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全氟4-甲基-3,6-二氧杂-△~7-辛基磺酰氟是合成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的共聚单体,此单体在文献中除有关专利简单报导外,尚未见其合成和结构鉴定等方面的详细资料。我们在合成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的过程中,对它以及其有关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乙烯-四氟乙烯溶液共聚合体系研究中,我们曾编制了一个简易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测定二种单体的共聚竞聚率,这一方法计算方便,而且可以避免原先作图法中的误差,结果较为可靠。前文我们报道了四氟乙烯与两个新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合反应,并对其中一个新单体——7,7-二氯-3-氧杂-全氟庚烯-1——与四氟乙烯的共聚进行了单体竞聚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这一新的含氟烯醚单体的聚合活性较其它已有报道的同类单体大。为了验证这一  相似文献   

3.
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ASPAA)单体可以均聚或与其它单体共聚合成具有药理活性的聚合物,制成水溶性、毒副作用小、具有缓释作用的大分子药物.同时,由于磺酰胺基具有一定的碱溶性,ASPAA与丙烯酸酯类等单体的共聚物可用于制备可碱显影、显影宽容度和耐印力等性能良好的平印、计算机直接制版版材.有关ASPAA与其它单体共聚的竞聚率还鲜见报道.本文在合成ASPAA单体的基础上,对ASPAA/丙烯腈和ASPAA/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竞聚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长链α-烯烃共聚物研究中,需要测定共聚物分子中不同长度支链的比例及共聚竞聚率,然而,碳数相近的α-烯烃的结构和性质相似,因此难以用一般物理和化学方法测定。本文将毛细管气相色谱应用于α-烯烃共聚物研究,通过测定聚合反应前、后反应液组成的变化,来计算各单体的消耗量,得到共聚物的组成,按Fineman Ross公式计算得共聚单体的竞聚率。 实验部分 (一)试剂 庚烯-1、辛烯-1、癸烯-1、  相似文献   

5.
高养馨  马敬骥 《化学学报》1982,40(2):173-177
本文报道全氟(4-甲基-3,6-二氧杂-7-辛烯)磺酰氟(1)、全氟(3-氧杂-4-氟羰基戊)磺酰氟(2)和全氟(4,6-二甲基-3-氧杂庚-5-酮)磺酰氟(3)的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6.
5-卤-3-氧杂-全氟戊磺酰氟(1)依次用苛性钾、浓硫酸和五氧化二磷处理可顺利地得到相应的磺酸和磺酸酐.在吡啶存在下,[I(CF_2)_2O(CF_2)_2SO_2]_2O(3)与醇反应得磺酸酯(6).1在发烟硫酸作用下,可转化成酰氟9.随着反应温度的不同,9水解为酸10和/或二元酸11.氟羰基全氟甲磺酰氟的水解也有类似现象.醇与9的酰氟基反应得羧酸酯,而不与磺酰氟基反应.但可进一步转化为磺酸酯.由9与F~-生成的全氟烷氧基阴离子-O(CF_2)_2O(CF_2)_2SO_2F与活泼的卤代烷作用得醚.还研究了5-卤-3-氧杂-全氟戊磺酰氟与三氯化铝的作用,在无水三氯化铝存在下对9进行了芳烃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以四氯化碳为溶剂并改变加料顺序,可提高酮的产率.  相似文献   

7.
全氟4-甲基-3,6-二氧杂辛基磺酰氟与水合肼反应生成全氟4-甲基-3,6-二氧杂辛基磺酰肼,用稀盐酸处理可以得到相应的亚磺酸。亚磺酸与氢溴酸反应可以得到全氟4-甲基-3,6-二氧杂辛酸,后者与甲醇反应可制得相应的甲酯。它们的结构均由红外、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8.
全氟磺酰氟树脂是四氟乙烯和全氟3,6-二氧杂、4-甲基、7-辛烯磺酰氟(1)的共聚物(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全氟烷基磺酰氟/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碱体系与α-芳基-α-羟基酮(酯)化合物不期望的氧化反应,以中等到优良的收率生成了相应的1,2-二酮(α-酮酸酯)产物.所用全氟烷基磺酰氟为全氟正丁基磺酰氟或全氟正辛基磺酰氟;碱为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机理.为制备芳基取代的1,2-二酮(或α-酮酸酯)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7-氢-全氟-(4-甲基-3,6-二氧杂辛基磺酰氟)(1)在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铁催化剂存在下发生热裂解反应。230℃左右脱去磺酰氟,生成7-氢-全氟-(4-甲基-3,6-二氧杂辛烷)(2),而没有得到脱HF的产物。在相同条件下,全氟-1,10-二氟磺酰基-3,8-二氧杂癸烷(3)热裂解生成全氟-3,8-二氧杂癸基磺酰氟(5)。在245℃以上时,还生成全氟-3,8-二氧杂癸烷(4)。对催化剂组成和裂解温度与产物得率间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该催化剂还能使含有磺酰氟基团的全氟高分子薄膜表面部份地脱除磺酰氟。产物的结构均由红外、核磁、质谱及元素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1.
用高效液相色谱跟踪2-甲基-7-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MMTN)与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的共聚合反应。根据Lowry-Meyer共聚积分方程式,采用插值法进行数据拟合测定单体的竞聚率。对于体系MMTN(M_1)-AN(M_2),r_1=0.048;r_2=0.213;MMTN(M_1)-MA(M_2)r_1=0.025,r_2=0.764。说明两组共聚体系均有较强的交替共聚趋势。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亲水性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如HEMA、MHPMA分别与AN或AAM,在60℃不同溶剂中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竞聚率。AN(M_1)-HEMA(M_2)共单体,在DMSO或DMF溶剂以AIBN或KPS-IPA引发剂条件下共聚,用Kelen-Tüds法计算的竞聚率变化不大,r_1=0.22-0.25、r_2=0.97-1.05,说明在此均相溶液共聚中,所用的溶剂及引发剂对竞聚率的影响较小,这两种单体能很好共聚。但AAM-MHPMA或AAM-HEMA共单体时,r_1与r_2值相差很大,如前者r_1=0.0433、r_2=3.98,后者r_1=0.0535、r_2=1.89,说明不易共聚,共聚物中主要是MHPMA或HEMA组分。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酸甲酯(MA,M1)和4-丙烯酰胺基-2,2,6,6-四甲基哌啶(AATP,M2)溶液光共聚合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1H-NMR手段测定了MA/AATP共聚物的组成,用Mayo-Lewis积分法和扩展Kelen-Tüdos方法计算的竞聚率分别为0.88相似文献   

14.
Fritz等曾报道用草酰氟与全氟环氧丙烷反应制取全氟2-甲基-3-氧杂戊二酸(1)[1].本文报道全氟2-(2'-氟磺酰基乙氧基)丙酸用亚硫酸钠还原,使氟磺酰基转变成亚磺酸钠,再用氢溴酸除硫而得1的另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二氟烷基磺酰氟单体2-(双环[2.2.1]庚-5-烯-2)-1,1-二氟-2-甲氧基丙基-1-磺酰氟.首先利用二氟甲基2-吡啶基砜和2-乙酰基-5-降冰片烯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在低温下用三氟甲磺酸甲酯保护加成产物中的羟基,之后在KOH/MeOH的条件下脱去吡啶基,得到的二氟亚磺酸盐和Slectfluor试剂反应制得想要的二氟烷基磺酰氟单体.这种新型的二氟烷基磺酰氟单体和不同比例的降冰片烯单体在Grubbs第二代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开环烯烃复分解聚合(ROMP),所得的聚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再用稀盐酸处理最终制得新型的含有二氟烷基磺酸的聚合物电解质膜.这些新型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中等的室温质子电导(12~49mS/cm).  相似文献   

16.
分析四氟乙烯与全氟[3,6-二氧杂4-甲基-△~7辛基磺酰氟]共聚物(简称QF-1)的组成,一般是先将此共聚物在氢氧化钠中水解,使磺酰氟基团变为磺酸钠,然后用盐酸转型为磺酸,再用氯化钠溶液进行交换,用标准碱溶液滴定。这个方法是按离子交换膜测定交换容量(IEC)的方法求得聚合物的当量值,从而得知其组成,但步骤较多。为了减少滴定的误差,聚合物用量也较多,一般需在0.5克以上。考虑到QFeel中除磺酞氟以外的氟原子对碱均很稳定。在水解时只发生下列反应.R,一50:F ZNaOH一)一一今R,一50必Na NaF H:O因而氟离子和磺酸基是等当量的.测定该聚合物碱水解液中的氟离子量,即可知交换当量.粉状树脂不需加工成膜,即可作为试样进行测定,操作简便。又由于氟离子选择电极灵敏度很高,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丙烯酰胺与4-乙烯基吡啶共聚反应的竞聚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4-乙烯基吡啶均聚物的吸光度,从而求出在低转化率不同初始单体组成的共聚物中4-乙烯基吡啶含量。用FR和KT两种作图法及YBR计算法对单体的竞聚率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KT法和YBR法计算法较为准确,4-乙烯基吡啶的竞聚率和丙烯酰胺的竞聚率分别为γrVP=0.636,γAM=0.379。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全氟烷基磺酰氟/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碱体系与α-芳基-α-羟基酮(酯)化合物不期望的氧化反应, 以中等到优良的收率生成了相应的1,2-二酮(α-酮酸酯)产物. 所用全氟烷基磺酰氟为全氟正丁基磺酰氟或全氟正辛基磺酰氟; 碱为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 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机理. 为制备芳基取代的1,2-二酮(或α-酮酸酯)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计算机数字积分和单纯形调优法根据Alfrey-Goldfinger共聚方程微分式,从HEMA-NVP—St三元共聚高转化率体系的转化率一组成数据,直接求算了各单体的表观竞聚率,用求得的表观竞聚率计算的转化率一组成曲线,与实验值符合很好。讨论了单体部分互溶对表观竞聚率的影响。发现在此三元共聚体系中,引入少量的均化剂,可以明显改善St与其它单体的互溶程度,使相应的表观竞聚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以3-氧杂多氟烷烃磺酰氟XCF_2OCF_2CF_2SO_2F为原料,合成了全氟烷基3-氧杂全氟戊烷磺酸酯XCF_2OCF_2CF_2SO_3CF_2CF_2OCF_2X(1)[X=ICF_2(1a),X=ClCF_2(1b),X=HCF_2(1c),X=Cl_2CF(1d)].1极易和多种亲核试剂反应,其中催化量的卤离子和硫氰根离子即能将1分解成相应的磺酰氟和酰氟.所有的亲核试剂和1作用时均进攻硫原子而只得到硫-氧键断裂的产物.可能的解释是由于烷醇基α碳原子上两个氟原子的屏蔽作用,使亲核试剂难于进攻碳,只能进攻硫,从而导致唯一的硫-氧键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