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创新培养为主线构建综合化学实验与科研训练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地方大学既培养基础性化学人才,又服务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化学学科本科各专业一体化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分为“基础化学实验”和“综合化学实验与科学研究训练”两个层次。后一层次是目前改革实践的重点。综合化学实验与科学研究训练体系划分为综合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训练两个阶段:综合化学实验又包括化学各专业通修的化学综合实验和分专业选修的专业综合实验两个层次,以满足基础性和应用性两种类型学生的需求;科学研究训练则通过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形成的科研综合实验和介入教师科学研究工作的科学研究课题两个层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能力。这样的体系概述为多层次递进式创新素质培养科学综合实验体系。通过这一实验体系,探索实践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同时又着力体现“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由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科技创新协会面向低年级本科生举办的“我爱实验室”活动,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使学生深入了解科研前沿方向、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等。基于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学生自主调研文献选题、设计实验过程、参与组会沟通、交流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课外科研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玉珍 《化学教育》2017,38(24):52-57
为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切实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进行了“理论学习-实践训练-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课程群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教研合力,将多样化的有利于研究生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的实践活动有机地融合到专业学位课程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形成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技能并重的创新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孟皓  张霞 《化学教育》2016,37(14):49-52
针对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从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夯实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基础上,加强综合实验能力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命题,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吕梁学院积极探索学生培养新模式,率先在化学化工系开展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扩大实验室开放、“科研小助手”的选拔与培养等工作,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多方面的变化并产出了一批科研与竞赛成果,为在全校范围全面开展学生科研训练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高校物理化学实验技能培养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调查问卷对学生实验技能情况深入了解;辅以创新设计和制作的具有很好交互功能的系列多媒体物理化学模拟实验课件,形象而逼真地展现出实验的操作仪器、步骤、要领;对实验报告进行展评以激发学生实验的创新动力等多种形式,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技能培养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7.
开展了以1,4-二(1-羧亚甲基-4-咪唑基)苯的合成为内容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从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结构表征、性质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大学生科研实践能有效地促进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相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地方院校大学生科研素质整体水平普遍不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探索提高大学生科研素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池州学院为例,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科研经验,提出了一些具体改进措施,以期为普通地方本科高校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提供参考。通过开展专业情感教育、重组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激情,通过重视基础实验、开设探索性、综合性实验项目,采用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吸收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加强毕业论文环节教师的引导作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本科教改的精神,发挥中国科学院优质科教资源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中科院决定实施"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简称"科创计划"),旨在提高在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帮助在校大学生了解中国科学院和我国科技的最新进展,同时也为中科院科技创新注入活力。《合成化学》主办单位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9年"科创计划"的具体申报要求如下:"科创计划"将以项目的形式,资助约4名全国各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相关专业大学二、三年级优秀本科学生到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开展6个月的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申报者需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探索精神,具有浓厚科研兴趣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申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由本人自主提出课题,在成都有机所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实践工作,亦可在学生本校设共同指导教师。项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当前化学化工专业大学生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通过实验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互动,构建了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将训练实验技能、训练知识转移能力、训练创新创业意识等环节相互融合、相互支撑,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做到大学四年创新创业训练不断线,并在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实例介绍了基于省级化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提高化学实验中心资源利用率,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初步实践。在4年的大学教育里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采取将大学生按能力和兴趣分层次,针对化学与化工专业的特点分别按基本实验技能,科研创新能力和创业、产业化能力3个层次分流培养。文中阐述了对上述工作的具体做法、体会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郑学丽  陈华  李梦龙 《化学教育》2014,35(18):29-31
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在教学中融入前沿介绍、科研方法及科研过程引导,通过授课教师引导下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为后期独立进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做准备,并弥补现有大学生科研训练模式中教师引导较少、学生积极性较低等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南开大学开展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化学学院结合学科自身特点,践行科教融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方法,不仅能够引导本科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还能将本科生的创新结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实现“科研反哺教学”与“教学支撑科研”这样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本文介绍了一组比较典型的本科生参与“国创”项目的例子,从项目准备入手介绍了该“国创”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同学们所遇困难及收获心得等,希望将我们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化学相关专业的同学分享,助力他们更好地完成创新项目。  相似文献   

14.
以新型溴化烷基取代吡啶类季铵盐的合成实验作为大学生创新实验训练项目,从文献查阅、设计合成路线、优选反应条件、表征物质结构等方面进行实践训练。结果表明,大学生科研实践可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冯霞 《化学教育》2019,40(2):83-88
以深度参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课程学习的经验和体会为基础,对该校在人才培养理念、化学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实验课程教学方式与要求、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做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UCL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模块化且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丰富的实验课及科研实践活动,以及对安全的高度重视等,对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化学人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外泌体是一类细胞外囊泡,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乳汁中,可用作疾病诊断标志物,药物载体等,是目前化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化学专业本科教学尚未开设相关实验内容,极大限制了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对科研前沿的认识和了解,不利于本科生的培养和未来发展。为缓解上述教学现状,我们以牛奶为原料,设计开发出“牛奶中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这一科研创新实验,包含:盐析及等电点法分离蛋白质、聚合物沉淀法提取外泌体、BCA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纳米金颗粒的合成、目测比色法特异性检测外泌体等五部分内容。本实验立足《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建议内容》和《化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本科阶段教学内容,涉及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等多个二级学科,在巩固学生基础实验技能,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科研探索及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本实验模块化强,既可组合在一起作为科研创新实验,亦可拆分作为相应二级学科教学实验,十分契合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有机化学实验中格氏反应实验为例,介绍了以经典基础实验为依托开展科研方法训练的教学案例。将文献阅读归纳、数据处理分析、问题探究设计、科学写作等科研方法训练主题融入到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夯实学生实验技能的同时,训练科研方法、培养科学素养、建立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8.
徐孝菲  沈宏  王敏  胡吉明 《大学化学》2019,34(10):45-49
浙江大学化学系在求是化学班的培养过程中,以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依托学科优势,从科研基础知识体系构建、科研思维模式拓展和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强化等方面构筑分阶段、分层次、多平台、多模式的科研实践培养体系。该体系总体上以科研训练为主线,从广度科研认知到深度科研实践,融通校内第一、二课堂和校外第三、四课堂,贯穿整个拔尖人才培养过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该科研实践体系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9.
《大学化学》2021,36(7)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主要的职责。本科阶段是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实验教学是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系统介绍了在"基础型-综合型-探究型-设计型"多层次、递进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扶-牵-引-放"四步教学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了知识和技能传授与科研创新素质培养并重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浅谈化学竞赛选手实验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华 《化学教育》1999,20(Z1):84-87
本文论述对化学竞赛选手进行实验培训的具体做法,通过实验培训,培养选手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