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用于快速测定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和漫反射光谱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差异,并提出将两种方法结合形成复合光谱法用于牛奶成分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复合光谱法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多变量回归分析中牛奶成分含量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高分辨率光谱实验的光谱仪参数。在带宽3pm条件下摄取了稀土元素La、Ce、Pr、Nd、Sm的高分辨率ICP光谱,鉴别了240~450mm波长范围内的谱线,估测了强度.观察到一些谱线的复杂物理轮郭。  相似文献   

3.
经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电化学表征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不断完善,在表界面精细结构表征、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电化学谱学表征技术的出现,填补了传统电化学表征方法在分子水平上鉴定电化学反应活性位点及中间物种的空白。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红外光谱(IR)、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及和频振动光谱(SFG)三种经典分子振动光谱电化学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三种光谱的基本原理和电化学联用电解池的设计,然后从基础电化学理论出发,介绍其在模型单晶体系及界面水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一步重点介绍了其在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电化学谱学表征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组装了一种简易薄层光谱电化学池.该池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工作电极无透光要求,且能适用于多种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的特点.用该池记录了邻联甲苯胺高氯酸醋酸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的荧光光谱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响应,并用吡啶氯化钾体系进行了喇曼光谱电化学表征.  相似文献   

5.
微机化紫外可见区现场光谱电化学联用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瑾  林仲华 《分析化学》1992,20(4):484-488
本文报道了由微机控制的紫外可见区现场(in situ)光谱电化学联用测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系统可以测量电化学调制反射光谱,光电流谱和光电容谱,并可实现同一实验体系的同时联合测量,这些功能均由计算机软件完成。该系统已应用于金属、半导体、半导电氧化膜电极/溶液界面行为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铌酸锂(LiNbO_3)晶体是优良的电光和非线性光学材料。自从该晶体的光折变损伤被克服以来,MgO与稀土离子双掺LiNbO_3晶体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并首先在LiNbO_3:Mg,Nd中获得1.093μm和自倍频0.546μm激光输出。Er~(3+)是重要的激活离子,可在十几个通道实现激光输出。作者曾在文献[2]和[3]中首次报道了LiNbO_3,Er晶体生长特性及表面分析的研究结果,本文将介绍该晶体的光谱特性,并讨论LiNbO_3:Mg,Er晶体作为激光材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李耀群  黄贤智 《分析化学》1993,21(7):770-774
基于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波长呈高斯分布的设定,本文推导出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峰峰值位置、相对强度和半峰宽度等3个主要光谱参数的理论计算式。所提出的计算式应用于若干荧光物质光谱参数的计算,并和实测值、文献计算值作了对照。结果表明,和文献计算方法相比,本法与所研究物质的实际光谱参数较为接近,可为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参数的理论计算提供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区通用光谱透射比较标准物质。以高纯熔融石英为基片材料,镍铬合金的镀膜材料,采用双光楔对称光胶结构以消除同色杂散光的影响,对镀膜进行光胶处理以保证膜层的强度、稳定性及光学中性,采用高精度分光光度测量装置作为定值手段的以保证准确的定值,设计定位保护架以消除多次反射误差。该光度标准适用的光谱范围的200-2600nm,光谱透射比定值不确定度为0.5%。  相似文献   

9.
5,10,15,20-四(对氯苯基)卟啉羟基稀土配合物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四(对氯苯基)卟啉及其羟基稀土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主要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讨论了中心离子对紫外光谱和共振拉曼光谱结构敏感带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电化学以两个凝聚相的荷电界面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它广泛地应用于能源、材料等重要科学领域,并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1,2].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深化对电化学界面的认识,自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初采用了紫外可见反射、拉曼和红外光谱技术对电化学体系进行现场(in-situ,又称原位)研究,开创了光谱电化学新领域[3,4].光谱电化学在/\十年代发展迅速,推动电化学研究由宏观进入微观、由统计平均深入至分子水平【‘一刀.近年来,随着各种光谱仪器性能的提高以及非线性光谱等新技术的发展,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不断拓宽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丝素蛋白在氯化钙溶液溶解过程中结构的阶段性变化特征,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技术探讨了不同溶解时间下钙离子对丝素蛋白结构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90℃左右,丝素蛋白与氯化钙溶液(Ca Cl2∶H2O=111∶180,质量比)作用0~30 min的时间段内,随着溶解时间的延长,钙离子逐渐渗透到丝素蛋白分子中,与丝氨酸(Ser)、酪氨酸(Tyr)侧链羟基进行配位而形成螯合物,丝素蛋白逐渐溶胀,分子结构变得松弛,埋藏在非结晶区内的色氨酸(Trp)和Tyr也逐渐暴露出来,分子构象由β-折叠向α-螺旋或无规线团转变。此外,外源性荧光探针(ANS)的结果表明,随着溶解时间的延长,丝素蛋白中的疏水性基团逐渐暴露于溶液中。电镜结果表明,丝素蛋白在氯化钙溶液的作用下逐渐由带状转变为片层状,最终呈球状结构。这些结果对调控丝素蛋白在氯化钙溶液中的溶解过程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双希夫碱稀土络合物的荧光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伟  张迈生 《分析化学》2003,31(2):217-220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及红外吸收光谱对稀土元素钐、铽与双希夫碱N ,N′ 二 (亚水扬基 ) 1 ,4 二氨基丁烷、N ,N′ 二 (亚水扬基 ) 1 ,5 二氨基戊烷以及还原希夫碱N ,N′ 二 (水扬基 ) 1 ,4 二氨基丁烷合成的络合物进行了研究。双希夫碱和还原双希夫碱的N和O原子参与配位 ,形成络合物的荧光是以配体发光为主。当双希夫碱和TTA共存于同一络合物时 ,钐的络合物存在配体协同发光效应 ,表现为有较强Sm3+ 特征发光性能 (m →m型发光 ) ;而铽的络合物则以配体发光为主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传递简易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不同时间安装的多台同型号近红外光谱仪上建立推进剂校正模型时,由于推进剂样品数量少且难于保存,新到仪器在建模时常遇到代表性样品数量严重不足.为此,提出将2台波长一致性好的近红外光谱仪器上采集的光谱组成一个混合校正样品光谱集,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模型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用户缺少专业模型传递软件情况下,该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方便有效地进行凝聚相有机磷酸酯的红外光谱规律及谱图解析的研究,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设计出一套用于微机的光谱辅助分析软件包,功能齐全,操作灵活,可完成多种化合物分类模式检索;可进行多谱图叠加,吸收峰直方图的显示,峰的自动识别及范围确定;可进行差谱分析;谱图显示操作灵活,可进行绘图仪输出。在实际分析应用中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N3- is a kind of ligand with very strong power for coordination, and is able to bind with many kinds of metal ions or metalloproteins. The metal ions in metalloproteins usually locate at the active site of them, and the combination of other chemical compound(s) to them will caus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m. In addition, the combination can also provide in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site of the enzymes, and that of the higher-order structure of the enzyme.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3- and PPOⅡ from Nicotina Tobacco by the determination of changes in enzymatic activity, UV-Vis, fluorescence spectra and FT-I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3- can activate PPOⅡ with a near linear increase in enzymatic activity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N3- when the [N3-]/[PPOⅡ](molar/molar)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1.0, and that the enzymatic activity begins to decrease from 1.0 to 4.0; N3- didn’t coordinate directly with Cu2+ in the active site, but may interact with the side chain groups with positive charges, and further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 in α-helix and the slightly decrease in β-turn, random coil and extended chain; the Cu2+ may locate deeply in the inner part of PPOⅡ, and coordinates strongly with nitrogen atoms in imidazole of histidine; N3- can quench the fluorescence of PPOⅡ, and make the microenvironments of Trp residues more polar aft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3- PPOⅡ.  相似文献   

16.
拉曼光谱因可表征物质的化学信息而被广泛应用,特别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能够在单分子水平研究物质的化学结构信息,但SERS技术对基底粗糙度要求较高,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空间分辨率。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的出现使在原子水平研究物质的形貌成为可能,但该方法不能同时获得原子/分子的化学信息。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技术则集两者于一身,已被广泛用于物质的单分子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本文在回顾TERS及相关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TERS技术的原理及性能,简述了TERS技术用于单分子研究的部分典型结果,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的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言光谱电化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把光谱方法和电化学方法结合起来,可进行现场分析的技术.作者曾用夹心式薄层电解池研究过超常价态Ag(Ⅲ)、Cu(Ⅲ),大分子冠醚配合物电还原反应的机理.对于一般的薄层电解池,由于从薄层正面透光,主要有三点不足:(1)由薄层溶液厚度决定的短光程,使得溶液粒子的检测灵敏度较低;(2)光透电极既需要透光  相似文献   

18.
苯甲酸氯代衍生物稀土配合物的荧光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以典型的芳香羧酸苯甲酸及其一氯代衍生物(邻、间、对三种)为第一配体,以邻菲罗啉(phen)或2,2′ 联吡啶((bipy)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系列Tb(III)、Eu(III)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探讨了不同位置的取代基或不同的第二配体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邻菲罗啉能够增强Eu(III)芳香羧酸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而减弱Tb(III)羧酸配合物的荧光强度;2,2′ 联吡啶则显示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拉曼光谱在催化研究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灿  李美俊 《分子催化》2003,17(3):213-240
催化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催化研究方法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催化新材料和新反应的不断探索过程中 ,催化新表征技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特别是自 6 0年代以来 ,催化研究领域发展了一系列催化研究的新方法 ,几乎利用了现代科学发展所派生出来的所有新技术 ,包括基于光 ,声、电、磁 ,电子、原子、离子和热的原理所研制出的现代物理技术。拉曼光谱是一项重要的现代分子光谱技术 ,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和生物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 ,是研究物质分子结构的有力工具。 70年代起拉曼光谱被应用于催化领域的研究 ,在担载型金…  相似文献   

20.
Aspergillus niger SA-13-20核糖核酸酶是从突变株A.niger SA-13-20分泌的胞外酶中分离出的一种新的核糖核酸酶。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A.niger SA-13-20核糖核酸酶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构象稳定性。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均表明该酶蛋白在酸性和弱碱性pH值下构象较稳定,当pH值高于9.6时构象不稳定;红外光谱结合去卷积和曲线拟合技术对蛋白质酰胺Ⅰ带的测定和处理结果表明,在室温下,pH 5.0时该酶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转角和无规结构所占的成分分别为13.28%、42.30%、26.48%和17.95%。测得该酶的热解链温度Tm、解链熵变ΔSm及解链焓变ΔHm分别为70.1℃、644 J.mol-1.K-1及22.1 kJ.mol-1,表明该酶属于耐热能力较强的核糖核酸酶。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该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推动其在科研和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