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5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73基因是p53抑癌基因家族的新成员。 p73有两组蛋白异构体: TAp73和DNp73。 TAp73具有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的能力, 而DNp73却有与之相反的能力, 具有肿瘤促进作用。 对p73基因两面性的特点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最后结合重离子治疗肿瘤, 探讨了p73联合重离子治疗的新思路。 p73 was the first identified homologue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gene, p53. p73 has two groups of protein isoforms: TAp73 and DNp73. TAp73 can induce cell cycle arrest, resulting in the ability of apoptosis, however DNp73 has antagonistic property of a tumor promoting effect. In this paper, the dual roles of p73 gene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 was reviewed. Finally, combined with heavy ion treatment of tumor, we explored some new ideas of p73 heavy ion joint therapy.  相似文献   
2.
利用解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计算了色散光学模型中色散积分的数值,并与Quesada等人的解析计算作了比较,结果显示两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线粒体DNA损伤及突变研究与核DNA相关研究的区别,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电离辐射引起线粒体DNA损伤突变的研究进展。 针对放射生物学中线粒体学方面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现状,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方法学上建立起了real-time PCR和long PCR等手段对线粒体DNA损伤及突变进行定量检测, 并以此为基础, 对电离辐射引起的线粒体功能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总结了线粒体DNA损伤及突变研究对阐明电离辐射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所具有的贡献, 提出未来在放射生物学中以远后效应, 能量代谢为主的线粒体学研究方向。 Current advance in ionizing radiation induced mitochondrial DNA damage and mutations is reviewed, in addition with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mtDNA and nDNA damage and mutations. To extent the knowledge about radiation induced mitochondrial alterations, the researchers in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eveloped some technics such as real time PCR, long PCR for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radiation induced damage and mutations, and in depth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functional changes of mitochondria based on mtDNA damage and mutations were also carried out. In conclusi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mitochondrial study in radiation biology is underlined, and further study on mitochondrial study associated with late effect and metabolism changes in radiation biology is pointed out.  相似文献   
4.
针对星图中空间点状目标占有像素数少、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物侧抑制原理的星图点目标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多级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对信噪比较低的星图进行杂波抑制,其次采用一种基于生物视觉侧抑制理论的背景抑制网络模型进行二次滤波,最后采用二维熵分割提取图像中点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有效地抑制图像中的强杂波背...  相似文献   
5.
受限条件下高分子链的静态与动态性质是高分子物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物理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相对于自由高分子链,受限高分子链往往随受限程度和受限区域的不同而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规律性。本文首先回顾了自由空间中高分子链的基本性质,然后重点介绍了在不同受限程度下高分子链的静态性质和动力学行为,对比了不同受限区域下这些性质的差异性,并且系统总结了流场诱导下高分子链过孔的经典理论及其详细推导过程。最后,展望了受限高分子链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能量一次吸收假设、等离子体平板模型和三维天线模型数值模拟离子回旋共振加热时带状双天线与等离子体的耦合过程,得到天线的辐射功率、等离子体的吸收功率密度分布随天线间距变化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当带状双天线同相馈电时,天线间距越小,离子回旋共振加热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部分高校做牛顿环实验时,一般采用的都是扩展光源钠光灯.因扩展光源可看成由无穷多点光源组成,可以增加等厚干涉条纹的亮度,所以教材上都指出用扩展光源做牛顿环实验有利无害,但很少强调扩展光源放置的位置和形状对等厚干涉条纹的影响.我们在牛顿环实验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发现,扩展光源放置的位置可以影响干涉条纹的形状,  相似文献   
8.
核四极共振隐藏炸药探测信息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核四极共振(Nuclear Quadrupole Resonance, 简称NQR)技术探测炸药时,实验复杂,参数繁多. 原子核参数、脉冲参数、环境参数等各参数对炸药共振频率及探测信噪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针对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没有统一的炸药信息库,测试数据无法有效记录和管理的现象,在全面分析各参数与共振频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隐藏炸药探测信息库. 该信息库能有效的收集和记录炸药参数信息,为今后炸药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支持.   相似文献   
9.
缓冲层对导模共振滤光片反射光谱截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将均质多层膜系设计中的缓冲层概念71入到反射导模共振(GMR)滤光片的设计中,通过严格的耦合波理论精确计算,研究了加入缓冲层对改善导模共振滤光片反射峰边带截止深度及截止宽度的作用.双层导模共振滤光片结构中,入射光为TE偏振光时,设计增加97.5 nm缓冲层后,能够明显地展宽反射光谱范围.由原来的192.4 nm展宽到345.6 nm,并且在650~1250 nm波长范围内的边带截止度均比不含缓冲层结构的要深.入射光为TM偏振光,以类似TE结构的滤光片在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在700~1300 nm波长范围内,较不含缓冲层的结构,也能够获得更宽的截止带反射光谱和更深的截止度.在提出的膜系结构中,经过优化膜系、选择合适的光栅参数等,可以使反射光谱具有更好的截止特性,同时保证设计的共振峰位置不变.  相似文献   
10.
探究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不同剂量C离子辐射对雄性动物生殖器官的急性影响, 以期了解空间环境辐射所致机体生殖系统的损伤。采用小鼠尾部悬吊模型地面模拟微重力状态1周后, 利用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C离子辐照处理, 检测了生殖器官脏器系数及精子密度、组织形态变化、DNA损伤以及细胞凋亡各项指标。结果表明, 微重力和C离子辐射均能引起睾丸损伤, 且1 Gy单纯辐照组中损伤最为严重。此外发现, 模拟微重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辐射诱导的损伤, 其内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In this paper it was investigated that the effect of modeled microgravity on the acute injury induced by low doses of carbon ions in the male reproductive organs of mice, assessing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the space environments. In our study, outbred Kunming mice were stimulated in microgravity by tail suspension, and then were irradiated with the low doses of carbon ions diliuered by HIRFL, and measured the testis and epididymis coefficient, sperm number of epididymis, histological alterations, DNA strand breaks and cell apoptosi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arbon ions and stimulated microgravity could induce the damage in the present study. Moreover, most serious injury all occurred in the irradiation group. In addition,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damage of the carbon ion irradiation combined microgravit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irradiation group, while the related mechanism needs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