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考虑分子内原子间的几何屏蔽效应随电子入射能量变化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能够在中、高能区准确计算“电子-分子”散射总截面的可加性规则修正方法. 利用这一修正后的可加性规则并使用“电子-C, H, O, N原子”散射总截面的实验数据, 在50—5000 eV内计算了电子被NO, N2O, NO2和C2H6分子散射的总截面, 且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其他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利用这一方法修正过的可加性规则进行计 关键词: 电子散射 可加性规则 总截面 几何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2.
马永朋  赵小利  刘亚伟  徐龙泉  康旭  倪冬冬  闫帅  朱林繁  杨科 《物理学报》2015,64(15):153302-153302
基于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 在20 keV的入射X射线能量下测量了NO与C2H2分子的康普顿轮廓. 考虑到本次实验结果在pz ≈ 0附近的统计精度达到了0.2%, 本文报道的NO和C2H2的康普顿轮廓可以作为严格检验理论的实验基准. 除此之外, 还分别采用HF方法及密度泛函方法选用不同的基组计算了NO 与C2H2康普顿轮廓.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 发现对于NO分子, 加入弥散函数基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更好, 说明NO分子基态的电子分布较为弥散. 对于C2H2分子, HF方法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李蕊  何智兵  杨向东  何小珊  牛忠彩  贾晓琴 《物理学报》2013,62(5):58104-058104
利用辉光放电技术采用等离子体质谱诊断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工作 压强下H2/C4H8混合气体等离子体中 主要正离子成分及其能量的变化规律, 并分析了压强对H2/C4H8混合气体的离解机理以及主要正离子形成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工作压强的增加, 碳氢碎片离子的浓度和能量均逐渐减小. 当工作压强为5 Pa时, H2/C4H8混合气体等离子体中C3H5+相对浓度最大; 压强为10 Pa时, C3H3+相对浓度最大; 压强为15, 20 Pa时, C2H5+相对浓度最大; 压强为25 Pa时, C4H9+相对浓度最大. 对H2/C4H8等离子体中的主要组分及其能量分布所进行的定性分析, 将为H2/C4H8混合气体辉光放电聚合物涂层的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参考技术基础. 关键词: 辉光放电技术 等离子体质谱诊断 工作压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辉光放电技术和等离子体质谱诊断技术,研究了H2/C4H8混合气体等离子体中正离子成分及主要正离子能量随射频功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H2/C4H8混合气体主要的离解机理和形成过程.研究表明:随着射频功率的增加,碳氢碎片离子的浓度增加,在20 W时达到最大值,25 W后有所减小.当射频功率小于10 W时,H2/C4H8混合气体等离子体中C4H9+相对浓度最大,当功率大于或等于10 W时,C3H3+相对浓度最大.随着射频功率的增大,碳氢碎片离子的能量逐渐增加.对H2/C4H8混合气体等离子体的组成与能量进行的定性分析,将为H2/C4H8混合气体辉光放电聚合物涂层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激光拉曼光谱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450~1 700 cm-1光谱范围内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C6H5CH2NH3)2PbBr4的振动模式特性。对比实验所得拉曼光谱和理论计算所得拉曼光谱,发现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可以很好的模拟(C6H5CH2NH3)2PbBr4有机部分的分子振动模式。同时通过比较分析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参考文献,对450~1 700 cm-1光谱范围内的拉曼峰的分子振动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归属,并发现该光谱范围内的拉曼峰主要是由(C6H5CH2NH3)2PbBr4分子中有机部分振动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使用电子被C, H和O原子散射总截面的实验数据, 利用修正后的可加性规则计算了能量为50-5000 eV的电子被4个复杂大分子C4H8O, C5H10O2, C6H5CH3和C4H8O2散射的总截面, 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其他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即使是在几十电子伏的入射能量下, 修正后的可加性规则计算出的总截面依然能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而使用未修正的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 即使是在几百电子伏的入射能量下得到的总截面仍偏离实验值较远. 分析表明, 未修正的可加性规则计算得到的总截面在中低能区过大、随电子入射能量的增加而衰减太快的问题是由可加性规则本身引起的, 其实质是未考虑低能下分子内原子间的相互屏蔽对散射总截面的计算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可加性规则,使用Roothaan-Hartree-Fock波函数,采用由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 学势,在300—1000eV内若干个能量点处计算了电子被O2及CF4分子 散射的微分截面、 弹性积分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其他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比较的结果表明,利用被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所得微分 散射截面的精度要比利用未修正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准确得多;同 时,计算得到的弹性积分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也比较接近实验值.因此,在复光学势中采用 束缚原子概念可提高电子被分子散射的微分截面、弹性积分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的计算准确 度. 关键词: 电子散射 可加性规则 微分截面 弹性积分截面  相似文献   

8.
利用可加性规则,使用Hartree-Fock波函数,采用由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学势(由静电势、极化势及吸收势三部分组成),在30—3000eV内对正电子被CO,HCl,NH3和SiH4散射的总截面进行了计算,且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其他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被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符合程度要比利用未被束缚原子概念修正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好很多.因此,在复光学势中采用束缚原子概念可提高正电子被分子散射的总截面的计算准确度. 关键词: 正电子散射 可加性规则 束缚原子 总截面  相似文献   

9.
利用紫外光电子谱(UPS)对乙烯(C2H4)和乙炔(C2H2)气体在Ru(1010)表面的吸附及与K的共吸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衬底温度超过200K,乙烯即发生脱氢反应后,σCH和σCC能级均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在室温下,σCH和σCC能级位置与乙炔在Ru(1010)表面的吸附时的分子能级完全一致.乙烯发生脱氢反应后的主要产 关键词: 乙烯 乙炔 钾 Ru(1010)表面  相似文献   

10.
铜(Ⅰ)基金属卤化物作为新一代环境友好的发光材料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溶剂辅助结晶法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零维金属卤化物发光材料(C12H24O6)NaCuBr2。在365 nm激发下,该化合物呈现出半峰宽为346 nm的超宽带橙红色发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为42.6%。基于低温光谱、激发波长依赖的发射光谱和理论计算研究表明,峰值700 nm处的超宽带发射来自于Cu+离子3d轨道和Br-离子4p轨道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简并能级。在低温下,(C12H24O6)NaCuBr2的晶格畸变导致能级的简并度降低,其荧光发射包含峰值为629 nm和735 nm的两个发射带。在高能激发下,电子跃迁到(C12H24O6)NaCuBr2的更高能级S3而带来的发射与77 K下观测到...  相似文献   

11.
C2H4在Ru(1010)表面吸附与分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X射线电子能谱(XPS)、热脱附谱(TDS)和紫外光电子能谱(UPS)方法研究了乙烯(C2H4)在Ru(1010)表面的吸附,在低温下(200K以下)乙稀(C24)可以在Ru(1010)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在200K以上乙烯(C2H 4)则发生了脱氢分解反应.TDS结果表明乙烯(C2H4)分 解后的主要产物为乙炔(C< 关键词: 乙烯 钌(1010)表面 吸附与分解  相似文献   

12.
房超  贾晓鹏  陈宁  周振翔  李亚东  李勇  马红安 《物理学报》2015,64(12):128101-128101
在Ni70Mn25Co5-C体系中添加含氢化合物Fe(C5H5)2作为新型氢源, 利用温度梯度法, 在压力为5.5-6.0 GPa、温度为1280-1400 ℃的条件下, 成功合成出氢掺杂的宝石级金刚石大单晶. 通过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发现, 随着Fe(C5H5)2添加量的增加, 合成晶体中与氢相关的对应于sp3杂化C-H键的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的红外特征峰2850和2920 cm-1逐渐增强, 而晶体中氮含量却逐渐减少. 通过合成晶体的拉曼光谱分析发现, 金刚石的拉曼峰伴随Fe(C5H5)2的添加向高频偏移, 这表明氢的进入在金刚石内部产生了压应力. 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发现, 在低含量Fe(C5H5)2添加时晶体表面平滑, 而高含量添加时晶体表面缺陷增多, 且呈现出气孔状. 使用新的添加剂Fe(C5H5)2作为氢源, 合成出含氢宝石级金刚石单晶, 丰富了金刚石单晶中对氢的研究内容, 也可为理解天然金刚石的形成机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基于空芯反谐振光纤设计搭建了光纤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平台,实现了95%的激光耦合效率;提出CCD和小孔协同降噪方法,使信噪比提高约6倍;相比于未使用光纤时,信噪比提高约270倍。基于单一标准浓度气体分析,确定了用于气体定性的特征拉曼谱峰及标定模型并建立了过程气体定量分析模型,实现了CH4裂解制备C2H2过程气体现场样本的同时检测分析,主要成分包含H2、CO、CO2、CH4、C2H2、C2H6和C2H4。各气体同时最小检出限分别达到6.3、26.6、1.2、2.2、4.2、3.9、9.1μL/L·bar,各气体含量分别为560 588.51μL/L、230 678.21μL/L、33 107.65μL/L、56 086.77μL/L、77 945.56μL/L、1 307.19μL/L、1 823.55μL/L,各气体浓度与色谱仪标...  相似文献   

14.
在考虑分子内成键原子间的电子云重叠效应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能够准确计算“中、高能电子-分子”散射的微分截面、动量转移截面及弹性积分截面的修正势方法. 利用可加性规则、使用Hartree-Fock波函数并采用被这一方法修正过的复光学势, 在100—1000eV内对电子被SO2分子散射的微分截面、动量转移截面及弹性积分截面进行了计算, 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及其他理论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利用这一修正过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获得的微分截面比利用未修正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得到的结果准 关键词: 可加性规则 微分截面 动量转移截面 电子散射  相似文献   

15.
使用可加性规则,在Hartree-Fock水平上计算了30-3000eV的正电子被三个分子(O2、H2O及CH4)散射的总截面。计算正电子被三个分子散射的总截面时,首次使用了被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学势(这一复光学势考虑了分子中两个原子间的电子云重叠效应)。将正电子被这三个分子散射的总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其它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出在30-3000eV内,文中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其它理论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可加性规则与修正后的复光学势相结合,完全适用于正电子被分子散射的总截面的计算。  相似文献   

16.
在考虑分子内成键原子间的电子云重叠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在中、高能区准确计算“电子-分子”散射总截面的修正势方法.利用可加性规则及Hartree-Fock波函数,使用这一修正过的复光学势,在30—5000eV内对电子被4个等电子(Z=18)分子(HCl,H2S,PH3和SiH4)散射的总截面进行了计算,并将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及其他理论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这一修正过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所得理论值与实验结果更为接近. 关键词: 电子散射 总截面 可加性规则 束缚原子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可加性规则,使用HartreeFock波函数,采用由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学势(由静 电势、交换势、修正极化势及吸收势这四部分组成),在较大的能量(30—5000eV)范围内对 电子被甲烷及氯代甲烷(CH4,CCl4,CHCl3,CH2Cl2和CH 3Cl)散射的总截面进行了计算,且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其他理论计算 结果进行 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被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所得结 果的精度要比利用未被束缚原子概念修正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好很 多.因此,在复光学势中采用束缚原子概念可提高电子被分子散射的总截面的计算准确度. 关键词: 电子散射 可加性规则 束缚原子 总截面  相似文献   

18.
程霞  杨传路  童小菲  王美山  马晓光 《物理学报》2011,60(1):17302-017302
利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Na@C20H20分子的电子输运性质. 计算结果显示它的I-V曲线在偏圧 V范围内表现出了较好的线性特性, 出现了明显的负微分电阻现象, 并得到其平衡电导为0.0101G0. 通过与Li@C20H20分子对比分析, 发现掺杂Na不仅能提高C20H20分子的电子输运能力, 而且 关键词: 20H20分子')" href="#">Na@C20H20分子 电子输运 负微分电阻  相似文献   

19.
刘磊 《物理学报》1993,42(4):563-567
本文在独立电子近似的基础上,根据多重散射自洽场理论方法,计算了C2和C2+,C2-分子(离子)的电子结构,阐明了势形共振能量和上述分子(离子)电子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电子数的减少,C原子2s-2p轨道杂化减弱,势形共振的能量将降低(如降低到阈值下,则势形共振消失)。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X射线和差热分析方法对BaO-Li2O-B2O3三元系中的两个截面:BaB2O4-Li2B2O4和BaB2O4-Li2O作了研究。在BaB2O4-Li2B2O4赝二元系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化合物4BaB2O4·Li2B2O4。化合物在930±3℃由包晶反应形成,并与Li2B2O4形成共晶反应。共晶温度为797±3℃,共晶点组分为79mol%Li2B2O4。在BaB2O4-Li2O截面中也存在化合物4BaB2O4·Li2B2O4,其包晶反应温度从930±3℃随Li2O含量增加下降到908±3℃。在组分60mol%Li2O处形成另一个新的化合物2BaB2O4·3Li2O。该化合物在630±3℃也是由包晶反应形成,并与Li2O和Li2CO3分别形成共晶反应,共晶温度分别为400±3℃和612±3℃。在BaB2O4-Li2B2O4和BaB2O4-Li2O体系中都没有观察到固溶体。用计算机程序分别对化合物4BaB2O4·Li2B2O4和2BaB2O4·3Li2O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案进行了指标化,其结果:4BaB2O4·Li2B2O4的空间群为Pmma,a=13.033?,b=14.630?,c=4.247?,每个单胞包含两个化合式单位;2BaB2O4·3Li2O的空间群为Pmmm,a=4.814?,b=9.897?,c=11.523?,每个单胞也含有两个化合式单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