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采用pH法,在25.0±0.1℃,I=0.1mol·dm-3KNO3存在条件下,测定了铜(Ⅱ)-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12,14-二酮-α-氨基酸(5-取代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探讨了大环多胺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配位方式、及其在水溶液中铜(Ⅱ)配合物的稳定性,同时也研究了5-取代邻菲咯啉与铜(Ⅱ)之间的d-p反馈π键,取代基的Hammet诱导效应对三元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298K,I=0.1mol/LKNO3条件下测定了L-苏糖酸-α-氨基酸(5-取代邻菲咯啉)-铜(Ⅱ)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实验表明,生物配体α-氨基酸及L-苏糖酸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其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相应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三元配合物的含量显著大于二元配合物的含量.即L-苏糖酸能作为金属离子的载体,使金属离子易于与氨基酸或蛋白质结合而被动物吸收利用.α-氨基酸及L-苏糖酸间的相容性及其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随α氨基酸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增加而增加,二者间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而在L-苏糖酸-5-取代邻菲咯啉-铜(Ⅱ)三元配合物中,由于d-p反馈π键的存在,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随取代邻菲咯啉质子化常数的增加而降低,二者之间也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稀土的广泛应用,稀土多元配合物结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使人感兴趣的课题[1~6]。对包含双齿杂环胺配体的稀土多元配合物研究开展较早,倪兆艾等对邻菲咯啉—苦味酸阴离子体系萃取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研究[6];朱龙观等合成镧系邻菲咯啉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并对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1,2];张仲生等对[Gd(NA)3(Phen)(H2O)]·2H2O(NA=烟酸,Phen=邻菲咯啉的结构进行了研究[3]。本文用苦味酸镧与邻菲咯啉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了镧配合物,培养出单晶并对其结构进行研究。1实验1.1配合物的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和表征了四种新的三核铜(Ⅱ)配合物{[Cu(L)]2[Cu(CH3-ebo)]}(ClO4)2(CH3ebo表示1,2-亚丙基双(草酰胺根),L表示1,10-菲咯啉(phen)(1),5-硝基-1,10-菲咯琳(NO2-phem)(2),2,2’-联吡啶(bpy)(3)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py)(4)).测定了四种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77-300K),求得交换参数分别为J1=-219.6cm-1,J2=-191.7cm-1,J3=-200.8cm-1,J4=-185.5cm-1,表明Cu(Ⅱ)-Cu(Ⅱ)离子间存在着强的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双齿膦配体1,1-双(二苯基膦)甲烷和1,2-双(二苯基膦)乙烷的还原性以及硝酸配体的易变特性,通过配体还原反应和配体取代反应,于甲醇溶剂中,在dppm和dbbe的存在下,合成了两个双核铜(I)配合物[Cu(dppm)(L)]]2(L分别为BH4和CIO4)和两个单核铜(I)配合物[Cu(dppe)(L)](L分别为BH4和CIO4)。本文又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合成了两个合成了两个混配铜Ⅱ)配合物  相似文献   

6.
合成和表征了四种新的以二硫代草酰胺基(dtO2-)或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作桥基的双核金属配合物[Cu2(phen)2(dtO)](ClO4)2(1)、[Cu2(dien)2(dtO)](ClO4)2·2H2O(2)、[Ni2(dien)2(H2O)2(dtO)](ClO4)2(3)及[Cu2(phen)2(ClO4)2(BCO)](ClO4)2(4),(phen:1,10-邻菲咯啉,dien:二乙烯三胺)。测定了配合物1和4的变温磁化率,并求出交换积分J分别为-7.67(1)和-0.92(4)cm-1,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铜离子间存在反铁磁性自旋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丙烯酸铜和α-甲基丙烯酸铜与1,10-邻菲绕啉形成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谱等数据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Cu(C4H5O2)2(phen).H2O的晶体结构,配合物的组成为CuL2(phen).H2O(L=CH2=CH-COO^-,CH2=C(CH3)-COO^-),结构为畸变的四方锥形,属单斜晶系,P21/n群,晶胞参数:a=0.7322nm,b=1.7948nm,c=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8-羟基喹啉取代的二氧四肢开链配体L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核磁和质谱表征。在(25 ±0.l)℃,I=0.1mol·dm-3NaNO3条件下,运用pH电位滴定技术测定了双核混配体系C u(Ⅱ)(或Co(Ⅱ)-L-5-取代邻菲罗啉合铜(Ⅱ)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从滴定数据、物种分布曲线和文献结果对配合物可能的配位方式进行了讨论。我们发现在Cu (Ⅱ)-L-5.取代邻菲罗啉体系的质子化过程中,开链二氧四胺与Cu(Ⅱ)存在微弱配位,而邻菲罗琳和8-羟基喹啉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结合力远大于开链二氧四胺,因此在金属离子与配体比合适的情况下能稳定存在双核或异双核配位化合物。在质子化过程中,直线自由能关系尚成立而在多核混配体系中,直线自由能关系不存在,这说明在如此复杂的体系中很可能存在有趣的配体-配合物-金属离子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铜(I)配合物的研究在金属酶的化学模拟和配合物结构及反应性能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但由于铜(I)配合物不稳定,且在多数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小,铜(I)配合物的合成比较困难。我们在铜(I)配合物的合成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三苯基膦和氮杂环配体的铜(I)配合物[CuX(PPh3)L]n[2~4](n=1,X=I,L=1,10phen;n=2,X=Br,I,L=C9H7N),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一个类似的新配合物[CuI(PPh3)(bpy)](I)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dl-丙氨酸衍生物:1,10-菲咯啉-2,9-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甲基)二乙酸(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 25±0.1℃、 I= 0.1mol·dm~(-3)NaNO_3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该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La(Ⅲ)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通过电子光谱研究了Lb(Ⅲ)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用溴化乙锭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 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对比,也研究了 La(Ⅲ)分别与1,10-菲咯啉(Phen)、 dl-丙氨酸( Ala)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既有共价键合,又有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和表征了四种新的三核铜(Ⅱ)配合物)Cu(L)2,Cu(CH3-ebo)(clO4)2(CH3ebo表示1,2-亚丙基双(草酰胺根),L表示1,10-菲咯啉(phen)(1),5-diegad -1,10-adjdktk kssy(NO2-phen)(2),2,2'-联吡(bpy(3)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bpy)(4).测定了四种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77-300K),求  相似文献   

12.
丙酮酸在生物体内具有生理功能,它与稀土的二元配合物巳有报导。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稀土的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有一定的抑菌能力。本文报道丙酮酸(pyr-H)、邻菲咯啉(phen)稀土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结果。 按硝酸稀土:邻菲咯啉:丙酮酸(摩尔比)=1:1:3,将一定量的硝酸稀土加入无水乙醇中,溶解完全后,加入计算量丙酮酸,加热搅拌半小时,然后慢慢加入含计算量邻菲咯啉的  相似文献   

13.
磺基水杨酸·邻菲咯啉合铜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莉  张武 《化学研究》2004,15(3):45-46
合成了磺基水杨酸·邻菲咯啉合铜酸钠和磺基水杨酸·5 硝基邻菲咯啉合铜酸钠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合成和表征了6种以草酰胺为桥联的异双核配合物Cu(oxen)Ln(phen)2(ClO4)3(oxen代表N,N′-双(2-氨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phen为1,10-邻菲咯琳;Ln表示Y、La、Ce、Nd、Gd和Yb).测定了Cu(oxen)Gd(phen)2(ClO4)3·H2O的变温磁化率(4~300K);井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Hamiltonian算符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2.3cm-1;表明配合物中Cu(Ⅱ)和Gd(Ⅲ)离子间存在弱的铁磁性超交换作用。测试了配合物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1 种新的邻菲咯啉衍生物5 - 硬脂酰胺邻菲咯啉在DMF中,以RuCl3·3H2O,5 - 硬脂酰胺邻菲咯啉和六氟磷酸钠为原料合成了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活性材料六氟磷酸三(5 - 硬脂酰胺邻菲咯啉) 合钌( Ⅱ) .以红外光谱、高分辨核磁共振氢谱和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确证了标题化合物的结构,并讨论了其谱学特征.利用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电化学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同溶剂合成并测定了希土三氯醋酸盐与α,a'-联吡啶(bipy)不同比例的配合物(I)La:bipy=1:1,[La(CCl3COO)3(bipy).H2O]2和(Ⅱ)Tb:bipy=1:2,Tb(CCl3COO)3(bipy)2.H2O,结构测定表明配合物(I)与(Ⅱ)均为三斜晶系,中心离子La(或Tb)具有配位数为8的畸变四方反棱柱多面体;但是配合物(I)形成具有对称中心的二聚体。  相似文献   

17.
配体结构对三元混配配合物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孙洪良 《应用化学》1996,13(1):47-49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1,10-邻菲咯啉(Phen)和羧酸(CA)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CA)+体系的稳定常数,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元混配物Pd(Phen)(PCA)+中(PCA,苯基羧酸)存在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堆积程度依赖于苯基和配位的羧酸根之间的亚甲基数目,最适宜堆积的苯基羧酸是2-苯乙酸和3-苯丙酸。  相似文献   

18.
首次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三乙四胺六乙酸铜配合物单晶,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可用Cu2(H2TTHA)·8H2O表示.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该单晶结构,其结构式为[Cu2(H2TTHA)(H2O)2]·6H2O.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每一晶胞中有2个配合物单元,形成二核配合物.晶胞参数如下:a=0.7162(4),b=1.3077(8),c=1.5839(9)nm;β=91.66(5)°,Z=2,v=1.483(2)nm3,dcalc=1.706g/cm3.配合物铜的配位数为5,构型为四方锥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19.
咪唑并邻菲咯啉类配体的钌配合物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吡啶钌配合物在光物理、光化学和核酸结构探测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文对钌(Ⅱ)与配体(L)咪唑并[4,5-f]邻菲咯啉,2-(4-取代基)苯基咪唑并[4,5-f]邻菲咯啉形成的同配配合物RuL32+和混配配合物Ru(bpy)2L2+、Ru(phen)2L2+(bpy和phen分别为2,2′-联吡啶和邻菲咯啉)的电子吸收光谱,发光光谱,红外光谱进行了综合研究,测定了发光配合物的发光寿命。  相似文献   

20.
王冠醚能选择性配位于阳离子,使无机盐溶于有机溶剂及类似酶功能的特性,因而引起人们很大的研究兴趣。文献[1]报道在乙腈中制得了组成为:Ce(CIO4)3·18C6的配合物;文献[2]在乙腈中制得了组成为 RE(CIO4) 3· 18C6(RE= Pr, Euf)的配合物;而 RE(CIO4) 3·3H2O-18C6-CH3CN体系(RE= Dy, Y)的相化学研究指出:体系中均形成两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3·4]。Yb(CIO4)3·3H2O与18C6在乙醇中的配合行为未见报道。为了寻找制备配合物的热力学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