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珍 《大学化学》2007,22(5):18-20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要根据本地区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有机化学的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文从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谈一些对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对高二学生掌握有机化学方程式的编码调查与教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旭东 《化学教育》2003,24(11):29-32
根据认知心理学对编码的定义,以及对编码在学习中的地位的认识,联系高中有机化学具体的教学实际,对学生学习与掌握有机化学方程式的编码方式进行调查,进行各个类型的学习效果检测并作相应的认知分析。联系认知心理学对编码的研究,对有机化学的教学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韩杰 《大学化学》2016,31(5):36-43
结合有机化学教材内容总结了有机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化学奖情况,分析了诺贝尔化学奖与有机化学及生物科学的关系,并介绍了在生物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入诺贝尔化学奖的方法。将诺贝尔化学奖引入生物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认识课程重要性,激发学习动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有机物的分离和分析是人类认识和改造有机物质世界的重要手段。在有机化学发展的各个重要历史阶段以及有机化学在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主要界面点上,有机物的分离和分析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随着对有机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对有机物分离和分析技术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5.
动力学研究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是对其深入认识的基础。其中涉及的定量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学不同于一般有机制备化学,在国内的有机化学课程中少有提及。本文介绍了一个国外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即最典型的卤代烃S_N1溶剂解的动力学的探究实验。进而对实验中的3方面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该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值得借鉴,并应用于国内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6.
金属有机化学是当代化学学科中发展得最迅速的研究领域。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不仅大大促进和深化人们对化学结构和化学键理论的认识,它也和开辟新能源、开发新型化学反应、研究新的合成方法、探索生  相似文献   

7.
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水平上认识和理解有机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培养学生“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思维方式,这对于有效地学习有机化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探析了基于三重表征的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醇类及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醇类知识对于促进学生以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为核心的有机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功能和价值,从促进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的角度设计并实施了凸显"结构分析-性质预测"的探究活动为主的醇类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学生的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并进行了基于学生不同认识基础的"醇类"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探研先期所学习的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反应类型等知识对于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俄罗斯天才学者 A.M.布特列洛夫(Бутлеров)所奠定的化学结构学说,一直光辉的指导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它是有机化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显而易见,帮助学生巩固的掌握这一武器,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关键;也只有在整个有机化学教学中贯穿这根红线,学生才能深刻的认识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反应的本质,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才会学好有关的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全面的贯彻化学结构学说,不可能是通过一、两堂课而一举告成的,应该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本着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原则,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着重解决  相似文献   

10.
<正>1 教学主题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绪言课,也是学生从必修走向选择性必修的进阶过渡课。其教学内容对应人教版教材的“引言”,对应鲁科版教材的“第1节 认识有机化学”。鉴于绪言课的作用是明确模块的认识角度,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本节课结合人教版提供的线索及鲁科版呈现的史实素材,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是有机化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实验以左旋香芹酮为原料,利用其两个碳碳双键性质的不同,使用两种不同的氧化方式进行选择性环氧化;对香芹酮两个碳碳双键的环氧化体现出化学选择性,而对应的产物是否为异构体混合物则体现出立体选择性。整个实验使用的原料和试剂便宜易得,反应操作简单且后处理容易,产物收率较高,适合本科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可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唐贝 《广州化学》2017,42(3):77-79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非常重要又较难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单纯平面教学无法深入地将分子的实际空间结构充分展示。通过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入球棍模型及ChemBioOffice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为后续的教学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对共轭烯烃的1,2和1,4加成反应、乙醇分子内与分子间脱水反应、羟醛缩合机理、酯缩合中催化剂的选择以及R, S构型命名等的认识和见解,并将这些认识和理解应用于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思政案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挖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专业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对部分有机化学教学实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构建了以有机化学实验知识为主体,以中华传统文化、有机化学中的励志故事、日常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等人文素材为主导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本文主要对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和具体案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有机化学中如何解释胺的碱性及碱性强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随着科学的发展,在有机化学中对胺的碱性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从1884年 Arrhenius 提出的酸碱电离理论到1923年 Bronsted-Lowry 的酸碱质子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胺具有碱性这一问题。但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电解有机物的空白现状,应用Schiff试剂定性检测电解液中乙醛浓度的方法,开发了一个电解乙醛的课堂演示实验。该实验将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与电解过程相结合,以此发展学生对电解池工作原理以及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认识。通过实验探究,培育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7.
在学生看来,有机化学是一门复杂、难学的课程。然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将会有助于学生克服望而生畏的心理,培养热爱有机化学的科研工作者。如何教呢?基于有机化学教学研讨会的感悟,结合自身的有机化学教学体会,详细阐述了青年教师对有机化学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陆熙炎 《有机化学》1983,3(4):293-300
化学这门学科,从研究对象来分,可以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二大类。过去,一般认为无机化学是研究无生命物质的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生命物质的化学。W(o|¨)hler从氰酸铵合成尿素的工作,第一次从无机物制备了有机物,沟通了这二大类化学,但是,多少年来这二门化学的界线仍然明显地存在着。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近年来这一界线已被突破,例如,过去作为无机化学研究对象的少数稀有金属,如铁、钴、镁、钼等,它们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机械地、人为地划分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已无可能。而且,近年来在化学反应的研究方面,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相互渗透,更是层出不穷。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相结合,出现了一门交界学科,即金属有机化学。近二十年来,这门学科飞速发展,已成为当前最活跃的化学领域之  相似文献   

19.
江家发  郑楠 《化学教育》2010,31(9):85-88
通过对有机化学命名法演变历程的分析与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在我国现代有机化学系统命名法建立过程中起到奠基性作用的4大发展阶段——江南制造局的有机化学译名、虞和钦的有机化学命名、科学名词审查会的有机化学名词、国立编译馆的《化学命名原则》。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化学作为理科的中心学科与此二者均有紧密的联系。伴随着各种交叉学科的诞生与发展,将信息科学技术整合有机化学方法并用于认知生物大分子进而解决生命科学问题也是大势所趋,而在生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基础教学中引入相关内容也具有前瞻性与必要性。国外化学本科的基础教育也切合时宜地以一个生物信息学的最常用软件PyMOL为例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在了解反应中的有机化学机理的基础上,学习酶的三维结构,并探究酶催化该反应的原因。此设计结合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等多学科,可以加深学生对多肽与蛋白质的高级结构的认识,并为今后的生物化学学习与研究打下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这对于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做出开创性研究极为重要。对国内生物有机化学实验的设计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