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为了解泰安市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对采集的30件土壤样品中6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开展污染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As、Cd、Cu、Pb、Hg、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72、0.066、20.33、18.19、0.031和19.92 mg.kg-1,其中As、Cd、Cu、Pb、Ni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泰安市和山东省土壤背景值,Hg的平均含量略高于泰安市土壤背景值,变异系数大于0.6,其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除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03,严重污染、中度污染、轻微污染和无污染采样点数量占比分别为3%、7%、23%和67%,其他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小于1,为无污染状态;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1.58~1.64,整体属于轻污染水平;土壤重金属累积较轻,多数为无污染状态,Hg的最大地累积指数为1.29,达中等-强污染(3级);综合生态风险指数RI的范围为39.96~191.81,平均值为77.60,综合生态风险等级为轻微,为低生态风险区,Hg为引起风险的主要因子;Cu、Ni含量较低,富集主要受土壤母质和自然过程的控制;Pb、Cd、As主要来源于自然背景因素,部分受人类活动影响;Hg的污染来源于化肥、塑料地膜和含重金属的无机农药使用,受农业活动和居民生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西南某典型山地煤矿区周边农田土壤、农作物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及对当地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采集矿区周边农田土壤样品和对应的农作物样品,测定重金属Cr、Mn、Zn、As、Pb的含量。运用Nemero指数法、潜在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HQ)评价农作物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Cr、Mn、Zn、As、Pb分别是背景值的1.81、1.90、2.89、1.30、0.86倍,处于轻度污染级别,轻微危害程度。农作物重金属Cr、Pb和As含量的超标情况较严重,Zn的含量超标相对较小。各农作物富集的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大小为:高粱>玉米>白菜>葱>辣椒。农作物重金属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均达到了慢性中毒;对成人健康的影响,高粱处于慢性中毒,其它农作物重金属处于产生较大影响的危害程度。农作物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农作物重金属的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并无线性关系;各重金属在农作物中的转移能力不同;Pb,As在农作物中的转移能力较大,而Cr相对较小。鉴于矿区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应尽快采取修复治理措施,为保证当地人群健康,建议当地居民不再食用和种植富集重金属严重的高粱、玉米农作物。  相似文献   

3.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采选冶活动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光谱法测定某冶炼厂周边不同区域内土壤中重金属Cu、Pb、Zn、As、Ni、Cr、Cd、Hg元素含量,采用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对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评价,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对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采样点80%处于污染状态,且以重度污染为主,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受风向影响在冶炼厂的西部和南部方向,污染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为Cu、Pb、Cd、Zn和As,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源除来自于冶炼厂外,Zn-Cd-PbCu-As、Ni-Cr、Hg分别还受到机动车辆排放、自然因素、燃煤及农药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入土壤,其中重金属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成为土壤治理的主要对象。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导致作物产量降低,而且重金属会随着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重金属污染修复迫在眉睫。文章综述了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以及各种修复技术,分析了不同修复技术的优势及不足,为运用联合修复技术控制农用地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云南阳宗海砷污染水平、变化趋势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解事件发生后阳宗海砷污染水平及变化趋势,分别于2008年12月、2009年2月、5月及9月四次采样,研究了阳宗海湖水、底泥、周边井水、土壤、农作物及水生生物中的砷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湖水平均砷浓度分别为176.9、147.3、159.3和161.1μg/L(算术平均),底泥平均浓度分别为32.87、62.41、62.99和46.96μg/g(算术平均).阳宗海湖水砷浓度经历了先升后降再到平稳的变化过程,底泥砷含量迅速升高后缓慢下降,湖水和底泥间砷交换还在进行.阳宗海附近土壤中砷最高浓度为23.33μg/g,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大米、玉米、花椰菜、小油菜等农作物可食用部分中砷的最高值为0.35μg/g,均未超过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水生植物中砷水平大多在100~200μg/g之间,最高为苦草,砷含量超过300μg/g,说明该植物对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虾、鱼类等可食用水生动物砷浓度范围为1.52~11.4μg/g.  相似文献   

6.
当前,水稻种植中的土壤砷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污染问题。为了保证水稻的产量以及粮食安全,亟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和治理。近年来,在众多治理措施中,生物炭以其独特的吸附特性,便利的原料来源以及有效的修复效果成为了一个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热点,该文介绍了生物炭的基本性质,对生物炭在治理土壤污染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了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对废弃物资源化,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概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现状及污染的来源,主要从工程措施、农业措施、改良措施和生物修复措施四方面对国内外各种修复技术进行分析与评论,指出各类措施的原理、优缺点、实用性。同时,提出了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成都平原土壤-水果系统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和富集特征,通过对成都平原典型地区333个水果作物及其根部表层土壤中Hg、As、Pb、Cd、Cu、Cr和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养分整体呈现出有效磷和碱解氮较丰富,有机质和速效钾较缺乏的特征,可通过增施有机肥、地面覆草、施用绿肥等方式提升土壤肥力水平。(2)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存在部分点位超标,以Cd的超标率最高。土壤重金属单因子评价污染等级为清洁,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污染等级为中度污染,其主要贡献为Cd。研究区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Cd和Hg的污染指数高,潜在生态风险强,应重点关注土壤Cd污染和Hg含量水平的增加趋势,将Cd污染作为下一步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的重点目标。(3)研究区水果Pb、Cd的超标率分别为5.7%、7.8%,不同水果Pb、Cd的超标率差异显著,草莓Cd的超标率最高。研究区水果中重金属未对成人构成非致癌健康风险,而水果中的As和Cu对儿童构成了非致癌健康风险,As和Cu对水果重金属非致癌总指数的贡献超过70%,应特别关注水果中As和Cu的管控,以免造成较大的食源性危害。(4)重金属在水果与土壤中的含量水平关联性较低,水果中重金属的含量与水果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关联度极高,应进一步查明水果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关系,并结合调整水果种植结构、筛选重金属低积累水果品种等方式降低水果重金属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
农业环境重金属污染会带来潜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不同品种的作物在重金属积累能力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种植低富集品种可以一定程度阻断有毒重金属向人体转移的途径。西藏“一江两河”流域部分农田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当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青稞是西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因此本研究选用目前“一江两河”流域广泛种植的9种不同的青稞品种为筛选对象,以汞(Hg)、铬(Cr)、砷(As)、铅(Pb)、镉(Cd)为主要参数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进行检测。通过该流域土壤中As的高含量证实了该地区存在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利用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析分别筛选出一些低富集或低转运能力的青稞品种,最后结合聚类分析,确定藏青320品种是最适合“一江两河”流域推广种植,且具备根部重金属高积累,茎、叶、籽粒低积累特性的青稞品种。  相似文献   

10.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指标主要有:土壤重金属总含量,有效含量,土壤酶活性以及植物中毒临界含量等。由于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往往伴有多种重金属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临界值的确定更为复杂,目前评价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方法主要是综合指数法。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了研究冶炼厂下风向烟囱降尘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程度,以济源市某一冶炼厂工业烟囱下风向降尘覆盖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次对距离该厂烟囱大约为750m-3000m的7个农田研究区(P1-P7)土壤中重金属(Hg、As、Pb、Cd、Cu、Zn、Ni、Cr、)含量进行污染状况分析,采用了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冶炼厂下风向烟囱降尘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3 km2研究区域范围内,距离冶炼厂越近土壤重金属含量越高,Pb、Cd为重度污染,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的1.2倍,距离冶炼厂烟囱下风向P1区土壤中重金属As、Pb、Cd、Cu、Zn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Cd 在浓度值均超过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1.8倍,As元素平均浓度值超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1.7倍,Pb、Cu和Zn污染较严重,Cd、Hg对综合指数(RI)贡献值较大分别为68.63和22.4。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d存在极严重的潜在生态风险,Pb、Cu存在较严重潜在生态风险,冶炼厂下风向土壤中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显示,冶炼厂下风向降尘土壤重金属具有较强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洛阳市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对郊区白马寺镇蔬菜基地靠近公路、铁路、社区边和远离这些区域的菜地土壤抽样,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样品中的Cu、Zn、Pb、Cd、Cr 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土样中重金属Cu、Zn、Pb、Cd、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09、106.09、50.10、0.56、16.13 mg.kg-1。其中Cu、Zn、Pb、Cr含量均能达到清洁级,而Cd含量在靠近公路边、铁路边和社区边的抽样中明显高,接近或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在远离交通和社区的抽样中处于清洁级。由综合评价可知,在所采集的11个土壤样品中,4个样处于安全级水平,5个样处于警戒级水平,2个样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可见,交通运输和社区生活是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黑苦荞保健茶中重金属的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四川省凉山州某几个品牌黑苦荞保健茶中的重金属铅、镉、铬、无机砷和汞的含量,并以NY/T 1510-2007标准绿色食品麦类制品为依据,对黑苦荞保健茶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黑苦荞保健茶受重金属元素污染的程度由高到低表现为铅、铬、镉、无机砷和汞,但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黑苦荞叶芽茶和全株茶的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全胚茶未受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发展,土壤中累积的重金属对人类产生健康威胁。在全面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下,通过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测量可以对其来源进行有效解析。鉴于这一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在土壤重金属源解析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的问题和展望,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理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推进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分析湖北典型地区茶叶以及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采用原子荧光法(A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方法对135对茶叶及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并探讨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元素的分布对茶叶中元素含量分布有一定意义,典型区土壤养分有效磷和碱解氮较丰富,有机质和速效钾较缺乏。典型区茶叶作物表层土壤 Cd、Pb、Cu、Cr、As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土壤 Cd 和 Hg 的污染指数高,潜在生态风险强。典型区茶叶可食部分重金属含量均值依次为 Cu>Pb>Cd>Hg>As>Cr,重金属元素在茶叶中含量均为中等变异性。 茶叶对 Cu、Pb 的富集系数明显高于 Hg、As、Cd、Cr,不同茶叶对同一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 pH 值、CEC、有效磷、总氮等理化指标关系密切。茶叶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相关性较弱,但与茶叶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用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指示大气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对潮州市区交通繁忙路段和对照区 (红山森林公园 )不同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 (Pb、Cd、Cu、Zn)的含量研究 ,探讨了重金属含量与城市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植物叶片中的重金属元素富积量和大气中污染指数正相关。植物叶片的重金属元素富积量可较好和客观地指示市区大气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该研究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