固组织对相应非晶合金晶化过程中二十面体准晶相的形成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二十面体准晶相 晶化动力学 凝固组织  相似文献   

13.
陈金昌  司红  詹文山  沈保根  赵见高 《物理学报》1985,34(11):1516-1520
本文讨论了非晶合金Fe13.3Ni69.6B16.2Si0.9的结构弛豫动力学及可逆弛豫过程,研究了各种热处理引起居里温度Tc的变化。发现经长时间退火后Tc趋于平衡值且动力学可通过弛豫时间连续谱加以描述。可逆弛豫过程可用CSRO来说明,并且某一物理量的可逆变化并不意味着整个结构的变化是可逆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Cu50Ni50合金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凝固过程,利用均方位移、径向分布函数和结构可视化等方法分析其微观结构.并对凝固模型进行拉伸模拟,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和直观结构变化分析其性能.研究表明:冷却速度对Cu50Ni50合金凝固形成的结构有较大影响,随着冷却速度的升高,凝固形成的结构中晶体含量减少,在较低的冷却速度下,如冷却1×1012K/s时,Cu50Ni50合金凝固形成晶体结构;在较高的冷却速度下,如1×1014K/s时,Cu50Ni50合金凝固形成非晶体结构,且非晶Cu50Ni50合金的抗拉性能要优于晶体Cu50Ni50合金.  相似文献   

15.
20m落管中Pd-Ni-P合金的过冷与过饱和固溶相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应凡  陈红  王文魁 《物理学报》1992,41(7):1111-1118
本文研究了Pd43.5Ni43.5P13合金在20m落管中的过冷行为。下落过程中凝固的液滴为直径在0.2—2.5mm范围的小球。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测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当样品在1.8×104Pa的氮气中凝固时得到了近单相的Pd-Ni-P过饱和固溶体。这一事实表明样品中可能发生非分解凝固。此外,在8.0×104Pa氮气中凝固的样品发现非晶相与固溶相共存,说明样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BCC(体心立方)和FCC(面心立方)结构共存的高熵合金通常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Al元素可以促进含Cu高熵合金由FCC向BCC结构转变.本文基于Chan-Hilliard方程和Allen-Cahn方程,建立AlxCuMnNiFe高熵合金三维相场模型,模拟了AlxCuMnNiFe高熵合金(x=0.4, 0.5, 0.6, 0.7)在823 K等温时效时纳米富Cu相的微观演化过程.结果表明, AlxCuMnNiFe高熵合金时效时会产生两种复杂核壳结构:富Cu核/B2s壳以及B2c核/FeMn壳,通过讨论分析发现形成的B2c对纳米富Cu相的形成起到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着Al元素的增加而变大;结合经验公式做出AlxCuMnNiFe高熵合金富Cu相的屈服强度随时效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到峰值屈服强度的时效时间和合金体系,可以为时效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经历不同时间退火后, Fe80Si9B10Cu1非晶合金结构弛豫过程中纳米尺度结构不均匀性的演变及其对合金磁性能的影响.基于小角X射线散射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随着弛豫的进行,合金的纳米尺度结构不均匀性逐渐衰减.结合穆斯堡尔谱分析结果,弛豫态合金综合软磁性能的提高可归因于纳米尺度结构不均匀性的减弱.从流变单元模型来看,随着弛豫程度的加深,流变单元的体积分数显著降低,部分流变单元湮灭并转化为理想弹性基体.一方面,弛豫态样品的原子结构排列更加紧密,磁交换相互作用更强,饱和磁感应强度也更高;另一方面,准位错偶极子的数量密度随着流变单元在弛豫过程中的湮灭而逐渐减小,磁畴壁的钉扎效应减弱,合金的磁各向异性下降,矫顽力降低.本文从结构不均匀性的角度研究了Fe80Si9B10Cu1非晶合金弛豫过程中磁性能变化的结构机制,有助于建立铁基非晶合金结构和磁性能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非晶合金具有独特物理和力学性能,如何建立非晶合金微观结构非均匀性与物理/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是非晶固体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微合金化是调控非晶合金微观结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以玻璃形成能力优异的Zr_(50–x)Cu_(34)Ag_8Al_8Pd_x(x=0, 2)非晶合金为模型合金,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电磁声转换设备,研究非晶合金铸态、弛豫态和结晶态热流和剪切模量随温度的演化规律,以及物理时效(低于玻璃转变温度)过程剪切模量的变化随时间演化规律.基于自间隙原子理论,利用热流曲线表征非晶合金在相同热历史剪切模量热效应.通过分析铸态和弛豫态自间隙缺陷浓度和激活能谱,发现结构弛豫导致自间隙缺陷浓度减小,诱导剪切模量随温度演化偏离软化过程,并伴随体系放热.与此同时,研究发现添加微量Pd元素可抑制模型合金体系原子迁移,增加特征弛豫时间.本研究从非晶合金模量热效应角度进一步理解非晶合金微观结构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19.
熔态Pd40.5Ni40.5P19,合金在1.2落管中被分散成液滴,并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凝固.由于实验是在纯净的氦气氛下的无容器环境中进行,因而消除了由于表面氧化层的存在以及由于液态合金与容器壁的接触所造成的非均匀成核,得到了迄今尺寸最大的直径2mm的规则金属玻璃球体.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许应凡  王文魁 《物理学报》1990,39(4):555-560
本文报道了Pd-Ni-P合金的过冷实验结果,研究了冷却速度对合金过冷行为的影响。通过将样品包裹在B2O3中从而减少样品的表面非均匀生核,使得样品在极低的冷却速度下形成大块金属玻璃。在玻璃转变温度(Tg=590K)处,冷却速度低达1K/s。利用经典的均匀生核与非均匀生核理论,计算了Pd40Ni40P20合金的温度、时间转变曲线(即TTT图)。确定了合金的临界冷却速度。对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