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稀土金属尾式组氨酸卟啉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尾式氨基酸卟啉 5-(三苯甲基-组氨酸酰胺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的稀土金属配合物[Ln=Sm(2), Eu(3), Er(4), Dy(5), Yb(6)].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 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及飞行时间质谱对稀土金属卟啉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卟啉样品的荧光性质和表面光电压性质. 由于卟啉1周边存在吸电子基团, 致使其荧光发射强度和荧光量子产率较低; 稀土金属卟啉配合物3的荧光量子产率较高, 配合物6的荧光量子产率最低, 这主要是由稀土金属离子性质及无辐射跃迁强度不同造成的. 通过研究卟啉样品的表面光电压性质发现, 外加电场性质及外加电压强弱对光电压信号有较明显的影响, 这为氨基酸类金属卟啉化合物在光电器件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FISPS)技术对比研究了卟啉和介孔SBA-15及载有卟啉的介孔SBA-15的表面光伏特性.固载后同时显示了卟啉和介孔的光电压性质,但是光电压响应强度减弱,这是因为卟啉和介孔之间发生了电子传递的缘故.在外电场诱导下,它们的光伏响应强度随外加正电场光伏响应强度的增加而增强,随外加负电场光伏响应强度的增加而减弱.而装载后的SBA-15在334和425 nm处的光伏响应信号随外加电场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用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对-氯代苯基)卟啉为原料合成了以反丁烯二酰氯桥连的10,15,20-三(对-氯代苯基)卟啉二联体及其Zn,Cu,Co,Mn配合物,并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分子荧光光谱和表面光电压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四甲基-四乙基钯卟啉的表面光伏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合成了1,3,5,7-四甲基-2,4,6,8-四乙基卟啉(TMTEP)及其钯络合物(PdTMTEP),并利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FISPS)技术对它们的表面光伏特性进行了研究.TMTEP有较强的荧光发射,而PdTMTEP以磷光辐射为主,其光伏响应强度比TMTEP的强得多;在外电场诱导下,PdTMTEP的Soret带与Q带的光伏响应强度随外加正电场光伏响应强度的增加而增强,随外加负电场光伏响应强度的增加而减弱,并且在680,750nm处出现两个新的光伏响应带,这两个光伏响应带与极化子跃迁有关.  相似文献   

5.
刘懿  牛淑云  金晶  陈亚东  于战  杨光第 《应用化学》2009,26(12):1439-1444
采用常规方法合成了3种Cr(Ⅲ)配合物:[Cr(en)2ox][Cr(en)(ox)2]•2H2O (1)、[Co(NH2NHCSNH2)3][Cr(ox)3]•7H2O (2)和Cr(acac)3 (3) (en=ethylenediamine, ox=oxalic acid, acac=acetylacetone)。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SPS光谱对3种配合物的表面光电性能与其相应的UV-Vis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配合物在300~600 nm范围内均可呈现较好的光伏响应,而且测得的表面光电压光谱峰位置和紫外吸收光谱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Meso-四(对-酰氧基苯基)钴、镍卟啉液晶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巍  师同顺 《中国科学B辑》2007,37(4):329-334
合成了6个系列12个四(对-酰氧基苯基)卟啉钴和镍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声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质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同时利用DSC、偏光显微镜、循环伏安和表面光电压谱对其液晶性能、电化学性质、荧光性质以及表面光伏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有9种配合物具有液晶性质, 为六角柱状结构, 均为具有较强荧光发射性质的p型半导体. 相变温度最低的是四(对-十八酰氧基苯基)卟啉镍, 为-22.54℃.  相似文献   

7.
四(对—羟基)苯基卟啉配合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四(对-羟基)苯基卟啉(H2THPP)不仅能作为分析试剂,而且有一定的抗癌活性,还可作为合成卟啉类液晶材料的中间体.这种配体及其配合物由于颜色深、透光性能差和散射较强,用普通红外光谱法开展其振动光谱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在用红外光声光谱(FTIR-PAS)技术[1]成功地研究了部分过渡金属、稀土金属叶琳配合物的基础上[2,3],测试并研究了H2THPP及其Cr(III)、Mn(III)、Fe(III)、Co(II)、Ni(II)、Cu(II)、Zn(II)配合物在3700~200cm-1范围内的FTIR-PAS.对主要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讨论了配…  相似文献   

8.
TiO2纳米粒子膜表面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TiO_2纳米粒子膜在光催化降解大气和水中的污染物[1]、光电转换[2]、光致变色[3]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膜的表面性质对如上应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法)[4]制备了TiO2的纳米粒子膜,分别采用TiCl4等离子体或O2等离子体处理膜表面,获得两种不同表面性质的TiO2纳米粒子膜;并利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和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FISPS)技术对膜的表面性质进行具体分析,探讨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可能应用.1实验部…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铽(III)-转铁蛋白溶液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 7.4,0.01 mol/L 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条件下,铽 (III)与N,N’-二(2-羟苄基)乙二胺-N,N’-二乙酸(HBED)结合并发生交换 相互作用使铽(III)荧光增强10~4倍,通过监测铽(III)545 nm荧光强度的变化 测定了Tb-HBED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lgK = 14.30 ± 0.49;Tb-HBED配合物中 配体、铽(III)荧光强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pH 7.4,0.01 mol/L Hepes条件下,Tb_N-apoTf-Tb_C配合物中蛋白质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 低,而能量受体铽(III)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主要源于铽(III) 与螺旋5色氨酸残基间的无辐射能量转移;当温度由0 ℃上升到55 ℃时,平均能量 转移效率AE值增加了29%,给体、受体间距离R有约4.2%的减小,温度变化引起 Tb_N-apoTf-Tb_C配合物大的构象变化;铽(III)与人血清脱铁转铁蛋白的结合使 蛋白质的变性温度降低。同样条件下,Tb_N-apoOTf-Tb_C配合物与Tb_N-apoTf- Tb_C配合物有所不同,虽然能量给体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但铽( III)荧光强度没有明显的增强;铽(III)对蛋白质的变性温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pH 7.4,0.01 mol/L 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条件下,铽 (III)与N,N’-二(2-羟苄基)乙二胺-N,N’-二乙酸(HBED)结合并发生交换 相互作用使铽(III)荧光增强10~4倍,通过监测铽(III)545 nm荧光强度的变化 测定了Tb-HBED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lgK = 14.30 ± 0.49;Tb-HBED配合物中 配体、铽(III)荧光强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pH 7.4,0.01 mol/L Hepes条件下,Tb_N-apoTf-Tb_C配合物中蛋白质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 低,而能量受体铽(III)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主要源于铽(III) 与螺旋5色氨酸残基间的无辐射能量转移;当温度由0 ℃上升到55 ℃时,平均能量 转移效率AE值增加了29%,给体、受体间距离R有约4.2%的减小,温度变化引起 Tb_N-apoTf-Tb_C配合物大的构象变化;铽(III)与人血清脱铁转铁蛋白的结合使 蛋白质的变性温度降低。同样条件下,Tb_N-apoOTf-Tb_C配合物与Tb_N-apoTf- Tb_C配合物有所不同,虽然能量给体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但铽( III)荧光强度没有明显的增强;铽(III)对蛋白质的变性温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表面光电压谱研究了四碘化四-(4-三甲胺苯基)卟啉(TTMAPPIH2)修饰n-GaAS(100)和n-Si(111)半导体表面的光致界面电荷转移特性。结果表明,n-GaAs(100)表面修饰TTMAPPIH2分子的光致界面电荷转移效率远比n-Si(111)表面修饰的高,并且发现在该卟啉分子的非吸收区也有明显的光致界面电荷转移现象,而与n-Si(111)间则没有这种转移特性。用电化学测量和UV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新型5-氟尿嘧啶修饰的自由卟啉5-(2-(5-氟尿嘧啶-3-基)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L)及其锰配合物(MnL)和锌配合物(ZnL)。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高分辨质谱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和电化学性质;应用标准磺酰罗丹明B法(SRB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不同金属离子对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存在较大影响:锌配合物具有荧光猝灭的性质,而锰配合物未能观察到明显的荧光发射光谱;与自由卟啉和锌配合物相比,锰配合物除卟啉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外,Mn~(2+)自身也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抗癌活性测试显示锰配合物较其他2种化合物有较好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Tb(Ⅲ)、Ln(Ⅲ)(Ln=La,Gd,Y)与邻苯二甲酸(H_2L)的异多核配合物,对其进行了红外、热稳定性及荧光性能的研究。发现Tb(Ⅲ)、Y(Ⅲ)与邻苯二甲酸形成的异多核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其荧光强度是Tb与H_2L单一稀土配合物Tb(HL)_3的2.23倍.  相似文献   

14.
首次选用聚乙烯咔唑(PVK)、二十二烷酸(BA)与杂多阴离子用LB技术制备 了五种有机/无机杂化LB膜,PVK/BA/HPC(HPC = Na_5(PZ(H_2O)Mo_(11)O_(39)]· 5H_2O, Z = Mn, Co, Cu, Zn, Ni)。用原子力显微镜(AFM),UV-vis,小角X射 线衍射(LAXRD),表面光电压谱(SPS),荧光光谱等对LB膜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 表征。结果表明:它们在空气/水界面有好的成膜性能,崩溃压为22 ~27 mN/m, 杂多阴离子作为一个单层夹在PVK和BA双层之间。PVK/BA/HPC LB膜的光致发光具有 PVK激基缔合物的特征荧光,其光电压谱有较强的光电响应。  相似文献   

15.
利用对苯二甲酰氯交联meso-5,10,15,20一四(对羟基苯基)卟啉单体制备了聚卟啉配体及其Co(Ⅱ)、Mn(II)和Zn(Ⅱ)金属配合物,并对聚卟啉配体和金属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卟啉单体是典型的晶体结构,而发生界面聚合过程中以平面二维方式进行,形成膜状聚合物;当金属离子与卟啉形成配合物后,其中一对N—H键中质子被配位金属取代,N1s轨道的电子结合能变化小于0.2eV,环中另外两个N原子与配位金属形成σ配位键,导致配位金属M2p3/2的电子结合能变化大于0.5eV,引起了卟啉环内层电子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金离子掺杂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利用高压钠灯作光源,在Au^3+-TiO2悬浮溶液中,通过紫外-可见吸光度与TOC测定证实亚甲基蓝能被快速脱色降解。金离子掺杂可大大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金离子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5%。通过表征催化剂的晶型,化学组成,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提示金离子改性的机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证实金离子掺杂可增强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能力,由于产生金杂质能级,金离子改性TiO2能被可见光激发。适量的金杂质能降低催化剂的荧光发射强度与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强度。根据不同金离掺杂摩尔分数,荧光发射强度与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强度从弱到强的排序与光催化活性比强到弱的排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稀土金属与N—亚水杨基甘氨酸的配合物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甘氨酸与水杨醛合成的希夫碱试剂,与轻稀土金属La(Ⅲ),Pr(Ⅲ),Sm(Ⅲ),Eu(Ⅲ),Y(Ⅲ)形成配合物,分析此配合物结构,证明此配合物有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8.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meso位N,N-二甲氨基苯基或N-苯基咔唑基单取代卟啉(5a~c)及其锌配合物(6a~c),用高分辨质谱、~1H NMR、紫外-可见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等对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卟啉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荧光性质。结果表明,这些卟啉化合物及其锌配合物在400~410 nm之间具有强的吸收且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荧光量子产率在0.05~0.09;另外还分析了meso位不同取代基对光谱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TiO2纳米管/线复合阵列. 利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FISPS)研究了退火对TiO2纳米管/线复合阵列表面光电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TiO2纳米管/线复合阵列在晶化前后的导带边缘均出现了束缚激子态, 晶化前由于自建场较弱, 束缚激子态能在正负电场作用下发生不对称偏转; 晶化后, 晶体结构从非晶态变为晶态, 自建场增强, 束缚激子态对正电场敏感并表现出明显的光伏响应, 而在负电场作用下束缚激子态没有任何光伏响应.  相似文献   

20.
四氮(14)轮烯类配合物在性质上与卟啉,酞菁类化合物具有有许多相似性,本文利用模板反应,合成了2个四氮(14)轮烯合镍(II)配合物及6个四氮(14)轮烯合镍(Ⅲ)配合物的衍生物,其中6个未见文献报道,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EA、IR、UV、HNMR、MS等波谱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