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袁黎明 《色谱》2016,34(1):44-49
总结了手性逆流色谱的5个特点,系统地介绍了逆流色谱的手性分离以及高速逆流色谱手性分离中氨基酸衍生物、环糊精衍生物、手性有机酸、多糖衍生物、牛血清白蛋白等手性选择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逆流色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流色谱(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CCC)是以分析物在液-液两相溶剂中的分配差异为核心的快速分离技术.近年来,逆流色谱对复杂样品的分离,尤其是对天然产物的分离已获得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逆流色谱在仪器改进、溶剂体系筛选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CCC在分离手性化合物中的应用前景.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流体动力学为基础的逆流色谱仪在天然产物与生化药物分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柱设计是色谱体系的核心环节,分离柱管子的几何形状、安装方式,分离柱的位置、体积等因素都会对色谱行为和分离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对基于流体动力学的现代逆流色谱分离柱的研制进展与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并对未来逆流色谱的改进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是一种连续高效的新型液-液分配色谱技术,在中药、生化、食品、天然产物化学、环境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部分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已知和未知黄酮类化合物的文献报道,并介绍了几种新近发展的高速逆流色谱以及其在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和其它化合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逆流色谱中添加选择性试剂可有效提高分离度,常用选择性试剂主要有金属离子、多糖衍生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离子对、手性试剂、p H-区带逆流色谱中酸碱试剂等6类。该文综述了国内外选择性试剂在逆流色谱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基本原理,阐述了不同选择性试剂的适用范围,并展望了选择性试剂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逆流色谱是一种连续高效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具有进样量大、无不可逆吸附、回收率高和能有效保护样品生物活性等优点,在蛋白质和多肽的分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几种新型的逆流色谱技术在蛋白质和多肽分离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及其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逆流色谱是一种新型的不需任何固态载体的液-液分配技术,随着其理论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完善,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纯化领域,已成为最有优势的分离分析方法之一。介绍了高速逆流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并对其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高速逆流色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综述了近年来高速逆流色谱(HSCCC)在分析、半制备和制备分离天然产物、蛋白质、抗生素、无机物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总结了适用于HSCCC的溶剂体系,并展望了HSCCC与质谱联用、pH区带逆流色谱和离子对逆流色谱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提纯中药虎杖中的活性多酚成分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甙。确定了样品前处理方法,选择了逆流色谱流动相体系,经高效液相色谱检验纯度,^1HNMR及质谱判定结构,证实所得样品为白藜芦醇和白藜芦甙,得率分别为2.18%和1.07%。  相似文献   

10.
拟多维高效液相色谱及其应用于苯甲酸衍生物的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照胜  侯经国 《分析化学》1996,24(10):1138-1141
利用一种新的高效液相色谱洗脱技术,采用PH缓冲液/有机溶剂二元洗模式,对苯甲酸衍生物系列与苯衍生物系列混合物在反相柱上进行分离,得到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电色谱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浓度检出限差、柱容量低和工作电压太高等。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在2.7mm内径的石英管内用石英砂填充硅酸钾。甲酰胺聚合整体柱,并进行了电色谱分离的可行性研究。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它限制了热效应,可使用常规分析仪器检测,所需工作电压不超过1000V。  相似文献   

12.
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滤膜是一崭新的分离膜,本文综述了纳滤膜技术在食品、化工、饮用水、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简单介绍了纳滤膜在有机溶剂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映异构体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与测定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关福玉 《分析化学》1994,22(7):731-737
高效毛细管电泳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快速的新型分离技术,在对映异构体分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这一新型分离技术用于对映体分离的基本原理,并列举了一些对映异构体分离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电泳具有分析时间短,分离效率高,样品消耗量少等优点,在生物样品分离,特别是蛋白质分析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毛细管内壁硅羟基的解离给分离结果带来诸多不良影响。聚合物涂层能够抑制蛋白质在毛细管内壁的吸附以及调控电渗流,故对毛细管内壁进行有效修饰能够提高其对蛋白质的分离效率及分离稳定性。该文主要综述了动态及静态聚合物涂层毛细管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概述了近些年基于多巴胺/聚多巴胺发展起来的涂层毛细管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聚合物涂层毛细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大环抗生素,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在充分考虑万古霉素分子结构特征的情况下,采用戊二醛间隔臂法制备了万古霉素键合固定相,在反相、亲水、离子交换等分离模式下研究了其色谱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当流动相中有机调节剂含量较低时,该色谱柱表现出典型的反相色谱分离模式特征;随着有机调节剂含量的增加,逐渐转变成亲水模式,分离特性发生明显改变。由于万古霉素分子结构中含有可以解离的氨基,因此该固定相也能够用于阴离子交换模式下的分析方法的发展。分别在反相、亲水和阴离子交换模式下,将其应用于扑尔敏等多种非对映体药物和新型甜味剂甜菊糖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仅通过改变分离条件,即可在3种不同分离模式下完成分离。这些结果可以为新型色谱固定相的设计,以及发展采用特殊结构改性基团的色谱固定相在相应分离模式下的分析方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Hybrid separation process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practice if membrane technologies are also involved. In this work,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is completed for three sequence alternatives of distillation and pervaporation. These are the following: pervaporation followed with distillation (PV+D), distillation followed with pervaporation (D+PV), two distillation columns and a pervaporation unit between them (D+PV+D). The hybrid separation process alternatives are evaluated with rigorous modelling tools, but first, a rigorous simulation algorithm is determined for the pervaporation. The three hybrid separation processes are rigorously modelled with CHEMCAD, and optimized with the dynamic programming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he case of the separation of ethanol-water mixture.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the total annual cost (TAC).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also investigated. The selection of the ethanol-water mixture has two motivations: (i) it is quite often studied and well known, and (ii) to make biofuel (ethanol) production more economical, membrane technologies might also be applie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e classical separation completed with heteroazeotropic distillation. The optimized TAC shows that the distillation column followed with pervaporation is the most economical hybrid separation process alternative. Its TAC is about 66% of that of the classical separation.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A new chiral ligand exchange selector for hydrophobic stationary phase modification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selective alkylation of L-histidine at the pyrrolic nitrogen atom in its imidazolic ring. Its performance was then tested on RP-HPTLC plates treated with copper acetate. Significant selectivity towards aromatic amino acid enantiomers, was observed. Chromatographic retention data were compared to available thermodynamic complex formation parameters for the relevant model systems in aqueous solution.Stationary and mobile phase effects on retention were studied by using different RP-HPTLC plates and various binary aqueous solvent mixtures.Optimized separation conditions for aromatic amino acid sample clas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离子交换色谱技术进行了味精废液中氨基酸的分离研究,考虑了树脂种类、温度和洗脱剂等因素对氨基酸分离效果的影响,找出了氨基酸最佳分离条件,并用味精废液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氨基酸分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吸水树脂吸附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吸水树脂,也称高弹性凝胶,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吸水和保水性能,已广泛用作生理卫生用品等,而很少用作吸附分离材料.本文在对吸水树脂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影响吸液性能的因素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吸水树脂的结构及其吸液机理、配位原子和配位基及其作用、重金属离子吸附行为、吸附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评述,并对吸水树脂应用于吸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气体分离分子筛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了气体分离分子筛膜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气体分离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分子筛膜类型、气体分离性能及催化应用,分析了气体渗透测定方法和分离机理,对分子筛膜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