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鲵精子的形状,受精过程中卵壳膜的变化,及精子入卵的过程.人工催产的精子头部具有棒状和辣椒状两种形状.卵壳膜随着受精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皱褶、沟与嵴,受精完毕,皱褶消失.大鲵属于多精入卵,精、卵相遇60s,精子接触卵膜,授精75s精子头部一半进入卵内.授精90s精子头部和颈部完全进入卵内,但精子尾部留在卵膜外面;授精2min,受精完毕.  相似文献   

2.
兴国红鲤受精早期精子入卵及卵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兴国红鲤受精早期精子入卵时序及卵子表面的变化,讨论了单精受精的机制。精子入卵分两步:首先,精子快速穿过卵膜上的精孔器抵达卵子质膜表面的精子进入区;其次,精卵质膜融合,精子进入卵质,卵子质膜表面伴随精子入卵发生一系列变化。精孔器为兴国红鲤精子穿子卵膜入卵的唯一通道;精子在穿过精孔器或抵灰精子进入区时活动增强,精子进入区微细结构的变化是阻止多精受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南疆沙蜥精巢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疆特有种南疆沙蜥26条个体精巢的显微结构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南疆沙蜥精巢的显微结构和精子发生过程与其它蜥蜴的结构基本相同,精巢结构和精子发生过程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等都有跟其它蜥蜴同样的特点,同时我们在研究中获得如下新的资料:(1)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在大小,形状和数量方面都不同于其它蜥蜴的同一个发育阶段的细胞;2)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生殖细胞出现了某些  相似文献   

4.
用扫描电镜详细观察了兴国红鲤成熟卵子动物极方向卵膜上的精孔器(Micropylar Apparatus)及其正下方位于卵子质膜表面的精子进入区(Sperm Entry Site)的微细结构。精孔器为漏斗型结构;精子进入区由卵子质膜表面特化而成,可区分为精子依附位点和精子入卵位点。研究表明,精孔器的  相似文献   

5.
软体动物精子的超微结构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国内外双壳类、腹足类和头足类软体动物精子超微结构的研究概况.软体动物精子为鞭毛型,由头部与尾部组成.大多数种类其头部均由顶体与精核构成,不同物种之间头部的形态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顶体的有无、大小与形态,精核的形态及横径与纵径的比例,核前窝与核后窝的结构等方面;精子尾部分中段与尾段,中段线粒体的数目与排列方式在不同软体动物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尾段结构的复杂化程度及其衍变规律同样具有种属的特异性.精子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物种的进化特征,对不同种类软体动物精子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能为软体动物的系统分类及亲缘关系分析找到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食蚊鱼的性腺发育及性周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研究了食蚊鱼的性腺发育,并观察了它的性周期.结果表明:食蚊鱼属卵胎生鱼类,其精、卵结构不同于卵生鱼类,表现在精子头部细长,尾部中段有发达的线粒体鞘,卵子的卵膜极薄,其内含有丰富的脂滴和卵黄等特征.食蚊鱼每年5~10月为繁殖盛期,繁殖周期为20~30d.  相似文献   

7.
杉木 Cunningamia lanceolata( Lamb.)Hook.是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之一 .在西湖山区其胚珠在 3 月底4 月初受粉 ,5 月底花粉管进入珠心 ,受精前精原细胞分裂为两个同型精子. 6 月中旬受精,复合颈卵器顶生.受精卵进行三次分裂形成8个核的原胚,分上下两层,其比例为5 :3 或 6:2 . 具简单多胚与烈生多胚,后期只有一个胚能发育.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淀粉的消长与胚胎的发育阶段和组织活动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8.
近江牡蛎受精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醋酸──地衣红染色的方法对近江牡蛎人工授精的卵子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细胞学观察.精子入卵前,卵子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期(胚泡期),精子入卵后,胚泡消失,然后进行两次减数分裂,在海水温度为28.8℃的情况下,授精后33min和45min,绝大部分受精卵已排出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雄原核可在第一极体排出后及第二极体排出前任何时期内形成,雌雄原核以联合的方式将两组染色体合并,授精后1h,大部分卵子完成第一次卵裂.在25℃和26℃授精的情况下,观察到了较多的多精入卵的现象.卵子发育的非同步性现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采用浙江省苍南县养殖海区人工越冬养殖、性腺成熟的刺参为材料,观察并描述了精卵排放至稚参的整个胚胎发育和幼体变态过程,温度和盐度对其胚胎和幼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1℃,盐度28.6‰,p H 8.0的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要31 h左右,变态发育至稚参需13~15 d.不同水温和盐度对受精卵的孵化率、胚胎发育和幼体的变态时间有显著影响.南移刺参胚胎和幼体发育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8~21℃,水温下降至15℃不能受精,适宜的盐度范围为28.6‰~32.4‰,盐度降低至20.5‰或升高至39.1‰,受精卵均不能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0.
以含lac Z基因的质粒 p C H110 为外源 D N A,采用外源 D N A 和精子在保存液里混合保温处理,再进行精、卵的体外受精的方法,观测了精子介导的报道基因在转基因泥鳅胚胎中的表达,4 次重复实验均获得了较稳定的实验结果 有 9.6% 的个体呈现lac Z基因表达的阳性对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用扫描电镜对泥鳅精子入卵全过程进行了观察,力图找出精子受精时限,为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对单精受精机制作了些探讨,为丰富我国鱼类受精生物学基础理论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2.
角蝾螺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透射电镜(TEM)技术研究了角蝾螺精子的超微结构.成熟精子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由啤酒瓶状顶体与柱状细胞核构成.顶体内含物分布均匀,电子密度稍低于细胞核;顶体下腔呈细长管状,基部扩大成喇叭形,内有颗粒状物质分布.细胞核物质致密,电子密度高;核的前、后端都有一V字形凹陷,分别为核前窝和核后窝.尾部包括中段和末段.中段由5个线粒体围绕近、远端中心粒构成;末段细长鞭状,由中央轴丝及外包的质膜组成,轴丝为典型的"9+2"结构.比较了角蝾螺精子与相关腹足类精子结构的异同,分析了角蝾螺精子在腹足类系统演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对长喙毛莨泽泻双受精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开花前3h已可观察到花粉管进入胚囊,开花前2h至开花后8h,大部分雌、雄性核发生融合.合子内的雌、雄性核仁可以融合,以一个大核仁的形式进入分裂期,但核仁正在融合或尚未开始融合的合子同样可以进入分裂期.初生胚乳核内的核仁存在3种情况,即3个核仁或者不融合,或者精子核仁与珠孔端极核核仁融合,或者3个核仁融合成一个大核仁.配子融合属于有丝分裂前的配子融合类型.同一朵花中不同心皮的受精过程有一定顺序,即自花托下部逐渐向上部完成受精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处理大黄鱼精子,然后与正常的大黄鱼卵子受精.紫外线照射时间为1~8min,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对大黄鱼的受精率、早期胚胎成活率、孵化率和幼体畸形率均影响显著;受精率、早期胚胎成活率和孵化率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增加而下降,1min、2min、4min、6min和8min紫外线照射下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成活率分别为45.8%、36、6%、37.2%、29.3%、26.7%及56.1%、45、9%、40.1%、31.1%、27.1%;对照组的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成活率分别为44.3%和55.4%,精子遗传失活的Hertwig效应不明显;幼体孵化率最高为1min组(44.9%),最低为8min组(26.2%);幼体畸形率随紫外线照射时间增加而增加,1min和2min处理组幼体畸形率较低,说明此时精子没有完全遗传失活;6min和8min组幼体畸形率为100%,说明该剂量紫外线可使大黄鱼精子完全遗传失活。  相似文献   

15.
蛋类中脂肪酸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测定了各种鸡蛋和鸭蛋蛋清和蛋黄中脂肪酸的构成,发现蛋黄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比蛋清的高.蛋清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蛋黄中的高,其中22:2n-6的含量在蛋清中含量较高.土鸡蛋黄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丰富,达到2.879%.蛋黄中顺式脂肪酸含量均比蛋清的高,而鸭蛋的顺式脂肪酸又比鸡蛋的高.蛋黄中DHA、EPA的含量明显比蛋清中的高.土鸡蛋清和杂交鸡蛋黄中CLA的含量较高(分别为0.176%,0.150%).  相似文献   

16.
应用长爪沙鼠建立日本血吸虫病动物模型, 观察实验性日本血吸虫病肝脏肉芽肿的超微结构改变. 采用腹部贴片法感染血吸虫尾蚴, 每只沙鼠感染(120±2)条尾蚴, 于5周后解剖, 取出肝脏做病理组织学和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发现, 肝脏切片H.E.(铁苏木素伊红)染色后可观察到虫卵肉芽肿产生, 透射电镜观察, 可见超微结构改变. 肝脏肉芽肿的超微结构的病变可以清晰地显示肉芽肿的发生机制, 为实验性研究血吸虫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蛙繁殖产量与雌体大小及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同一种群内母体大小、年龄与繁殖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母体大小对个体的繁殖产量有显著影响.随着体长的增长,窝卵数、卵径和窝卵质量随之增加;年龄对窝卵数、卵径影响不显著,但与窝卵质量呈正相关.(2)在特定的体长范围内,窝卵数与卵大小间存在一种权衡;母体产的窝卵数越多,卵母细胞相对就越小,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8.
就沙蚕性成熟的调控机制、性信息素以及卵子发生、精子发生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关于性成熟的调控机制,分别从激素和M期的促进因子(MPF)来讨论沙蚕的性成熟的调控机制,目前认为激素对沙蚕性成熟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发育早期影响比较明显,而MPF则通过调控减数分裂来影响性成熟.沙蚕性信息素具有性别辨认和群浮同步性的作用,文中讨论了性信息素的主要成份以及功能.对于精卵的研究,分别就卵子发生、精子发生以及油细胞在卵子发生和精子发生中的作用来探讨沙蚕中的研究概况,通过已有的资料,综述精卵发生细胞学及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