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柳娜  黄薇  陈若愚  薛冰  任玉荣 《化学教育》2021,42(20):47-51
深度学习视域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的深度参与、高级学习策略的使用及教师的优质讲授,最终实现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养成。“无机与分析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在线预习、课堂讨论、课前课后测试、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设计,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深度参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利用APP “学习通”将在线课堂教学和线下讲授相结合。以知识点酯缩合反应的教学为例,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实践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拓展化学专业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会生 《化学教育》2022,43(18):42-50
为适应当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对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无机化学教学时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努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为此,提出“一体三翼”教学模式。然而,大多数工科院校无机化学课程的授课学时有所压缩,这对任课教师来讲是一种巨大挑战。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解决学时不足问题,并通过学生课程参与度、学生学习成绩及教学反思等形式检验“一体三翼”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4.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与毕业要求的教学前端分析,建构“学教评产”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整合教学内容、重构教学安排与优化教学评价,对“化学游戏教学”课程进行创新性改革,并从学生学习成果、教学目标达成与学生满意度等3个方面评价教学成效。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成果质量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并取得较高的学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为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突出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一流本科课程,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学目标,结合功能材料专业的特点和民族高等院校学生的学情,构建了物理化学基础课程的“四模块、三阶段、两时空、双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重塑了“价值引领模块、基础理论模块、多学科融合模块和虚拟仿真实验模块”的“四模块”内容体系。通过“四模块”嵌入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结合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等学习成绩,多维度评价学习效果,并藉由调查问卷来分析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评价,最终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学生运用物理化学理论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经过刻苦学习获得了素质提高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6.
李芳  吴祥  李冰  李有桂 《化学教育》2022,43(2):57-63
从课前预习、课上教学与管理和课后分析与总结等方面探讨了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程评价模式提升。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认可雨课堂教学。同时,分析了目前雨课堂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旨在为高校进一步推进基于“互联网+”的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缺点,运用CDIO理念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构建了融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微项目,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做”交叉混合进行,形成了一种新的积极高效的教学模式,并在“日化用品制造技术”的教学中尝试开展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该教学模式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创新应用能力及岗位需求重构课程标准,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4个方面系统地探索了基于翻转课堂-PBL教学的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模式建设与应用,旨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药物分析教学新体系,将“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梁俊  肖锡林  刘婧靖 《化学教育》2021,42(16):33-37
基于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为主和“腾讯课堂”为辅的双平台联用组合,将“雨课堂”优秀的教学互动和全周期记录学习活动表现的功能与“腾讯课堂”网络直播高峰期画面卡顿少、师生可以语音互动的优点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探讨了有机化学课程的线上教学设计,并在教学班级中进行了广泛实践。实践证明,“雨课堂”直播为主和“腾讯课堂”为辅的双平台联用教学模式能保证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杰  魏影  魏标  苗慧  杨松  陈水生 《化学教育》2022,43(8):86-90
针对当前化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依托“云班课”,重构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化学实验“三三三”翻转教学新模式,即将实验教学划分为“三个课堂”:自学课堂、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等;理论课堂里包含“三个环节”:个人汇报、小组活动和测试点评等;学习效果评判有“三个评价”:自学评价、参与评价和动手评价等。以有机化学实验中“环己烯的合成”为例,采用该新的教学模式开展了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体现了“以学定教、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也能发挥出线下传统课堂的优势,实现了将“知识内化”的时间拉长,达到对学生线上自学“知识传授”掌握度的有力检验的目的,更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完成在知识传播中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1.
李振  于丽波 《化学教育》2021,42(8):23-27
河西学院“工程化学”教师组建设了面向河西学院土木工程专业,1.5学分的“工程化学”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录制了44个视频知识点,讲解了物质的化学组成与聚集状态、化学反应与能源、水溶液中的化学、非化工类生产中的化学知识,设置了11次作业强化学生学习效果。该课程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线并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3个专业班级的教学实践,发现线上视频学习、课后作业、线上教师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发挥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作用,还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基础化学的教学效果,以“UMU互动”为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缓冲溶液及其作用机制”教学设计为例, 阐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霍应鹏  刘锋  彭莺  彭琦  张浥琨  洪丹 《化学教育》2021,42(20):85-90
以微知库平台为基础,在课前、课中、课后引入微信公众号作为支撑和延伸,充分利用两者优点,针对充分颗粒化教学内容,灵活组合线上自学和线下教学形式,从而构建了微信公众号-微知库平台二元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高职轻工类专业课程“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中实施。经历3届学生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良好,能为同类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单组分系统相变热力学”为例介绍了物理化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践行课程教学理念,通过“问题+案例”方式突出物理化学基本方法的应用性、普适性与前沿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取原理、体验探究、发展思维、生成智慧。教学评价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陈素清  梁华定 《化学教育》2020,41(24):30-36
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一核心、二目标、三探索、四构建”的教学策略。实施结果表明,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核心知识,以“具有解决复杂制药工程、化工工程、材料工程的化学基础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2个具体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教学、课程思政等3种教学改革探索,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衔接的立方书、立体化线上教学资源、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及过程和结果相融合的SPOC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评价体系4种教学举措,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线上教学过程中师生面对面交流弱化,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点难以形象化等问题,遵从以学生为主、产出导向的教学理念,依托自建MOOC平台资源,打造“课前自学-线上教学-课后复习巩固”的三阶段混合教学模式。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资源,尝试翻转课堂,经过不断教学改革和实践达成教学目标,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质量的实质等效。学习成效在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问卷调查和师生互动程度等3个方面得以体现,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使得线上教学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医药类专业中分析化学课堂以教为主、师生互动少、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借鉴“线上线下(O2O)”混合教学模式,利用清华在线网络平台、雨课堂和中国MOOC等网络资源开展课程建设,并对分析化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重构教学理念和教学流程,“翻转”师生角色,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统一,借助线上的网络学习资源、测试平台等帮助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自由学习,达到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浙江师范大学“化工原理”教学团队建设了面向化学、材料、环境与药学等非化工工艺类专业、3~4学分的“化工原理”在线开放课程,录制了101个知识点的微视频,详细讲解了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传热、蒸馏与吸收等单元操作,简单介绍了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传质设备、蒸发、萃取及干燥等单元操作。课程在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上线并运行了2年。通过多所高校、千余学生学习的教学实践,发现以学生课前在线观看知识点微视频自主学习,线下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真正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变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大幅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同时,在线开放课程可以实现优质课程的互通与共享,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王萌  刘松艳  魏光月 《化学教育》2020,41(14):26-31
依托雨课堂教学平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工基础课堂教学中引入“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流体流动教学内容为教学案例,具体说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对化工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后续生产实践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大学有机化学“强理念、重思维、活课堂、共育人、乐钻研”五维度教学新策略的内涵与实践。以线下教学为主,腾讯会议和慕课为辅助,践行“有机化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循环“疑探式”教学方式,辨析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的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多种科学思维的综合运用;强化“文献预习”“练习讲解”“综合作业”“师生互动”等多个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