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数学题,就其本质而论,就是寻求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整个解题的思维推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系列的广泛联想过程。所以积极的、广泛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能沟通条件与结论的联系,为解题思路起开路搭桥的作用,从而能简捷准确地获得解题途径。广泛联想主要包含定向联想、双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等。本文拟就此谈些粗浅认识。 一、定向联想。解题前,根据题意的要求,充分注意命题的结构、条件与结论的特点及图形的性质,以命题的  相似文献   

2.
开放型填空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和贵 《数学通讯》2001,(17):38-40
由于开放型命题最能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 ,因此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当中常有这样的创新题型出现 .解开放型填空题 ,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敏捷、推理严密、联想丰富等诸多要素外 ,还应熟练掌握分析判断、演绎推理、联想类比、合理转化、尝试探索、猜想论证等多种数学思维方法 .对于出现的开放型填空题 ,一般可将其分为三类 :探索型填空题、组合型填空题和多选型填空题 .下面就这几种类型及其解题策略作一浅析 .1 探索型填空题 所谓以填空形式出现的探索型命题 ,就是从问题给定的题设中探究其相应的结论 ,…  相似文献   

3.
解题是对已学内容的综合运用,涉及概念、定理、公式、技巧、方法等,如何将有关内容联系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实质上是已知和未知之间的一系列联想过程,其中联想思维就是要能见微知著,展开想像,联络有关的、看似无关的各种内容,然后走出一条到达结论的路.  相似文献   

4.
形似联想,是指由对一件事物的认识引起对与其形态相似的另一件事物的联想,它在认识活动中起桥梁作用,就解题而言,由命题的条件或结论联想到与其形态相似的已有知识,可以起到以’熟”解“生”、化难为易的作用。有些数学问题初看无从下手,但由命题的条  相似文献   

5.
一个科学工作者 ,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贡献 ,就必需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 .一个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的强与弱 ,往往取决于他的观察联想能力的强与弱 .俗语说 ,万事起头难 .就解题来说 ,难就难在从观察联想中迅速找到解题途径 .要想具备这种能力 ,必须经过较长期的自觉的锻炼和积累 .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本文先从问题的结论与条件的联系谈起 .一些题目 ,其结论与条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经过审题观察发现了这种联系 ,又能联想到所学过的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以及一些范例的解法 ,就可…  相似文献   

6.
所谓反证法,就是首先提出一个与原命题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出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进而肯定原命题的一种方法.导出的矛盾主要有: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理、定义、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7.
《数学大王》2007,(29):36-39
巧施拳脚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进行推理.例如,清晨,你推开门,看见房屋、树木、地面……都是湿漉漉的,你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夜里下雨了.这就是推理.解决推理问题,要求我们从已知条件中找出与问题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证明方法分为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从原命题所给出的条件出发,根据已有的公理、定义、法则、公式,通过一系列的推理,一直推导到所要证明的命题的结论,这种证法叫做直接证法,有些命题不易用直接法去证明,这时可通过证明它的等价命题为真,从而断定原命题为真,这种证法叫做间接证法,反证法就是间接法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在中学数  相似文献   

9.
在平几解题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证题思路的分析探索能力,本文将以一些典型的问题为例,介绍探索几何证题思路的几种常用思考方法,通过这些分析将会看到,要能在证题过程中处处得心应手,有必要熟记一些常见的基本题,这些基本题包括常用定理及课本中的一些典型习题。一、分析、联想、转化当你拿到一道几何题,该从何入手呢?一般地说,先从结论入手,对问题的结论与条件进行分析,把握住题中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对这些信息能联想到一些已有的结论,应用你所联想到的结论能把原命题转化为一个新命题。用重复上面的分析直至把原命题转化成一个你已熟知的命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这种  相似文献   

10.
所谓探索性命题,就是从问题给定的题设中探究其相应的结论,加以证明,或从给定的题断要求中探究其相应的必须具备的条件.由于此类问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灵活选择方法的要求较高,对培养和考查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可起到很好的效果.探索性命题的解题,除了必须  相似文献   

11.
从问题的反面去想问题在数学上表现为 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在证明一 个数学命题时,先提出与命题结论相反的假 设,然后以此为依据,经过推理得出矛盾的结 果,证明了与命题结论相反的假设不成立,从 而肯定了原来命题结论成立. 如能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用反证法去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一、观察、联想与思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完成这一重要任务,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外,必须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狠下功夫。心理学告诉我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是人们应具有的四项基本能力,而思维能力是四项基本能力的核心。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必须对培养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观察是思维的门户也是思维的起点,而联想到是思维的翅膀。没有观察就没有思维,只有经过认真、细致周密地观察,才能打开思维的大门;而只有展开丰富的联想,才能使思维如猛虎添翼。所谓观察,实质上是一种心理过程。观察就是人们运用各种感官,有百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得外界信息的知觉活动,它和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观察又称为“思维的知觉”。通过观察为丰富的联想提供足够  相似文献   

13.
在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思维操作的方法称为联想. 联想的方法很多,在数学中,它是进行类比、猜想、归纳等似真推理的基础,又是回忆旧知识, 发展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实际上平时做课后练习就是依靠对课堂讲授知识的联想来解决的.下面介绍解题中的联想几例.  相似文献   

14.
联想是感知或回忆一些事物,连带想起其它事物的心理过程。解数学题往往是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去沟通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间的逻辑关系,发现解题途径,从而迅速、正确地解决问题。外形联想就是由题中已知条件或结论的外表形式联想到以前的定理、法则及有关的知识,从而根据这些定理、法则及有关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计算(2~(1/2)~log23,由此形式,我们自然联想到恒等式a~(log_a)N=N;再如,在解决有关三角形问题时,由a~2+b~2-c~2,联想到余弦定理 a~2+b~2-c~2=2_abcosC等。解数学题,通过外形联想往往能产生妙解!但有  相似文献   

15.
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逻辑论证的思考方法,它是从待证命题“若A则B”的结论B出发,运用已知的定义、概念、定理或公理等逐步逆求结论B成立的充分条件(即每步推理可逆),最后得到待证命题的条件A或已证的事实,则待证命题获证。  相似文献   

16.
聂文喜 《数学通讯》2011,(11):56-57
新课标把合情推理列入到选修2—2的数学内容中,所谓合情推理,就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统称为合情推理,通俗地说,合情推理是指“合乎情理”的推理,在数学研究中,得到一个新结论之前,合情推理常常能帮助.  相似文献   

17.
怎样举反例     
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试图判断一般性命题的真假,往往是通过推理论证验证命题的正确性,而通过反例来驳斥这个命题.何为反例?为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而举出的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的例子称为反例.通过反例,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属性,帮助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思考问  相似文献   

18.
对一个命题的联想张克刚(湖南洪江市教委教研室418200)命题如果正实数a、b、c、d满足条件:a2十b2+c2+d2那么a=b=c=d.这是一个普通的命题,由此进行广泛联想,它有很多可挖掘的地方.改变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将代数命题改为几何命题,就可...  相似文献   

19.
类比是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类似(或一致)性,推测其中一类事物具有与另一类事物类似(或相同)的性质的思维方法.它的思维过程大致如图所示:观察、比较→联想、类推→猜测新的结论.类比思想是中学数学学习的逻辑思维方式,它既是一种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是一种合情推理),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尽管由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由于类比在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上以及发现科学奥秘方面更优于逻辑推理,特别是它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因而近几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的类比问题已从幕后走到前台,更要注意的是,类比推理作为专门的一节已出现在新课标选修教材中,因而类比问题将是今后广大中学师生及数学爱好者的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数学联想思维的分类林元密(福建省三明一中365001)所谓联想,就是在形象思维中由一件事物而想到另一件事物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联想心理学派认为解决问题就是联想的唤起,对数学科来说,数学解决问题就是通过感知数学问题情境(称之为联想因素),唤起贮存在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