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测定了水溶液中硫氰酸钨(V)络合物的吸收光谱,最大吸收波长为405 nm。在盐酸浓度为3.56 mol/L、离子强度为0.088 mol/L的溶液中,硫氰酸钾溶液浓度在0.018~0.088 mol/L范围内,与硫氰酸钨(V)络合物的平均摩尔吸光系数Δε呈函数关系。测得络合物的络合比为1:4。计算出络合物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和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β_1=40.73,β_2=1.10×10~3,β_3=2.40×10~4,β_4=4.16×10~5,Δε_1=9.33×10~3,Δε_2=9.64×10~3,Δε_3=9.93×10~3,Δε_4=1.10×10~4(t=17.7℃)。  相似文献   

2.
在二甲基亚砜-丙酮-水溶液中研究硫氰酸钼(Ⅴ)配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已报道,在二甲基亚砜(DMSO)-丙酮混合溶剂中,硫氰酸钴(Ⅱ)配合物可以被稳定化.本文报道DMSO-丙酮混合溶剂对硫氰酸钼(Ⅴ)配合物的稳定化作用,并试图进一步研究硫氰酸钼(Ⅴ)配合物的生成机理.最近,林谦次郎等研究了Triton X-10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8%)对黄橙色硫氰酸钼(Ⅴ)配合物的稳定化和增敏作用(ε=1.72×10~4),但未涉及混合有机溶剂的作用.我们发现:在50mL溶液fp,含5mL 30%(w/v)DMSO的丙酮溶液,7.5mL1∶1 H_2SO_4,4mL 1∶1 HClO_4,3mg铁和4mL 6%抗坏血酸,硫氰酸钼(Ⅴ)配合物(Mo:0~200μg)至少可稳定4小时,ε=1.31×10~4(λ=468nm).特别有兴趣的是:混合溶剂中的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研究了CL—7301萃淋树脂从含铼钼的H_2SO_4-(NH_4)_2SO_4水溶液中分离铼钼的性能。铼和钼的吸附率都随溶液酸度增加而降低,但铼的吸附率远比钼的大。两者的分离系数在1~6N酸度范围内4N时有最大值,β_(Mo)~(Re)=120。铼的饱和吸附容量随铼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柱吸附实验表明,铼的吸附容量达28毫克·克~(-1)树脂。用氨水淋洗铼几乎全部被洗脱,回收率接近100%,而钼的吸附量低于0.17毫克·克~(-1)树脂。溶液的铼含量可由0.3克·升~(-1)浓集到10克·升~(-1)以上,钼含量由5.0克·升~(-1)降至0.05克·升~(-1)以下,使二者达到有效的分离。  相似文献   

4.
分光光度法研究硫氰酸钼(Ⅴ)络合物的萃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玉珍  何钟林  王立波  曲曾禄 《分析化学》1999,27(12):1474-1474
引 言作者用光度法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水(H_2O)溶液中,用石油亚砜(PSO)-四氯化碳(CCl_4)为萃取剂时对硫氰酸钼(V)络合物的萃取行为,研究了DMSO在该混合溶液中的量对该络合物萃取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发现在DMSO-H_2O体积比为2%且NH_4 SCN溶液浓度达0.1mol/L时,硫氰酸钼的萃取率可达90%以上,表明MoO(SCN)_3这一萃取体系似具有应用价值.2 实验部分2.1 试剂与仪器 除硫氰酸铵溶液用银量法标定外,其余均由试剂直接称量配制成实验所需浓度的溶液,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用721-100型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测定.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化学中愈来愈广泛的应用着络合物生成反应,故络合物的研究对分析化学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过去对溶液中络合物的研究是不够的,在应用络合物生成反应时,对于溶液中络合物的组成一般不去研究,而从固体盐类的组成来推测,因此常常导出不正确的结论。例如,比色测定铁最常用的硫氰酸铁络合物过去却很少研究,而推测为 Fe(CNS)_3,[Fe(CNS)_6](?)等,但是经过 Bent 等特别是等的详细研究证明溶液中生成了许多配位数不同的络合物,而主要有色络合物的组成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分配法研究了二甲基亚砜-丙酮-水溶液中硫氰酸钼(V)络合物的性质。三个络合物MoO(SCN)~(2+),MoO(SCN)_2~+和MoO(SCN)_3的稳定常数分别为β_1=46.1,β_2=1040,β_3=12259,其各级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ε_1=0.59×10~4L·mol~(-1)·cm~(-1),△ε_2=0.94×10~4L·mol~(-1)·cm~(-1)和△ε_3=1.4×10~4L·mol~(-1)·cm~(-1),研究了该络合物的生成机理,发现以CCI_4,为萃取剂效果不好,如在CCI_4中加入少量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后萃取效果与前人使用CHCI_3相类似。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水溶液中硫氰酸钨(Ⅴ)络合物的吸收光谱,最大吸收波长为405 nm.在盐酸浓度为3.56 mol/L、离子强度为0.088 mol/L的溶液中,硫氰酸钾溶液浓度在0.018~0.088 mol/L范围内,与硫氰酸钨(Ⅴ)络合物的平均摩尔吸光系数△-ε呈函数关系.测得络合物的络合比为14.计算出络合物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和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β1=40.73,β2=1.10×103,β3=2.40×104,β4=4.16×105,Δε1=9.33×103,Δε2=9.64×103,Δε3=9.93×103,Δε4=1.10×104(t=17.7℃).  相似文献   

8.
微量钽的示波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钼-酒石酸-铜铁灵三元络合物在H_2SO_4介质中的极谱行为。钽-酒石酸-铜铁灵三元络合物能在—0.70伏(对饱和甘汞电极)处产生一个灵敏的吸附性催化波。最恰当的支持电解质为40%H_2SO_4,1.8%酒石酸溶夜,0.01%铜铁灵溶液.在3×10~(-7)M~3.3×10~(-5)M范围内,钽浓度与吸附催化波成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9.
S~(2-)作为配位方式多变的配位基,已为人们所知,而以S_4~(2-)为配位基的钼化合物,现在还为数不多。我们合成的[Mo_2S_8O_2]~(2-)不仅含有S_2~(2-)、S_4~(2-)基,还含有端基氧,其结构是很有趣的。混合(NH_4)_6Mo_7O_(24)·4H_2O和NH_2OH·HCl的水溶液,与K_2S反应后,用(CH_3)_4NBr沉淀,产物再用丙酮和DMF混合液重结晶,得[(CH_3)_4N]_2[Mo_2S_8O_2]的极薄的橙色片状晶体。其元素组成是:Mo 30.7,S40.5,C15.6,N4.3,H4.0(%);计算值为:Mo30.4,S40.8,C15.3,N4.6,H3.9(%)。  相似文献   

10.
通过Fe_2(SO_4)_3醋酸水溶液与η~5-取代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钼(钨)的钠盐或锂盐(η~5-RC_5-H_4)(CO)_3MNa(Li)之间的相互作用,合成了9个η~5-取代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钼(钨)二聚体[(η~5-RC_5H_4)(CO)_3M]_2(M=Mo,W; R=C(O)Me,CO_2Me,CO_2Et,n-Bu,Me_3Si),并用C/H分析,IR、~1H NMR及MS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近来,发表一些基于Ti(Ⅲ)与有机试剂形成二元,三元络合物的分光光度测定法。各法利弊不一,主要不足为Ti~(4+[1,2])、Fe~(2+[3])的干扰和控制pH条件较苛刻~[4]。本文提出一新的测定法:利用Ti(Ⅲ)的强还原性,在含Na_2WO_4、NH_4CNS的盐酸介质中定量进行下列反应: WO_4~(2-)十〔Ti(H_2O)_6〕~(3+)+4CNS-十3H~+=[W(OH)_2(CNS)_4)~-+〔Ti(OH)_2(H_2O)_2〕~++2H_2O[5] (1) 产物〔W(OH)_2(CNS)_4-是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罗丹明B与硫氰酸钼形成红色络合物的问题,提出了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钼的新方法,方法灵敏(_600~ε=1.88×10~5)干扰少,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检出限为2ppb。  相似文献   

13.
高悌  汪波 《大学化学》1987,2(6):47-51
由于络合物在溶液中存在着多级离解,所以要精确地计算络离子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则相当麻烦、费时,故常采用近似解法。师范院校用的《无机化学》教材对一个例题进行了如下的处理: [例1] 计算在0.1 M[Cu(NH_3)_4]SO_4溶液中Cu~(2+)和NH_3的浓度。(K_稳=4.8×10~(12)) 解:设[Cu~(2+)]=xM  相似文献   

14.
1975年Chatt等采用质子酸对稳定的钼钨分子氮络合物进行还原质子化反应,取得了生成氨的结果.我们在1979年开展了过渡金属氢化物与稳定和不稳定的分子氮络合物反应的研究,同样也取得了生成氨的结果.这个结果为在温和条件下H_2和配位氮分子氢化反应制取氨准备了实验基础.采用的稳定分子氮络合物有[Mo(N_2)_2(dppe)_2](Ⅰ),trans-[Mo(N_2)_2(PMePh_2)_4](Ⅱ);不稳定固氮体系有[Ti(O-i-Pr)_4-NaNp-N_2]  相似文献   

15.
孙怀林  徐善生  周秀中 《有机化学》2003,23(9):996-1000
芳基二硅烷RC_6H_4SiMe_2SiMe_3与Mo(CO)_3Py_3在BF_3存在下反应,生成π- 苯基碳基钼化合物(η~6-RC_6H_4SiMe_2SiMe_3)Mo-(CO)_3 (R = p-Me和p-OMe)。 在同样条件下,二芳基二硅烷RC_6H_4SiMe_2SiMe_2C_6H_4R与两倍摩尔的Mo(CO) _3Py_3反应,得到双钼化合物(η~6,η~6-RC_6H_4SiMe_2SiMe_2C_6H_4R)[Mo (CO_3]_2和单钼化合物(η~6-RC_6H_4SiMe_2SiMe_2C_6H_4R)Mo(CO)_3 (R = H, o- Me, m-Me, p-Me和p-OMe)。不对称二芳基二硅烷 R~1C_6H_4SiMe_2SiMe_2C_6H_4R_2进行上述反应,得到类似的化合物(η~6,η~6- R~1C_6H_4SiMe_2SiMe_2C_6H_4R_2)[Mo(CO)_3]_2和(η- R~1C_6H_4SiMe_2SiMe_2C_6H_4R~2)Mo(CO_3) (R~1,R~2 = H, p-Me和p-OMe;R~1 ≠ R~2)。该单核化合物是由钼原子配位于不同苯基的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利用 IR,~1H NMR和元素分析鉴定了所有产物,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化合物(η~6, η~6-RC_6H_4SiMe_2SiMe_2C_6H_4R)[Mo(CO)_3]_2(R = p-Me)的分子结构进行了测 定。  相似文献   

16.
读者园地     
问:形成硅钼杂多酸的适宜酸度条件是怎样的? ——山东读者 黄林芬 硅钼杂多酸有两种型态,α型和β型。这是Strickland于1952年研究提出的。形成α型硅钼杂多酸的酸度条件为pH 2.3~3.9;形成β型的酸度条件为pH 1~2。对一个具体方法而言,所选用的最佳酸度与钼酸盐浓度,温度及基体元素的共存量等因素有关。β型硅钼杂多酸形成后能在25~30h内转化为α型。但就灵敏度而言,在络离子的吸收峰波长处,α型高于β型,α型的ε_(314)=2.1×10~4,而β型的ε_(314)=1.7×10~4;而在其它较大波长处则β型高于α型,例如在370nm处,α型的ε=2900,β型的ε为4700;在415nm处,α型的ε为620,而β型的ε为1750。 A.Halász等人于1971年提出12—硅钼杂多酸形成的适宜酸度与[H~ ]和[MoO_4~-]的摩尔浓度比值(记作Z)有关,根据下列反应:  相似文献   

17.
2-(2'-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在室温下与钯(Ⅱ)生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其组成为1:1.络合物溶于40%乙醇溶液,其吸收光谱有两个吸收峰,即λ_(主峰)=600nm;λ_(肩峰)=664nm.当溶液的表观pH=2.2时,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00)=2.78×10~4。用四阶导数光谱测定微量钯、测定下限为0.06ppm,试剂浓度为1×10~(-5)M时,钯遵从比尔定律的范围为0.06~0.9ppm。约1000倍的铁、钴,2000倍的镍,和40倍的铜共存时,对钯的导数分光光度测定无干扰。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Mo_4(μ_(3-)O)_2O_4Cl_2(O_2CC_6H_5)_6和Mo_4(μ_(3-)O)_2O_4Cl_2(O_2CC_6H_4CH_3)_6·2C_6H_5Cl四钼簇合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特性、电子吸收光谱、固体粉末样品的表面光电压谱和光声光谱。讨论Mo_2(V)结构单元中弱M—M键的特性,认定了Mo—Mo键前线区域轨道的对称标号。  相似文献   

19.
Synthesis of complexes(η~5-CH_3C_5H_4)M(CO)_2NO(M=Mo,I;M=W,II)and clusters(η~5-CH_3C_5H_4)M(μ~3-NH)(μ~2-NO) (μ~2-CO)Fe_2(CO)_6(M=Mo,III:M=W,IV),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η~5-C5_H_4)M(CO)_3Cl with Na[Fe(CO)_3NO] at room tem-perature,have been demonstrated,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II and IV are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0.
1.亚铁氰化钾的沉淀反应可用双铂极电流滴定法指示终点,外加电压以50毫伏为宜。 2.在1M盐酸溶液中,亚铁氰化钾可使锌定量的沉淀为Zn_3K_2[Fe(CN)_6]_2,而镉不干扰。在同一溶液中加入固体硫酸铵使浓度达0.9-1.2M,则可使镉定量的沉淀为Cd_5(NH_4)_6[Fe(CN)_6]_4。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拟定锌镉共存时的同时测定方法,并应用於海绵镉的分析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