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长期规律耕作土壤腐殖质的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来自长期规律耕作土壤中的腐殖质进行研究,根据所测核磁共振谱粗略探讨了土壤腐殖质的化学基团组成,及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腐殖质化学基团构成的影响,及部分土壤腐殖质化学基团之间的偶联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3个羟基蒽醌衍生物的质子核磁共振研究, 观察了不同取代类型羟基的化学位移范围;讨论了酚羟基乙酰化对芳环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 为羟基取代位置的确定及芳环质子谱线归属提供了某种判据.此外, 还用HMO 法探讨了各类取代羟基的氢键强度及羰基迫位仅有一个羟基的内氢键强度与给予原子电荷密度的关系.本文报道一系列新型冠醚N,N'-双取代-1,7-二氧杂-12-冠-4(1~6), N,N' -双取代-1, 7-二氮杂-15冠-5(7~10) 及N,N'-双取代-1,10-二氮杂-18-冠-6(11~14)的质谱. 借助联动扫描和去焦技术对它们的开裂机理作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3.
固-液相转移催化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各种肌醇磷酸脂的合成.在固- 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肌醇衍生物O-烷基化的选择性得到了有效的改进;而在固- 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的atheron-todd反应,为肌醇衍生物的磷酰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海绵Phacelliafusca中含氮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自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的海绵Phacellia fusca Schmidt中得到4个含氮 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HMQC,HMBC,~1H-~1HCOSY,FABMS和EIMS等光谱分析 ,确证其结构分别为:N,N'-二[2-乙氧基-1(Z)-乙烯基]脲(1),2- Bromoaldisin(2),Aldisin(3)Dibromophakellin盐酸盐(4)。其中化合物1为一具有 对称结构的新脲类化合物,命名Phacelliaurea A;化合物4是首次从该海绵中分离 得到的已知胍基生物碱,首次报到了它的~(13)C NMR数据及其归属。  相似文献   

5.
应用固-液相转移催1化方法合成肌醇磷酸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贻祥  周顺福  沈瑾 《化学学报》1995,53(3):305-309
固-液相转移催化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各种肌醇磷酸脂的合成.在固- 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肌醇衍生物O-烷基化的选择性得到了有效的改进;而在固- 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的atheron-todd反应,为肌醇衍生物的磷酰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DMF-H_2O缔合体系的~1H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毅  李浩然  朱龙华  韩世钧 《化学学报》2002,60(10):1747-1753
DMF水溶液是一种生物分子水溶液的简单生化模型。测量了DMF-H_2O体系不同 温度下全浓度范围的~1H NMR数据,对体系中的缔合情况进行了讨论,基于H_2O, H_2O·DMF, (H_2O)_2和(DMF)_2·H_2O的缔合平衡建立了化学缔合模型,采用最 小二乘法拟合实验数据,联合遗传算法和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模型参数进 行全局寻优求解得不同温度的缔合平衡常数K,再根据不同温度的K求得缔合平衡的 ΔH和ΔS。为了更好地理解DMF水溶液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还测量了298 K下DMF- CCl_4和DMF-BuOH体系全浓度范围的~1H NMR数据作为比较,结合NMR的基本原理对 各DMF溶液体系~1H NMR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认为水溶液的特殊结构、氢 键和DMF酰胺基的共轭体系是影响DMF-H_2O体系~1H NMR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西藜芦生物硷的1~H核磁共振谱,归纳出一些确定酰基连接位置的初步规律。  相似文献   

8.
陆国元  王震生  刘芳 《化学学报》2001,59(4):600-603
报道由刚性双环胍桥联胸腺嘧啶碱基和亲脂性(特丁基二苯基)硅醚基的腺苷酸受体的合成。液液萃取和1^HNMR实验表明该受体能通过互补氢键和静电引力与腺苷酸钠盐,尤其是与3'-腺苷酸二钠盐互相识别形成脂溶性的超分子配合物,因而能把水溶性的腺苷酸盐从水相转移到机相。  相似文献   

9.
对3-甲硫基-7-氧代吡唑并(5, 4-e)-1, 2, 4-三嗪的成苷反应进行了研究。当保护基为乙酰基时, 生成的核苷β-体为主产物。当保护基为苯甲酰基时全部是β-体。端位构型用1H NMR确定。在五元环中, 顺位质子比反位质子裂分常数大。  相似文献   

10.
石凤  庄文德  孝延文  倪嘉缵 《化学学报》1987,45(11):1091-1095
研究了从Sm^3^+到Lu^3^+(Gd^3^+除外)九个稀土单酞菁化合物的^1H NMR化学位移.发现对重稀土化合物,酞菁环上α、β质子诱导位移符号的变化呈现"三个一组效应".即,"Tb^3^+、Dy^3^+、Ho^3^+化合物,^1H共振谱线移向高场,而对Er^3^+、Tm^+^3、Yb^3^+化合物,则移向低场.化学位移的最大变化发生在4f^8构型(Tb^3^+)处.所得结果与Bleaney理论一致.测得部分稀土单酞菁化合物的^1^3C NMR谱,讨论了化学位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亚甲基异吲哚酮衍生物2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 近来又被用作新型有机金属染料合成的配体。文献报道化合物2的主要合成方法是采用苯基锂衍生物的分子内反应, 或以有机钛为主要原料合成目标产物, 但以上方法原料难得, 反应条件苛刻, 产率不理想, 难以大规模合成。我们首次发现以苯基环缩醛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亚甲基异吲哚酮2的新方法, 原料易得, 条件温和, 操作简便, 产率良好, 为苯甲醛作起始原料合成化合物2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缪振春  蔡定国 《有机化学》1992,12(5):503-509
本文从峨眉千里光中分得二个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经测定,一个为阔叶千里光碱,另一个为新阔叶千里光碱.采用选择性远程^13CDEPT技术对这二个化合物的结构及其^1H和^13CNMR谱峰归属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孔繁祚 《有机化学》1997,17(1):38-42
吡喃糖的1,2-及1,3-缩水内醚苄醚由相应的吡喃糖的C-2氧负离子(对1,3-缩水内醚是C-3氧负离子)与连有氯原子的C-1经分子内关环反应而制备, 而有些吡喃糖的1,2-缩水内醚苄醚是由相应的吡喃糖的C-1氧负离子与连有对甲苯磺酰氧基的C-2经分子内关环(倒关环)反应而得。呋喃糖的1,2-缩水内醚苄醚只能用倒关环法合成。1,2-(或1,3-)缩水内醚糖的开环反应通常给出1,2-反式连接(对1,3缩水内醚是1,3反式连接)的糖苷键。1,2-及1,3-缩水内醚糖的构象分析是通过^1H NMR测定及分子力学计算的方法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11,2,4-三嗪类化合物的研究XXⅢ.6-氮杂嘌呤衍的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3-甲硫基-5-取代芳基-咪唑并[4,5-e]--1,2,4-三嗪-6-[7H]- 酮化合物的合成,成功地利用Curtius重排得到了高收率的6-氮杂嘌呤衍生物.  相似文献   

15.
侯自杰  张建华  张慧 《化学学报》1997,55(4):399-404
本文研究了3,7-二硝基二苯并溴五环硫酸氢盐与十种亲核试剂的反应, 分离出主要产物2-溴-2'-Nu-4,4'-二硝基联苯(3a-j), 并以3e~g为原料在浓硫酸中用过二硫酸钾氧化关环合成了多种新的环状卤翁盐。  相似文献   

16.
刘楚圣  周耀坤 《有机化学》1996,16(3):270-273
1, 1'-二巯基二茂铁分别和二氯二茂钛(Ⅳ), 二氯二茂锆(Ⅳ)在无水苯中在氨基钠存在下反应, 合成了两个未见报道的化合物Fe(η^5-C5H4S)2M(η^5-C5H5)Cl[M=Ti, Zr]。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7.
从翠雀花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两个新的C~2二萜生物碱:翠雀花定(1)和乙酰翠雀花定(2)经谱图分析(IR, ^1H和^13C NMR, )推定了它们的结构。迄今报告的C~20二萜生物碱中, 1和2在结构上是具有含氧了取代基最多的两例药理试验表明,2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用1H NMR二维J谱、二维同核相关谱及NOE技术测定了三个共轭双烯膦酸酯的双键构型,并求得各δ和J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