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乙烯/1-烯烃共聚合是近年来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随1-烯烃种类不同及其在共聚物中含量的变化,共聚产物主要有橡胶弹性体(如乙丙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研究结果表明,与短支链共聚单体相比,由长支链共聚单体获得的LLDPE具有更加优越的加工性能、整体韧性和抗撕裂性,由于侧基的位阻作用,长链1-烯烃参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四氟乙烯与全氟-3,6-二氧杂-4-甲基-Δ^7-辛基磺酰氟溶液共聚反应单体竞聚率的测定。采用前文报导过的同一套测定竞聚率的实验装置, 在低转化率条件下进行溶液聚合, 分离得到磺酰氟型共聚产物, 经水解转成磺酸型后, 测定其交换容量值以求出共聚物的组成, 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程序, 求得TFE和PFMOS二单体的共聚竞聚率。  相似文献   

3.
丙烯腈,丙烯酸甲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竞聚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三种单体以不同配比在硫氢酸钠水溶液中进行共聚合,探讨其反应规律,用电子计算机由三元共聚组成方程求出了反应体系中三个单体的六个竞聚率,建立了配料组成、共聚物的组成及计算的竞聚率之间的关系,并对三元共聚竞聚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60℃下N-苯基马来酰亚胺在苯溶剂中分别与苯乙烯,丙类腈共聚的二元竞聚率,并据此估算其三元共聚物组成,研究表明,实验值和计算值较为接近,如果适当控制混合单体比例和反应条件,可望得到组成较均一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自由基聚合在α-烯烃均聚及与功能性单体共聚制备功能化聚烯烃方面的研究进展。自由基聚合方法具有易操作、成本低等优点,特别是随着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发展,使对通过自由基聚合所得聚合物的结构进行精确调控成为可能。目前在α-烯烃均聚方面,通过选择适当的溶剂以及添加有机锂盐,使在相对温和条件下自由基引发α-烯烃合成高分子量聚合物成为可能。在共聚体系中,路易斯酸或布伦特斯酸的引入可以大幅提高共聚物中α-烯烃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亲水性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如HEMA、MHPMA分别与AN或AAM,在60℃不同溶剂中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竞聚率。AN(M_1)-HEMA(M_2)共单体,在DMSO或DMF溶剂以AIBN或KPS-IPA引发剂条件下共聚,用Kelen-Tüds法计算的竞聚率变化不大,r_1=0.22-0.25、r_2=0.97-1.05,说明在此均相溶液共聚中,所用的溶剂及引发剂对竞聚率的影响较小,这两种单体能很好共聚。但AAM-MHPMA或AAM-HEMA共单体时,r_1与r_2值相差很大,如前者r_1=0.0433、r_2=3.98,后者r_1=0.0535、r_2=1.89,说明不易共聚,共聚物中主要是MHPMA或HEMA组分。  相似文献   

7.
核磁共振法测定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竞聚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共聚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共聚单体组成敏感点附近做重复实验,进行了40、60、80、100,120、140℃下的共聚合,用NMR方法测定共聚物的组成,用Mayo-Lewis微分组成方程的误差变量法计算竞聚率,同时给出竞聚率的95%可信椭圆区间.并根据竟聚率对温度的依赖关系得到一组合理的竞聚率值.  相似文献   

8.
在乙烯-四氟乙烯溶液共聚合体系研究中,我们曾编制了一个简易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测定二种单体的共聚竞聚率,这一方法计算方便,而且可以避免原先作图法中的误差,结果较为可靠。前文我们报道了四氟乙烯与两个新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合反应,并对其中一个新单体——7,7-二氯-3-氧杂-全氟庚烯-1——与四氟乙烯的共聚进行了单体竞聚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这一新的含氟烯醚单体的聚合活性较其它已有报道的同类单体大。为了验证这一  相似文献   

9.
使用Et(Ind)2ZrCl2/MAO催化剂催化乙烯和3种ω-对甲苯基-α-烯烃(对甲苯基-1-丙烯,4-对甲苯基-1-丁烯,6-对甲苯基-1-己烯)共聚,主要研究了共单体加入量对催化剂活性和所得共聚物性能的影响.4-对甲苯基-1-丁烯表现出最好的共聚性能.使用1H-NMR、13C-NMR、GPC和DSC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3C NMR研究了由基团转移共聚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微观结构,共聚物中单体链节的三元组含量从季碳和羰碳的共振信号测得,实验测得的三元组分数与通过竞聚率和单体组成比按末端基效应模式的计算值相符.丙烯酸丁酯由于具有大得多的竞聚率值而呈现较强的均聚倾向.  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酸甲酯(MA,M1)和4-丙烯酰胺基-2,2,6,6-四甲基哌啶(AATP,M2)溶液光共聚合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1H-NMR手段测定了MA/AATP共聚物的组成,用Mayo-Lewis积分法和扩展Kelen-Tüdos方法计算的竞聚率分别为0.88相似文献   

12.
分别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全氟甲基乙烯基醚 (PMVE)与偏氟乙烯 (VDF)以及PMVE与四氟乙烯(TFE)二元乳液共聚反应中的气相单体组成和共聚物组成 ,然后用非线性回归法 (RREVM )计算得TFE PMVE及VDF PMVE乳液共聚合反应的表观竞聚率分别为γTFE =3 89和γPMVE =0 0 5以及γVDF =1 0 6和γPMVE =0 11.结合已经测定的TFE VDF二元乳液共聚的表观竞聚率 ,计算了由VDF TFE PMVE三元乳液共聚合反应合成的共聚物组成 ,后者与由1 9F NMR实测的共聚物组成吻合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新型阳离子共聚物--聚丙烯酰胺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AM-DAC)),采用滴定法测定了其阳离子共聚物的阳离子度.分别采用Fineman-Ross 法、Kelen-Tudos 法和Yezrielev-Brokhina-Roskin法计算出单体竞聚率.结果表明,KT法和YBR法计算较为准确,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的竞聚率分别为rDAC=0.383 5,rAM=2.286 4.  相似文献   

14.
<正> 由于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竞聚率的差异,在乳液共聚中所得产物为组成不均匀的共聚物,因此一般在反应后期通过复杂计算和实验验证补加消耗快的单体,或采用回收大量单体等方法得到组成均匀的共聚物。St-AN乳液共聚物的分子量较大,产物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定时取样研究了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对甲氧基苯辛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ADMAAC)和丙烯酰胺(AM)在水溶液中的共聚反应动力学,测定了相应的聚合速率方程、聚合表观活化能;采用阴阳离子相互作用测定残余ADMAAC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残余AM的含量,根据单体投料量和残余量差值,得到低转化率下共聚物的组成,按Kelem-Tudos法得到两单体竞聚率。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温度在40℃下,聚合速率方程为:Rp=K[M]1.241[KPS]0.52[SHS]0.55;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计算出对甲氧基苯辛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ADMAAC)和丙烯酰胺(AM)共聚的表观活化能为73.85kJ/mol,高于AM水溶液均聚合的活化能Ea(70.32kJ/mol);两种单体的竞聚率为rADMAAC=0.197、rAM=4.503,为ADMAAC-AM共聚合反应控制确定了重要的动力学参数。两单体的竞聚率的积小于1,ADMAAC与AM共聚合行为类型是一种无恒比点的非理想共聚行为,共聚物组成曲线,在对角线下方。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法测定共聚合竞聚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共体系为例,在共聚单体敏感点组成附近做重复实验,进行了40、60、80、100、120℃下的低转化率的共聚合,用气相色谱测定共聚物的组成,用Mayo-Lewis微分组成方程的误差变量法计算竞聚率,同时给出竞聚率的95%可信椭圆区间。通过与FTIR、NMR方法的比较,对气相色谱法测定竞聚率的准确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据处理软件(maple)对经典的自由基二元聚合公式进行图形绘制,得到了二元单体之间共聚关系的三组图。一是二元单体的自由基共聚曲线图F1-f1,二是聚合物中单体平均组成(Fp)与投料单体浓度(f1)的关系曲线图,三是聚合物转化率(C)与投料单体(f1)的关系曲线图。通过二组具有代表性的共聚实例,分别是有恒比点的非理想共聚(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非理想非恒比共聚(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展现了绘图步骤和分析了不同竞聚率情况下的聚合物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α-甲基苯乙烯与丁二烯阴离子共聚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BuLi-THF引发α-甲基苯乙烯与丁二烯在环己烷中阴离子共聚的共聚组成与聚合活性种的关系,建立了多活性种存在下伴有解聚的共聚组成方程,求得了不同[THF]下的单体表观竞聚率γ_1和γ_2值,并估算了它们的误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乙烯与1-丁烯共聚反应时,添加硅化合物、苯基氯化镁、苯乙烯等促进剂对共聚作用的影响。考察乙烯与1-丁烯共聚衰减动力学行为,并用~(13)C-NMR测定共聚物组成、竞聚率及序列分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丙烯腈/苯乙烯(AN/St)悬浮共聚体系中AN在水/油两相间的分配及其对AN/St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N分配于水/油两相间,使油相AN的含量低于相同单体配料比的本体聚合,导致生成的AN/St共聚物组成偏离本体共聚.为了准确预测进而控制AN/St悬浮共聚物的组成,提出了在考虑AN相分配的基础上计算AN/St悬浮共聚物组成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计算中用到的油相实际竞聚率与本体聚合相同,但该悬浮聚合的表观竞聚率随水/油比的变化而发生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