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燕  王红轩  黄素兰 《化学教育》2023,(23):104-108
结合具体教学实例,阐述了如何利用化学实验课堂中“异常状况”的发生,抓住教学契机,顺“势”而为。通过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创造“灵活动态”的化学课堂。在具体教学策略实施分析的案例中,预设课堂可能的“异常状况”,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对复杂情境的认知能力;面对课堂偶发的“异常状况”,通过“多角度辨析”,增强学生对复杂体系的分析能力;基于课堂典型的“异常状况”,通过“进阶式实验探究”,提升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处置能力。对“异常状况”处理的过程中,注重化学知识结构化,认识思路结构化,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情境、活动和问题解决的整体设计,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娟娟  陈锦添 《化学教育》2020,41(10):110-110
以“雨课堂”为载体,对大三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分析合班课程,教学进行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通过对不同教学模式的小测考试成绩的方差分析,t检验和调查问卷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发现不同教学模式授课后,专升本班学生成绩提高比本科班更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呈现优秀率更高的情况。专升本班学生和本科班学生对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均持有较高的评价和认可度。表明该实验尝试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缩短了不同知识层次学生的差距,更有利于合班课程的因材施教。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模式进一步应用于高校有机分析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存  邹晓川  王桃香  范亮 《化学教育》2015,36(20):37-41
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不同品牌胃舒平药片中氢氧化铝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为例,从课前教师准备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课堂活动、课后交流和评价4个阶段设计并讨论“翻转课堂”模式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初步实践。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灌注式”“保姆式”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深入探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采用专家-新手比较研究方法,对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化学课堂教学对话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专家教师的课堂对话属于“以问题为中心的互动式对话”,具体特征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陈述-师生质疑-共同评价”;而新手教师的课堂对话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问答式对话”,具体特征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5.
王素珍 《化学教育》2014,35(19):28-32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相比,2者各有利弊。以“氢氧化铝的性质”等教学案例为例,阐述“翻转课堂”在“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施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及“演示实验教学”上的优势,“传统课堂”在“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态度、情感等隐性知识的传授”上的优势;提出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时,应研究其适时性、合理性的观点;主张将2种模式相互渗透,设计完美“翻转课堂”。  相似文献   

6.
李平  杜春蕾  王燕  崔凤侠 《化学教育》2018,39(18):60-62
护理学专业文理兼收模式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基于团队的导学教学法”和实现课堂微课化等改革措施,达到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白鹏  吴萍萍  阎子峰 《化学教育》2017,38(24):62-66
总结了“虚拟平行班”模式下研究生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几点经验和探索。通过“虚拟平行班”的构建可以有效缩小学生英语水平方面的个体化差异,引入微课视频,进一步提高了“虚拟平行班”模式的学习效率。研究发现对于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取代,但可以通过课堂组织形式的改革来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虚拟平行班”的构建结合课堂组织形式和评价方法的改革,最终实现“以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张诗曼  李存璞 《化学教育》2019,40(19):72-79
利用3ds MAX软件对金属晶体进行实时三维建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简单立方晶胞开始,采用“修改-试错-验证”模式,逐步构建出立方晶系的所有晶胞。使学生在好奇心驱动下逐步理解并自主“发现”知识,探究密堆积的特点与条件,最终建立晶胞结构与堆积的关系。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育相融合,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省某高级中学为例,将高中化学课分为化学概念与化学用语课、化学理论与化学计算课、元素化合物课、实验课、习题课等5类,分类抽取不同化学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和量化,并对化学教师进行访谈调查。调查发现,在化学概念与化学用语课堂中,教师以“问-讲”的教学方式为主,学生主动参与程度较低;化学理论与化学计算课堂中,教师一讲到底,严重弱化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练习和交流;元素化合物课堂中,教师以自问自答和师问-生答-师讲的模式为主,学生课堂参与度较大,但主动性和自主性不高;实验课堂中教师重在讲实验,学生重在背实验,实验操作以机械模仿为主;习题课堂中教师自问自答、一讲到底,学生多书写和记录,无思考和交流。最后总结了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胡洪羽  孙玉希  蒋平 《化学教育》2019,40(16):60-64
对分课堂"的主要环节包括讲授、自学和讨论,这种模式能有效结合课堂讲授和讨论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基于化学教学论的教学现状和特点,采用"对分课堂"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改革思路为:精心整合、优选教学内容;改革评价制度,注重过程性评价;打造交互式学习平台,实施"亮考帮";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根据对分课堂的理念和模式,以"说课"为例探讨化学教学论教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李振华  沈雷 《高分子通报》2023,(12):1740-1744
“高分子物理”是研究高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内在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是材料、化学、化工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物理思维分析和解决高分子相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专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学科基础。不同于小分子,高分子在不同空间和能量上具有多尺度特征。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均较弱。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痛点”问题,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教深度融合”课堂改革,以科研项目牵引“高分子物理”课堂的“课前思辨”“课堂体验”“课后实践”各环节,使学生在“探究式”“讨论式”“实践式”的“科教深度融合”过程中进行全身心学习,做到“知行”统一与学思结合,有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育人,本科生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的原创能力大大增强,教学创新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课堂正在逐步被混合式学习方式所取代。多维度考核作为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保障混合式教学各环节得以实施。本文探索“线上单元测试+课前测+线下作业自评互评+线下课堂报告(或分组讨论)+线下期末考试(开卷闭卷相结合)”等多维度考核,注重学习过程考核,使考核评价更趋于合理。多维度考核本身也成为混合式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探究式教学不断深入开展的背景下,笔者开设了一节探究性课例“身边的碳酸钙”,并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行了一次积极的尝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物品;注重求异思维的培养;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4.
情境创设是有效开展STS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理念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学科中心的倾向已逐渐淡化,课程和教材的多样化与综合化逐渐突出,并逐步形成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围绕化学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兴未艾。消费化学课程注重内容的生动性、探究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根据社会需要和不同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关注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针对基于问题式学习(PBL)的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基于PBL的数据驱动混合式教学改革,并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线下教学内容注重根据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时长和测验统计等学习数据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弹性决策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重点解决线上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并聚焦学生课堂的深度学习与个性化教学,实现了线上和线下学习活动的有机融合。问卷调查和学习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BL的数据驱动混合式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教学,持续改进教学效果,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丁革兵  李赤  刘春华 《化学教育》2012,33(8):29-34,41
阐述了以“学生化学学习需求和发展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高中化学新授课“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效教学模式的内涵,即教师以“相信学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为前提,课前至少经历2次“学与教”的设计,学生至少经历2次“学”即课前“先学”和课堂“再学”的过程.阐述了该模式的师生角色定位(包括教师的2次教学设计要求、学生的“先学”和“再学”要求)、实施要求(包括学案设计要求和课堂教学流程)以及评价特点.  相似文献   

17.
郭丰艳 《化学教育》2016,37(24):10-15
针对TCP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我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实际,围绕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提出了TCP模式下的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该体系以课堂学习、学科竞赛、创新实践有机融合,知识、能力、素质相互结合,教师、学生共同参评为特点,注重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能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在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中增加了设计性实验项目,以促进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合理选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改革凸显了设计性实验在仪器分析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凸显出此课程教学计划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及教学手段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中“糖类化合物”章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在教育信息技术全面渗透进高校课堂的背景下,在“课程思政”课程观指导下,将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提升。探索促进学生深入领会知识内涵,体会知识所演绎的科学思维和精神价值,促进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从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实际出发,以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指导,本文提出了基于BOPPPS的“三融三变”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雨课堂”等线上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有效构建了更科学的全过程学习评价体系。在该模式下,思政育人贯穿专业知识教学全过程,切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适应新工科发展要求,调动线下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初步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学效果获得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