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对称合成反应的研究是有机化学的前沿领域,有关的进展对合成具有光活性的天然产物、药物、多肽和糖类化合物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人们不断追求获得更高的立体化学选择性,期望实现对反应产物的立体控制,以满足分  相似文献   

2.
有机不对称放大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不对称放大的提出,不对称放大反应类型,不对称放大反应类型,不对称放大反应中关键配合物的以及不对称放大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不对称Henry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厉军  何煦昌 《合成化学》2006,14(1):7-13,52
总结了各种能有效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的新方法、新条件和新催化剂,讨论了一类拓展的不对称催化Henry反应。对立体选择性催化Henry反应的催化剂的发展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参考文献26篇。  相似文献   

4.
吴良  魏瀚林  申杰峰  陈建中  张万斌 《化学学报》2021,79(11):1331-1344
烯丙位手性中心不仅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中, 也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合成砌块. 过渡金属催化烯基金属试剂作为亲核试剂的不对称加成或偶联反应是构建这一结构非常有吸引力的策略之一. 在众多金属催化剂中, 铁钴镍铜等丰产金属由于其独特的催化活性以及低毒性、环境友好等优点而被用来代替铑钯等稀有金属应用于此类不对称烯基化反应中,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基于此, 本文将综述丰产金属催化的烯基金属试剂参与的不对称烯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 (1)钴催化的不对称烯基化反应, (2)镍催化的不对称烯基化反应, (3)铜催化的不对称烯基化反应以及(4)其他丰产金属催化的不对称烯基化反应等四部分.  相似文献   

5.
李岩云 《分子催化》2011,25(1):90-96
本文介绍了手性铁催化体系在酮及亚胺的不对称还原、烯烃及硫醚的不对称氧化、不对称环加成、不对称环丙烷化以及不对称Friedel-Crafts烷基化等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宗睦 《化学通报》1992,(10):1-5,25
在不对称合成反应中,使用低光学纯度的手性源物质得到高光学纯度的产物的现象,称为不对称放大。本文以日本的小国和野依两教授的奠基性工作为中心,对于不对称放大的发现、特点和机理以及发展前景,作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向山光昭 《有机化学》1989,9(5):475-480
1.合成控制(Synthetic Control) 随着研究成果的积累,研究组全体人员的成长和有机台成化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我的思维中有个想法渐渐地扎下了根,这就是广范围地有目的地控制反应的选择性,即提高反应的效率。我设想将来必定有一个对合成反应进行高度控制的时代,因而在利用.有机硫化物的反应中,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通常,有机反应的选择性是由于反应点,即官能团的反应性的差别而产生的。那末,是否可以不只是利用反  相似文献   

8.
利用邻二苯基膦苯甲醛分别与多种手性二胺的缩合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手性四齿胺膦配体.这类多齿胺膦配体含有两个软的磷原子和两个硬的氮原子,具有丰富的配位化学性能和优秀的不对称诱导能力.本文综述了手性胺膦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在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氧化动力学拆分反应、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和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不对称D-A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4.利用手性氧氮杂环庚烷的不对称合成反应我们运用以(S)-脯氨酸或l-4-羟基脯氨酸衍生物所得到的光学活性四氢吡咯衍生物成功地开发了有高选择性的不对称合成反应。在继续进行这类研究过程中,我们设想除四氢吡咯衍生物  相似文献   

10.
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是近年来不对称催化领域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催化剂易于回收利用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本文根据手性有机催化剂活化模式的不同,从烯胺催化、亚胺催化、氢键活化、卡宾催化、相转移催化以及光化学等方面对近年来的有机小分子催化的进展,特别是中国学者的工作做一简要评述。重点通过对不同催化体系下催化剂和反应底物之间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的考察,发现控制反应立体选择性以及活化惰性底物的规律,进而设计更加高效的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完善和拓展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合成。  相似文献   

11.
古丽娜  祝冠彬  宋海斌  自国甫 《有机化学》2009,29(10):1499-1507
手性氮杂卡宾金属络合物在多种催化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综述了手性氮杂卡宾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以及它们在催化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如催化α,β-不饱和酮的1,4-加成反应、酮的氢硅烷化反应、烯烃的氢化反应和烯烃的复分解反应等.  相似文献   

12.
催化不对称Michalel加成反应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大明  花文廷 《有机化学》2002,22(3):164-173
总结了近年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新方法,包括手性金属络合物催化 的反应,呈手性Lewis酸性的手性金属络合物促进的不对称加成,手性冠醚络合物 催化的反应及其它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13.
Remarkably high asymmetric amplifications (positive nonlinear effects) were realized in some chiral lanthanide complex-catalyzed organic reactions such as the asymmetric hetero-Diels–Alder reaction, 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 epoxidation, etc. These phenomena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autogenetic formation of the enantiopure lanthanide complexes as the most active catalysts. The high coordination numbers of the lanthanides seem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aggregates of the heterochiral complexes as less active catalysts.  相似文献   

14.
亚胺的对映选择性催化还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星  覃海 《化学进展》2001,13(3):183-191
亚胺的对映选择性催化氢化是近年来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一个新热点, 本文综述了自1973 年Kagan 等人首次报道亚胺对映选择性催化还原以来本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顾庆  江玲霞  王琼  伍新燕 《有机化学》2008,28(8):1416-1422
以环己酮与4-硝基苯甲醛直接不对称Aldol缩合为模型反应, 对一系列具有C2对称性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进行了考察, 其中(2S,5S)-吡咯烷-2,5-二羧酸的不对称催化效果最好. 在10 ℃下, 以DMSO为溶剂, 30%摩尔分数催化剂用量, 研究了多个取代芳香醛和环己酮的不对称催化Aldol反应, 对映选择性为87%~99% ee.  相似文献   

16.
有机催化的不对称傅克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克烷基化反应是对芳香化合物衍生化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而不对称傅克烷基化反应则提供了合成手性芳基衍生物的直接途径. 综述了近年来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傅克烷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丁娟  沈宗旋  罗晓清  陈维一  张雅文 《中国化学》2006,24(10):1285-1289
(S)-(1-Benzylpyrrolidin-2-yl)diphenylmethanol and cinchonine were evaluated as promotors in the asymmetricadditions of phenylacetylene to ketones,in order to prepare chiral propargylic alcohols.Good yields(up to 89%)and moderate enantioselectivities(up to 77.9% ee)were achieved.Addition of Ti(OPr-i)_4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the enantioselectivity of the reaction.  相似文献   

18.
19.
An α‐N3 7‐azaindoline amide serves as a latent enolate to directly engage in an asymmetric Mannich‐type reaction with N‐thiophosphinoyl imines by the action of a cooperative catalyst. The thus‐obtained highly enantioenriched anti‐adduct was transformed into β‐amino‐α‐azido acid in high yield by simple acidic treatment.  相似文献   

20.
前手性酮的对映选择性还原在不对称合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对这类反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Itsuno和Cory等发现的用手性硼杂口恶唑烷催化不对称还原的方法,已成为高对映选择性还原羰基化合物最成功的方法之一[1,2]。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