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在血卟啉衍生物光敏体系中DMPO捕集自由基的E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照血卟啉衍生物(HPD)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很大的成效,对此药理过程的分子机理的探索也开始引起生物和化学工作者的重视.我们的实验表明,在HPD光敏体系中自由基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羟基自由基可能是HPD光致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原因.HPD光敏过程所产生的自由基的寿命极短,用化学方法或用一般ESR直接检测非常困难,但可被  相似文献   

2.
不同树脂对瓜果腐霉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成分的吸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PD400、HPD500、HPD600、HPD700、HPD850、ADS-17、D101、DM130大孔吸附树脂对瓜果腐霉培养滤液中除草活性成分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树脂吸附后的流出液和洗脱液的浓缩物进行HPLC检测分析,确定了其除草活性成分。实验发现,在所选择的8种树脂中以HPD500、HPD850、HPD600、ADS-17对除草活性成分的吸附能力最强,其中以HPD500和HPD600树脂的10%的乙醇洗脱液中除草活性成分含量最高。综合结果表明,以HPD500树脂作为吸附瓜果腐霉培养滤液中除草活性成分的适宜树脂。研究发现,HPD500树脂对除草活性成分吸附和解吸附的最佳条件是:吸附最适温度为20℃,树脂吸附饱和度为33.75mL/g,较适宜吸附流速为2BV/h,较适宜脱附流速为1BV/h,洗脱剂浓度为1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2.5BV。  相似文献   

3.
大孔吸附树脂对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HPD100,HPD400,HPD500,HPD600和HPD826等5种吸附树脂对罗布麻总黄酮的吸附选择性,在静态和动态吸附基础上筛选出效果较好的HPD100树脂,探讨了洗脱液乙醇浓度对黄酮纯化的影响,得到一次粗提物黄酮纯度为17.2%,为初始纯度的3.5倍。为了提高树脂对黄酮选择性,制备了4种二乙烯苯(DVB)含量不同的酰胺树脂,并对树脂进行了表征。以AB8树脂为对比,将酰胺树脂用于罗布麻黄酮的二次纯化,发现40%DVB含量的酰胺树脂纯化效果最好,考察了洗脱液乙醇浓度,上柱液乙醇浓度,上柱液黄酮浓度等吸附洗脱条件对黄酮纯化效果的影响,获得最佳纯化条件,在2BV/h的流速下,上柱液乙醇浓度为15%(V:V),洗脱液乙醇浓度为80%(V:V),上柱液黄酮浓度为2.02mg/mL,上柱体积为2BV。HPLC测定黄酮纯度为72.5%,是一次粗提物黄酮纯度的4.3倍,为初始纯度的14.8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2,6,6-四甲基-4-哌啶酮-1-氧基为探针,测定邻苯二酚、血卟啉衍生物(HPD)水溶液的氧消耗率和HPD阴离子自由基产率。结果发现,在HPD的原初光化学反应中,单线态氧和自由基两种机制同时并存,它们在竞争性地起作用。当溶液中的氧浓度下降到原初可浓度的12—14%时,占优势的光敏机制从单线态氧转向自由基。HPD是否以聚集态存在,对光敏机制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溶液中是否有氧,只要HPD以聚集态存在,起主导作用的都是自由基机制,而且敏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麻黄细辛附子(MXF)汤复方水提液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考察了4种大孔树脂(HPD–100,HPD–722,HPD–400,HPD–600型)对5种生物碱的静态吸附、解吸附性能,筛选出分离纯化麻黄细辛附子汤中生物碱的最佳树脂。结果显示,HPD–722型树脂对5种生物碱的吸附过程稳定且吸附量大,具有较高的解吸附率(87.26%),优于其它3种树脂。HPD–722型大孔树脂适用于富集麻黄细辛附子汤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有机分子荧光探针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生物大分子和微环境扰动较少,同时可实现实时动态跟踪监测生物体中微环境的变化以及活性分子,已成为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领域的强大工具。本文总结了生物体微环境中常见的活性分子以及用于监测这些活性分子的有机分子荧光探针设计策略,并列举了近几年用于监测生物体中微环境变化以及活性分子的有机分子荧光探针,同时对这些荧光探针灵敏地监测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活性分子及其潜在应用价值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卟啉超分子的组装合成及其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卟啉超分子已被广泛地用于光学、催化、仿生等方面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获得实际应用.本文综述了卟啉超分子在组装合成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包括基于不同结构卟啉砌块的新型二维与三维超分子的构筑以及卟啉超分子在光学、催化和分子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两种大孔吸附树脂结合分离纯化京尼平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H103、NKA-II、HPD100A、HPD400A及D141等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提取液中栀子黄色素和京尼平甙的吸附性能。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其吸附量、吸附动力学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用H103和HPD100A两种非极性大孔树脂进行京尼平甙的分离纯化,并确定了工艺参数。首先用H103树脂吸附京尼平甙,用蒸馏水洗脱杂质,再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洗脱;所得的京尼平甙洗脱液再用HPD100A树脂吸附,进一步除去栀子黄色素等杂质,得到的京尼平甙纯度达到81.3%,回收率为88.5%。  相似文献   

9.
增强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是研究金属电极上吸附分子间振动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分子间的振动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它们的偶极场,吸附分子吸附峰强度的转移与它们的电子极化率的屏蔽作用密切相关·相关势近似(CoherentPotentialApprokimation,CPA)已广泛用于讨论分子间的振动相互  相似文献   

10.
血卟啉衍生物HPD溶液在盐溶液中稀释并避光放置时,其光谱特性发生明显变化,形成荧光发射峰在580 nm的新荧光物质(NPS)。有关NPS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因此搞清NPS的组成和结构,研究NPS的形成对HPD光敏化作用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裂解色谱多用于不挥发的合成、天然和生物高分子物质的分析和鉴别,裂解色谱一质谱联用也已用于气相分子裂解反应的研究[1+3],裂解色谱作为低分子有机物的定性方法尚未见报导。本文作出了15类同系物数+种化合物的裂解色谱图,发现低分子有机物在一定的裂解色谱条件下有确定的指纹图,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定性方法。本方法灵敏度高、设备简单。  相似文献   

12.
在 LCAO-MO 法中,分子轨道是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为了得到正确的线性组合,以求得分子轨道和相应的能级,必须考虑分子的点群对称性,运用群论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近年来,将图论用于分子轨道理论,也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但这些数学方法,对于大多数实验工作者来说,尚不够熟悉。因此,  相似文献   

13.
从图论计算饱和烷烃的分子回转半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图论计算饱和烷烃的分子回转半径任碧野,苟筱辉(岳阳大学化工系,414000)(重庆大学应用化学系,630044)分子回转半径作为分子的重要物理参数已用于关联物质的饱和蒸气压,第二维里系数,液体热容及粘度等热力学性质[1]。是依据刚体转动通过分子主转...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键合Cu(Salen)的合成及其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哲斌  李翔等 《分子催化》2001,15(5):391-393
一些简单的无机配合物已经广泛地用作氧载体和氧化催化剂,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过渡金属卟啉和席夫碱(Schiff base)-过渡金属配合物。其中,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简单、易于控制配体的电子与立体因素,因而其催化性能的调变更具有灵活性,其分子氧体系已用于烯烃的环氧化和醇类的氧化,卟啉钴配合物-分子氧体系对硫醇的催化氧化研究已报道,其于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具有结合分子氧的特性和催经作用,以及高分子配合物催化剂的特点,我们合成了聚合物键合双水扬醛缩乙二胺合铜(Ⅱ),并将其用于催化分子氧氧化丙硫醇转化成二硫化物。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在实践中已被多方面采用,近年在化学领域中用于有机合成,已成为热门课题。由于在超声波作用下,体系中产生空穴作用,局部产生高温高压,所释放出的能量,足以使有机分子发生反应,从而促进了反应进行。如用于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的修饰核苷酸——假尿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以及它和胸腺嘧啶核苷酸的保护,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TψC臂中CpCpGpG和TpψpCpG的合成.CpCpGpG和TpψpCpG均已圆满地用于t-RNA_y~(Ala)的3'-半分子合成和整分子的全合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的修饰核苷酸-假尿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以及它的胸腺嘧啶核昔酸的保护,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TΨC臂中CpCpGpG和TpΨpCpG的合成.CpCpGpG和TpΨpCpG均已圆满地用于t-RNA~Y^Ala的3'-半分子合成和整分子的全合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难点,以大学一年级学生已掌握的化合价和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为基础,提出一种判断小分子或离子杂化轨道类型、π键的数目和类型的方法。该法亦适用于σ配体所形成的配合物、多中心原子的分子或离子以及双原子分子,并可用于计算MAx型分子或离子的键级。  相似文献   

19.
核磁共振谱目前已成为有机化学工作者的日常工具,过去从高分辨的核磁共振谱获得的有关分子结构的资料,大多是来自化学位移、偶合常数和相对积分强度。从考虑分子内的自旋——晶格弛豫过程,核的奥氏效应也可以获得一些关于分子立体化学的重要资料。本文仅述及质子——质子核的奥氏效应用于核磁共振谱线的指定和测定分子的结构、构型与构象。  相似文献   

20.
在“血卟啉衍生物”(HPD)[1]肿瘤光动力疗法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化学家们证明了临床使用的HPD制剂并非原意义上的血卟啉衍生物,而是一种复杂的卟啉混合物[2],其中血卟啉(HP),羟乙基-乙烯基-次卟啉(HVD),原卟啉(PP)约占总量的80%,Dougherty等分离得到其余20%未知结构羧基卟啉,认为此为HPD的有效成分,经进一步分析测定其主要成分是二血卟啉醚(DHE)[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