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生命科学进入了一个"后基因组"(postgenome)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生命科学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采用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相似文献   

2.
林学海 《物理通报》2002,(12):31-32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省市已实行了"3+X"考试,面对"X"中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下简称"理综")物理教学应如何进行改革的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物理教师的关注.以下对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许多高等院校结合专业胜任能力培养,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学时、学情等变化使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难以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手段、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设计了多项教学措施,并采用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结合教学反思,展望了后续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食醋总酸度的测定”实验为例,探讨了“探究式”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发设计及组织实施的方法,对实验改革的效果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李元杰  王祖源  刘艺  钟菊花 《大学物理》2007,26(9):52-55,63
探索与讨论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道路.从大学物理教学的9个具体例子,论述如何从小物理中讲大物理,如何从局部规律提升到全局的规律.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来提高教学效益是教学改革应高度重视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2003年4月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标示着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改革实验已经正式启动.怎样理解这一课程标准基本精神,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学物理教师所关心的问题,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总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过程.当一个问题能够被纳人原有的认知结构时,则这个问题就能够被迅速地解决,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不会被打破.相反,如果新的问题不能被纳人已有的认知结构,则原来的认知结构平衡将被打破,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这时,学生就会积极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建立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已先后进行10年了.这一轮物理课程改革取得了哪些成绩与效果?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如何进一步发展与完善?需要反思与总结.为推动我国物理教学改革(不仅于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健康发展、继续前进,特开辟"教改论坛"栏目,欢迎广大物理教师及有兴趣的同志积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高考改革中备受关注的是"综合科目"的设置,教学第一线的物理教师都在探讨"综合理科"将呈现怎样的状态?各学科知识的交叉点、渗透点在哪里?该如何针对高考复习?但如果我们的研究仅此而已,那么仍然脱不了应试教育的窠臼,与改革初衷背道而驰.所以,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更重要的是以高考改革为契机,努力推进物理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间的联系必然加强,学科综合是大势所趋.综合试题常常渗透各种知识.所以解题时不能单独运用一门学科知识去分析、去推理,而是采用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本文介绍物理和化学知识融合的例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并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课程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必须加以改革.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探究一建构”型物理课堂教学是一种与新课程相协调的教学模式,它本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探究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宗旨,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2000年秋季在全国十省市试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版)·物理>增加了学生分组实验:"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我们调查了12所完全高中,无一所学校能指导学生完成此实验.究其原因是实验条件苛刻,难以控制.笔者有幸参与一省级课题"研制<高中物理分组实验>VCD音像教材"的工作,与课题组其他成员,详细研究了该实验的条件,书成此文,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13.
全面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强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实际、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把支撑高新科技的基础内容反映在课程中,以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由于以纸张为载体的课程改革涉及研究、编写、出版、实验和评价等复杂环节,故改革周期慢,总是滞后于知识更新.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注意到当前课程改革呈现出一种整合化趋势,如儿童与文化的整合;必修与选修的整合,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分科与综合的整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趋势,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将越来越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渠道,或者说,课程、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将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根据这些发展趋势,笔者对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整合物理课程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能把知识明白地传授给学生,把问题解释得清楚的老师就是好老师.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样的观点显然有些偏颇.怎样“解惑”?教师怎样抓住“解惑”这个大好机会扩充学生学习的知识,提高其能力水平,增加师生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所谓理想化模型,就是为能够比较顺利地解决问题,保留对所研究问题起决定影响的主要因素,而建立起来的科学抽象模型.这种模型可以清晰地反映被研究问题的本质特性,呈现问题所包含的主要矛盾,便于我们分析和发现规律.要注意的是,同一个物体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理想化处理的方法不同,某一因素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是次要因素,不予考虑.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是主要方面,就必须考虑.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转时,其大小是次要因素,看作质点处理.但研究地球本身的自转时,其大小就成为主要因素,地球就不能看作质点.  相似文献   

16.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一些基本作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实验室的实际条件,对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改造,开发了新的实验项目;建立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在成绩的考核和评定以及管理等方面也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把研究热运动规律性的理论分割成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两门课来讲,是不正确的。此文阐明从原子分子体系出发来研究热运动的规律,可使两者融合为一体,建立一个新的热运动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的教学改革模式,这种教学改革模式涉及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实验平台改革等方面.采用新型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从单摆到混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普通物理教学,从概念、内容到方法,传统上都是以经典物理学为主体的.本世纪以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成为近代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基础.普通物理课程的现代化,必然要涉及如何处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暑期开始,在全国有4个省将进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实施实验;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将使用新的教材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